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企业借款利息税前扣除税务处理解析
正文 普罗资本徐晨昊:中国制造业必有下一个黄仁勋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创业企业,我认为非常需要像黄仁勋这样的人,他是华人,中国一定会有这样的人。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还需要工程师,还需要有非常长远的商业视角,非常独特的商业能力的企业家。 2023年12月13日-15日,中国创投年度盛会——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现场集结国内当下活跃的创投力量,共同探讨行业「坚守与适变」主题,共叙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会上,普罗资本创始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徐晨昊发表了《制造业投资的变与不变:穿越周期看资本角色回归》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我今天的题目是《制造业投资的变与不变,穿越周期看资本角色的回归》,这个话题是有一些背景在里面的。首先我觉得制造业投资在最近的几年相对来说向好,不论是国内大环境、国家的支持,还是市场中的热钱、长期的资本,都在支持这个行业。但是也有一些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退出端,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从今年开始限制更多。另外一些扎堆的高估值企业,其实也遇到了一些融资困难。简单介绍一下普罗资本,是在2013年成立,这十多年投了60多家企业,90%都是在制造业,其中可能40%是在半导体产业,所以我结合产业的趋势,来跟大家进行分享。在座很多来参加这次行业聚会的投资人们,都是管钱管了至少十年以上。因此我们都清楚在GP1.0时代,投资范式是什么,大家都要先去募资,然后是募投管退。1.0时代怎么赚钱,主要是通过IPO赚差价。先要找到钱,找到好的企业,把钱投出去,而投资能力是建立在行研的基础上,同时吃一些行业时代的红利。比如说在2013年到2018年之间,正值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做互联网投资的美元基金的投资回报都非?:?。在2018年以后的几年,有一些制造业的项目,像普罗这样的机构也吃到一些红利,这是1.0时代。那么2.0时代,我们作为GP应该做什么?今天国内的GP,时间最长的可能20多年,大部分的GP在10到15年,如何定义私募基金管理人这个行业,首先我们的服务意识要转变。GP是一个服务业,不是手里拿了很多钱的投资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讲?我过去20年的金融行业经验,其中有十年在海外,国外是怎么定义金融行业的?核心就是服务,能够给钱和企业带来增值服务,带来连接,就有资格管这个钱。今天,国内GP也要回归我们的本质,就是怎样来提供服务,提供哪些服务?尤其是制造业,这是一个回报周期非常非常长的行业。普罗2013年投的上海(和辉)光电,当时上海的一些机构投了几十亿的资本,现在是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市值几百亿,但还很难谈得上成功,因为产品良率还不高。长期来讲,我认为这家公司500亿市值只是一个起步,回报的周期非常长,资金投入非常大。企业想在显示领域,或者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赚钱,首先都是百亿起的基础投入,因为太小的资金投入是很难做的,除非是颠覆性的技术。2018年的时候,我们看完中微半导体,他们集聚了国内最好的一批投资方,却没有盈利过,过往投资人也没有享受到估值的上升,过去十多年一直在很艰难的往前走。我们如果当年投了它,现在也是十多倍的回报项目,但我们没有投,因为当时判断短期很难盈利。这也是我们作为GP要做的服务,除了募资、管钱、把钱投出去,我们还要帮助制这些造业企业能够成型,能够在八年到十年的一个周期内活下来,能够活到盈利的那一天,因此要提供非常多的服务。制造业的投资机构如何去服务LP?服务LP最基本的底线就是守住风险,不要帮人家亏钱,在座所有好的管理机构都是能够做到的,存在时间足够长的管理机构,只要不发生风险,合规合法,这是一个必选题。我们能够做的其他帮助,就是帮助现在一些主要资本来源,尤其是一些地方的产业引导基金,帮他们去做一些产业规划和思考。招商引资每一家都可以做,谁能够做出高度来,谁能够帮你在有限资金的情况下,在一些地方给你打造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产业龙头,这是我们作为GP可以提供的一些好服务,当然还有信息上的支持?:9庑畔⑹俏颐窃?018年投的,也是科创板市值第四的公司。当时投的很早期,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市场化机构在看,我们就投了这家公司,一路走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做了哪些服务?中国科学院从曙光服务器出来的团队,当时做了这个公司以后,本来落地是在成都,中间是我们帮海光拿到了第二期的政府融资,是在天津,所以他们把总部也搬到了天津。在这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团队的持股如何解决,这也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给他们设计的上市路径中团队如何持股,股权的混改也是我们做的。普罗这笔投资,回报八倍,加上盲持基金,再加上外部的基金,一共投了四个亿,成都作为老东家赚了380亿,现在海光很大的设计团队还是留在了成都,天津市政府差不多最高峰的时候也有70多亿的浮盈。还有一家是华海清科,从清华系统出来的。2019年这家公司销售额仅有2000万,我们投的时候估值十个亿左右,当时还有几家是我觉得在市场里比较敢投早期的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机构,跟我们一起投了,现在这个公司也是排在科创板市值前几名的设备公司。我们在这里面做的最重要的服务,就是在投资以后,理顺了他们在产业中的一些关系,主要是做好了我们LP和企业之间的连接器。因为制造业的范围很大,普罗投显示行业,投机器人行业,投新能源行业,都有所涉猎。接下来我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讲一下,除了做服务以外,我们还应该做什么。首先,我觉得投早、投小是必然的,每家机构都这么说,作为我们机构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必须要有投早投小的项目。尤其在这个产业中,会发生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颠覆性的技术,如果我们不在很早的时候投它,未来的十年可能都会投贵。对于一些专门做小做早的机构来说,本来就是你的饭碗,肯定要坚持下去,我们是前期和中后期都兼顾。第二,在半导体行业,国内每年有成百上千家芯片设计公司、芯片设备公司,有20、30家碳化硅的公司同时在融资,有不下于十家EDA工具公司。但现在的趋势必然是产业整合,因为中国绝大部分的细分领域的公司都是非常小,非常散。从销售额,从利润规?:腿嗽钡墓婺?,从产品的覆盖面来讲,都非常得少。国内的IC设计公司,有3451家,营收过百亿人民币的只有四家,不足一亿的企业占82%,绝大部分在亏损,上市的公司里面有40%在亏损,行业平均利润率触目惊心,而最高端的数字和模拟芯片的自给率还是很低的。所以我的呼吁是什么?从设计公司的角度来讲,中国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设计公司,过去的三年,可能这里面70、80%的公司都是过去三年诞生的,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家公司的团队都很豪华,那我们能不能更豪华?一些世界性的难题,不是20个工程师解决的,可能需要2千个工程师,谁能够拿到钱,能够提前布局,或者让自己的产品有机的生长,最后能够拥有2000个工程师,也许最后就可以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但是怎么样从3451家企业出现这样的巨头,非常的难。算力和存储行业,不管是在CPU还是GPU领域,全球前三基本上都是97%的市占率,连相对比较分散的以太网卡,中端和高端,服务器里面要用的网卡芯片,几乎都要占60%以上。中国有长鑫,长存,根本是跨不过去的槛。不同领域的头部公司今天还在加强合作,加强并购,例如英伟达买了迈络思,AMD和赛灵思的合并,高通全面拥抱Risk-V,这都是过去三四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是一个国际趋势。今天市占率99%的巨头还在跨领域做并购,而我们在同一个领域可能有2000家公司,未来十年以后,我们是不是还要这样的现状呢?我认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终局目标,也应该是像这些巨头一样。一般来说一家半导体公司不会只出一个产品,因为你的客户是高度重合的,前端和后端的设备都会做一些。但是我们最大的设备公司,有147亿的收入,1千亿的市值,看起来很大,实际上跟全球的巨头比,还是有一大节的差异。我们最大的模拟公司是30亿的收入,德州仪器差不多是1000亿人民币的收入。我们也非常关注汽车芯片。中国的电动汽车走得非???,非?:?,已经成为我们出口的新三大件之一,未来还会更进一步渗透。汽车卷的是什么?过去十年卷的是电动化,未来十年卷的是智能化,智能化需要算力基础,需要计算芯片。新能源车里的传输芯片和传感器,如果再算上未来五年到十年L4自动驾驶芯片,两万美金的整车成本中,也许一万美金或者五千美金是芯片的成本,这其中中国企业今天规模还很小,所有这些公司销售额基本没有超过10个亿的。最后讲一下在制造业领域的GP,我们认为需要做什么。我自己的观点就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投早投小只是一部分,大家都在投早投小,要看谁能够帮助企业穿越周期,做成行业巨头,出海不用讲的,因为我们的产品一定要卖到全球。UBS是一家投行,不是一个投资机构,但是我认为他们也是一家服务机构,本质上差别不大,他是帮助企业上市,提供服务,我们除了出钱,我们也会帮企业提供很多在上市方面的规划,回顾UBS和比亚迪之间的关系,看到比亚迪15年的成长,这是我认为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同行应该做的事情。最后,我也呼吁所有在半导体领域、显示领域、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非常积极的同行,能够多抱团,多交流。因为当头部机构加在一起,可能我们就覆盖了这个产业今天最好的几十家公司,这几十家公司谁能够成为最好最大的巨头,更需要我们抱团取暖。第二点,对地方政府招引的一些呼吁。我不希望看到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做新能源,都在做新材料,都在做模拟芯片,都在做数字芯片。我们更多希望帮助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方政府,帮他做出一些链主,做出一些全球的巨头,而不是帮有一定制造生产能力的企业,从合肥搬到南京,从成都搬到广州。我们更希望在这个行业选出最有潜力,前30、前50的选手,能帮他做成一千亿,一万的市值的公司,而不是以上市为目标。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创业企业,我认为非常需要像黄仁勋这样的人,他是华人,中国一定会有这样的人。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还需要工程师,还需要有非常长远的商业视角,非常独特的商业能力的企业家。希望能够从这些创业企业中涌现出一批人来,我们陪伴他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最后成就制造业未来的蓝图。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7087.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谁说致癌,那可是社畜拿来续命的咖啡
正文 短剧狂飙,但为什么我们身边没人看? 一边是短剧行业的狂飙突进、“产销两旺”,一边是自己身边几乎没有人是短剧的用户,相当割裂。 2023年,一定是短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造富神话在这个行业愈演愈烈。无论是否曾经涉足相关产业的人,都迫切希望能够投入短剧事业,社交媒体上大量出现收剧本、求组队,一起发财的操作。八月底,小程序短剧《*》上线24小时充值超过5500万元,8天后突破一亿,此举彻底点燃了短剧从业者的心,四处眼花缭乱的战报,屡次验证着短剧非比寻常的吸金能力。图源小红书一个行业站上风口的标志,表面看来,概念火爆、想象空间大,实则相关产业链完备、资本热钱与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按照这个标准,短剧突然成为了2023年内容产业*大风口。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网络平台共上线480多部微短剧,超过2022年全年的数量,相当于平均一天就要上线2.7部。行业人士也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表示:“对于演员来说,一天拍一部短剧并不难做到。某位女演员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拍了48部短剧,平均每周6部,几乎是一天一部的速度。”头部短剧公司的制作人埃文认为,如果是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短剧行业就是草台班子中最*的那一种。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举目四望,身边也找不到一个正在看短剧的人,一边是短剧行业的狂飙突进、“产销两旺”,一边是自己身边几乎没有人是短剧的用户,相当割裂。这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到底是谁在花钱看短剧?1、一线城市白领,偷偷看短剧2023年初,抖音公开数据显示,平台已有多部微短剧的日去重用户数在1亿以上。小红书上,关于“短剧”的笔记已经多达32万篇。2022年时,快手短剧日活用户就已超过2.6亿,其中超过一半的观众有追剧习惯,截至2022年底,快手星芒短剧总播放量超500亿。六一是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文案策划,平时用得最多的APP是B站、抖音和小红书。她此前从未使用过过快手,不久前,因为被短剧种草,特意安装了快手。她向刺猬公社描述了自己被短剧吸引的过程:“逛B站时很容易被二创的视频种草,悬溺一响,纯爱登场,谁能躲得过?”(《悬溺》歌手葛东琪的单曲,常以爱情电影剪辑视频中的BGM出现。)六一偏好的短剧类型为耽美,她表示,由于此类题材的剧集比较少,只要颜值尚可就很容易被种草。回忆起自己入坑的*部短剧:“那是一个戏子扮成新妇嫁入仇家,游刃于两个儿子之间进行复仇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并没有多好看、多上头,甚至剧情逻辑不顺畅,CP线拍得不明显,全靠观众脑补,屎里找糖。”但她还是一口气看完了,因为实在太短了,有一条主线悬疑剧情支撑,节奏很快,不知不觉就看完了。“而且评论区很搞笑,网友在线嗑糖、解读剧情、安利其他剧,互动比较有趣??梢运闶切≈谕谜叩木奂?。”她补充道。短剧《满城风雨锁淮舟》快手截图丨图源受访者此外,一些猎奇的题材也会激发她的好奇与观看欲。六一曾在抖音刷到过关于“冥婚”的场景切片,悬疑色彩很足,由于不能跳转,她专程去快手搜索,但当时只更新了几集,看完就忘记追更了,如今连名字也回忆不起来。北京某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方特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他曾在快手刷到过一部小程序短剧,全剧五十集左右,二十集之后需要跳转到小程序付费。方特回忆:“短片一开始故弄玄虚,男主自幼丧母,老道算卦只有父亲离开家,才能让男主健康长大,但男主需要拜院外的老槐树为干爹。”在工作日的午餐时间,方特一般会以短剧下饭,这样猎奇的设定引发了他的好奇,但他同样不记得剧名,对情节也只能?:乖?,依稀记得其中一两个画面——老槐树最终被女鬼所骗,惨遭雷劈,男主又与女鬼在一起的诡异故事。他直言:“这部剧中演得*的是老槐树。”当方特列举近期喜欢的剧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日剧《重启人生》。而《重启人生》在豆瓣的评分为9.4分,这部剧由温馨的日常与琐碎的对话构建起来,将亮点埋藏在细节之间,以细腻、幽默的笔触讲述主角团的情感,从而戳中情感的共鸣。对此,他解释道:“这才是打工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大脑高速运转,休息时间非常碎片化,此时正想看一些不需要脑子但很有爽感的内容。”六一也表示:“完结的短剧,可以在工作日晚上一口气看完,消耗成本很低,不像网文动辄几百上千章,而且试错成本也很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你就能知道这部剧好不好看,不想看可以直接划走,随时放弃。”因此,短剧的受众群体并非只在下沉市场,用户对于无脑爽剧的需求一直都在,只不过这一次被更多的人(非从业者)看见了。不少媒体曾报道,这一波爆发的短剧是由低线城市中年男性撑起来的市场,埃文却认为这项数据早已过时,他们所监测的充值热力榜单中,排名靠前20部剧中,超过一半为女频短剧。今日(11月28日)热力值排在*的短剧为《离婚后我成了全球首富的外孙女》。他表示:“短剧与短视频一样,核心逻辑是内容找人,其实越下沉的用户,越难找到,也越难撬动。随着短剧的监管收紧,制作公司收剧本时也更为谨慎,一味靠擦边、互殴博眼球的剧本通通拒收。”2、人人都可能被短剧拿捏不少行业人士指出,短剧并非如外界传言拍一部赚一部,亏损平衡盈利的比例大致在7:2:1之间,但是短剧的拍摄成本却越来越高。2022年,短剧的制作成本还停留在每分钟以百元为单位,到了2023年下半年,短剧的成本就高达每分钟1-2万元。当然,其中高涨的成本并非都用于制作层面,投流占了较大的比重,一部短剧发行加上宣推的成本能够达到200-400万元。尽管如此,哪怕只有10%的短剧能爆,也足够短剧公司cover掉全年的投入,这样的商业模式如同买刮刮乐一样,只有不停地刮,才有“爆”的希望。虽说爆款天注定,但还是有??裳?。据刺猬公社了解,演员的颜值是吸引用户看下去的关键因素。明星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入口,但短剧没有明星,对用户而言,最抓眼球的就是男女主的脸。短剧制作公司渡渡鸟影视的创始人雷克斯,曾在一档播客录制中讲述了一个短剧行业内广为流传的段子。一般情况下,短剧公司人数不多,不到百人,工作量很大,同事们整日各忙各的,只有一件事可以瞬间将全公司的成员凝聚在一起——男一号的选角面试,业内称这个环节为casting。影视行业无论哪个工种,都对casting充满了兴趣。张小兔是一家短剧公司的选角导演,当她听到这个段子时,会心一笑,了然说道:“casting时,全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会到会议室,我从来没觉得我们公司有这么多人,比开会来的还齐。”她告诉我,类似的场景,你一定见过,就像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皇帝选妃的戏码。当一部短剧的组讯发布后,候选人会先投简历,选角导演根据照片与个人信息,进行一轮初筛,最后将会产生20-30位候选人进入面试,此时,casting正式开始?:蜓∪巳氤『?,用PPT介绍自己,接下来转身45度 ,以静态、动态的不同方式,向导演展示自己。短剧行业爆火之后,张小兔的工作量也呈指数级上升,从下半年开始,一个项目收到的简历能达到上千份,为了筛选演员,经常通宵加班。但在其他同事眼中,哪怕加班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张小兔表示,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如果演员们连选角导演们都征服不了,观众又怎么会沦陷?她透露,短剧的后台数据监测非常完善,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分钟的人流量,如果男女主登场时数据狂掉,那就是选角的失败。“其实,决定颜值的要素有很多,比如,妆造、灯光与拍摄画面。但数据不好我们就会换人,这个行业就是如此残忍且真实。”她无奈地说道。除了颜值之外,决定短剧生死的关键因素还是剧情。张小兔表示:“在女频短剧的赛道上,甜宠永远是主流。不会有人永远喜欢霸总,但每个人都会有喜欢霸总的阶段,或许是对生活疲惫之时,累了就想要做梦。就算是万年老梗,只要台词炸裂、人设讨喜,拍摄得有新意,还是能让女孩子裹着被子在床上打滚、蹬腿。”不少从业者对刺猬公社表示,短剧与网文一样,男频与女频之间隔的是千沟万壑,永远不可能互相理解,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讨好对象。安蕾生活在上海,在一家公司做文职工作,她集中性观看小短剧是从今年六月开始,一集不差追完的短剧大概有将近20部,付费观看的有六部,多为小程序短剧。而未付费的短剧主要在快手平台,基本上可以免费看到全集。她坚定地表示,永远不会为不尊重女性的题材付费,比如,无脑虐女主、抽女主的血、收养后强行占有、要求女主做情妇这类题材。而在男频赛道上,战神、龙王赘婿相关题材的短剧独占鳌头,短剧用户洛克表示:“男频最吃香的两种内容是逆袭与扮猪吃老虎,所有故事几乎都可以分为这两个类型。”洛克是北京某公司的码农,他认为,没有人想在短剧中探索宏大的命题或是看鸡毛蒜皮的日常,而是喜欢不接地气与反常识的短剧,总之,与真实生活的距离越远越好。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寄托的情感需求无非体现在,宣泄、投射、共鸣与认同这四个维度,而短剧可以在前两个维度上做到*,这也就稳稳拿捏住了人性。在刺猬公社与短剧用户对谈的过程中,发现当下对短剧付费的解读中存在一定的归因谬误。即当一件事成功时,分析者总会过高估计其价值。例如,很多人将短剧的成功归功于情节反转、人设上头、卡点付费,但还有一点常被忽略——用户沉没成本的投入。多位用户表示:“既然花了钱就一定要看出个结果,尽管最后常常以失望告终,但从不会花一半钱卡在中间,那也太难受了。”综上,短剧用户常常会为因颜值停留,为剧情付费,而真正促使他们一直付费一直看的原因,还在于沉没成本的投入,这也使得大多数短剧用户在决策时具有惯性。或许如埃文所言,妄想赚快钱与踩风口的短剧,目标从来不是“精品化”。此前,他也制作过在播出平台上获得8.0高分的短剧,但打分人数只有百余人。拍完这部剧,埃文离职,公司也解散了。从此,他深信不疑,叫好不叫座的模式,注定没办法活得长久。3、尾声11月29日晚间,拼多多一度成为美股市值中*的中概股,不少人将拼多多的成功归结为吸引了大量“五环外”的消费者,将此称之为“下沉市场的胜利”。实际上,低价是一种更广泛的市场,这个市场更应该被视为主流市场。对于短剧而言,亦是如此,短剧早已有了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偏好。刺猬公社曾与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谈到短剧的话题,尽管其中大部分人都看过,但到了跳转小程序那一步时,通常会由于害怕自己的手机被“病毒”控制而在慌乱中退出APP。此外,他们很难分辨哪些是短剧,是平台短剧还是小程序短剧,是横屏还是竖屏,是视频切片还是自制短剧。对他们而言,这些都不重要,但凡时长在一分钟上下的统称为“短剧”。在等候取件的过程中,快递小哥中诚可以刷好几条“短剧”,外界的短剧风暴与他无关,他并不在意短剧的热闹与荣光,只是在被问到看什么短剧时,他犹豫着不想回答:“别问了,怪不好意思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刺猬公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B站挣扎着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