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如何在个税APP上预约办理2021个税年度汇算?三步走
正文 年轻人还愿意为「抖音们」掏钱吗? 要想打通这一盈利渠道,首先还是得重新培养用户习惯——而这一步,就是最难啃的骨头。 你或许已经习惯了“优爱腾芒”等长视频平台的“套娃式付费”,也为抖音、快手的微短剧付花了不少钱,但当短视频也要付费观看,你还能放心大胆地靠短视频消磨时间吗?近期,抖音开始测试视频内容付费服务,即用户在平台观看部分视频内容时,需要付费才能解锁全部的内容。刚一试水,这一消息便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这是*的防沉迷方式”或是“好的,可以戒掉短视频了”。事实上,在短视频试水内容付费以前,长视频平台的付费路经历了诸多曲折也曾引发不少争议,而短视频平台则从2020年前后开始尝试微短剧的付费生意,但也是直到2023年才迎来爆发期。显然,短视频平台的野心不止于此,但消费者是否甘心被“收割”,还得打个问号。01 付费短视频,定价权在作者不在平台“什么?现在刷个短视频也要付费,这是逼我戒掉吗?”“刷着刷着突然发现有的抖音视频要付费观看,我震惊了,是嫌用户太多了?”“家人们,刷视频还要付费,以后会大面积收费吗?”……近日,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有不少网友发现,在抖音平台刷到了需要付费购买完整版的短视频。在微博上,#抖音测试付费短视频#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高达2.1亿。对于网友的各种疑问,抖音官方客服回应称:“遇到付费视频可能是作者开启了付费功能,如果不想看可以划走。视频内容是否付费取决于作者是否开启这一功能,抖音无法干预,具体收取的费用也是由作者根据相应规则自行决定。”据介绍,目前这一功能针对10万粉丝以上、账号状态正常、无违规情况、原创度高的部分个人开放内测,后续可等待内测范围逐步开放。而抖音官方也明确表示,付费内容的收益,平台与作者或将3/7分佣。不过,锌刻度留意到,也有部分粉丝人数未达到10万的创作者同样发布了付费视频。抖音上的付费视频和规则锌刻度留意到,目前已有不少内容创作者发布了付费内容,且定价各不相同,付费作品左上角会标明“付费”,且试看几秒钟,想看完整版则需要以抖币支付,目前有定价高至300抖币的,也有低至1抖币的(按照抖音的充值规则,1元人民币可充值7抖币)。在目前的付费视频评论区,也不乏网友表示“不理解这种操作”“付费来浪费我时间?”……根据《抖音付费内容购买须知》,购买付费短视频后,除遇不可抗力或政策原因之外,付费内容可在付费服务期内重复观看;付费内容为虚拟内容,应制作方或版权方要求,购买后不支持退款;付费服务还有设备限制,购买后最多支持在5台设备上登录观看,未成年人禁止购买付费内容;部分播放、互动功能暂不支持在抖音网页版、抖音PC端使用,具体可用功能以页面展示为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抖音测试的短视频付费内容有“付费服务期”,付费用户可在付费之日起,至该条/该系列内容更新完毕后的7日内可观看,并且平台有权视活动情况缩短或延长付费服务期。这意味着,付费用户无法获得所购买视频内容的*观看权利。不过,有别于用户端怨声载道,资本市场的反馈却较为积极,11月17日,抖音付费概念股集体高开,多只股票一度涨停。02 微短剧付费在先,短视频紧随其后?试水短视频付费,足以看出短视频平台急切想要增加盈利渠道。事实上,在此之前,微短剧已经更早一步尝试内容付费的模式,早从2021 年抖音就开启短剧付费测试,每集* 1 元起按照集数进行付费。彼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并不买账,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根据当时收费的短剧《超级保安》的点赞量来看,免费剧集平均点赞量在30000左右,而付费剧集的平均点赞量在2500左右,以这个比例来估算,目前仅有8%左右的观众愿意付费观看。但两年后,微短剧付费模式已经逐渐成熟且被用户接受。目前,微短剧付费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交365元年费,可随意看平台内短剧;一种是按集付费。以近期在抖音热播的《温言如故错赋流年》为例,前11集免费,12-99集每集需要支付200抖币,追完整部剧至少需要支付129.8元。据“新腕儿”,目前国内全平台的付费短剧每日充值消费已经在6000万元左右,遇到国庆这样的档期,峰值甚至已经超过1亿元。而6月的数据显示,当月日平均付费在4000万元左右。小红书上关于短剧的付费笔记不过,虽然不少消费者乐意为土味短剧激情付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样甘心为质量良莠不齐且长期免费的短视频付费。“科技猩球”在微博发布的一个调查显示,不愿意花钱刷短视频的网友占比高达97%,愿意的网友仅3%。或许从长视频的付费路也可预测到,从免费过渡至付费,短视频平台必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在长视频推出付费制之初,很多人也只愿意花20多元买一杯奶茶,却不愿意充一个月视频会员。回看长视频平台的路径,早从2010年前后,就有长视频平台推出付费频道或是会员专区,但是直到2015年长视频平台付费会员模式才进入“黄金发展期”。而此后的“超前点映”等等付费制,也曾引起诸多争议。所以,短视频平台如今要从试水付费到大规模付费,并非易事。正如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花钱刷短视频还不能成为业内趋势,因为大部分用户还是习惯于免费观看短视频。要想打通这一盈利渠道,首先还是得重新培养用户习惯——而这一步,就是最难啃的骨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刻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植物奶的泡沫被戳破了
正文 宏观经济挑战下,另类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仍然高企 尽管投入资本分红率(DPI)已成为业内流行词,但晴雨表结果显示,投资收益倍数(Money Multiple)和内部收益率(IRR)依然是投资者眼中最重要的投资表现指标,只有15%的LP将DPI视为评估投资表现的最关键指标。 尽管面临市场挑战,投资者对私募资产的兴趣依旧浓厚,并尤其青睐私募信贷投资者越发重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同时也日益注重在机构内部应用人工智能LP于接下来一年参与共同投资的机会预计将增多,参与的意愿也会有所提高与全球同业相比,亚太LP更愿意参与捆绑式的GP主导交易LP视投资收益倍数与内部收益率为重要的业绩衡量指标,但许多LP认为GP对收益的预期过于乐观2023年12月11日,中国香港——科勒资本(Coller Capital)发表的新一期《全球私募股权晴雨表》(Global Private Equity Barometer)显示,尽管宏观经济挑战持续,另类资产对投资者仍然十分具有吸引力。第39期《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晴雨表》调研了全球110位私募股权投资者的观点,他们所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2.2万亿美元。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投资者计划保持或增加对另类资产的配置。细分来看,有44%的投资者计划加大对私募信贷的投资。其中,亚太LP对私募信贷的兴趣尤为浓厚,有72%的投资者计划增持。与此同时,房地产与对冲基金则是全球投资者计划减少投资的领域。尽管投资者们普遍计划增配另类资产,但90%的全球LP都未有打算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通过借款完成新的基金出资。全球投资者对于私募资本市场的普遍看好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驱动。其中,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令私募信贷更受投资者青睐。近半数投资者表示,更高的利率对他们旗下私募信贷投资组合的表现产生了正面影响。此外,有四分之三的LP认为,未来一至两年内,私募信贷基金管理人将会比银行更频繁地向私募股权行业提供借款。分地区来看,投资者对于风险投资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实现一定程度的复苏感到乐观,并尤其看好北美地区的风险投资行业。在亚洲,全球投资者则普遍最看好印度与东南亚的并购投资机会??评兆时臼紫蹲使貸eremy Coller表示:“最新一期的《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晴雨表》显示,即便在充满挑战的宏观市场环境中,另类资产依然深具吸引力。LP都致力维持资产配置水平,并着力在私募信贷与共同投资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与此同时,我们留意到市场的基本面也正在发生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创造的机遇与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可能会在未来改变LP与GP的运营方式。”人工智能在私募股权行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LP越发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改变他们原有的投资流程。大部分的LP(54%)认为有必要在机构内部发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帮助优化自身的组织与决策能力。其中,基金监测管理与竞争对手标杆分析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两大重点,分别有38%与31%的投资者计划在这两项工作流程中采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也影响了LP的资产配置决策。近一半的LP表示对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风险投资基金感兴趣,其中欧洲LP的兴趣尤为浓厚。共同投资机会增多私募股权行业内的共同投资机会日益增多,它们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越发提高。半数LP预计,全球各个市场在未来12个月内都将会出现更多的共同投资机会。与全球同业相比,亚太LP对此尤为乐观,超过半数(52%)看好这一趋势的出现。此外,有五分之一的全球投资者表示,他们在过去12个月内对共同投资的兴趣有所增加。尽管投资者对接续基金保持了较高的兴趣,但流动性短缺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出资参与此类型交易。将近四分之一LP表示,由于对流动性方面的要求,他们计划减少投资接续基金。亚太LP对捆绑出资兴趣较高超过三分之二的全球LP表示,他们无意参与对GP下一只旗舰基金要求捆绑式出资的GP主导交易。然而,有57%的亚太LP表示愿意参与这类型的交易??评兆时狙侵耷涸鹑私鹂○┍硎?:“与北美和欧洲同业相比,亚太LP对于调整投资策略抱持着更加开放的态度,更乐于接受具有创新性的交易结构。我们也看到市场对东南亚和印度的投资兴趣不断提高,可见LP正在更加积极地探索亚洲的多元化投资机遇。”对投资表现的密切关注尽管投入资本分红率(DPI)已成为业内流行词,但晴雨表结果显示,投资收益倍数(Money Multiple)和内部收益率(IRR)依然是投资者眼中最重要的投资表现指标,只有15%的LP将DPI视为评估投资表现的最关键指标。LP普遍认为目前GP对投资收益的预期过于乐观——有四分之三的LP持有这一观点。尽管如此,大多数LP仍然预计他们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能产生11-15%的回报。LP正面看待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出台的私募基金新规引起了行内热议,甚至引发了诉讼。但晴雨表结果显示,LP压倒性地支持这项新法规。投资者认为,这些新规定将有助于提高行业透明度,并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他们尤其认可新规中涉及限制活动规则的部分,其中接近90%的LP支持对于GP回拨相关披露的要求。 「汇像科技」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盛山资本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