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商品折扣账务处理是什么?
正文 三个人,Klook又融资15亿 一晃两年过去,全球旅游业正在复苏,Klook最新融资出炉——完成2.1亿美元(约15亿人民币)融资。今年早前,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媒体访问时透露,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美股或者港股上市。 印象中,这是今年旅游业最大一笔融资。投资界获悉,旅游体验平台Klook客路旅行宣布完成2.1亿美元融资(约15亿人民币)。此轮融资由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其他投资人包括:BPEA EQT霸菱、Atinum Investment、Golden Vision Capital、泰国开泰银行和大城银行等。这是一个崛起于香港的独角兽。2014年,投行出身的林照围和王志豪,联合技术出身的熊小康,成立境外旅游服务提供商Klook客路。9年间,Klook身后聚集了经纬创投、红杉中国、微光创投、博裕资本、软银愿景、高盛、华创资本等一众我们熟悉的投资机构。目前,公司已经做好了IPO准备。此时拿下巨额融资,并不令人太意外——正如Klook表示,2023是亚洲旅游市场复苏元年,而针对中国内地市场,将积极探索出境自由行市场及入境业务。如此一幕,刚好对应了最近中国扩大免签政策。三位年轻人联手红杉罕见投了5轮Klook的故事,缘于尼泊尔山间的一道灵感。时间回到2014年,林照围和王志豪在尼泊尔旅行。当时,虽然在线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让酒店、机票等产品标准化,但目的地信息和资讯却依然严重碎片化——语言障碍、交通不便、活动预订不流畅、宰客、服务差等种种问题,这些往往会严重地影响着一趟跨境游的体验。创业的念头开始萌芽。回来以后,王志豪卖了香港的自住公寓,和林照围找到了技术出身的熊小康,三人联手创立了Klook客路?:芸?,Klook迅速进入了风投的视野。企查查显示,成立9年,Klook共完成8轮融资,融资总额近10亿美元。成立之初,Klook便获得了由腾讯集团资深执行副总裁、知名天使投资人吴宵光领投的种子融资,金额达150 万美元。2015年,Klook又获得了经纬创投、华创资本和CVC资本500万美元A轮融资。但危机也悄悄来临。2016年,Klook从香港、深圳、台北三个办公室,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十倍速增长。但是,由于当时在线旅游创业持续低迷,融资一直不到位,公司运营和流动资金一度吃紧。到了2016年中,连发工资都有压力。林照围曾回忆,那几个月简直是度日如年。“焦虑不像洪水扑面而来,更像离岸流,每次快上岸的时候又把你卷走,周而复始,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直到2016年底,随着Klook业务的规模化持续爆发出来,公司在大中华区、东南亚和日韩的区域联动逐渐清晰。2017年3月,Klook获得了红杉中国领投,经纬创投、微光创投、华创资本继续增投的3000万美元B轮融资?:芸?,Klook又在同年10月完成6000万美元C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高盛与经纬创投联合领投。此后,Klook基本保持着一年一轮的融资速度——2018年8月,获得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博裕资本、TCV、高盛等2亿美元D轮投资,同年该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步入独角兽之列。2019年4月,又获得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红杉中国、经纬创投、TCV、OurCrowd等跟投的2.25亿美元D+轮投资,创下当时全球目的地旅游领域最高融资金额。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旅游行业按下暂停键。但2021年1月,Klook再次获得2亿美元E轮融资,由泛亚太区投资公司Aspex Management思柏投资领投,经纬创投、软银愿景基金、博裕资本、红杉中国等老股东持续加码。同年,Klook入选由投资界联合发起的「香港独角兽榜单 Unicorns HK 2021」。一晃两年过去,全球旅游业正在复苏,Klook最新融资出炉——完成2.1亿美元(约15亿人民币)融资。今年早前,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媒体访问时透露,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美股或者港股上市。一个崛起于香港的独角兽不同与当时走马观花的目的地旅游方式,Klook从“目的地服务”切入深度游市场,具体方案是:在目的地集结一众知名人士与旅游体验专家,包括探险家、杂志编辑、旅行作家、米芝莲星级大厨等,亲自筛选并核实特色旅游路线与活动体验,确保所有项目的质量及安全。为此,Klook已集结了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000位团队成员。因此在Klook上,用户可以看到大量特色活动。无论是预订全球景区门票、购买新干线点对点车票或JRPass/韩铁通票、还是去新西兰跳伞/观鲸/乘直升机冰川徒步、到东南亚海岛体验潜水课程、前往印尼火山徒步、在日本吃一顿怀石料理,用户都可以在Klook App完成预订。2023年,尽管全球市场还处于早期复苏阶段,但Klook透露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整体业绩增长达3倍,年订单总金额达30亿美元(约210亿人民币),今年已经实现整体盈利。回顾Klook的崛起历程,还发现一个特点:起步于香港。要知道,由于人口基数少、市场单一等劣势,香港鲜少诞生现象级的互联网公司,因此被普遍认为缺乏互联网创业基因。但Klook证明了香港的另一面:背靠着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整个中国大陆市场,又是东亚、东南亚区域互动的桥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成为布局多边市场的最佳连接点。正如林照围曾在采访中提到,“香港作为撬板,很容易和亚洲各个地方进行互动。”想起2019年Klook完成D+轮融资时,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表示:“Klook是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的新兴独角兽,通过供应链整合和全球发展,成为旅游活动领域的领军者,更是中国入境自由行的重要枢纽。”沈南鹏认为,Klook也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样本:香港平台优势显著,企业立足于此,背靠丰富的内地/海外供应链资源及前沿技术,面向开放的全球市场,促进更灵活多元的区域联动。这也是大多数香港基因独角兽的成长路径:立足香港,扎根大湾区,放眼全球。复苏元年今年旅游业最沸腾某种程度上,Klook也是全球旅游业的一缕写照。前不久,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了一份全球休闲旅游业报告,指出在2023年,全球旅游业大幅反弹,国际旅行人数预计超过12.6亿人次,已经达到疫情前的86%。而最近的“免签”热潮火爆。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显示,从12月1日到明年11月30日之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一时间,多家旅游平台的国际机票搜索量暴涨。随后,新加坡总理公署发文表示,新加坡与中国将实施30天互免签证的协议。消息一出,“新加坡”一词在携程上的搜索量足足增加8成,机票和酒店搜索量分别增加9成和5成。不止新加坡,印尼也正在考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0国实施免签政策,以促进旅游及经济增长。肉眼可见,出境游正在迅猛复苏。今年十一期间,有网友感叹:“感觉半个朋友圈的人都出国了,不是在马来西亚潜水,就是泰国喝奶茶。”现在,2024年元旦、春节出境游已经被搬上日程。出行平台上,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热门目的地的行程登上首页。携程数据显示,春节出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去年增长近20倍。国内“旅游热”更是贯穿全年。社交媒体上,一个个热搜历历在目:年初,我们见识了压抑三年的“报复性出游”;清明、五一期间,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和“反向旅游”刷爆全网。数据显示,中秋+国庆的八天假期内,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超8亿人次,同比增长71.3%。换算下来,几乎每天都有1亿人出游。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同比增长75.5%;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爆发态势不言而喻。旅游需求迎来井喷,行业涌现新的对手。比如抖音——今年7月,坐拥7亿日活流量的抖音悄悄成立了一家旅行社(成都海阔天空旅行社有限公司),大举进军酒旅。还有新东方和俞敏洪——7月,新东方10个亿成立文旅公司,俞敏洪亲自挂帅,两个月后领投一笔2亿元融资,入股境外包车游品牌皇包车旅行。大家都投身到这场阔别已久的盛宴里。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吴琼 岳笑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678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三个月涨粉650万,「姥姥版」李子柒火了
正文 歪马送酒,线上到底能不能去库存? 酒水即时零售释放出巨大消费需求的背后,与其在履约能力、服务体验、多元生态等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痛点存在重要的关系。 美团正在加大酒水行业的话语权,几百万的外卖骑手,能不能加速酒水行业去库存的难题?近日,美团旗下的独立送酒业务品牌“歪马送酒”进入北京市场,实现平均15分钟送达。自2021年7月,歪马送酒在广东惠州开城以来,截至目前已覆盖广东、四川、陕西、重庆、北京等多省份,2022年平台订单量年同比增长超1500%。另一方面,白酒行业去库存的压力,已经成了行业共识,除了飞天茅台之外,几乎所有产品价格都在倒挂。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209.7万千升,同比减少14.8%。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306.6万千升,同比下滑了9%。从酒水厂家,到华致酒行、酒便利、1919等线下酒类连锁,再到如今的歪马送酒,渠道到底在去库存这边事情上,扮演一种什么角色?能够起到多大作用?线上渠道,到底能不能激活如今疲软的酒水市???1、为何是即时零售?酒类消费人群正在呈现年轻化的特征,根据尼尔森IQ消费者的调研,洋酒与白酒用户中,26岁-35岁群体占比均接近4成,而啤酒消费的*大核心人群,年龄段前移到了22岁-30岁。这与外卖平台的核心客群吻合度很高。在这一趋势下,即时零售正在成为酒水行业新的增长点。《2023酒类即时零售白皮书》显示,酒类渠道的线上渗透率已达35%,白酒市场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到2022年同比增长554%,洋酒同比增长628%,啤酒同比增长83%。酒水即时零售释放出巨大消费需求的背后,与其在履约能力、服务体验、多元生态等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痛点存在重要的关系。*,当下消费者的饮酒趋向冲动型、临时型的消费行为。与传统零售渠道不同,即时零售以线上下单,线下实体店或者前置仓提供商品的形式,通过分钟级/小时级的时间,快速将产品送达,满足消费者的即刻需求。第二,越来越丰富的饮酒场景,对产品的丰富度与精准定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时零售注重与消费者深度绑定,不仅能以快速的配送能力,满足了消费者对时间的追求,还能满足消费更多非餐的场景需求,如深夜、野餐、加班等,并在即时配送能力的覆盖下,让消费者享受冰镇酒水这一类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老选手,还是新玩家,酒水即时零售玩家们将竞争焦点放在了比拼配送时间、SKU丰富程度、正品质量,以及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酒水购买体验。酒周志从美团方面了解到,今年9月,美团闪购上线“名酒馆”项目,并与华致酒行、歌德老酒行、也买酒、捷强、酒局5家酒水行业头部连锁商家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联动具备强供应链能力、强线下管控能力、保真体系完善的酒水行业头部连锁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能保真、服务好、品相全、便利性”的名酒购买服务?:新矸矫娓嫠呔浦苤?,今年盒马加大对酒类即时零售的投入力度,与包括1919、酒小二、酒廷1990、久水甸等在内的各类酒零售商、酒类连锁公司,在不同维度上建立合作。为助力酒水行业加速即时电商的增长,今年夏天,饿了么联合勇闯天涯superX联合推出了联名小冰箱。活动上线首日,带动勇闯天涯superX一举成为当天酒类top1品牌,品牌销售同比增长573%。“并不是随便一个企业都可以做即时零售,这与供应链的完整度、订单量的多少存在重要关系”,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酒周志,美团、盒马布局酒水即时零售这一赛道,从整个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用户效应等维度来看,是其此前积累的硬件、系统、团队等优势下的必然选择。“当酒水行业步入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竞争节点,美团、盒马发力这一块,是对其差异化优势的夯实完善,以及在用户体验的提升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化优势。”2、加速拥抱电商事实上,即时零售只是酒水行业加码线上渠道的一个缩影。无论是酒企,还是酒水流通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线上+线下”组合拳。作为线上渠道的*受益者,啤酒这个品类确实尝到了甜头。酒周志查询外卖平台发现,在北京三元桥附近的商家中,啤酒成为线上销售的“霸主”,多家店铺显示仅一款的啤酒月销就能在800件以上。啤酒企业也主动加入即时零售领域。今年5月,华润雪花啤酒与美团闪购达成2023年度战略合作;6月,青岛啤酒与菜鸟速递推出优选仓配半日达服务;7月,泰山啤酒与京东超市达成“小时达”配送合作,将“7天原浆”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以内等等。处于下行周期的白酒企业们,这些年也相继走出舒适圈,加紧布局线上以寻求新的增长曲线。作为酱香酒龙头企业的贵州茅台,于今年11月,其数字营销平台“i茅台”APP中发布了2023年度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成交用户超1507万人次。据2023年茅台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前三季度直销收入462.07亿元,同比增长44.93%。浓香型酒龙头的五粮液,今年1月份至6月份通过直销实现营收175.8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为86.9%,高于线下销售和KA卖场的毛利率,直销模式包括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传统酒类流通企业也在积极“应变”。从2022年开始,壹玖壹玖(简称1919)的业务模式由直营模式向平台化转变。郑州一位1919加盟店的老板告诉酒周志,“当前消费者能看到的APP上,几乎都有我们的店铺,美团、饿了么、抖音、快手、天猫、京东、淘先达等,而且1919也有自己的APP跟小程序。”“门店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线上订单会就近分配到线下的门店,销售和利润归到你的店里”,他补充道,关于线上订单的配送,自配、平台骑手都可以,“但是一般都是门店人员自己配送,除了省钱外,用店里的工作人员去配送,可以加企业微信,打造自己的私域运营。”在他看来,线上订单主要是引流作用,线下要维护客户、私域运营,最终实现线上和线下相互导流。万联证券研报显示,据三大电商平台淘系、京东、拼多多10月的线上销售数据,白酒线上销售总体表现亮眼,10月份白酒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速上行,销售额81.25亿元,同比上升202.24%。对于线上渠道卖酒的快速发展,朱丹蓬对酒周志说道,当前线上渠道的流量、销量在持续上升,未来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线上与线下资源互融共通、线上与线下短板互补,是中国消费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来看,线上渠道已经成为继餐饮、商超、烟酒店、团购渠道后的第五渠道”,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跟酒周志说道,线上渠道类似于曾经的商超渠道,既可以起到挺价的功能,也可以借助节庆促销出货。3、前路依然曲折虽然各大酒企、酒类流通企业都在拥抱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线上渠道,但是,从渗透率来看,目前酒类即时零售的渗透率和使用率仍然很低。白酒分析师肖竹青曾表示,现在整个互联网平台卖酒占中国酒类流通市场大约10%左右。在与酒类连锁店、烟酒店沟通后,酒周志注意到对于各类酒水即时零售企业来说,面临着相同的难题:销量集中在客单价较低的大众品类,中高价位带名酒动销不畅。“在餐饮场景与酒的搭配下,即时零售利于啤酒等低价值、自饮酒品的出货,但弊端在于高附加值的酒品难以动销。”欧阳千里说道。酒周志在各平台上进行统计,虽然各家门店的整体销量存在较大差异,但主销量集中在啤酒、果酒等客单价较低的品类?:幽狭闶痴劭鄣暄参锷绲墓ぷ魅嗽备嫠呔浦苤?,他们入驻了美团外卖平台,在涵盖啤酒、果酒、白酒的多种酒水产品中,啤酒的销量好一些。艾媒咨询此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消费者中,45.8%通过线上渠道购买酒类产品,41.7%的消费者通过线上购买啤酒产品。酒水即时零售为何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酒周志与北京、河南多地的经销商进行了交流。*,即时零售平台的人群与酒的市场匹配度存在偏差。如前文所述,酒水即时零售平台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这一群体的用酒特征是自饮与悦己,而客单件低的啤酒、果酒等低度酒是其主要消费品类。第二,即时零售平台购买白酒的场景相对较少。与购买啤酒、果酒的逻辑不同,白酒属于计划性消费,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并不高。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对于白酒品类而言,尤其是高价格的产品,即时零售渠道更多是补充渠道。酒周志梳理了白酒上市企业的2022年报发现,以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头部酒企线上渠道占比总营收均不到10%。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2022年,五粮液的线上营收达到42.48亿元,而五粮液2022年营收为739.69亿元,占比5.7%。垂直酒类渠道的发展也一波三折。今年6月,1919发布公告称,拟申请股票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酒便利在资本市场中则遭遇到了原大股东集中抛售股票情况??梢钥吹?,酒水垂类平台、外卖平台,不定时会推出一些秒杀、促销活动。不过,多位酒水爱好者告诉酒周志,保证正品、种类多,是他们在线上平台购买酒水的主要因素,对于高客单价的酒水产品,他们在即时零售平台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有线下实体店,“这样如果酒出了问题,可以直接去找商家。”一波波涌进来的酒水即时零售玩家,能否为酒业带来新增量,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酒周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MEET2024智能未来大会今日举行,李开复李培根领衔共探「新起点·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