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划重点!办理税务注销,请关注这几点提醒!
正文 寻找泰国瑞幸背后的神秘老板 在方明看来,双方私下协商,由中国瑞幸买下泰国瑞幸商标,是一个解决途径。 无论如何,泰国瑞幸背后之人至少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非常熟悉。甚至,泰国瑞幸做的可能就是中国游客或居住在泰国的中国人的生意。地雷早在三年前埋下。2020年12月17日,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无数人自此松了一口气——长达8个月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终于落下帷幕。3天后,泰国首家“瑞幸咖啡”在曼谷开业。在泰国的“瑞幸粉”兴冲冲地赶去“打卡”,有人忍不住激动,在社交平台呼朋唤友;有人失望而归,因为新开的“瑞幸咖啡”,既没有最王牌的生椰拿铁,也没有自己钟爱的陨石拿铁。他们很快发现,瑞幸咖啡Logo中那只鹿角方向怎么反了?远在海外的这些小水花,那时并没有传回北京瑞幸总部,后者沉浸在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后的轻松氛围里。他们当时并不知道,下一个麻烦的引线,已经悄悄埋下了。今年12月20日,话题“泰国瑞幸向中国瑞幸索赔100亿泰铢”冲上热搜。那根埋下的引线,引爆了舆论。据中国侨网消息,19日,泰国*50R集团(下称“50R集团”)正式向泰国法院提交诉讼,要求法庭判决中国瑞幸赔偿经济损失1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20.46亿元),法院已受理此案。据报道,瑞幸咖啡(泰国)有限公司(下称“泰国瑞幸”)属于50R集团旗下。在这之前,瑞幸咖啡已经与50R集团因商标纠纷在法院交手过一个回合,以败诉告终。20日下午,瑞幸咖啡在官方微博回应,“关于被泰国假瑞幸索赔100亿泰铢问题,情况还有待核实。”《中国企业家》联系上一位自称是泰国瑞幸咖啡股东的华裔人士,关于这起诉讼及泰国瑞幸在泰经营情况,对方称不便透露。但他表示:“(泰国瑞幸)法人是泰国人,其他股东中,既有泰国这边的华裔,也有泰国人。”而早在2021年2月,也就是曼谷首家瑞幸刚开业不久,一位网友就在小红书发文称,“老板居然是个中国人。”泰国瑞幸背后的神秘人是谁?这起天价赔偿官司,瑞幸咖啡又将如何应对?子虚乌有的皇室背景这家让瑞幸咖啡栽了个跟头的泰国瑞幸,背后老板究竟是谁?此前,国内有关50R集团的报道中,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家从事零售、新能源、旅游业、房地产、餐饮业等多元化经营管理的泰国本土企业,背后有泰国皇室和军方政府的背景。坊间又传闻,泰国瑞幸背后的老板,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种种传闻,让泰国瑞幸在外界眼中显得神秘莫测。在中国做了多年公司和金融业务律师,现已旅居泰国的方明,看到这家公司有“泰国皇室”背景时,哑然失笑。“太离谱了。”据他了解,泰国皇室在泰国地位很高,受泰国宪法保护。“泰国皇室投资的都是像泰国*的银行——泰国汇商银行这样的企业,根本不可能去‘碰瓷’瑞幸咖啡。”方明表示。此外,据红星新闻报道,泰国*别安全部门、泰国国内安全行动指挥部(ISOC)相关人士称,泰国军方没有任何私人公司,更不会投资任何公司。所谓的泰国皇室背景,更不可能,“泰国Royal(皇室/*)这个词,在泰国商务厅是开放注册的,任何企业都可以注册”。那么泰国瑞幸背后究竟是谁?种种迹象表明,泰国瑞幸咖啡对前往消费的中国人非常友好。“老板Rocky很慷慨,遇到中国人都打折。”2021年4月,一位消费者前往曼谷叻差拉披色路的瑞幸咖啡消费后,在国内点评平台大众点评上写下了这样的评价。另一位消费者称,这家店据说不是中国瑞幸,与中国瑞幸没有关系,但在泰国是合法的。她尤为称赞咖啡店周边的几个标语“太有意思了,老板很有才”。在其分享的图片中,一个蓝底标牌上,有中泰两种语言写的标语:“非瑞幸咖啡客户会员停车不消费,拜佛都不灵”。方明在泰国只见过一家瑞幸咖啡店,但他颇有自信地断定,泰国瑞幸做的是中国游客或居住在泰国的中国人的生意。他认为,上面的标语,在泰国人看来“会莫名其妙”,其实是博中国人好感的把戏。“况且泰国人大多不知道瑞幸。那家店开在以中国大使馆为中心的周边区域,从国内去泰国的人喜欢住在那一带,华为等中国企业也聚集在那。意图显而易见。”无论如何,泰国瑞幸背后之人至少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非常熟悉。上述自称为泰国瑞幸股东的人士,透露的泰国瑞幸股东为华裔和泰国人的信息,恐怕也不那么站得住脚。据报道,泰国商务部DBD信息显示,泰国*50R集团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泰国)有限公司均为中泰合资企业,既有泰国人,也有中国人,两家公司股东有重叠。而作为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前律师,出于职业敏感,方明查询了瑞幸咖啡(泰国)公司在泰国的登记信息,发现董事的名字是汉语拼音形式,是一个中国名字。中国瑞幸吃了“商标”亏12月20日一早,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杨飞看到高挂在微博热搜榜头条的瑞幸咖啡话题,在朋友圈发文,“泰国假瑞幸真牛,冒我滴名,现在还要刷我滴卡。”语气似半是自嘲,半是无奈。他大概也没想到,刚刚收到与泰国瑞幸的商标纠纷的败诉判决不到20天,就被泰国瑞幸索赔100亿泰铢。其实,中国瑞幸与泰国瑞幸的交手,早在2021年就开始了。据报道,泰国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中央法庭网站信息显示,中国瑞幸咖啡曾于2021年因商标问题起诉两家泰国公司。原因是,中国瑞幸咖啡计划在泰国以人造鹿形象为商标开设“瑞幸咖啡”时,发现多个相同或相近商标已经被这两家公司注册。中国瑞幸要求对方撤销其商标注册,并停用这些商标。与此同时,商标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也开始在市场出现并蔓延。2022年1月,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泰国买到了瑞幸咖啡,却发现商标的鹿头方向反了。该文引来了瑞幸咖啡官方号,后者在评论中连发数个“黑人问号”表情,表示震惊。两天后,瑞幸咖啡在官方号辟谣,“感谢泰国小伙伴的厚爱,但不是所有的小鹿都叫瑞幸哦。”2022年8月,瑞幸咖啡再度公开发布声明,指泰国的瑞幸门店是仿冒门店。在网友公布的图片中,泰国瑞幸门店装修、Logo、咖啡杯、手提袋与中国瑞幸咖啡相似度极高,仅Logo中鹿头方向相反,中国瑞幸咖啡的鹿向右看,而泰国瑞幸的鹿向左看。2022年11月24日,泰国法院公布一审判决,判中国瑞幸胜诉。2023年3月24日,50R集团提起上诉。12月初,有公开报道称,中国瑞幸败诉。泰国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中泰之间没有签订商标合作协议,根据泰国商标法规定,泰国瑞幸*向当地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并使用,其就有权使用这一商标在泰国从事该领域相关的业务。此外,50R集团文件显示,2020年时其已向泰国商务部合法注册瑞幸商标,一切都依照泰国法律规则和程序办理,并获准使用该商标经营销售茶和咖啡等饮料的咖啡店业务。而从2020年底开始,泰国瑞幸已在泰国开了多家咖啡实体店,并且处于正常运营中。在律师看来,这成为泰国法院判定泰国瑞幸申请在先,而非恶意抢注的重要依据,这是中国瑞幸败诉的决定性因素。50R集团在19日向法院提交的控告书中指称,中国瑞幸损害了50R集团的商业信誉,且在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前,中国瑞幸就已多次强迫原告停止使用该商标,多次强制扣押对方财产。据报道,50R集团称其原计划在短时间内扩展至全球达1万家咖啡店以上,并准备上市。中国瑞幸的行为导致其计划中断,使其受到严重经济损失,因此索赔90亿泰铢。中国瑞幸还在法院判决前授权委托代理人私自违法扣押50R集团咖啡店内财产,使其受到严重的羞辱和损失,对此索赔9.95亿泰铢;此外,就50R集团聘请的律师费用索赔0.05亿泰铢。上述三项合计100亿泰铢。泰国瑞幸的指控内容是否属实?瑞幸咖啡将如何应对对方的指控及巨额索赔?瑞幸咖啡在全球范围内的商标注册工作计划及进展如何?《中国企业家》就上述问题联系瑞幸咖啡,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而前述自称泰国咖啡股东的人士,在简单寒暄结束后,隔了十几分钟,又向《中国企业家》发来一段话,似是回应前面有关在泰国投资的话题,但颇耐人寻味——“泰国这片土壤很自由。用正大集团那句话,所有人都要学会入乡随俗,外国人去中国也要遵循中国的风俗文化,遵纪守法;外国人来泰国也(是)一样的道理,不是觉得自己是个大企业就欺负小的……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的华侨能在那么辛苦的条件下在泰国发展起来的原因。”在方明看来,双方私下协商,由中国瑞幸买下泰国瑞幸商标,是一个解决途径。“这对于泰国瑞幸也是笔好买卖。”方明并不看好泰国瑞幸在泰国市场的发展。据其介绍,泰国咖啡文化很成熟,市场已非常饱和。泰国不仅拥有自己本土的连锁咖啡品牌Café Amazon,还有很多网红咖啡店、精品咖啡店,乃至街边像奶茶摊一样的小店,不仅味道好,而且便宜。泰国瑞幸在泰国并不具备充足的竞争力。微软曾向西少爷支付一笔商标费用瑞幸咖啡不是*家在商标上吃亏的企业。因商标引发纠纷、打数年官司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在咖啡、茶饮行业,比瑞幸咖啡更早尝到商标被抢先注册的苦头的,是茶颜悦色。此前就有知情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茶颜悦色因独特的设计、深受欢迎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全国各地经常出现“山寨版”。但茶颜悦色除在大本营长沙外,其他极少城市有门店。让人意外的是,2018年10月,茶颜悦色突然出现在了韩国街头,品牌、Logo、杯子设计风格都与长沙的茶颜悦色相似。这是赴韩留学生开的一家茶颜悦色奶茶店,但“不属于加盟”,他们公开宣称“老板努力找了办法买到了茶颜悦色家的材料……味道很接近了”,还抢注了茶颜悦色的韩国商标。2019年4月,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文:“关于赴韩留学生抢注茶颜悦色韩国商标一事我们已经知悉,对方此行为合法,我们无权干涉?:鼙肝颐谴饲霸谏瘫瓯;ど献龅貌还?,造成很多事留有遗憾,也非常谢谢有粉丝的提醒和维护。”2023年,中国茶饮和咖啡品牌“出海”热潮汹涌。只看12月的成绩,就足以让消费者感受到这股浪潮:12月4日,奈雪的茶宣布泰国曼谷首店开业;12月8日,库迪咖啡在泰国的*家店也正式开业,而今年更早时候,库迪咖啡的足迹已经到达韩国、印尼、日本、北美;12月9日,喜茶在美国首店开业,这是喜茶今年到达的第五个国家。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唐怡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商标被抢注的风险仍比较高。尤其随着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我国的一些品牌和产品受到关注和喜爱,商标被抢注时有发生。唐怡提醒,企业要提早布局,尽量在比较确定的目标市场国家提交专利申请,同时善用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国际协定,如马德里协定、PCT、海牙协定等,通过提前布局,履行相应手续,商标、专利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保护。不过,随着“出海”潮卷起,中国消费企业也开始加强商标、专利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护工作??獾峡Х确矫娓嫠摺吨泄笠导摇?,他们对商标非常重视,已提前在布局的各个国家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在这方面,西少爷颇有经验。2014年成立的西少爷,自成立时起,就定下了“让西少爷的服务遍布全球”的愿景。西少爷创始人孟兵此前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公司成立第二年,西少爷就开始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注册商标,在各国市场碰到过不同困难,直到2018年,才在世界范围内完成全部注册工作。期间,西少爷还与微软产生过一次交集。西少爷的全球品牌“Bingz”与微软必应的“Bing”颇为相似,西少爷在全球各国将“Bingz”完成注册后,微软在部分国家注册“Bing”失败。微软方面找到西少爷进行协商,最后双方和解,西少爷放弃了在部分领域的商标。为此,微软向西少爷支付了一笔费用。无论如何,瑞幸咖啡吃的亏,给正摩拳擦掌“出海”的消费企业同行们,敲了一记警钟——要出海,商标先行,提前保护好自己的IP。(文中方明为化名)参考资料:《泰国律师解读瑞幸咖啡败诉:泰版为中泰合资企业,其*在泰注册使用为判决重要依据》,红星新闻,卢燕飞《瑞幸咖啡“打假”不成反被泰国瑞幸索赔20亿元?瑞幸回应了》,南方都市报,詹丹晴、王静娟、王希《泰国瑞幸索赔100亿泰铢是否合理?当地律师:其在泰并非著名企业,索赔需有充足证据》,红星新闻,卢燕飞《贸促会助企高效应对海外知产纠纷》,中国贸易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家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2023汽车电子产业投资年会在苏州成功举办
正文 电子烟市场冰火两重天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接下来一次性电子烟市场可能会受监管影响,未来可能会慢慢被环保型换弹式产品取代。 日前,中微半导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对于电子烟用的MCU芯片,公司通过紧急协调产能,已经陆续有产品回货,缺货状态在逐步缓解。此前,中微半导被爆出因电子烟客户需求旺盛而缺货。中微半导客户包含势头很猛的电子烟品牌斯科尔,斯科尔母公司赢合科技2023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电子烟业务实现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1477.33%,毛利率为40.91%,同比增长26.45%。从公司整体看,今年上半年,赢合科技境外地区营收增幅达到800.65%,不过境外营业成本也同比增长617.36%,净利同比增长超8成。赢合科技2023年上半年财报 图源:巨潮资讯但这不代表电子烟产业迎来新一轮爆发。比如,思摩尔国际、雾芯科技等头部企业在上半年业绩也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思摩尔国际、雾芯科技2023年上半年净利分别下降48.2%和81.03%。2023年第三季度,雾芯科技净营收为4.281亿元,同比下降59%;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1.975亿元,同比下滑39.92%。另外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雾芯科技营收和净利润下跌80.07%和81.03%。电子烟品牌千慕创始人杜颖接受时代财经采访表示,斯科尔业绩增长得益于爆款一次性电子烟产品,但接下来一次性电子烟市场很可能受到监管的挑战。斯科尔主要市场是欧洲和东南亚。日前,英国政府刚结束了一项针对青少年吸电子烟的公众咨询,由于担心一次性电子烟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对儿童的影响,政府正在考虑限制销售一次性电子烟。另外,2023年,法国、德国和爱尔兰都已采取措施限制一次性电子烟的销售。时代财经就今年业绩以及海外电子烟政策环境联系斯科尔,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对电子烟?:Φ牡S且仓鸾ピ龆?,禁止一次性、禁止调味等政策已经摆在了欧洲各国最高决策者的桌前。”深圳两个至上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侯雨含对时代财经采访谈到。厂商在海外竞争激烈,已成一片红海MCU是一种微处理器芯片,广泛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场景中。“当前MCU芯片在市场上确实出现了短期性的紧缺问题。”品度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高管谭子君观察到。他对时代财经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因为今年以来,屏显方案以及更加智能化的数码动画屏在电子烟产品的迅速而广泛的应用,使得芯片行业很难跟上和适应这种产品升级速度。产品快速革新升级,也是电子烟作为一种科技型特色快消品的突出特征。中微半导也在调研中谈到,MCU芯片缺货是因为MCU在电子烟方案中的渗透率增加,需要使用MCU的电子烟方案的占比增加了,这种需求来得太突然,下游经销商和客户的库存有限,加剧了缺货。整体来看,全球电子烟市场仍在增长中,但不是爆发式增长,已成为一片红海?:9刈苁鹗菹允?,2023年1月至11月,电子烟及类似的个人电子雾化设备出口总额为187.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同期,其他含尼古丁的非经燃烧吸用的产品出口总额为513.16亿元,同比增长约29%,其中包含烟弹、烟油、一次性电子烟等。再往前追溯,光大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世界电子烟销售额为23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1.36亿元),同比增长20%,远超传统卷烟等品类增速。其中,一次性电子烟销售额为25.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中国是全球电子烟*制造国和出口国,原本就有大量厂商专注于出口,为海外烟草企业代工。近两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电子烟厂商投入更多精力在海外市场。“美国英国这些市场现在已经非常白热化了,竞争都非常激烈,很多已经是达到铺货的状态,就是先把货给人家发过去,卖出去再结款。” 杜颖说,在如此形势下,只有差异化的品牌能走出来。她认为,从消费需求看,全球电子烟市场至少未来10年内都会保持稳步增长,所以电子烟厂商有在海外逐步建立品牌认知的空间,她自己也将带领公司在这方面努力。“过去一年发展优秀的企业,其共同点是重视品牌培育和深耕渠道。” 侯雨含也观察到。政策、法律趋严目前一次性电子烟风靡海外,占据电子烟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侯雨含认为,在当前政策背景下,欧洲市场的电子烟品类趋势或许将向换弹式电子烟产品转型。今年6月,英国伦敦*内科医学院设立的公共卫生慈善机构ASH(Action on Smoking and Health)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2023年,69%的人最常使用的电子烟类型是一次性的,高于2022年的52%和2021年的7.7%。顾名思义,与换弹式电子烟不同,一次性电子烟不可填充烟油,不可更换烟弹,不可反复充电使用,一只2毫升烟油容量的一次性电子烟通常能抽600-800口。“英国现在已经太多的一次性(电子烟)了,它会上升为环保问题浮现出来。”杜颖预估,明年英国大概率会推出限制一次性电子烟的监管政策。她分析称,一次性电子烟之所以如此流行,是因为使用方便,且购入成本比换弹式电子烟低。如今大口数一次性电子烟越来越多,按照烟油计算,每毫升价格更加便宜了,这会使得一次性产品越来越流行。不过,她也认为,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接下来一次性电子烟市场可能会受监管影响,未来可能会慢慢被环保型换弹式产品取代。需要指出的是,限制一次性电子烟并不代表对电子烟产品“一刀切”?:钣旰鄄斓?,英国对于电子烟的态度仍是积极的,英国政府将电子烟产品作为其实现“2030无烟国家”目标的重要工具,政府倡导吸烟者从卷烟转向电子烟。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和卷卷智库发布的《2021电子烟产业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电子烟产业出口总额达1383亿元,其中65%来自一次性电子烟,从地域看,八成以上的出口总额来自美国、欧盟、俄罗斯、英国。除了英国,法国、美国等地对于一次性电子烟的政策、法律也在趋严。近期,有外媒报道称,法国议会一致投票决定禁止一次性电子烟,法案还需要得到法国参议院和欧盟委员会的批准。作为电子烟消费大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则已禁止换弹式电子烟除薄荷醇和烟草以外的所有口味,对一次性产品没有明确表态,不过已多次向品牌商、零售商发出警告函。中国厂商会失去欧美电子烟市场吗?来自烟油制造企业的一位管理者给时代财经的答案是“不会影响”,在电子烟制造上中国有*优势,且欧洲这些国家要完全禁止一次性电子烟销售很难,因为渗透率较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什么才是现在最好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