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税新闻 > 正文

柳州酒店发票代开【开票|点击进入】迈慕财务服务

柳州酒店发票代开【开票|点击进入】可开项目_住宿_酒店_运输_建筑_广告_商业_办公用品_维修费_会务费_会议费_劳务费_机械_租赁_工程款_设计费_培训费_咨询费_装修费等发票_验后付款_迈慕财务服务

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税务师考试怎么备考

    正文 当阿里系迎来变天之后 曾经,创业公司或头部企业一旦被阿里或腾讯收入麾下,通常意味着下半场“不愁吃喝”,如今或许随时成为“弃子”。 12月1日,圆通速递、美凯龙、丽人丽妆分别公告,作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阿里网络因自身要突出主业、实施存续分立,将把所持的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杭州灏月。12月3日晚,美年健康、千方科技、分众传媒、居然之家也发布了相关的交易公告。当然,杭州灏月的背后仍是阿里,此前,阿里网络决定实施存续分立,并分立为阿里网络(存续公司)和新设公司杭州灏月、传滨科技、传航科技,新设公司与阿里网络的股东构成与持股比例完全一致。换句话说,这次股权变更本质上是左手倒右手,换而不“退”,阿里仍控制着这些阿里系公司。只是这一操作将阿里网络的主业和非主业业务由此分开,美凯龙、丽人丽妆等代表的投资被放到了另一套管理体系之中,当聚焦主业成为阿里一再强调的重点,非主业的处境可能就变得有些微妙。曾经,创业公司或头部企业一旦被阿里或腾讯收入麾下,通常意味着下半场“不愁吃喝”,如今或许随时成为“弃子”。1、“修枝剪节”或“割肉”离场在美凯龙的交易中,阿里网络将持有公司2.48亿股股份全部转让给杭州灏月承继,而杭州灏月与阿里软件、淘宝控股、新零售基金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美凯龙4.35亿股股份,约占美凯龙总股本的9.9976%。也就是说,阿里真正持有的股权其实是没变的,同样地,美年健康、分众传媒等其他阿里系企业也是相似操作。这是阿里对参投企业的一次梳理,但显然只是开始。根据公告披露,目前阿里网络在A、H股还有几家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包括众信旅游(持股10.20%)、翱捷科技(持股15.43%)、联华超市(持股18%)、洪九果品(持股7.67%)、汇通达网络(持股17.26%)。另外,淘宝控股手中也有众多股份占比超过5%的公司,其中不乏哔哩哔哩、小鹏汽车、宝宝树、快狗打车等行业头部企业。曾经大规模的扩张与投资,让阿里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梳理其庞大的投资版图,可在当前的战略调整下,阿里对这些参投企业及控股公司的布局很可能不会止步于换而不“退”。因为聚焦主业取代多元化生态,成了阿里现在最核心的方向。过去,阿里和腾讯在成为两大超级巨头后,不谋而合地朝着多元化生态发展。他们通过资本手段无限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经济的控制力,另一方面试图融入自己的生态,获得新的增长。如今,我们看到,从扩张到收缩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尤其是阿里启动“1+6+N”组织变革后,管理层在多个不同场合都对聚焦主业进行了强调。对一级市场的梳理,实际上也是在区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而区分之后呢?阿里已经说的比较直白,“将通过尽快盈利或其它多种资本化方式,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所以说,阿里网络的此次股权转让很有可能是在为后续的减持做准备。其实阿里早已动手。比如商汤科技,今年以来,阿里多次减持商汤科技,6月5日,减持商汤7000万股,减持均价为2.1974港元,阿里套现1.54亿港元;6月15日,减持商汤5000万股,减持均价为2.31港元,阿里套现1.155亿港元。到了7月21日,阿里彻底清仓投资超过五年的商汤科技。还有光线传媒,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13日至2023年4月28日间合计减持 1247.18 万股,减持后持有公司的股份低于5% 。另外,阿里对不少公司的控制在减弱。像美凯龙和居然之家,今年,在居然之家、美凯龙引入国资完成后,阿里变更为二者的第三大股东;对于所有的阿里系公司来讲,阿里的“刀”已然举起,只是不知道谁是需要砍掉的“旁支”。2、“不争气”的阿里系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财联社创投通显示,截至目前,阿里在一级市场共投资了21个项目,而这个数字和曾经疯狂投资时的大手笔相差甚远。今年11月的电话会上,吴泳铭对阿里未来十年的重要优先级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三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以及全球化的商业网络。从今年阿里所投资的公司来看,也恰恰属于这三大领域的范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为什么反而被阿里率先抛弃了呢?糟糕的业绩表现及在资本市场上的颓势,让急于提升投资回报率、提升资产价值的阿里,对商汤科技失去了耐心,而这似乎是阿里系企业的一个“通病”。在“投靠”阿里后,很多企业的表现反而越来越差,或是差强人意、远不及期待。举几个例子,其一,高鑫零售;作为我国大卖场业态的先行者之一,高鑫零售历史悠久且龙头地位突出,由此获得阿里青睐,2020年,斥资36亿美元入主高鑫零售,成为控股股东,它也是阿里新零售矩阵中最为核心的成员之一。虽然有阿里的扶持,高鑫零售的转型却不顺利。2023财年公司实现收入836.62亿元,同比下滑了5.1%;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可利润规模依然徘徊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到了今年,2024财年半年报显示,其业绩再度由盈转亏,与去年同期业绩相比,亏损幅度也在扩大。其二,美年健康;在民营体检行业中,阿里以一己之力,通过资本手段将“三足鼎立”的格局改变为尽归“一家”,阿里为*大股东的美年健康也由此稳坐民营体检公司头把交椅。原本以为民营体检市场将迎来爆发,阿里健康也能吃到红利,事实上,如今发展迅猛且占据体检市场更大份额的依旧是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以美年健康披露的财报来看,其盈利能力并不稳定。2018-2022年,其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6亿元、5.54亿元、0.73亿元和-5.33亿元。从阿里投资入局的不同领域来看,新零售看不见明显成果,电影被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拖累,消费医疗行业尚未培养出巨头,家居家装生意血亏,以社区团购为核心的近场零售几乎全军覆没…总结一句话:过去几年阿里的投资,几乎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这不单单是投资回报的问题,阿里投资,最核心的目的其实是融入自己的生态,盘活内在业务,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但很多时候结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自己的钱还打了水漂。家居赛道便是如此。5年过去,阿里系不仅未能实现撬动五万亿潜在家居消费市场的愿望,而且若仅从浮盈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笔亏本的买卖。阿里系当初以43.6亿元的价格,认购了美凯龙的可交换债券,可交换债全部换股后拥有后者13.7%的股份,如今仅以10.52亿元的价格,就转让了美凯龙的5.7%股权,转让价格明显缩水。投资居然之家的回报金额也距离其本金相差甚远。不管是阿里系不争气还是阿里投资决策的失败,现在都到了一个纠错的时候,所有阿里系企业都无法安枕。3、“帝国”变天,只能另谋出路?11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蒋芳发帖回应“马云家族信托减持阿里”传闻,称“马老师一股也没有卖”。同一天,阿里一手扶持的上市公司宝尊电商宣布,与抖音服饰品类头部服务商杭州洛氪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收购意向,计划收购其51%股权。从阿里到抖音,虽然宝尊电商仍属于阿里系,可它已经在寻找新的出路,试图不再依赖阿里。美凯龙、居然之家也是如此。家居消费从主营业中剥离后,作为非核心资产,是否依然能够得到来自阿里的线上流量加持,被打上了问号,更严重的是,受行业低迷的影响,阿里在两大家居卖场龙头的投资大有缩水的可能。在此之前,美凯龙和居然之家,先后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国资,这很大程度上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阿里系企业需要应对失去阿里这棵大树所带来的改变,但是对于业务与阿里绑定过深的企业而言,想要寻找出路并不容易。比如这次股权变更的丽人丽妆、圆通速递、美年健康等,以丽人丽妆为例,丽人丽妆的核心业务是电商零售,占公司营收的比例超过92%,它的崛起几乎可以说与阿里电商的发展是相互同步的。也因此,丽人丽妆的业务高度倚重阿里系,由天猫平台贡献的营收一度超过九成。然而近几年拼多多逆势增长,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崛起,丽人丽妆不得不探索新的渠道,只是目前其在新兴渠道上取得的进展相对缓慢。但这是阿里系企业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其实不管是已被划为核心业务的盒马、大麦网、UC,还是阿里投资或控股的其他非主业业务,阿里新一轮的组织改革,都意在促使业务独立成长,改变原有的“妈宝”式培养风格,短期来看,可能会使不少阿里系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可长远来看,危机意识的刺激下,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阿里的投资思维正在改变,这对于阿里系也是一种利好。过去,阿里收购或控股其他公司,是将服务阿里作为首要宗旨,所以阿里喜用空降人才且过于频繁的人事变动,以及强行在被收购企业内部植入阿里文化等一系列做法,加强对阿里系的控制,使他们优先为阿里“供血”。这是很多阿里系企业被投后反而日渐式微的缘由。而今随着新一轮的组织改革,阿里的投资方向或将更偏向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阿里系企业的独立性会增强。阿里之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可能也是阿里系重启或滑落的分水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中企在海外抢人才

    正文 「蔚小理」格局生变,2023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经过3年的大浪淘沙,一度不被市场看好的理想反而凭借押注增程式技术在今年大放异彩。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还在寻求盈亏平衡的路上苦苦前行。 曾经各领风骚的“蔚小理”,如今处境却大不相同。经过3年的大浪淘沙,一度不被市场看好的理想反而凭借押注增程式技术在今年大放异彩。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还在寻求盈亏平衡的路上苦苦前行。如今,蔚来和小鹏逐步开始省钱,蔚来计划裁员10%,小鹏开展供应链反腐行动。反而一向“抠门”的理想,在问界新款车型火爆后不敢松懈,决心将手上的现金花出去,转化为持续的竞争力。2023年这魔幻的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1理想率先脱离“屌丝圈”●曾经,增程式技术一度被挂上“落后”的标签。在新能源大浪潮中,理想也因此不被投资人看好。资本市场的逻辑很简单:假设以后是纯电车的天下,那么为何要相信一个做增程式汽车的企业能赢得最终胜利?然而,今年以来,市场却向着另一个方向前进。虽然纯电车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是由于续航的掣肘,增程式汽车反而火爆了起来。就拿理想来说,今年1月的时候月交付量还在1.5万辆的水平,到了3月就突破了2万辆,6月的时候突破了3万辆,10月突破了4万辆,将新势力的月销量拉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或许是看到增程式汽车市场的潜力,不少车企争相涌入这一赛道。比如零跑发布增程式车型C01,深蓝发布增程式车型SL03,都想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受到销量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正向反馈,理想成为今年新势力中率先实现盈利的车企,脱离了“屌丝圈”。三季度,理想的营收达到346.8亿元,同比增长271.2%;净利润为28.1亿元,已连续四个季度持续盈利。前三个季度,理想共实现营业收入821.2亿元,实现净利润60.6亿元。反观蔚来和小鹏,与理想的差距似乎越来越远。今年三季度,蔚来的营收为190.7亿元,同比增幅46.6%;净利润为-45.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41.1亿元有所扩大。三季度,小鹏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25%,扭转了今年以来营收下滑的颓势,但增速依旧不及蔚来,甚至只是理想营收增速的零头。与此同时,小鹏的利润表现依旧不如意,三季度亏损了38.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的23.8亿元继续扩大。在销量层面,小鹏与蔚来和理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今年初汽车产业降价潮来临时,由于李斌一直坚持“蔚来的原则就是不降价”,导致蔚来在今年4月和5月的月销量一度降至6000多辆。李斌也曾坦言价格战把大家搞得很难受,还称“月销卖不到1万辆,那我和力洪(蔚来汽车总裁)就要去找工作了”。6月12日,蔚来最终决定全系新车降价3万元,起售价*降至22.8万元。蔚来的销量也因此得以喘口气,当月回归到了1万辆以上的水平,次月交付量直接突破2万辆。不过,降价带来的销量提升效应未能持续下去。从今年9月开始,蔚来的月交付量回落到了1.5万辆水平, 似乎缺乏突破新高的动力。小鹏今年的销量情况同样也是充满曲折。今年初,受新能源汽车需求前置、G9“翻车”等因素的影响,小鹏月交付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今年上半年均未能突破1万辆。直到G6的发布,小鹏才开始走出泥沼,月交付量从6月的8000多辆上升到11月的20002辆。当然,理想也并不能做到完全“高枕无忧”。去年在问界的打击下,理想提前结束了理想ONE的生命周期,月交付量也曾腰斩至4500辆的水平。如今,问界新款M7卷土重来,成为增程式赛道有力的竞争者,理想绝不能掉以轻心。2蔚来、小鹏谁能先盈利?●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度过了早期需要市场教育的阶段,资本市场也更看重新能源车企究竟能否实现盈利。对于盈利,近年来李斌和何小鹏也在公开场合中多次谈及自身的盈亏平衡时间点。李斌此前一直给外界的预期是今年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不过或许是看到今年形势有些紧张,在今年*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斌表示将原定的盈亏平衡的时间点推后至一年以内?:涡∨羧衔∨羝档挠髌胶獾愕牡嚼椿岣ひ恍?,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而且还谈到,如果能够有巨大的规模化成长,小鹏还可以将盈亏平衡的时间点往后推。从实际的毛利率角度来看,小鹏和蔚来要想实现盈利颇为艰难。2020年、2021年、2022年,小鹏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55%、12.50%和11.50%。但是进入今年以来,小鹏的毛利率变得更为不稳定,*季度毛利率仅有1.66%,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均为负值,分别为-3.90%和-2.67%。前三个季度,小鹏共亏了90.28亿元。结合前三个季度销量81443辆,意味着平均每卖出一台车就要亏损11万元,着实有些离谱。2020年、2021年、2022年,蔚来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1.52%、18.88%和10.44%。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52%、0.99%和7.99%,可以看出汽车降价潮对于蔚来的毛利影响很大。前三个季度,蔚来共亏了153.52亿元,结合销量109993辆来看,意味着蔚来每卖出一台车就要亏损13.9万元,比小鹏还夸张。尤其是对于蔚来而言,换电站、手机、自研芯片、电池和服务等领域都需要大笔投入。以换电站为例,蔚来汽车建造一座二代换电站的成本约为150万~200万元人民币,根据蔚来的规划今年要建造1000座换电站,也就意味着要15亿~20亿元的开支。而且蔚来的许多投入也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比如换电站确实解决了部分车主的续航焦虑,不过在如今800V快充车型逐渐普及,甚至还有固态电池的威胁下,换电站究竟是不是一条值得继续布局的路径还需要审视。同样,蔚来需不需要做自己的手机,也是外界对于蔚来一直抱有怀疑态度的地方。相较于小鹏和蔚来,理想的毛利率表现出色很多。近3年,理想的毛利率分别为16.38%、21.33%、19.41%。今年以来,理想的毛利率更是不断走高,前三个季度分别为20.39%、21.76%和22.04%,在毛利率表现上甚至直追国产电车“一哥”比亚迪。在盈利这块,小鹏和蔚来还得抓紧。3省钱、花钱态度大不同●对比“蔚小理”的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可以发现,理想是真的很会省钱。近3年小鹏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26亿元、41.14亿元和52.1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9.5%、19.6%和19.4%。今年前三个季度小鹏的研发费用为39.69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2.52%。小鹏的营销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同样偏高,近3年营销费用分别为29.21亿元、53.05亿元和66.88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0%、25.3%和25%。今年前三个季度小鹏的营销费用是46.2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6.23%。也就是说,单是研发和营销这两项开销,就消耗了小鹏一半的收入。蔚来的情况也类似,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同样占据营收的五成左右。蔚来近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4.88亿元、45.92亿元和108.4亿元,研发占比分别为15.3%、12.7%和22%。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为94.59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4.45%。蔚来近3年的营销费用分别为39.32亿元、68.78亿元和105.4亿元,占营收比重24.19%、19.03%、21.39%。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的营销费用为89.1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3.14%。相比蔚来和小鹏,理想则显得十分“抠门”。理想近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亿元、32.86亿元和67.80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2%、12.2%和15%,今年前三个季度理想在研发上投入了70.9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8.64%。近3年理想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1.19亿元、34.92亿元和56.6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1.83%、12.93%和12.51%。今年前三个季度理想在营销费用上投入了64.98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91%。也就是说,今年以来,理想在研发和营销二者的投入上不到20%。其实,理想的“抠门”早已是被业内熟知的事情。理想汽车公关总监余巍曾表示,理想汽车几万元的营销预算都需要李想亲自审批,这可能是肯为用户包机、请乐队的李斌所无法理解的事情。从现金储备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储备最为丰富。截至今年9月30日,理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定期存款从2022年底的585亿元提升至885亿元。蔚来由于得到了融资,这一指标从2022年的423亿元提升至452亿元;小鹏的现金储备则是从2022年末的383亿元降至365亿元。或许是嗅到了危机,蔚来和小鹏逐渐开始节约开支。李斌在11月发布的《组织优化与两年优先事项》内部全员信中提到,将减少10%的岗位,取消低效岗位,推迟和削减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意味着蔚来的许多边缘业务或许不再能得到公司内部的有力支持。小鹏也开展了供应链反腐行动,采购部门负责人李丰因涉嫌腐败被警方带走,多名员工配合调查。反观理想,似乎打算一改往日“抠门”的形象,开始学会“花钱”。在今年国庆节前夕,理想汽车举行了为期4天的秋季战略会,讨论了理想汽车未来5-10年的战略方向、落地节奏等一系列问题。战略会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花钱”, 要将账上趴着的700多亿元的现金转化成持续的竞争力。在新能源时代下半场竞争中,“蔚小理”又一次在十字路口选择了不同的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车圈能见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研究过敷尔佳,我们发现了医美定价的秘密

    更多相关

  1. 过节福利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2.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3. 十部门发文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4. 企业减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5. 公司转给个人的居间费用需要扣税吗
  6. 计提的坏账准备收回会计分录是什么?
  7. 购买相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8. 计提教育费附加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9. 跨境电商退税如何办理?看了你就会啦!
  10. 员工报销汽油费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11. 广西:一类企业出口退税审批缩短至2个工作日
  1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财税广告服务
    服务热线 +086-90010221 传真 +086-90010526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3栋D座4100A室
    沪ICP备657610d3号-1    
    Copyright©2022-2025 BOC. 迈慕财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