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购买商品支付货款如何写会计分录?
正文 开业两年,我的零食店开始亏损了 “每个市场赛道都有其红利期和内卷期。幸运的是,在红利期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01 风口前的生意在过去两年里,李丽在她所在的五线城市成功开设了四家零食店,11月份这些店铺整体首次出现亏损,但她并不感到意外。“早就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尤其是当各种加盟和资本驱动零食店赛道时,我就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她对《灵兽》说。她回忆起2021年“十一”期间的场景,彼时,她的*家店铺开业才3个月,月净收入达到15万元。这个营业额促使她决定扩展门店,租下了隔壁店铺,将整体面积扩大至370平方米。重新装修后的店铺,更加宽敞,两侧摆放货架,中间是展示区,同时,李丽也谈下了更多快消品牌,扩展SKU。比如,奶制品、乐事、六个核桃、李子柒、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以及拉面说等。“选址合理的店铺平日营业额可达1万元,周末则更好。”李丽强调道,这里不仅是个零食店,也是一份稳定的小生意。然而,就在她完成店铺扩张的当月,零食赛道的风口就吹向了其所在的县级城市。她发现,在门店六公里范围内,接连开了四家折扣零食店??稍诶罾隽闶车晟习肽昕凳?,本地大型零食店几乎为空白,仅有两家约50平方米的小店。新开的四家门店,每家的面积都与她的媲美,都在300平方米左右。李丽所在五线城市的这种现象,仅是整个行业变化的一个缩影。到了今年,这个市场赛道已经变得越发拥挤。中泰证券6月发布的一份研报以湖南省辖县级市醴陵市为例,抓取零食折扣经济的一个剖面。醴陵市2022年户籍人口仅100多万,但截至2023年5月,已有超过20家零食店,包括16家戴永红、4家小嘴零食和3家零食很忙。放眼全国,根据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仅零食很忙就新增了2000家门店,平均每天开设5家新店;赵一鸣的扩张速度同样惊人,今年8月到10月仅两个月时间,门店从2200家增至2500家。目前,这两家品牌的门店总数已超过6500家,加上零食有鸣、爱零食及万辰集团旗下的零食量贩品牌,整个赛道的店铺数量早已突破万家大关。竞争之下,李丽感到些许焦虑,但她也试图安慰自己,相比于品牌加盟店,她的店铺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较低的租金和运营成本,无需支付加盟费和分成。而劣势则体现在供应链的落后、门店位置的不便捷性以及产品种类不及加盟店丰富。“每个市场赛道都有其红利期和内卷期。幸运的是,在红利期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李丽向《灵兽》感慨称。实际上,尽管李丽这样的个体店铺的流量可能不如品牌店庞大,但他们处于类似的困境:由于市场过度竞争,降低了生意的性价比。以赵一鸣零食为例,2022年虽然收入达到12.1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0.38亿元,净利率大约3.16%;到了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至27.86亿元,但净利润仅为0.76亿元,净利率降至约2.74%。无论是李丽店铺的变化,还是整体零食行业的数据都说明,这场市场竞争虽然吸引大量客群,却也揭露着这场零食生意的真相。02自救“便宜”一直是折扣店的核心吸引力。在今年,零食量贩品牌不断扩张、一路狂飙的同时,为了抢占市场,打响*枪的就是价格战。7.8折的好想来门店每晚连续4小时排队,6.8折的零食很忙仅消费者就要排队半小时才能结账,赵一鸣更是打出接近5折的折扣。尤其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更为激烈的省份,赵一鸣、零食很忙、零食有鸣等品牌之间的低价竞争就没停止过。结果,自然是加盟商已经较低的毛利率进一步被压缩。但在这场厮杀的过程中,对于像李丽这样的个体商户却产生了很大影响,可谓痛苦不堪。“面对资本强势连锁的万店扩张,我们这些个体商户已无力进行价格战。”李丽坦言,就算如此,还是要做些什么自救。于是,李丽想要通过社区团购的生鲜品类引流。年初,李丽尝试了在门店销售鲜花。首次尝试中,她在当地联系了鲜花供货商,于一早送来500多束鲜花。与团购的预售模式不同,李丽此前并没有做任何形式的预热和预售,只是鲜花到货后,实时拍摄鲜花的实物照片并分享到社群中。结果出乎意料,2小时内销售200多束,接近傍晚时逐步售罄。“由于*次做没有经验,成本控制的不好,加上损耗和店内装饰,单看这个品类是不赚钱的,但也没有亏损。”李丽回忆。同时,她复盘整个过程时意识到,零食店的两大目标客户群体,无非是价格敏感型和冲动消费型。在商品供应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这两类消费群体缺乏品牌忠诚度,通常会选择更便宜的店铺消费。而李丽想要抓住一群冲行型消费的人群,因为500束鲜花为她的门店带来了350多个订单,这些顾客到店提货时,其中100人被诱发了冲动性消费,进行复购。这些顾客在店内的二次消费额累积达到5000元。初尝扩品成功后,李丽联系起曾经做社区团购时的上游供货商和当地蔬菜供应商,通过直接采购的方式,把价格降低。“与零食不同,蔬菜和水果是每家每户的日常必需品。”李丽告诉《灵兽》,为了提高店铺客流,开始尝试销售水果和蔬菜,但每次的品类不是很多,这个逻辑就跟做团店很像,每天三五个品放到群里接龙,第二天来自提。比如,上周做了果冻橙的团购活动,4斤售价9.9元,活动虽然几乎没有盈利,但成功吸引200多位顾客到店消费,其中大约40%的顾客进行二次购买,为店铺带来了3000元的额外销售额。在一次次的生鲜团购中,李丽逐渐意识到,虽然涉足生鲜比较辛苦,但依靠开个店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相比生鲜,零食是标品,更容易经营,但引流效果不佳,竞争压力也太大,只能想办法盘活这几家店。接下来,她计划继续与上游和产地联络,尝试团购大白菜、草莓等商品。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假和春节高峰期,李丽预计12月和1月的销售将会有所上升,但同时,也意识到需要在产品多样化、成本控制以及在经营策略上进行调整。03内卷之下,行业终局在历经半年的自救努力之后,李丽的零食店在上半年勉强维持了营业额。她对自己的线上团购业务制定了严格的底线,即控制利润率在零利润水平。李丽坦言,如果市场竞争再度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至负20%,她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开展此项业务。李丽的这一决策,源自于近半年来零食行业的频繁变动和激烈竞争,导致生意大受到影响。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赵一鸣和零食很忙的合并,以及今年9月,万辰生物宣布其旗下的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合并为“好想来”,并于10月宣布收购江浙地区知名量贩零食品牌“老婆大人”。更有广东的“零食舱”和“零食么么”合并,以及“爱零食”对“恐龙和泰迪”的控股宣布,众多品牌都在通过联盟寻求抵御未来市场变化的能力。这些合并与收购的影响显而易见。对于合并双方来说,它们可以将更多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产业链的完善上,进一步扩大供应链端的优势。在零食折扣店的核心竞争力方面,与工厂等供货渠道的议价和拿货能力很关键。这些能力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在与上游品牌和工厂的谈判中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但随着市场的整合和收购活动加剧,李丽的生意在下半年遭遇了重大挑战。从春节后开始,每月净利润下降了20%,从去年的50%降至不到40%,并且到了11月,她的四家门店整体陷入亏损。“最为严重的下滑发生在9月份,学生开学后,数据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大约下滑了30%。”李丽向《灵兽》分析,一方面,学生开学减少零食消费;另一方面,家长可能在9月份因为学费等支出较大,经济压力也在增加。李丽的经历是零食行业变化的一个缩影,巨头们的生活也并不平静。随着万辰生物最近宣布其旗下品牌好想来将扩张至两广和两湖地区,在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合并之后,预期万辰将采取更多行动,以应对品牌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加速全国化扩张步伐,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主要原因在于,在当前市场阶段下,各大参与者清晰地认识到,规模扩张、吸引消费者以及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对于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这个关键的特殊节点,谁都不想泄气。或许,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对于零食店未来的走向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我只希望这四家零食店能够撑过明年。到那时,我预测由于租金问题,许多零食店可能无法继续经营。”她感叹着,但同时,也不确定自己的店铺是否能在这场市场风暴中幸存下来。换个角度思考,这些零食品牌的合做和并购,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团取暖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灵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被年轻人抛弃,「鞋王品牌」们走向没落
正文 越来越多PE/VC投向同一个项目 今年以来,共有80个投融资项目聚集了10个或以上投资方的参与,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六大领域。 站在2023年的年尾,回望今年的创投市场,从业者都能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例如人民币基金站上舞台中央,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成为出资主力、硬科技投资备受关注等。募资难、退出难的压力也在挤压创投机构的生存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募集基金规模超13500亿元,同比下降20.2%;在投资端,投资金额也同比下滑31.8%,为5000多亿元。用北京某国资机构负责人的话说,“现在是国内创投行业的变革期,募资端、投资端都在收紧。依赖以前的经验是没办法在变化中找准机会的,每家机构都要思考自己的生存方法论,找到自己的‘底牌’。”新旧投资周期交替之际,又有哪些结构性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创投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即使在当前相对冷淡的季节里,依然有一批项目单轮融资就聚集了10个或以上投资方,且投资方中大多包含国资机构、产业资本、VC机构等多种背景,围绕它们,也正在衍生出更多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吸金”赛道有哪些?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80个投融资事件,单个聚集了10个或以上投资方的参与,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六大领域。从行业赛道来看,以集成电路和先进制造为首的硬科技赛道,是VC\PE“抱团投资”的主要领域。其中,集成电路领域有27个投融资事件获得10个或以上投资方参与,先进制造则有11个,占到了近半份额。融资金额*的三个项目也都与其有关,分别是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轮,超45亿元)、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A轮,超38亿元)、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D轮,30亿元)。多名投资人在谈到集成电路和先进制造的超高热度时表示,以上两大赛道在今年机构出手的方向里面可以排在前三,有的机构还专门设了集成电路子基金,这种热门赛道的头部项目自然会受到更多投资机构的关注。“项目资金需求大也是两大赛道的特点,像半导体、芯片的项目到了中后期都需要建设生产线,一次流片动辄上亿。为了保障项目进度,融资规模一般都在数亿乃至数十亿元,一两家机构根本吃不下,只有多家机构一起参与才能达到这个规模。”某国资VC投资人向创投日报记者称。一位半导体领域投资人则表示,集成电路赛道的圈子并不大,从业者大部分都是产业界的“老将”,投资人也很多都有产业界背景,很多融资都是在小范围内消化了,“抱团投资”才显得格外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几位投资人都提到了募资端影响,他们表示,今年以来向政府引导基金、地方国资募资逐渐成为很多创投机构的“功课”。各地政府在出资时普遍都有产业招引的诉求,其中半导体和先进制造是招引的热门选项,有相应项目积累的机构在募资中更有优势,这也促使创投机构更乐于投资相关赛道。涌起的AI浪潮也给集成电路赛道加了一把火。一位长三角的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现在只看大模型的人在变少,大家都在把目光向前移。一方面是国内的项目跟大厂拼算力机会不大,手上的资金也烧不起;另一方面,应用层的国内外都没有跑出来,还在摸索中。但未来对算力的爆发式需求一定会传导到上游的芯片领域,在这种底层的技术赛道上寻找机会是确定性更强的。对于该领域“抱团投资”的局面,她表示,这也是他们现在头疼的地方,“光有资金很难投进好项目里,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其实更吃资源,不管是政策向的资源还是产业向的。我们现在也是先跟着熟悉的产业资本一起投,等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再往外延伸。”可以说,集成电路的“吸金”是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产物。以上几位投资人都表示,集成电路赛道的投资窗口期是有限的,低端产能会出现过剩,如果不能跟上产业迭代的节奏,会很快被淘汰。此外,新能源领域也在快速崛起,围绕锂电池、储能相关的项目有11个获得了10个或以上投资方参与。上文的国资VC投资人称,因为上游成本有所下降,用户端的能源互联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会开始显现,下游产业链及可做的应用还是非常多的,现在这一块市场今年热起来了。组团攒局or囊中羞涩从轮次来看,VC\PE的“抱团投资”还有着更复杂的考量。据创投日报记者梳理,2021年、2022年,VC\PE“抱团投资”的轮次中早期和后期分布相对均衡,但在今年B轮及B轮以前的项目占比超过了一半,其中A轮、A+轮、A++轮都不鲜见,“抱团投资“正向早期倾斜。一家头部机构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项目早期轮次就多家机构一起进入,可能有多种情况,如果资方都很有名,那基本可以说明项目很被看好,机构都在抢份额;而如果资方都相对普通,往往就是每家出得都不太多,一起组团攒局。在他看来,“组团攒局”是现阶段的合理现象,“目前大家出手都挺谨慎的,上投决会的时候合伙人也会关注是不是有其他机构一起投,能够互相背书,追求独资的很少了。更关键的是,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也好给LP交代。”另有投行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攒局的项目也更容易找到“下家”,因为有多家机构一起投,可以给外部投资者更多的信心。但他也提到,组团攒局也会是一些机构拉估值的手段,一级市场本身就存在信息差,抱团投资又让项目看起来“花团锦簇”,估值有了虚高的空间。在医疗健康等领域,VC\PE组团投资还可能是更直接的原因——囊中羞涩。一位医疗领域的投资人表示,今年医疗赛道遇冷,募资和退出都称不上顺利,出手比以往要更谨慎。“以前单个项目平均给到三四千万元的资金,现在可能也就一两千万,甚至更少。但临床需要的资金并没有降,有的企业为了保证临床不因为资金压力中断,还会希望提高融资金额。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拉上其它投资机构一起抱团投资,互相分担风险。”她表示。而A轮、A+轮、A++轮甚至A+++轮“拆分式”融资在“抱团融资”项目中已经占到了近两成,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的资金紧张。该医疗投资人认为,++轮融资变多,说明早期融资更难了。据她介绍,按照以往对融资轮次的界定,A、B、C轮区分标准明确:首先要有重要里程碑事件达成,其次是估值有明显差异,多个++轮融资往往意味着企业估值没有大幅提升,也就是说同一轮融资周期被拉长。不论是“组团攒局”还是“囊中羞涩”,都是投资方在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从变化的市场中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国产创新药,即将熬过漫长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