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生产车间改造怎么做会计分录?
正文 85亿,一位博士卖掉公司 “不论是作为跨国并购案例,还是退出新路径,这次都是一剂强心针,起码证明了Biotech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DPI。”一位医疗投资人如是评论。 生物医药赛道出现历史性一幕:首个被跨国药企全资并购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出现了。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已与细胞治疗企业亘喜生物达成协议,拟以首付款10亿美元、总价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亿)的总价格收购后者。亘喜生物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由现任董事长兼CEO曹卫创立,这也是他所参与创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在此之前,国内从未有过类似收并购案例,更多是国内企业以License-out(对外授权许可)的形式与跨国药企合作。值得注意的是,12亿美元的交易价值,较之亘喜生物此前不足6亿美元的市值,溢价达到了100%。其背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如淡马锡、礼来亚洲基金、通和毓承资本、苏州民营投资集团、五源资本、维梧资本等顺利完成退出。“不论是作为跨国并购案例,还是退出新路径,这次都是一剂强心针,起码证明了Biotech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DPI。”一位医疗投资人如是评论。从复旦到哈佛50后博士撑起两次IPO亘喜生物的故事与创始人曹卫密不可分。曹卫出生于1958年,高考恢复的第二年考取了复旦大学。此后,赴美在弗吉尼亚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移植免疫中心任助理研究员。随后,曹卫从学术界转向商界,先后担任拜耳公司亚太区技术经理、美国昂飞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等职位。2010年,曹卫参与创办西比曼,4年后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细胞药物公司。有意思的是,西比曼于2021年私有化退市后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中同样有阿斯利康的身影。离开西比曼后,曹卫对投资行业产生了兴趣,于2016年4月加入通和毓承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在此期间,他接触了大量CAR—T创业项目,这为日后创立亘喜生物埋下了伏笔。2017年,FDA先后批准了全球两个首款CAR—T细胞疗法的商业产品,被业界称为免疫细胞治疗元年,这一年,亘喜生物成立,致力于新一代CAR—T肿瘤治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而首个外部投资方来自老东家通和毓承资本。4年完成4轮融资后,亘喜生物于2021年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天,亘喜生物收涨31.89%,收盘价达到每股25.06美元,公司市值一度达到16.4亿美元。然而对于创新药企来说,上市并不是终点,有临床数据但缺乏造血能力的亘喜生物在二级市场表现一般。此后公司股价连续下跌破发,截至今年4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仅剩每股1.74美元,市值较上市时下滑超过90%。阿斯利康此次以溢价收购,不仅拉升了亘喜生物当日股价高涨超过60%,连带收涨的还有其他中概医药股。一场体面的退出谁从这场并购里赚到了钱?答案是几乎所有参与者。在2021年IPO前,亘喜生物的融资频率几乎每年一轮,VC、PE机构多次跟投。2017年8月,亘喜生物从通和毓承资本获得A轮1000万美元融资。2018年8月,亘喜生物完成2200万美元B1轮融资,其中礼来亚洲和苏州翼朴各投资金额6300万人民币、成都妙计投资金额1260万人民币。2019年2月,亘喜生物完成8500万美元B2轮融资,包括淡马锡、礼来亚洲基金、通和毓承资本、苏州民营投资集团等投资方参与。2020年,公司又获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威灵顿资产管理公司、奥博资本和五源资本领投,维梧资本亦为新增投资方,淡马锡、礼来亚洲基金等老股东跟投。以此计算,亘喜生物四轮融资的每股ADS成本分别约1.52美元、5.06美元、5.3美元、8.18美元。而此次并购交易股东获得每股ADS价格10美元来看,这意味着一级市场所有的投资人都获得了回报,实现了退出,拿到了DPI。2021年于纳斯达克上市之际,亘喜生物融资2.09亿美元,每股ADS成本约为19美元。今年8月,亘喜生物又获1.5亿美元定增,维梧资本领投,其中1亿美元交易价格的每股ADS成本为3.60美元,5000万美元认股权证的每股ADS成本5.58美元。有投资人评价,维梧资本作为今年抄底配股的机构,也许是这起交易最大的受益者,短短4个月内涨了将近三倍,甚至超过了B轮、C轮的投资机构。而唯一亏损者是高于并购价买入的IPO基石投资者。该项交易之所以引人关注,除了刷新历史外,还让中国Biotech背后的VC/PE机构看到了IPO之外体面退出的路径。抛开了地缘政治、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外因,这一交易证明将国内上市公司“卖身”跨国药企,尽管有难度,但是可行??绻旧ɑ踔泄搅撇⒐捍笫贝桓鍪率凳?,中国Biotech的实力正在被世界看到。有熟悉生物医药的投资人对投资界表示,亘喜生物并购交易的关键在于管线足够好,临床数据表现亮眼。本次收购被着重提及的是亘喜生物的GC012F。这是一款靶向BCMA和CD19的双靶点CAR-T疗法,覆盖适应证包括多种血液肿瘤和自免疾病,进度最快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已在美国处于1b/2期临床阶段。从全球并购市场来看,生物医药行业并购今年已经率先复苏,交易金额增长了9%,恢复到4100亿美元,交易总额已经与并购规模最大的科技行业非常接近。而产业买家贡献了医疗并购全部的新增活跃度。“目前,中国的科学家和医药创新处于全球前列水准,不断会出现优秀的企业和项目,至少在早期研发方面已经达到了奥运会的参赛水平,现在是需要外部资源的帮扶,提供资本支持以更好的姿态去参加奥运会。”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国际业务拓展合作与战略投资负责人陈冰曾表示,医药市场有两件事没有疆界:一是科学,二是资本。实际上,今年是中国Biotech走向全球化具有代表性的年份,跨国制药企业多次在中国市场“扫货”,最为明显的数据是License-out(对外授权许可)交易价格屡创新高。医药魔方于2023年12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共发生了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350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5%和40%。从License-out到跨国药企收并购,健康的资本市场应该出现多样化的退出和商业化的路径,中国Biotech并购的产业逻辑和活跃周期与全球市场越来越同频。“这要求被投企业要有比较高的天花板,要有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 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陶峰表示。更让人期待的是,未来或许还将有更多类似案例出现。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称,“之前主流的退出途径是IPO,现在将会是并购。”刚刚过去的清科年会上,华盖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强分享,当上市公司被收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时,说明行业真正走到了有吸引力的局面,产业整合大有可为。从历史经验看,越是处于行业变革期,越容易出大机会。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780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中国消费品,如何拿下全球市场
正文 「镭昱半导体」完成Pre-A3轮战略融资,华映资本领投 近年来,AR赛道经历了升温、降温再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消费级市场逐步打开。随着硬件、软件到内容生态的成熟度不断提高,AR眼镜新品接连不断,未来必将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赛道。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9日消息,近日,镭昱半导体(Raysolve)宣布完成Pre-A3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三七互娱及米哈游跟投。所融资金将用于加速研发迭代、团队扩建及小规模量产,进一步巩固镭昱在单片全彩Micro-LED微显示领域的领先优势。镭昱于2021年完成种子轮与Pre-A轮两轮融资,获源码资本、高榕资本及耀途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于2022年完成Pre-A+轮及Pre-A++轮两轮融资,获韦豪创芯及瑞声科技战略投资。本轮再获华映资本、三七互娱及米哈游战略投资加持,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及产业上下游对镭昱创新实力的一致看好。未来镭昱将加强产业联动,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为消费级AR眼镜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全彩Micro-LED微显示解决方案。镭昱致力于开发高性能、高量产性的全彩Micro-LED微显示屏,为AR眼镜打造理想的全彩微显示解决方案。公司核心团队源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系,拥有多年尖端光芯片设计与制造经验。作为业内率先实现AR级别单片全彩Micro-LED微显示芯片的佼佼者,镭昱积极推进前沿技术进步,并不断突破尺寸及像素密度纪录,为微显示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创新。近年来,AR赛道经历了升温、降温再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消费级市场逐步打开。随着硬件、软件到内容生态的成熟度不断提高,AR眼镜新品接连不断,未来必将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赛道。整体来看,AR光学解决方案主要以光波导技术为核心,围绕更轻、更薄、更大视场角、全彩显示等方面做光学升级探索,呈百家争鸣之势。在显示方面,全彩Micro-LED微显示方案是终端厂商拉开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镭昱深刻洞察市场需求,凭借十八年技术积累,不断实现全彩Micro-LED技术突破。自2019年在硅谷发布首款单片全彩Micro-LED微显示芯片以来,镭昱目前已基于8英寸半导体工艺开发出多款全彩Micro-LED微显示产品,包括2023年于美国SID显示周发布的0.11英寸和0.22英寸全彩微显示屏。该系列微显示屏除了具备超小尺寸的优势外,实现了超过10万尼特的亮度和98%的DCI-P3色域覆盖率,Micro-LED像素密度高达7200PPI,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在全彩化路径方面,单片全彩是目前国内外Micro-LED厂商及高校争相研究的终极解决方案。镭昱率先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用硬实力构筑核心技术壁垒。镭昱自研的量子点光刻胶方案,能够将标准的量子点材料和光刻胶材料,通过创新性的技术整合到一起。该方案在保证高光效与高分辨率的同时,可将量子点光刻胶的厚度控制在2微米以下,既能匹配Micro-LED对超小像素尺寸的要求,又能同时保证高吸收效率及转化效率,可以把蓝光充分转化成绿光跟红光,从而实现单片全彩显示。镭昱创始人兼CEO庄永漳博士表示,“单片全彩技术的本质是为了实现AR眼镜极致轻薄的设计,以达到更佳的佩戴体验和视觉体验。XR产业链长且新,当前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显得十分重要。每个角色不仅要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创新,更要与其他角色密切协作,才能共同推动XR产业快速前进。”本轮投资方华映资本自2014年开始做科技投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多有布局,未来可以增进企业间和资源间的协同;三七互娱及米哈游是全球知名的游戏开发公司,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布局XR领域。作为一家重视技术落地的企业,未来镭昱将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加强产业联动,携手产业链伙伴共同推动AR光学显示方案的跃升。华映资本投资总监王思睿表示:“增强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光学显示、芯片算力、AI算法等决定AR产业发展的底层核心技术正在持续快速发展,消费者正在寻求交互性和体验感更好的产品,华映也一直在此方向积极布局??梢栽ぜ?,Micro-LED在AR显示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镭昱团队在Micro-LED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经验,有实力攻克全彩化关键技术难关,解决行业痛点。华映看好公司发展前景。”三七互娱投资总监袁兴表示:“XR是三七互娱长期关注和重点布局的赛道,其核心硬件与场景落地是相辅相成的,XR生态的完善离不开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的协同。镭昱的高亮度全彩化Micro-LED是优化终端硬件设备体验的重要环节,我们很高兴能和镭昱这样的优秀创新团队同行,期待未来镭昱助力消费级AR眼镜迈上新的台阶。”肯德基们争做塔斯汀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