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税务师税一综合题怎么算分
正文 芒格这一生:为何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回顾芒格的投资生涯,虽然他与巴菲特都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但芒格更强调了跨学科思维、长期视角、独立思考和逆向思维。与之相比,浮躁易变的情绪反倒成为了当今美国投资者的主要特征。 当地时间周二(11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声明表示,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于当天早上在加州的一家医院中安详去世。这位投资界的奇才享年99岁,距其100岁生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免让人叹息。在新闻稿中,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作为“股神”的长期搭档,巴菲特曾说他一生遇人无数,从来没有遇到过像芒格这样的人,“查理·芒格和我互相启发,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一样的,我认为有他在我身边,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回顾芒格的投资生涯,虽然他与巴菲特都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但芒格更强调了跨学科思维、长期视角、独立思考和逆向思维。与之相比,浮躁易变的情绪反倒成为了当今美国投资者的主要特征。芒格的成长经历近100年前,芒格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个普通家庭。6年后,在同一个城市诞生了沃伦·巴菲特。巴菲特曾这样评价这个中部小城:是一处更能使人心智健全的地方,这里没有纽约的繁华和刺激,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芒格的父亲是一位律师,这使得他从小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童年时期,芒格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他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作品。这些书籍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为芒格日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芒格在密歇根大学读了两年数学专业,同时对物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芒格辍学参军。刚入伍时,芒格被安排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但这种艰苦的环境让芒格对改变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情,他对朋友说,他要生一堆孩子,盖一栋房子,房子里有很多书,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过上自由的生活。在大学和军队期间,芒格发展了“一项重要技能”:打牌。之后他将这一点运用到了他的商业策略中。“你必须学会的是,当机会对你不利时,尽早弃牌,或者如果你有很大的优势,就大力支持它,因为你不会经常获得很大的优势。”退伍后,芒格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1948年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律师但很快就转向了投资领域。在投资中,他还常用纸牌类比来解释股票交易的方法。芒格与伯克希尔在芒格34岁的时候,他遇到了巴菲特。奇怪的是,相差了6岁的两人简直是天造的一对合作伙伴:两人都是从奥马哈的一个小城里面长大,性格也极其相像,多思、善辩、阅读广泛,还都是非常成功的投资人。在此之后,芒格因与巴菲特的密切合作与交往,闻名在外,但在1962年至1975年间,他们两人各自经营着自己的投资合伙企业。1962年,巴菲特开始买入濒临破产的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韦。同年,芒格则合开了一家名为惠勒和芒格的证券公司,在投资领域展露头角,此后10年间公司的年均收益率达28.3%。不过,惠勒芒格公司的投资业绩波动较大。在1970年至1974年的五年中,公司有三年业绩亏损,且大幅跑输指数。特别是在1973年和1974年的大熊市中,公司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两年的损失分别为31.9%和31.5%,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关门。同时,巴菲特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他成为了一家正在走下坡路纺织厂的大股东。为了收购业务蒸蒸日上的国民保险公司,巴菲特不得不从中伯克希尔撤出资金。而芒格则调用他们控制的一家零售优惠券公司——蓝筹印花公司,对很多有利可图的业务进行了投资。最终,蓝筹印花公司被合并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芒格成为公司的副董事长。两人通过价值投资的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投资成果。巴菲特认为,芒格是他在投资领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也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据称他们在共事的40多年期间,从未发生过任何争执。巴菲特对芒格的评价芒格和巴菲特都坚信价值投资的理念。他们通过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前景来做出决策,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追逐短期利润。在伯克希尔,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始终坚守着价值投资的信仰。巴菲特曾表示,他一生最推崇的两个人就是“格雷厄姆和芒格”。格雷厄姆教会了他“关注企业现有资产清算价值”的投资体系,而芒格则让巴菲特将这套体系转化为“关注企业未来自由现金创造能力”的投资体系。在众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中,有一桩交易让巴菲特和芒格摒弃了格雷厄姆烟蒂式投资理念——伯克希尔通过数倍净资产的“高价”收购糖果公司喜诗,轻松地获得超出想象的高额回报。巴菲特说:“本·格雷厄姆教会我买便宜货,而查理则把我推向了不要光买便宜货的另一投资方向。这是他对于我而言*的影响。要把我从格雷厄姆有局限性的观点中释放出来,需要巨大的能量,那就是查理的力量。他让我视野变得更开阔。”对此芒格回应,“我想那些认为我是沃伦伟大启蒙者的想法里有好些神话的成分。他不需要什么启蒙。坦白说,我觉得我有点名不副实。” 他谦虚地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中概股和加密货币平时,芒格表现得较为低调,但在其管理的日报期刊公司(Daily Journal Corp)每年一度的股东会上,他可以以“*主角”的身份对热点话题大谈特谈。在谈及中国时,芒格从不吝惜他的溢美之辞。“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国,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和高度的现代化。”最新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13F表格显示,日报期刊公司只持有四个标的,分别为富国银行、美国银行、阿里巴巴和美国合众银行,其中阿里的持仓份额超过16%。芒格表示,“就跟很多其他聪明人一样,沃伦(巴菲特)喜欢在他自己感到放心的领域投资,出于一些原因,对于中国,我的放心程度比他更胜一筹。”他表示,在中国投的每一块钱都比美国更有优势。他们所投资的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强,价格却更低。对于加密货币,他一直持强烈抵触的态度,并称其为“老鼠药”。 “不要让我开始谈论比特币——那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投资。这些投资中的大多数都将变成零。”芒格还表示,他为美国感到羞耻,因为有这么多美国人相信加密货币。相应地,他钦佩中国取缔私人数字货币的举措,“中国对加密货币采取了非常成熟的立场。”此前,他曾多次赞扬中国禁止加密货币的行动,并希望加密货币“从未被发明”。最后一次维护巴菲特本月早些时候,一家美国非营利性调查媒体ProPublica发文,质疑“巴菲特个人股票账户与伯克希尔存在相近时间交易同一只股票的情形”。两周前,年近期颐的芒格,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ProPublica的报道列出了三宗争议交易,巴菲特在2009年和2012年间三次分别卖出了富国银行、沃尔玛和强生,其卖出的时候伯克希尔也正好持有这三家公司,所以其认为巴菲特存在违反伯克希尔内幕交易政策的嫌疑。芒格说道:“我深信没有丝毫的可能性,沃伦·巴菲特会做出这种极其恶劣的事情来为自己赚钱。他更关心伯克希尔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的财富。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捐赠出去了,甚至已经不再拥有这些钱了。”芒格也越说越激动,反复强调巴菲特都把所有的钱都捐出去了,他都这么做了,那帮家伙还说他利用伯克希尔(给自己)赚钱。芒格也将那篇文章称为“又一个针对伯克希尔的荒谬言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幽夏涎粢挥笆油蹲驶鹇涞?,3亿
正文 半导体豪赌成传奇的CEO 在每个重要的转折点,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等大厂,总有一些“灵魂”CEO勇敢豪赌,一掷千金创造“奇迹”……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的这句名言明说出了*在一团队中的决定性作用。纵观半导体的发展史,大厂的从无到有、跌宕起伏总是令人着迷,在每个重要的转折点,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等大厂,总有一些“灵魂”CEO勇敢豪赌,一掷千金创造“奇迹”……英特尔想找回“葛洛夫魂”“唯偏执狂得以幸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是英特尔创办人之一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的名言,一语道尽他战战兢兢、戒慎恐惧经营英特尔的心路历程。来源:metaswitch1956年底,20岁的犹太裔青年Andris Grof,逃出了祖国匈牙利,抵达美国纽约。1960年,他以*名毕业自纽约市立大学(City College of New York)化学工程系,3年后取得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y)的化工博士学位。1968年,青年才三十出头,便和集成电路(IC)发明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与知名化学家高登·摩尔(Gordon Moore)共同创立公司,名为英特尔(Intel,即Integrated Electronics的缩写)。这个年轻人是编号第3号的员工,日后却成为英特尔*代表性的人物:他是安迪·葛洛夫。英特尔近年来积极发展晶圆代工事业(IFS),意图抢攻芯片代工生意,但执行长基辛格(Pat Grlsinger)日前坦言,英特尔过去一直都是先进科技的提供者,对服务缺少经验,因此下一步他想做的是,要把服务的DNA,和创办人葛洛夫打造的尖端科技提供者文化做结合。事实上,葛洛夫在位期间,不只带领公司市值从43亿美元激增至1976亿美元;对于英特尔企业文化的形成,也远甚于任何一位*。如果有所谓的“英特尔风范”(Intel way),绝大部分要归功于葛洛夫时代所奠定下的基础。Metaswitch首席执行官在怀念葛洛夫时提到了他值得令人学习的——由外而内的思维。当企业*陷入现状和公司内部现实的惯性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个教训来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英特尔的经典故事,当时葛洛夫和时任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 (Gordon Moore) 正在努力决定如何拯救公司。葛洛夫有句名言:“如果我们都被解雇,新的管理层上任,他们会怎么做?” 答案是,他们将摆脱存储芯片并专注于微处理器。他们正是这样做的,这一决定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企业转变之一。能够在精神上走出公司并冷静地看待它,对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做正确的事情和忠于自己的目标至关重要。英特尔现在对服务缺少经验,因此下一步英特尔想做的是,要把服务的 DNA,和创办人葛洛夫(Andy Grove)打造的尖端科技提供者文化做结合??梢运蛋驳稀じ鹇宸蛟谟⑻囟挠跋煲谰沙中?。台积电余振华:宝刀未老余振华是台积电能打败三星,独吃苹果公司处理器订单的背后关键人物。余振华是1994年就加入台积电的元老级人物,是蒋尚义曾经的下属,也是台积电后摩尔定律时代的功臣。2003年,台积电以自主技术击败 IBM就是由余振华博士领头,一举扬名全球的 0.13微米铜制程的关键制程技术一役,直接将台积电推向世界的颠峰推出台积公司的晶圆级系统整合技术,包括CoWos@、TSV技术、整合型扇出 (InFo) 封装技术。2011年,张忠谋在台积电第三季度法说会上宣布,台积电将会做先进封装,为此张忠谋请回了已经退休的蒋尚义重新掌舵研发,而具体任务落在了余振华的肩上。消息一出,整个半导体产业都陷入了喧嚣的讨论中。负责先进封装研发的余振华说:“以后所有高阶产品都会用,市场很大”?:罄从嗾窕衷赟EMICON中国台湾地区的演讲中,大谈台积电的先进封装。不论外界如何非议,台积电要做先进封装的决心是不变的。事实上在法说会之前的几个月,台积电就已经在最新版本设计指引中,将3D IC封装和硅中介层给客户选用。只待未来技术成熟,实现全面替换。为了发展CoWoS技术,张忠谋特意拨给了余振华400名研发工程师。在余振华两年多的努力之下,台积电终于开发出了CoWoS技术,但落实到产品上,只有一家企业愿意下单,这个企业就是赛灵思,其余的客户都觉得太贵。Xilinx的高端FPGA芯片单价高,追求性能,所以愿意采用这项技术,而其它客户需要的是性价比产品,尤其是潜在客户苹果。当时台积电一心想拿下苹果的订单,在争夺A6订单的时候,三星在3D IC封装技术上技高一筹,最终A6订单花落三星,这或许是促成台积电拿下先进封装的诱因之一。台积电虽然迈出了成功的一小步,但CoWoS封装的价格高出客户预期的5倍,这不得不让张忠谋感到惆怅。随后余振华挖到了一个大金矿……余振华思考出了一种精简的设计,能够将CoWoS结构尽量简化,并且价格压低到原来的五分之一,这种技术就是后来的InFO技术。自此,台积电的先进封装分成了两部分,更为经济的InFO封装技术,成为手机客户采用的*,这项封装技术也成为台积电吃下苹果订单的关键之一。而专注于高阶客户市场的CoWoS封装技术也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属于自己的黎明。2017年,打败世界棋王的高科技产品AlphaGo,其采用的人工智能芯片TPU 2.0,就是台积电的CoWoS封装技术;后来,英特尔与Facebook要挑战英伟达在深度学习上的垄断地位,合作推出的Nervana类神经网络处理器,同样采用的是CoWoS封装。如今,继英伟达10月确定扩大下单后,苹果、AMD、博通、迈威尔等重量级客户近期也对台积电追加CoWoS订单。台积电为应对上述五大客户需求,加快CoWoS先进封装产能扩充脚步,明年月产能将比原订倍增目标再增加约20%,达3.5万片——换言之,台积电明年CoWoS月产能将同比增长120%。三星李秉喆:财阀之前的押注李秉喆,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首任会长。李秉喆的故事是在三星成为财阀之前开始的。1969年,“三星三洋电子公司”成立,开始为日本三洋公司(Sanyo)生产廉价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此后,三星三洋还生产了洗衣机和冰箱。三星还有不得不提一项重要的收购。当时有个名为韩国半导体的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韩国首家半导体企业),因为出口危机而资金告急,于是在1974年李秉喆父子不顾管理层反对直接收购了其50%的股份。1974 年,三星电子收购了韩泰半导体,此举使该公司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成为存储芯片市场的*,并保持了全球*半导体制造商的地位。如今,即使是大多数苹果 iPhone(三星 Galaxy 手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也使用三星存储芯片。20 世纪 70 年代是三星的关键十年。它开始向国外出口家用电子产品,到1978年,它已经生产了400万台黑白电视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多的。同年,三星在美国开设了*家海外办事处,并于 1984 年向美国出口了*批录像机。大约在那时,公司更名为三星电子有限公司,销售额超过 1 万亿韩元,相当于 3.4 万亿韩元今天(30 亿美元/23 亿英镑)。1975年,三星三洋电子更名为三星电子机械公司。到1976年,三星电子机械公司已经累计生产了一千万台黑白电视机。1977年,三星电子机械公司与成立于1969年的“三星电子工业有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合并。进入1980年代,李秉喆提出“走开发尖端科技这一途径”。三星集团投入巨资发展尖端科技,引进美国先进技术,使韩国成为了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开发半导体的国家。1980年,三星电子工业和韩国半导体公司完成合并。1982年,韩国电信公司更名为三星半导体 电信有限公司。1984年,三星电子工业公司更名为三星电子。1988年,三星电子与三星半导体 电信有限公司合并,家电、电信、半导体成为其核心业务。李秉喆经历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李秉喆坚定的发展半导体的决心。60年代经历过化肥厂风风雨雨的李秉喆认为化肥不是三星的出路,他将目标锁定在电子工业上。但当时日本的势力不容小觑,日本人根本不让韩国人接触核心技术。这不是李秉喆想要的,他亲自带队抓技术,经过两年的努力,三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终于可以在电视机上贴上韩国制造了。日本人此后对韩国人防范更加严格,拒绝技术转移,对核心技术更是严防死守。李秉喆采用了他做毛织厂的思路,把外国的彩电都买进来,一一拆开研究。就这样韩国首批彩电在三星面世。1984年三星彩电年产量500万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B站「恰饭」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