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用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正文 32个城市地铁仅有5城盈利,地铁赚钱为啥这么难?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城市的标配,但是最近的一则数据则引发了市场的热议,32个建有地铁的城市中仅有5城实现了盈利,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地铁赚钱这么难?地铁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01 32个城市地铁仅有5城盈利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今年,一些城市地铁刮起了“开源节流”风。9月起,广州和佛山正式告别了“满15次后打6折”的地铁票价累次优惠。新方案实行“满额优惠”,普通乘客在一个自然月内,乘坐广州地铁公交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80元不满200元部分享受8折优惠,超出200元部分享受5折优惠。按上班族每月工作22天、往返搭乘44次地铁计算,当单程票价超过9元时,乘客才能在新方案中享受更大优惠。对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地铁“暗中”涨价了?:贾莺捅本┰蚍直鹪诮谀苌舷鹿Ψ?。今年4月起,杭州地铁公告,部分站点自动扶梯仅于工作日上下午开启。有网友调侃,“杭州地铁电梯率先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还双休”。为节能减排,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20座车站公共区更换了照明灯具。据估算,仅此一项改造,每年能节约520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41吨。各大城市地铁在今年的频繁动作,都与“降本增效”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城市地铁去年都亏了不少钱。截至2022年末,国内共有41座城市开通了地铁。从上海清算所、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平台查询到,至少32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扣除政府补助,仍实现盈利的城市仅有5个。其实,这已经不是媒体*次报道地铁亏损了,今年9月,昆明地铁被指拖欠大量员工工资一事引热议,员工称养老保险和公积金已断缴。据澎湃新闻9月27日报道,对此,该公司一中层表示最近很艰难,总得挺过去。政府人士称暂时有困难,正想办法解决,地铁不会停运。根据昆明轨交财报,2022年,昆明轨交的总营收为6.29亿元,运营成本约15.59亿元,政府补贴为9.75亿元??鄢固?,其亏损为9.30亿元。地铁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各国也都面临着地铁亏损的难题,去年8月,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德里地铁公司过去5个月以来,每天亏损约9300万卢比(约合868万元人民币)。而德里地铁公司还是印度全国各城市中商业化程度最高、效益*的地铁公司。无独有偶,在2000-2010年间,伦敦地铁净亏损达到了12亿英镑;纽约地铁则处在2-4亿美元的亏损之间。首尔地铁每年亏损5.5亿人民币。02 地铁赚钱为啥会这么难?地铁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城市的地铁盈利,大多数地铁运营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这其中原因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地铁高昂的建造成本是*大原因。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出行方式,虽然广受市民欢迎,但其高昂的建设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中国为例,地铁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工程费用、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费、道路疏解费、管线改迁费等,这些费用随着城市发展和物价上涨而不断增加。首当其冲的就是工程费用是地铁建设成本的主要部分之一。这包括地铁站、隧道、轨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以及车辆、信号、供电等设备的购置费用。这些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探、设计和施工,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因此费用也相对较高。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费也是地铁建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土地,涉及到征收和拆迁等问题。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价值不断提高,土地征收和拆迁补偿费用也随之增加。此外,道路疏解费和管线改迁费也是地铁建设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原有的道路和管线进行改造和迁移,以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和顺畅。这些改造和迁移工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举例来说,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目前国内地铁每公里单位造价从5亿元上升到7亿-8亿元,一线城市线路超过10亿元/公里。最夸张的无疑是上海地铁19号线,工程总投资938.89亿元,线路全长约46.2公里,平均每公里投资达20.32亿。其次,建完地铁的运营也同样不容易。除了建设成本,地铁的运营成本也是一大负担,其中包括人工成本、能耗成本和维修成本等。人工成本是地铁运营中的主要开销之一。地铁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确保其正常运营,包括列车司机、站务员、安检人员、维护人员等。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员工待遇的提高,地铁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薪资和福利,这增加了运营成本的压力。能耗成本也是地铁运营中的重要开销。地铁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来驱动列车、照明、通风和空调等设备。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用电量的增加,地铁公司的能耗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此外,维修成本也是地铁运营中不可避免的开销。地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这包括轨道、信号、供电等设备的维修和更换,以及列车的定期检修和保养等。这些维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地铁的运营成本。据城轨协会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十四五”发展思路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不含大修更新)的中位数为1126.15万元/公里,进入大修更新期的北上广深等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超过1500万元/公里。高昂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共同让地铁成为了最难赚钱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都是政府大规模投入的方式来进行地铁建设,毕竟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前期投入太大,成本回收太难,除了政府投入之外,很难再有更好的建设模式。第三,地铁到底有没有赚钱的可能呢?地铁盈利虽然困难,但也并非没有可能。香港地铁、武汉地铁和深圳地铁都是成功的盈利范例,它们的盈利模式主要基于TOD模式。TOD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为核心,高密度开发距离车站核心半径1000米左右的区域,将这些区域开发建设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社区,满足居民的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和交通效率,同时也为地铁系统带来稳定的客流和收入来源。香港地铁是TOD模式的典范。通过将地铁线路与周边的商业、住宅、公共设施等紧密结合,香港地铁实现了票务收入与非票务收入的均衡。其中,非票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车站内的商业设施(如商店、餐厅等)以及车站周边的房地产开发。这使得香港地铁在全球地铁系统中独树一帜,实现了稳定的盈利。在内地,武汉地铁和深圳地铁也成功运用了TOD模式。它们通过与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地铁线路的高效运营和盈利。具体来说,它们通过在车站周边开发商业设施、写字楼、住宅等,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资金流,从而提升了地铁系统的商业价值。但是,TOD模式的弊端也非常明显,这就是TOD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开发,如果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活跃或者优势不明显,那么这种模式的盈利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城市地铁系统难以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上海地铁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多元化收入来源。除了票务收入和商业开发收入,地铁系统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收入来源。例如,地铁系统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客流量和广告效应,开发广告业务。此外,地铁系统还可以考虑开发其他增值服务,如提供无线网络、充电桩等便利设施,或者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联运,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长期来看,如何降低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地铁项目的盈利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目前,对于已经有地铁的城市来说好好考虑如何赚钱?如何学习香港、武汉等城市的经验?而对于尚未修建地铁的城市来说,一定要量入为出,严格评估自身的城市发展水平,好好考虑到底要不要建地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合适的选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字节跳动大收缩
正文 TikTok shop返场,Shopee应激 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Shopee需要向外寻找新的增长点。Shopee从来都不只安于“东南亚电商霸主”的身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TikTok、速卖通、Temu等平台的全球化竞争对象。 尽管TikTok Shop被印尼封杀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TikTok Shop一定会重返印尼 ,但谁也没想到,TikTok的动作会如此迅猛。从10月4日正式下线到12月11日与GoTo集团建立电商战略伙伴关系,以8.4亿美元收购GoTo旗下电商平台Tokopedia 75.01%的股份,通过该平台重启在印尼的电商业务,TikTok Shop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闪电破局”,在越过雷区的同时还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本地盟友。GoTo集团是印尼*的科技公司,由支付巨头、当地*的出行平台Gojek和*的购物平台Tokopedia合并而成,业务覆盖线上支付、打车、购物和配送多个领域,相当于印尼版美团、滴滴、支付宝和淘宝的集合体,实力雄厚,但长期深陷亏损泥潭。对TikTok而言,GoTo集团的“本地户口”为其电商业务的合规性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在印尼拥有完整的物流、金融和供应链生态,填补了TikTok在电商生态建设上的不足。GoTo集团则可以通过这次合作获得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不仅如此,TikTok Shop与Tokopedia的强强联手还将给东南亚本土电商霸主Shopee带来更大压力。数据显示,去年Shopee、Tokopedia、Lazada、Bukalapak四个电商平台共同占据了印尼90%以上的电商市场,其中Shopee去年占比36%,看上去声势浩大的TikTok Shop实际只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而通过这次合作,TikTok顺利接手Tokopedia在印尼35%的市场份额,反超Shopee一跃成为*??梢栽ち系氖?,艰难度过水逆期的shoppe,下一年将会有更多场硬仗要打。01重回印尼,谁才是“来者”?TikTok shop和GoTo的这次合作被国外分析师称为“神来之笔”。最早“封杀”TikTok Shop之际,印尼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电商直播带货造成流量垄断,对印尼实体行业造成巨大打击。但印尼在前几年就试图禁止Shopee卖家直接在平台上销售中国制造商品,今年7月还曾要求电商平台禁售100美元以下的进口商品,其中Shopee和阿里旗下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都是重点关照对象,最终两大东南亚电商霸主在印尼都只对本地卖家开放入驻,避免外来商品“入侵”印尼市场。而对TikTok Shop的禁令颁布之时,正是其全托管跨境项目上线不久,大力招商对接中国供应链的关键时刻,虽然TikTok全托管业务最终没有落地印尼,但不妨碍听到风声的印尼政府对此表示担忧,并公开反对TikTok全托管模式。当时让TikTok Shop离开印尼的那条禁令规定“社交电子商务平台将不被允许进行电子商务类型的销售交易,尤其是为买方和买方执行付款交易。”但在印尼市场只为印尼卖家销售印尼商品的Shopee和Lazada却依然可以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开展直播带货,几乎是贴着TikTok Shop划“三八线”,可见当初封禁TikTok shop并不是因为直播参与得太多,而是因为印尼分到的太少。业内人士分析,Shopee本身就是东南亚企业,在当地有一定的政商基础,而TikTok想在东南亚做一个纯美式的互联网公司是有难度的,单纯做社交媒体还好,一旦做电商就与当地市场产生了强关联,如果本国利益集团参与不进去,就会导致他们感受到各种风险的存在。而通过这次合作,TikTok Shop从“外来者”摇身一变成了印尼合资电商平台,印尼本国大型集团GoTo深度参与其中,在印尼的政商基础比起Shopee更加牢固,尤其和印尼中小企业部关系密切,Gojek的原联合创始人在2019年就成为了30多位总统内阁官员之一。东南亚本土电商Shopee反倒因其新加坡国籍和华人背景成了印尼市场里的“外来者”。这样的转变促使多位印尼官员在TikTok Shop下线的两个多月里纷纷改口,支持TikTok与本地企业合作。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Edy Misero称:“Tokopedia只在国内市场运营,这意味着这个市场只接受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卖家,而TikTok恰恰能够帮助当地中小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不仅是官方,印尼卖家们也正在重新评估Shopee、TikTok和Tokopedia之间的实力。此前有调查显示,Shopee以82%的支持率成为印尼卖家*电商平台,有69%的印尼人经常使用Shopee Live,但Tokopedia以44%的购买留存转化率超过Shopee(40%)和Lazada(11%)位列*,今年上半年使用Tokopedia Liv进行直播带货的卖家平均交易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倍多。而TikTok在印尼坐拥1.25亿月活用户,今年上半年,TikTok全球直播榜中,GMV最高的Top3均来自印尼,Top20中印尼直播间占比高达55%。Shopee的转化和流量效果在TikTok面前相形见绌,在TikTok Shop携手Tokopedia重返印尼之后,卖家还是更愿意在TikTok上发展直播电商业务。02“旧王”Shopee,开启进攻型防守也许是因为TikTok Shop改头换面重回印尼,给了人们一种“甄嬛回宫”的爽感,许多人已经把TikTok当成了东南亚电商大战的胜利者,Shopee则成了这场战役中默认的输家。东南亚科技研究公司 Momentum Works的 Jianggan Li 认为,收购Tokopedia后,TikTok将把Shopee视为*超越的目标,他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表示:“单纯靠电商产品、运营和收入,Shopee无法正面击败TikTok Shop。”另一位分析师认为,鉴于快手、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直播电商增长速度快于传统电商平台,Sea可能会增加Shopee的运营费用以捍卫市场份额,这会导致Sea的利润率下降。国内也有媒体称Shopee粮草不足,不希望重新陷入“战争”,但却不得不战。但从Shopee一贯的经营策略上来看,Shopee非但不是消极防守,相反一直很激进,堪称“东南亚莽夫”。Shopee自2016年成立起就一直奉行“低价优先,流量至上”的策略,早期为卖家提供免佣金、新店引流等服务,鼓励卖家低价竞争,同时给新用户发放大额补贴和优惠券实现高速增长,2017年就超越Lazada(2012年成立),成为越南流量*的电商平台,2019年GMV全面反超Lazada,扩张速度非常惊人。在面对相继登陆东南亚的强大对手——TikTok和Temu时,Shopee的态度也一向是“进攻型防守”。今年9月,Sea集团创始人李小东发布全员信,提出进入“全面战斗模式”,战斗对象其实就是TikTok Shop。去年7月底,Shopee正式启动全托管服务招商,向卖家释出“前3个月免佣金、50美金广告免费送、免费培训”等多项红利,堪称“大出血”。而此前Shopee卖家还在各种平台上吐槽佣金和支付费率上涨问题,当时就有卖家认为Shopee这是在向Lazada和TikTok“亮剑”。Shopee今年在直播电商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据外媒报道,Shopee会给品牌提供影响者名单,帮助企业联系当地网络红人,提供大幅折扣,在10.10大促期间举办直播马拉松等等。TikTok Shop在印尼发展受阻期间,Shopee趁机大量招募受到影响的TikTok直播商家,印尼贸易部长Zulkifli Hasan甚至在TikTok Shop被封禁期间表示“感谢Shopee”,并呼吁商家加入Shopee。研究数据显示,60%的受访者更熟悉Shopee Live,相比之下,更熟悉TikTok的受访者只有30%。如此激进的增长策略也给Shopee埋下了不小隐患。Shopee母公司Sea集团的财报显示,Shopee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只能由Sea集团的游戏业务Garena长期为其输血,但该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地主家也快没有余粮了,2022年开始Shopee就一直面临着“自给自足”的KPI。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年底Shopee将重心转向效率和盈利能力,先是大规模取消准员工offer并进行裁员,随后相继退出法国、西班牙、波兰、阿根廷等“非核心市场”,削减营销支出并调整平台佣金费率,以推动利润增长。然而在Shopee进入“全面战斗模式”之后,Sea今年第三季度再次出现1.439亿美元的季度性亏损,销售和营销成本高达9.18亿美元,与上个季度相比几乎翻倍,实际就是又一次通过“烧钱”换取新的增长机会,但效果并不理想——GMV同比增长5%,订单量同比增长13%,但实际交付GMV仅提高了2%,客单价同比大幅下降7%,总体来看增长并不亮眼,亏损却远超预期。尽管如此,Shopee还是选择在旺季重仓直播电商,在晒双11成绩单的时候,Shopee就着重强调了直播战绩:Shopee Live累计观看量达67亿,多个品牌实现“爆单”,其中安踏(ANTA)当天全站点店铺销量达到了平日的46倍,电子、时尚、快消、生活类四大品类销量均成倍增长。同时,Shopee在号称“跨境电商最后一片蓝海”的拉美市场依然在加速狂奔,宣布其平台本地化履约项目再度扩展,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四大拉美站点推出第三方仓履约模式。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Shopee需要向外寻找新的增长点。Shopee从来都不只安于“东南亚电商霸主”的身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TikTok、速卖通、Temu等平台的全球化竞争对象。03东南亚电商大战刚刚开始就东南亚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TikTok大约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而Shopee占比47.9%,Lazada和Tokopedia分别占比20.1%和18.4%,包括亚马逊、Bukalapak、Tiki、Blibli在内的其他东南亚电商平台总共占比约10%。这显然不是东南亚电商市场最后的格局。麦肯锡数据显示,东南亚电商渗透率仅为20%,仍是蓝海一片,正是适合“草莽英雄”诞生的阶段,仍然充满变数,没有人能够现在锁定胜局。以Shopee、Lazada为代表的东南亚老牌电商虽然根基深厚,但已经出现销售疲软,新客增长放缓的趋势。据数据分析网站Similarweb的数据,11月份Lazada各站点网站总访问量为1.476亿,较上月下降3.8%;Shopee各站点网站总访问量为5.652 亿,较上月下降1%。而TikTok今年的目标是将GMV提高3-4倍,预计市场份额约为13%-14%,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Shopee和Lazada焦虑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日前阿里再向Lazada注资6.34亿美元,算上此前的两笔融资,今年Lazada已经获得了阿里18亿美元的注资,注资规?:推德试冻?。而以TikTok Shop为代表的后来者虽然增长惊人,但其电商生态仍有欠缺。卖家对新熵表示:“虽然TikTok在内容层面非常厉害,但跟传统电商相比商业功能还不够健全,尤其受跨境支付束缚。”同时印尼政府对TikTok Shop的顾虑仍未完全消除,日前,印尼合作社和中小企业部已向TikTok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其遵守禁止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定,因为商务部发现TikTok Shop重新推出后“没有重大变化”。即便TikTok在印尼可以通过与Tokopedia的合作,在市场规?:突〗ㄉ枭稀俺馈备铣琒hopee、Lazada,但东南亚并不是个“大一统”市场,未来同样的情节或许还会在菲律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再次上演,TikTok却没有那么多Tokopedia可以收购,最终还是要自己一点点补足短板。而放眼全球,本土电商平台从来都是市场博弈的主要阵营之一,法国的Cdiscount、俄罗斯的wildberries、韩国的Coupang……每个国家都会出现自己的本土霸主,外来电商平台也一直都是以“鲶鱼”的形象出现,目的从来都不是吞并整个市场,而是推动市场竞争进入下一个阶段。电商市场从来都不需要统治者,市场需要竞争,但竞争不是为了决生死,而是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路线和消费群体。无论市场发展到何种程度,没有电商平台能够挣所有人的钱,但所有电商平台都能挣到自己该挣的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熵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医药女王」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