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采购运费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正文 刘永好不认输 眼下,就是考验这位老派企业家抗压力、战略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刻。显然刘永好对此仍有信心,就像他所说的:我一定不会倒下。 逆风抛出73.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当日股价逼近跌停,市值缩水76%,上市公司即将迎来三年亏损,但刘永好从来没打算认输。在12月9日的中国企业*年会上,他宣称:“新希望不会倒、不躺平、不焦虑……面对超常的周期底部,困难、压力是显然的,但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低谷期更能产生伟大的公司。冬天过去,暴风雨一定会停止。”刘永好笃信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一是依托新希望创立41年积累的历史沉淀,爆款品牌、业务体系和巨额的实体资产——这些都意味着足够的腾挪空间;二是农业周期的历史规律决定了,有低谷就必然会有高峰,超常规的寒冬,可能预示着未来同样惊人的爆发期。毕竟上一轮猪周期实在太过疯狂,业绩飙升,股价疯涨??喙难砣?,财富居然超过王兴、雷军、刘强东等,这是中国商业史上罕见的一幕。此前,新希望多次出售子公司股权或资产来回笼资金。到2023年底,刘永好毅然逆势加码。被称为中国企业家中的“常青藤”,刘永好四兄弟创业至今经历多轮周期的洗礼,相比外界,他对农业周期有更深的理解和洞察。或许在他看来,猪周期即将见底,在行业洗牌的末尾就是抄底的*时期。擎画“饲料+养殖”两大主业,带领新希望走上反攻之路,就在此时。逆风融资新希望并非第 一次选择在低谷期加码。在行业景气度持续遇冷,股价大幅下挫的时候,新希望选择在低谷继续加码。11月30日晚,新希望公告称拟通过定增发行13.64亿股,募资不超过73.5亿元,其中,36.45亿将用于猪场数智化和安防建设,15亿元将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股权,剩下的22.04亿将用来偿还银行债务。有分析认为,如果用募资额除以发行数量,每股发行价格仅有5.39元,远远低于公告前10元左右的股价。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司董秘兰佳解释称,发行价要等到明年的发行日,再进行确定,5元多的发行价不正确。但不管怎样,如此大规模的再融资,二级市场产生激烈反应,新希望盘中逼近跌停,收盘跌幅达8.8%。本次融资近一半将用来提升养猪的智能化改造,也与刘永好所说的“降成本,科技驱动是法宝,我们持续投入数字科技和生物科技”相吻合。新希望此前已经和参投的思灵机器人共同研发了养殖机器人,用来替代繁重及部分高危的人力工作。刘畅也曾表示,养殖智能化还需要用物联网管理动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超大型组织管理,提升组织协同效率。另外,新希望还计划用5亿元收购徐闻新好18.32%的股权;以10亿元收购山东六和9.26%的股权。若收购完成,两家公司将整体装入上市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子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相比净资产均为溢价收购。山东六和还曾位列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26位,2022年亏损1.2亿元,今年前九月亏了近5个亿。如果成功发行,剩下的22.04亿偿还债务后,新希望资产负债率将降低3%-4%,有利于未来3-5年经营的安全性。从公司融资和猪肉价格的走势上可以看出,新希望并非第 一次选择在低谷期加码。此前在2010-2020年间,通过定增共计融资146亿元,疯狂扩产后赶上了周期上行的黄金时期,新希望在2019-2020年收获了百亿元利润。但2021年起,随着猪肉价格回落,庞大的产能立刻成为沉重的负担。2021年,新希望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81.5亿元,其中不少于24.4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去年一笔45亿元的定增已经通过证监会核准,由刘永好家族控制的南方希望实业全部包揽,而这45亿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性,不过其发行时间推迟至明年2月。诚如一位网友所言,年底的各种论坛,每个企业家几乎都在讲穿越周期,坚守长期主义,但穿越周期需要的是现金流,是持续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而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是通过不断的融资获取的,那企业的竞争力是否在提升,要打一个问号。也许这是农牧行业的宿命,但只有打破这种宿命的轮回,才有机会真正穿越和战胜周期。成本为王养猪业的降本增效一路卷到底。在周期波动剧烈的农业领域,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下游需求的基本盘。正如1983年, 王石赌对了香港人不会放弃吃鸡而去改吃鸭,因此靠倒腾鸡饲料赚取300万元的第 一桶金。刘永好养猪成功的基础,是猪肉在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数据显示,中国人一年能吃掉大约7亿头猪,消耗量占全球的一半。尽管饮食结构在不断优化,但猪肉依然占据*主力。但巨大的看似恒定的需求,并非是企业成功的必然。在微观层面,一家企业要想获取业绩和资本溢价的收益,取决于执掌者的战略抉择,内部管理,成本管控等等层面。农业大背景下的*变量就是行业的周期波动。目前,猪肉仍处于下行通道,12月1日,猪肉价格跌到20.4元/公斤,同比下降24.8%。而新希望11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只有13.95元/公斤,同比暴跌40.13%,环比也出现6.44%的下滑。截至10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10万头,而“能繁母猪-仔猪-商品猪”的生产周期大约需要10-11个月。行业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短期内仍有不小的产能需要去消化。2023年以来,猪粮比长期维持在6:1以下,意味着行业大面积亏损。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 “失血”38.58亿元,牧原和温氏分别净亏18.42亿元和 45.3亿元。按照目前的形势,新希望全年亏损没有悬念,要知道2021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经亏了149亿元,比最高峰期的两年利润总额还要超出近50亿。“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是老一辈企业家的口头禅,靠着令人发指的降本和管理,张士平在“纺织+铝业”两大传统领域,带出了世界500强魏桥创业;刘永行在重化工行业趟出了一条路,并一度*中国首富。不可否认,农业仍大有可为,在技术加持下,养猪业的降本增效一路卷到底。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新希望表示,规模并非第 一目标,更注重效率。此前,新希望大手一挥谋划了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的宏大目标,但随着环境变化,又主动调降目标——2023年规划1850万头,2024年2300万到2500万头,未来维持在3000万头的水平。新希望最新预计2023年出栏量约1700万头,亦低于目标,可以看出公司在适应市场环境。此前,新希望被诟病养殖成本太高,而今年以来,公司降本效果明显。养殖成本从一季度的17.4 元/kg一路下降到11月的15.6元/kg左右。“只要饲料价格不发生大波动,公司称,明年的养猪成本会低于15.5元/kg,年底肯定可以降到15元/kg以下。”新希望副总裁陈兴垚表示。断奶成本下降100多元到340元/头,相比头部友商的300元/头,差距不断缩小。这一数据的改善,意味着未来半年后出栏的肥猪成本将继续下降0.8-0.9元/kg。从激进扩张,到主动收缩,新希望反思自身。就像刘永好期望的那样,要变压力为动力,练好内功,迎接周期顶部的到来。一体化夙愿价值的*化释放。聚焦“饲料+养殖”,谋划C端食品业务,与牧原、温氏股份等巨头相比,新希望并非单纯的养猪企业。相反,饲料业务在大盘子里的占比一直超过50%,养猪业务占比只有15%。而这种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也是刘永好期待的。“单纯将公司的盈利和牧原等进行对比有失公允。”面对质疑,刘畅也曾做过如此解释。无论是饲料、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还是预制菜,只有从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到老百姓的餐桌,企业和产品的价值才能被*化释放。早在2008年,新希望“千喜鹤”猪肉就是北京奥运会的指定供应商;美好小酥肉,一款单品一年就卖出15亿;川娃子烧椒酱上市4年来卖出4亿多瓶;嘉和一品中央厨房是北京*的中央厨房之一。2022年,新希望食品板块贡献收入108.51亿元,占比达到7.67%;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07亿,占比提升到8.36%?:凸夥抵械墓枇?电站运营,煤-电企业的利润增长倒挂一样,在养猪业的寒冬之中,双汇发展的包装肉制品成本下降,2022年还赚了56.21亿元,同比增长15.51%,今年前三季度盈利43.27亿元,同比上升6.43%。整体看,双汇的业绩波动也较小。但令外界遗憾的是,新希望一体化的优势并没有在财报中体现出来,食品板块毛利在今年上半年首次亏损。“拥有世界第 一的饲料产能和世界级的生猪、肉禽养殖规模,中国*的肉蛋奶供应商之一……我们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700亿元,连续三年位居世界500强,今年可能还会有些增长。”如何将自己口中引以为傲的规模转化为效率,是刘永好必须要解答的问题。2006年迄今,养殖业经历了四轮猪周期,每轮周期时长约4-5年。周期中,下行期一般为1-2年时间,但这一次,猪周期的寒冬格外漫长,也十分寒冷。当前猪价下跌趋势已达两年多,时长显著超出了历史同期水平。在寒冬中,中国养猪企业们的御寒外套算不上厚实。除了巨额融资外,一体化的优势也是各家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虽然新希望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但面对前所未有的猪周期谷底,刘永好仍需要持续渡劫。写在最后1982年,刘永好四兄弟凑齐1000元创立新希望,到2022年,正好走过了40年的风雨春秋。“我们还要走过新的40年,以后还有下下个40年,新希望要活到120岁。”未来80年,新希望还要面对无数个周期,刘永好和刘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度过当下的困境。中国是一个14亿人要张口吃饭的农业大国,作为国之根本,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但放在企业层面,如果它的业绩和降本增效是通过大规模融资换来的,这样的价值创造的意义需要每个参与者思忖。新希望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代表,四兄弟身上展现的企业家精神,是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财富。从规模增长到效益增长,从“长身体”到“涨智慧”,刘永好在公司内外其实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他对抗的其实是整个行业的历史规律,乃至于中国农业经营的大环境。其中艰难,远非常人所能体会。眼下,就是考验这位老派企业家抗压力、战略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刻。显然刘永好对此仍有信心,就像他所说的:我一定不会倒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巨潮WAVE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华为和小米的「转轴战争」
正文 1688,是时候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C端平替需求了 在这种情况下,1688或许需要调整策略,思考如何更加深入地提升供应链与产业带的“效能”,来满足Z世代和新中产这两大人群的“平替消费”需求了。 “在1688,我只掏了120元,就买了5个包包。”分享这个消息后,抠门女性联合会里的朋友们都炸开了锅,短短时间内,博主就收到了200多条回复和350次收藏。1688这里,20元就能买到一双舒适的鞋子,50元就能拥有Guess代工厂的精品。淘宝上30多元的项链,在这里只需6元。大衣、羽绒服、毛衣等价格也都让人大呼“惊艳”。数据显示,在小红书上,共有180万条笔记与1688相关,这只是其中一条。消费者对低价格源头厂货的需求,也正在逐步影响着源头商家们的行动方向。随着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找性价比高的商品,1688再次被他们发掘出来,并被誉为“最省钱的宝藏APP”。而“地摊经济”开始流行,也是许多年轻人选择从1688采购商品的原因,他们开始“摆摊了”。这一系列变化使得1688的下载量激增,甚至一度登上了App store免费应用榜的首位。1688平台的“一件代发”功能,又极大地便利了个人商家(包括摊主)的采购过程,使得他们可以在平台上轻松选购商品。这也推动了1688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的流行,平台因此进入了“B2小B2C”的经营模式??梢运?,如果拼多多是淘宝的平替,那么1688无疑是平价替代中的战斗机。01 苦日子早在2007年,当阿里巴巴赴港上市,选择的股票代码“1688”时,就凸显了其对B2B业务的重视。这个从1999年开始,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球采购批发市场的平台,可以说是阿里的“嫡长子”。在阿里成立初期,它帮助了无数中小企业通过B2B模式直接对接工厂,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然而,好景不长,随着2012年B2C的崛起,以B2B为主的1688在阿里内部逐渐失宠。面临巨大挑战,阿里巴巴决定从港股私有化退市并投奔美股。此时的1688,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在转型与升级的路上,1688并没有停下脚步。与淘宝的打通,使得它开始辅助中小卖家成长,推出的“一键批发货品到淘宝”和“一件代发”业务模式,更是降低了淘宝开店的门槛,解决了货源问题。2017年,当戴珊接管1688等业务时,1688开始了新的篇章。汪海带领的团队,引入了淘宝的大促活动和商品运营思路,1688也开始有了广告收入,并不断完善会员体系。为了更聚焦核心业务,汪海决定放弃进口业务,将资源集中在国内厂货主体市场,支持更多的头部商家。随着时间的推移,1688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节奏。到了2020年,“疫情三年”让工厂白牌成为大众的香饽饽。而“地摊经济”的兴起,更是让1688在短时间内成为免费应用下载榜的首位。年轻人的热爱,社交媒体的热议,都让1688重新焕发了生机。但到了2022年,随着汪海的离开和新的负责人余涌的到来,1688再次面临了新的挑战。余涌表示,要走出原来的小圈子,抓住“B2小B2C”的新增量。这里的“小B”代表了新兴的电商主播、种草博主、团购团长等买手。他们需要一个商品丰富、货源稳定的平台,而1688正是*的选择。02 产业带时代1688的火爆,其实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内因方面,1688平台上的“大牌原单”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大牌原单与正品有着同样的面料和工艺,却因微小的瑕疵或缺乏品牌logo,使得价格大幅度降低。对于追求品质但又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购物需求,1688在去年9月推出了“1688严选”业务。这一业务将大牌代工的工厂和知名厂牌的高性价比商品集结在一起,不仅实现了超过70%的同比增长,买家规模的增速更是可观。2023年9月22日,1688严选进一步推出了会员制“白牌超市”——PLUS会员店。以大牌一折的价格,为近150万付费买家PLUS会员提供服务。据悉,近一半的1688 PLUS会员*严选作为采购来源,这批会员主要由小红书博主、淘宝店主、抖音快手主播、宝妈和跨境买手等年轻生意人构成,其中女性占比较高,占据了1688严选近一半的交易额。从更深的层次上看,1688的成功其实是产业带商家崛起的缩影。如今,“白牌”已经摆脱了贬义的标签,拥有强大货品资源的产业带商家成为各大平台竞相拉拢的对象。这也是1688能够在这个时间节点爆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外因方面,其他电商平台也在积极赋能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价值链,与1688形成了有力的“竞合”关系。阿里方面,除了1688之外,淘系也提供了各种扶持政策邀请优质产业带商家入驻。淘宝推出了“淘宝星产地”IP,旨在从众多产业带中严选性价比好货,打造品类和行业的标杆。同时,淘宝还通过一系列流量扶持政策和直播课程,帮助产业带商家解决流量困扰并快速适应直播销售的新模式。抖音在双11前发布了“抖音产业带服务商权益”,旨在为产业带商家提供营销、管理、培训、数据分析、行业交流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合作,产业带商家可以利用抖音丰富的网红、达人资源进行产品推广,提高曝光率。此外,抖音还提供店铺代运营服务,降低商家运营难度。拼多多则通过“百产计划”招募产业带商家入驻并开启店播。同时,提供千万级免费流量支持,助力商家扩大影响力。随着其跨境平台TEMU的扩张,拼多多还帮助上千家国内优质产业带商家开拓海外市场。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努力赋能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价值链,推动供需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高质量消费供给创造了条件,还让“低价”和“劣质”逐渐分离。而产业带与供应链与各电商的“双向奔赴”,让1688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完善。03 M型社会的“平替消费”需求向外看,市场的下探,是机会也是“泥泞”。市场下行,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这里不得不先说一个经济学概念“M型社会”。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趋缓后,资本回报的增速远远大于劳动回报,更少的人集中了更多财富,中产却出现分流——仅少部分人能从中层跻身富裕阶层,大部分则沦为中下收入阶层,中间群体出现坍缩,收入阶层的分布往低层阶层和上层阶层上下两极移动,迈向左右两端高峰、中间低谷的“M型社会”。我国亦如此,经济增长承压,中产阶级消费开始保守,M型消费趋势明显。一方面,低价品牌如瑞幸、库迪等受到追捧;另一方面,折扣零售如奥特莱斯逆势增长。在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基础上,性价比成为消费主流。双11购物节也反映了市场变化,价格战激烈,商家深度卷入供应链竞争。在这场消费变革中,专注性价比的业态崛起,成为新的市场亮点。在过去的双11购物狂欢中,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高歌猛进的销售战绩和消费者的狂热。然而,今年赞美之声少了许多,更多的是对市场“冷清”的质疑。当然,无论节日氛围如何,价格战的硝烟依然浓厚,这一点消费者和商家都深有感触。消费者所感受到的是前端的低价竞争,而背后的商家们则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深度卷入供应链的竞争,尤其是以1688这类平台为代表,它们在产业带工厂源头的竞争日益加剧。事实上,市场下探,购买力涌入“白牌产业带”产品利好1688,但是市场购买力萎缩对于任何企业都不是一件全然好事。向内看,1688走入“核心业务”,压力比实力还大。自从阿里实施“6+1+N”组织变革后,淘天、菜鸟等都已独立运营。如今,在新一代年轻人眼中可捡便宜的1688平台,也要迎接新的变化,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在11月16日阿里集团发布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中,集团CEO吴泳铭首次全面阐释了集团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大图。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将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包括1688、闲鱼、钉钉、夸克等——以独立子公司的方式运营,打破了以往在集团内的定位限制,使它们能够以更独立的策略去面对最广阔的市场。集团计划以3-5年为周期进行持续投入。随着1688战略地位的提升,其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升级。京东的产业带低价猛攻、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策略,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不要GMV要订单量”的加速狂飙策略,都给1688带来了压力。近日,1688宣布会员商家数突破100万,其中工厂类商家数超过50万。这意味着越来越多产业带的源头厂商认可1688在提供确定性生意上的平台价值,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年轻人在1688平台寻找“平替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1688或许需要调整策略,思考如何更加深入地提升供应链与产业带的“效能”,来满足Z世代和新中产这两大人群的“平替消费”需求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壹览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大结局:谁能接住泼天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