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甘肃省临夏州税务部门依法查处一起虚开骗取出口退税案
正文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24,看AI 变革如何增强人生 IF 2024 的结束是一场大会的终点,更是一个全新篇章的开篇。 12 月16 日-17 日,由极客公园主办、751 联合主办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24」(GeekParkInnovation Festival,以下简称「IF」),在北京751 园区·传导空间成功举办。这也是IF 大会时隔两年后再次回到北京举办。2023 年,科技圈风起云涌——新能源汽车激战正酣、ChatGPT一鸣惊人、大模型席卷全球、苹果发布Vision Pro、人形机器人走向大众……可以预见,新一轮的技术爆发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范式革命已经启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IF 大会主题是「增强人生」。正如极客公园创始人 总裁张鹏所说,科技的进步正在为新的时代绘制一个充满活力的草稿,而为这个草稿填色点睛,是创新者们令人兴奋的全新机遇。十三年来,IF 伴随着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从腾飞到*。这个舞台不仅见证了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Uber 创始人卡拉尼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全球传奇极客的亮相,还记录了雷军、张一鸣、王兴、黄峥等中国杰出创新者的最初起点和高光时刻。*不变的是,IF 始终坚持与创新同行,与时代偕行。今年是IF 举办的第十四年,极客公园邀请了三十余位站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创新者,剖析这场技术革命对企业、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找到大模型带给创业者的时代机遇。同时,现场还发布了极客公园整理的「中国创新力量50」、2023 中国「+大模型」先锋案例TOP10、2023 年度极客*好物、「极」智新势力·2023 智能汽车年度榜。01 通向AGI 之路2023 年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 技术狂飙突进的一年。没有任何一场技术革命像大模型一样,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所有人快速形成共识,并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在美国,OpenAI引领Google、Meta、微软等企业重新卷入AI 领域的战火;在中国,百度、智谱、百川等企业纷纷加入。这不禁让人回想起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的峥嵘岁月。大模型将让产品、工具,甚至商业模式产生怎样的变化?每个个体该如何运用AI,在新时代变得更自由,更有价值?在活动现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探讨了AI Native 时代所需的产品和开发者。他强调,今年绝大多数时候,全社会焦点都在大模型本身。但他一直的观点都是,在基础模型之上要有千千万万的AI 原生应用,大模型的价值才能被体现出来。李彦宏认为,中国现在有好几百个基础模型,这是对社会资源巨大的浪费,尤其在我们算力还受限制的情况下,更多的资源应该放在去探索跟各行各业的结合,探索有没有什么全新的超级APP 的可能性。在一场对话中,钉钉总裁叶军和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共同探讨了到底该如何理解AI 时代?叶军是技术乐观派,认为科技变革将为每个个体带来机会,强调人类能够掌控技术工具;刘擎则对大模型的发展持谨慎态度,认为当前AI 技术变革与以往不同,可能引发政治文化冲击,导致社会结构调整。不过,他们也都认为,技术的发展之路虽漫长,却是充满希望的,人们需要拥抱它。与此同时,作为商业文明的建设者,从业者也需要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多地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思考、进行创新,毕竟企业的成功和商业文明最终靠个体来创造。在另一场对话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智源研究院原理事长张宏江和Google DeepMind 资深工程师卢一峰,剖析了当今大型语言模型的现状和挑战。他们表示,现有的的大模型在「快思考」方面表现出色,但有时遇到困难需要引入「慢思考」概念。同时,幻觉问题是制约大模型深化改变人类生产力的关键。他们认为多模态学习可能是未来的前沿,希望未来训练目标更全面,包括文本和其他感知信息,使模型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文明。对于从业者来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深刻理解大模型的潜力和问题,激发对潜在运用的激情。他们鼓励创业者积极迎接大模型带来的创新浪潮,努力在技术和应用领域取得突破,同时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百川智能创始人、CEO 王小川也分享了对国内大模型竞速的看法,以及「AGI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在谈到当前大量创业者聚焦大模型而未见Super App 出现时,王小川提到,技术仍在不断变化,而今天要做应用应注重技术产品契合度。他建议创业者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关注技术是否适合市场需求。关于AI 时代产品经理的不同,王小川认为产品经理需要真正下场去实践,见过用过大模型,才能更好地设计产品。他还提到AI 产品的尺度是人,产品的设计要先让人用得爽,然后用得好、用得上。智谱AI COO 张帆分享了公司在AI 时代如何构建产品竞争力。他表示,行业已经从追求模型跑分转向了真正的应用落地阶段。他提醒企业不要将大模型视为「许愿池」,对于短期期望过高。他提到做到70 分和90 分的差距巨大。同时,张帆还表示,企业在大模型落地时面临关键问题:如怎样正确理解AI、企业是否AI ready、选择何种路径迎接AI 等。除了上述几位大模型领域的科技*,有赞创始人兼CEO 白鸦,印象笔记董事长兼CEO 唐毅,蓝湖创始人CEO、MasterGo创始人CEO 任洋辉,Kyligence联合创始人兼CEO 韩卿,Zilliz合伙人兼技术总监栾小凡,妙鸭相机产品负责人蔡晓岑,Dify.AI 创始人 CEO 张路宇等国内*秀的产品和应用开发者,就AI 时代新应用的探索等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02 赛博世纪的平台、计算和终端AI 确实给各行各行再一次按下了加速键,但值得关注的进展不止于此——从内容社区的演变到智能汽车的进化,再到AR 空间计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新进展,科技进步正在全方位地加速推动产品创新,引发新的一轮技术爆发。2023 年,处于移动互联网存量时代的博弈中,人们似乎已经默认了一个事实:在强者林立的竞技场中,新入局者很难突围而出。所以,任何新兴的商业现象都会被放大观察,而小红书也不例外。小红书COO 柯南分享了对小红书商业价值的深刻思考。她强调多年来小红书通过细心经营打造了真诚、利他、互信的社区氛围,为商业化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个背景下,商业化的出现,如种草、店播、买手经济、电商等,并未伤害社区,相反,赋能了社区中的「个体」(即用户),为他们创造了价值回报。这一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了营销、电商等行业的生产关系,催生出创新的商业价值,包括高质量的信息流动(社区价值)、高效连接(社区价值+商业化价值)以及由此衍生的交易价值。两位小红书商家的代表——东边野兽创始人何一、grado格度创始人柴晓东,以及新世相创始人张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高级工程师魏武挥,共同组成了一场圆桌,探讨了新时代下,如何激活「个体」?以及在时代、技术和商业逻辑三重更新下,平台为「个体」创造了哪些机遇?而「个体」又如何抓住这些机会和确定性?圆桌对话:《在增长的平台,如何找到属于你的「增长」——小红书商业的近距离观察》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不断进阶,智驾开启无图落地元年,智舱进入多模交互、多屏融合、主动交互的新阶段。特别是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出现,大幅拓展了智能汽车、出行平台等的能力边界。小鹏汽车一直在探索未来出行方式,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分享了他们在飞行汽车的最新进展——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它由陆行体和飞行体构成。其中,陆行体具有可乘坐4-5 人的智能驾驶座舱,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6X6 全轮驱动,后轮转向;飞行体则应用纯电动垂直起降技术,搭载270°全景双人座舱,支持手动/自动驾驶两种驾驶模式,可与陆行体自动分离/结合。据何小鹏介绍,分体式飞行汽车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场景:不仅能纵向拓展个人用户的出行边界,也可服务于应急、救援等公共事业。集度CEO、极越CEO 夏一平分享了大模型「上车」后,汽车机器人应该什么样。他表示,极越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造一辆车,而是要打造一个「汽车机器人」。与许多汽车仅在原有基础上添加智能??椴煌?,极越要打造一种在智能化上生长出来的全新汽车范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脑机接口、具身智能、XR 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行业进步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更涉及产业布局、应用创新以及有效治理等方面的全方位突破,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脑虎科技创始人 CEO 彭雷分享了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进展,表示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脑机接口将脑电信号还原为语言信号并接入大语言模型,如同打字时的自动修正,这可以视为实现了人类与AI 的融合。他表示,当前大语言模型的输出仍受之前输入训练的限制,而脑机接口+AI 或许能够通过传感器不断积累新的信息,成为未来的新兴形态??梢钥萍即词既? CEO 杨健勃以机器人行业从业者的视角,分享了科技在该领域的探索,并对陪伴机器人赛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技术栈的转变将引发对交互形式的需求变化,就像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渡一样。在大语言模型的新技术范式改革下,科技创新也在探索新硬件的可能性,目前主打家庭场景、提供情感价值的机器人,未来则有望打造「Home's.AI」。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 李宏伟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巨大潜力。他认为,Ai Pin 的爆火满足了用户对科技创新的渴望,但未来AI 的首要入口将是AR 眼镜。AR+AI 的深度融合,可以拓展更多生活场景,延伸人的能力,比如语义理解、音频识别、3D 模型生成等。目前,尽管消费级AR 迎来了复苏,但AR 的「iPhone 时刻」尚未到来,未来AR 眼镜仍需要具备杀手级的场景和应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快速演进,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IF 2024 的结束是一场大会的终点,更是一个全新篇章的开篇。在这个高度创新的时代,科技的浪潮愈演愈烈,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如同一座连接着科技前沿与创新思维的桥梁,将创新者们聚集在一起,激发着跨越思想边界的火花。 2023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和ChinaJoy展会二十周年庆典在穗隆重举行
正文 爱美客出手,VC圈又来一位女王 沿着爱美客与简军的踪迹,我们还看到华熙生物、贝泰妮等为代表的产业巨头不约而同设立自身的投资平台。 一个隐秘身影浮现。投资界获悉,昨日(11月27日),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质肽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这一次,投资方阵容中出现了医美巨头——爱美客,掌门人简军也罕见现身。印象中,这是简军第一次正式在投资案例中亮相。早年间,她创立爱美客,靠着玻尿酸于2020年站上IPO敲钟舞台,被誉为“玻尿酸女王”。在颜值经济盛行的时代里,爱美客坐拥市值近700亿元,堪称“女人的茅台”。沿着爱美客与简军的踪迹,我们还看到华熙生物、贝泰妮等为代表的医美/美妆上市公司不约而同设立自身的投资平台。手握雄厚资金,他们与VC圈关系越来越紧密了。女掌门人操刀爱美客刚投了一款“减肥药”减重,这是简军聊到这一笔投资的关键词。先从质肽生物创始人张旭家说起,北京大学博士,有30年以上生物制药和科研经验。早年间博士毕业后,他曾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后1997年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担任研究员。2007年起,张旭家进入诺和诺德,期间主导创建了大肠杆菌重组蛋白技术平台。2018年,张旭家率队在北京成立质肽生物,专注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致力于开发治疗慢性代谢性疾?。ㄈ缣悄虿?、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创新生物药。根据质肽生物官方介绍,发展至今,目前公司管线中有10个在研重组蛋白创新药和生物类似物品种,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超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ZT002已在澳洲完成针对成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适应症一期临床研究。此外,质肽生物推出极具市场优势的司美格鲁肽Bio-Similar产品,实现质肽创新药+仿制药的“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其自主研发的ZT001是诺和诺德长效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的生物类似药,主要为糖尿病和减重适应症。据了解,质肽生物泰州生产基地将于2024年3月投产,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的年产量可达4000万支。从成立之初,质肽生物就已经进入VC/PE的视野中。刚创立一个月便获得了由泰福资本领投、博远资本、联想之星和生命园创投基金共同参与支持的天使轮投资?:罄吹?2020年、2021年,质肽生物引进了红杉中国、泰煜投资、飞凡创投、翠湖资本、招银国际等投资等机构的注资。来到2023年,质肽生物融资两轮。按官方表述,质肽生物今年内总计融资额已近3亿元——今年3月完成了亿元级B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泰州华银金投、骊宸投资、銘丰资本跟投;11月官宣最新一笔2亿元B+轮融资,爱美客、中 美绿色基金,其他主要投资方还包括嘉远基金、成都科创投、晋成基金等,老股东蓝驰创投持续加码。某种程度上,爱美客领投了一家主攻“减肥”的创业公司。其实早在今年3月,质肽生物就宣布与爱美客全资子公司“北京诺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技术授权及MAH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推进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生物类似物品种,在大中华地区的临床申报和产业化生产。当爱美客正式出现在企业的融资通稿中,董事长简军也罕见聊起了背后的投资逻辑。她表示:“非常高兴参与质肽生物本轮融资,继双方在产品达成战略合作后,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质肽生物团队拥有非常丰富的多肽药物研发经验,并已经成功获得多项药物的临床试验批件。爱美客非??春肎LP-1产品在减重方向的市场,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在技术和商业化的优势,加速产品的市场化落地。”女人的茅台,市值近700亿她开始做投资了霸气出资背后,是爱美客惊人的赚钱能力。1985年,20岁出头的简军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毕业,随后进入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工作了几年,简军随着出国热潮外出闯荡,开启长达十余年的海外工作生涯。2003年,瑞典奇美德的玻尿酸填充剂获得美国FDA批准,美容注射品注射到面部皮下组织,能够改善面部皱纹。一次偶然的机会,简军亲眼目睹了玻尿酸的神奇功效——一位70多岁的女士面部皱纹较多,当她注射完玻尿酸以后,皱纹明显减轻了。这一幕让她兴奋不已,下定决心回国创业。“求美者可以非常便捷地改善自己的肤质和外貌,而且效果立竿见影。所以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非?:玫氖谐?,当时国内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简军曾在采访中回忆。2004年,41岁的简军回国创立了北京英之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次年底更名为爱美客,在北京昌平区的一家药厂的旧厂房里,简军和她的团队们度过了创业征途的最初岁月。彼时,欧美和韩国的企业主导面部填充剂供应商市场,中国玻尿酸只能依赖进口。而且,国内医美行业刚刚起步,“莆田系”整容医院遍布。权衡之下,简军选择了一头扎进玻尿酸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直到2009年10月,爱美客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用于纠正额部皱纹和鼻唇部皱纹的复合玻尿酸注射产品“逸美”,成功取得了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爱美客成为中国首家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面部软组织修复的注射用玻尿酸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的企业,这也意味着国内首次打破了注射玻尿酸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此后,爱美客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2012年又推出了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透明质酸钠注射填充剂“宝尼达”;随后几年先后获批5款玻尿酸和1款面部埋植线产品,又杀入肉毒素和自主研发了童颜针等。创业16年后,简军终于带着爱美客IPO敲钟。2020年9月,爱美客以每股118.27元在深交所上市,仅用了4个半月的时间,股价便飙到了1331.02元,成为A股市场第三只千元股。如今,爱美客的市值近7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70亿元,净利润14.18亿元,毛利率高达95.3%,堪称“女人的茅台”。现金流充沛,爱美客开始做起了投资。企查 查显示,爱美客主体公司“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了14家企业;此外,爱美客还通过全资控股的厦门爱美客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无锡耐思生物,该医疗企业背后还有君联资本、德福资本、基石资本等知名机构的身影。这些年来,掌门人简军也或多或少地涉足创投圈,但踪迹相对隐秘。企查 查显示,简军旗下关联企业13家,其中她持股90%的北京康域向美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对外投资了私募基金“昌发展”——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的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还直接投资了功能性食品品牌Minayo等等。既做LP,也直接下场投项目,简军与爱美客的产业投资生态渐渐浮现,期待这位商界木兰率队在VC圈活跃的身影。VC圈涌入一群新面孔简军和爱美客并非个例。回顾今年,产业巨头在一级市场堪称活跃。印象深刻的是华熙生物。今年6月,华熙生物正式发布CVC(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战略,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外投资培育第二曲线以及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华熙生物作为LP与赋远投资共同成立赋远合成生物基金。在那场基金成立大会上,掌门人赵燕也罕见亮相。梳理起来,赵燕已经是VC圈的老朋友。在此之前,华熙生物已联手磐缔创投成立皮肤科学基金,还与中金资本探索设立生命科学与生命健康方面的基金。当然,产业巨头通常以LP身份出资创投圈,华熙生物也是清晨资本、龙马资本、厚生投资、红塔创投等投资机构背后的出资人。今年,VC圈还迎来一个新面孔——重楼资本。投资界曾在中提到,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新成立一家VC基金,旗下厦门重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3月在中基协完成注册登记。据悉,重楼资本投资团队从去年年底就启动了广泛招聘,投资方向专注于消费、医疗领域。这意味着,超级护肤巨头贝泰妮也冲到前面,独立做起了VC。在此之前,贝泰妮留给VC/PE圈深刻印象之一,便是出资1亿元投了红杉中国的新一期人民币基金,即做起了红杉的LP。与此同时,贝泰妮也在美妆、医美再生材料、光电设备、功能性食品、虚拟人、眼科等领域出手了多笔投资。兜兜转转,这位护肤新贵要向VC圈更深处走去?:桶揽兔且谎?,各大产业龙头都琢磨起主营业务以外的扩张可能,做VC、投项目渐渐成为它们不约而同的方向。更多例子涌现,如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之女刘畅接任新希望投资集团董事长、董事之位,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正式执掌家族投资;还有,奈雪的茶参与设立VC基金——初芽创投、蜜雪冰城成立的雪王投资等等。背后逻辑不难理解——做投资有益于公司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从而提升自身价值和护城河。而在产业中生长壮大,它们拥有比传统VC/PE更深刻的产业理解,于是便出现这这样的画面:熟悉的领域自己亲自投,不熟悉的领域则成为LP交给专业的机构来打理。眼前一级市场寒冬下,这支队伍正愈发壮大,带来了一缕难得的热闹。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周佳丽,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1/52617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专注中老年市场,「艺起乐」获得众合科技近千万元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