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企业搬迁补偿费账务处理是什么?
正文 他们,开始在直播间里对这个产品「疯狂上头」 国内与海外直播间呈现出来的不同面孔,提醒出海从业者们,面向不同市场,对当地文化、用户偏好深入理解的重要性。 2023 年,拆卡直播突然在抖音上火了起来,收藏卡这个原本小众的产业走入了大众视野。在深夜的抖音直播间,一位漂亮小姐姐坐在镜头前,按照用户下单的顺序,熟练地用剪刀拆开一个个对应的卡包,然后飞速检视其中花花绿绿的卡片,如果看到稀有款,就会大喊:“恭喜 XXX 老板(下单的用户)喜提 XXX(稀有卡牌名)”,甚至,更有仪式感的,这个时候会敲锣烘托气氛。在把用户购买的所有卡包都拆完后,主播会熟练地把卡牌分类装在塑料封套中,然后一整包寄给下单用户。国内的直播间中,迪士尼、三丽鸥等动漫题材的卡牌是用户们的心头爱。神同步的是,在海外直播平台 Fanatics Live 和 Whatnot 上,也上演着拆卡戏码,只是售卖逻辑不同。与国内直播间用户整包购买卡片、看主播“拆盲盒”的形式不同,海外主播也是一包一包拆卡,但会将其中价值较高的卡单拿出来展示,介绍收藏价值后,观众可以在直播中对主播挑选出的卡牌进行竞价,类似于拍卖,在海外平台上体育题材的卡片*??ㄅ频钠鹋募垡话慵该涝绞该涝坏?,最终按照稀有程度不同,会以十几美元、上百美元成交,赢得拍卖的观众可以直接输入银行卡信息付款。而单卡价值不足以进行拍卖的卡牌,观众也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进行购买,直接获得想要的单卡。同样是收藏卡直播,国内国外却玩出了两个样子。01 是什么造就了国内和海外直播的“两幅面孔”?笔者这几天泡在国内外的直播间,感受非常不同。国内的拆卡直播,主打一个互动性和参与感,吸引了不少卡迷深夜守候在直播间,而购买行为是用户先下单买下整包卡片,在直播间聚集的“同好们”的见证下,一起拆盲盒,为的就是那句“恭喜老板“。主播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拆卡这个行为,主要是一个气氛担当。而在海外,根据笔者的观察,应该是主播先购买整包卡片,在拆卡之后按照稀有度来确认出售哪张卡或者出售顺序,消费者则通过竞价模式购买单卡,产生的差价成为收益。如果说国内直播间火热,背后是“拆盲盒随机性”带来的未知和刺激,海外用户则是锚定自己内心的估值、付出成本来换取产品,而在竞价的过程中,也难免受到肾上腺素的影响....虽然都很刺激~ 但售卖模式不同的背后,是国内和海外收藏卡起点、发展阶段不同,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差异,如 IP 授权、发行商、经销商、消费者行为等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呈现出了上面两幅面孔的直播间?:M庥牍?:体育 vs 动漫,收藏 vs 体验在海外,收藏卡最早出现在 1880 年代,最初是烟草公司将体育明星印在纸片上,作为购买香烟的赠品,而随着愿意收藏卡牌的人越来越多,到上世纪 50 年代,卡牌逐渐改变了依附于其他产品的销售模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而球星卡作为收藏卡的起点,借助于美国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一直到现在也是收藏卡市场*的一个细分。根据 Verifed Market Research 数据,2022 年仅体育相关的收藏卡市场规模就达到了 126 亿美金。而非体育题材的收藏卡规模相对较小,其中,集换式卡牌游戏(Trading Card Game)又占了非体育题材收藏卡的大头,消费者在收藏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卡牌与其他玩家进行对战,具有更强的社交属性,代表产品包括《宝可梦》《游戏王》《万智牌》等,2022 年集换式游戏卡牌全球市场规模在 60 亿美金左右。这两块*的市场再加上一些其他题材的收藏卡,全球收藏卡市场规模大概在 200 亿+美金这个水平,年复合增长率在 10% 以下,是一个发展时间很长、非常成熟、稳定扩张的行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收藏卡市场显得更有潜力一些。中国收藏卡市场的起步很晚,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2023 年中国收藏卡市场研究报告》,2022 年中国收藏卡市场规模达到 113.1 亿元,差不多 16 亿美金,规模虽小,但同比增长是 42.1%。而 2020 年,该市场规模只有 50 亿,2 年内市场规模翻倍,而且在未来几年预计都能保持 30%+ 的增长速度,是这几年罕见的增量赛道。而在国内,收藏卡发展较晚,上世纪 90 年代买泡面集卡,是我们能回忆到的起点。加之中国本土体育产业和娱乐产业相比国外来说要弱不少,价值较高的娱乐/体育 IP 几乎都来自于国外。所以中国的球星/明星卡市场流通的也几乎都是海外发行商的产品,而且受众基本是球迷或粉丝,相对比较小众。因而在构成上,在海外占比*的体育卡,在国内市场不再是香饽饽,体育卡规模只有以游戏或动漫题材为主的 IP 卡的三分之一。也是基于这种在题材上的区别,国内整个二手交易市场相对薄弱,虽然国内头部二手卡牌交易平台卡淘近两年 GMV 增速 70-80%,但还是以海外制造的球星卡为主。占据了国内卡牌消费者大多数的年轻人们更偏爱动漫、游戏题材的 IP 卡,但其价值不高,二手流通性不强。国内卡牌的金融属性不足,所以在卡牌直播间,就呈现出代拆盲盒的娱乐形式。相较之下,海外从 19 世纪的棒球球星卡开始,配合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整个市场非常成熟,从IP授权、发行、经销、到三方评级、二手市场流通,已经完全成熟,其整个产业由价值驱动,也就形成了海外直播间的竞价购买模式?:M飧亟鹑谑粜缘牟钜齑右欢妒谐」婺?杉话?,海外二级市?。ㄏ颜咧浣灰祝┕婺T洞笥谝患妒谐。ǚ⑿猩痰较颜撸?,差距在 5 倍左右。能在二级市场流通的主要是稀有度较高的单卡,也包括一些*卡包等。随着二手交易产生的还有卡牌评级、定价和资讯服务等衍生市场,这都为以价值驱动的卡牌产业“保驾护航”。甚至长时间的流通,造成某些单卡的稀有性不断提高,海外市场上经常有天价卡出现,最贵的能卖到千万美元?:M舛纸灰灼教?PWCC 还为收藏卡推出了指数,PWCC100 指数的回报率竟然是美国用户理财可盲投的标普 500 指数的 7 倍(国内韭菜投来羡慕眼神...)。但即便在一手市场主要被消费的 IP 卡,在国内二手交易市场基本没什么流通价值,艾瑞咨询的调查结果依然显示,高价值卡牌是重度收藏卡用户购买的*驱动力。直播间里的娱乐和刺激氛围,背后依然是用户对价值的“渴望”。02 发行商吃肉、主播喝汤无论是拆盲盒还是竞价,直播间的火热,都让人嗅到了金钱的气味。根据直播平台的数据,抖音上的头部拆卡主播月销售额在百万以上,直播间复购率能达到 40-60%,每盒卡的利润率能达到 15-25%。但在这个产业链上,直播间并不是产生利润最多的地方。无论国内国外,发行商算是整个产业链的中轴,他们向上向 IP 所有者拿授权,自己经过设计、制作等工序生产产品,向下通过分销渠道向用户进行销售,直播间,也是销售渠道的一部分。而 IP,自然会成为非常大的一块成本。所以在售卖形式上,发行商在销售卡牌时都会使用盲盒的形式,用户需要购买大量的盲盒才能抽到较为稀有的卡牌。以迪士尼 Lorcana 系列为例,最稀有的卡牌平均要拆 72 包才能得到。而国内奥特曼卡也不遑多让,有媒体测试过,开到稀有卡的概率为 0.8%,最稀有的一张概率只有 0.05%。使用盲盒这种销售方式可以通过将稀有卡和一般卡捆绑销售,用户为了开到自己想要的稀有卡牌会大量购买卡包,发行商借此可以增加销量,摊薄成本。无论是国内的代拆、还是国外的拆出单卡高价卖,其实都根植于卡包的售卖形式。近几年,国内外的收藏卡发行商们都在经历一场资本狂欢。在国外,2021 年才进入卡牌市场的 Fanatics 去年年底融资 7 亿美元,估值 300 亿美元,而 Fanatics 旗下的收藏卡子公司 Fanatics Trading Cards 单独估值也有 104 亿美元。在国内,红杉中国在 2011 年投资中国头部发行商卡游时,其估值为 10 亿美元,而且据传卡游明年将在港股上市,而国内其他发行商也拿了不少钱。资本看重的是这些头部公司的盈利能力,以 36 氪报道的卡游的净利润率来说,40% 左右,在这个数据面前,直播的利润率相形见绌。在国外,主流体育赛事 IP,基本都集中在几个头部发行商手中,且单价都很高。所以虽然不拥有 IP,但收藏卡发行是一个需要金钱才能撬动的链条,这种隐形门槛,也为发行商提供了一定的壁垒。尤其是一些拥有 IP 的公司,也会投资布局发行商,如米哈游和泡泡玛特,再加权重。但相比国外,国内 IP 版权就显得分散很多了,且出现了一个 IP 授权多家的情况,但另一面授权价格也没有国外体育联盟那么夸张。中国发行商争夺的 IP 分两类,一是国外传统 IP,例如奥特曼、迪士尼系列等。二是近期热度较高的国产 IP,包括网文、国漫、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目前国外 IP 仍是*的顶流,但国内 IP 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目前已经成了各大卡牌发行商“IP 内卷”的焦点。以阅文集团为例,公司很早就将旗下顶流网文 IP 授权给卡游和集卡社等发行商来制作收藏卡,阅文透露,2022 年 IP 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达到 1 亿元,其中卡牌的占比很高。但其实和国外 IP 相比,本土 IP 不太能经得住考验,生命周期有限。国产 IP 的收藏卡几乎都会出现产品销量随着 IP 热度下滑而下滑的情况,很难稳定盈利。为了追热点,从 IP 火起来到卡牌上市,发行商们能把时间控制在几个月之内。而这样的形式就导致了 IP 授权的费用会参考生命周期等因素,发行商拿授权时出价就会相对理性,根据中央二套正点财经栏目与某卡牌发行商负责人的对话来看,IP 采购的费用大概占营业成本的 40% 左右,加之卡包的售卖形式、直播这种媒介与拆卡的天然适配,都带动了销量,很多发行商都能走出不错的利润空间。据 36 氪数据,中国头部卡牌发行商卡游,2020 年收入 30 亿,净利润在 12-15 亿,净利率 40%-50%。虽然中腰部的发行商可能到不了这么高的利润率,但是总体来说,卡牌发行商的利润还是很可以的。而对于以直播拆卡为主的渠道方,利润就没有那么高了,利润率只有 15-25%。但得益于购买人数和复购率等都比较高,以走量为主的主播们,还是能喝口汤的。国内头部拆卡主播一般会直接与发行商合作来销售卡牌,自己赚取佣金。而中腰部主播则一般是通过折扣价向经销商“拿货”,在直播间中加价销售,赚取差价的模式?:M庵鞑サ纳矸荽蠖嗍切【?,鉴于以竞价模式出售,如果抽到高价值卡,能够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出售赚取差价,而其余卡片,则会原价或低价销售,无法销售出去的则会成为沉没成本。03 写在最后对国内和海外在同一时间段,年轻人们都喜欢在直播间拆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对直播带货的接受较低,但拆卡及竞价带来的刺激感却让美国的收藏卡直播间也异常火热。而国内与海外直播间呈现出来的不同面孔,则源于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体育产业成熟度、进而又决定了用户的偏好等等,这一切都在提醒出海从业者们,面向不同市场,对当地文化、用户偏好深入理解的重要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设立产发基金,5亿
正文 年底了,你的投资回本了吗?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年初斗志昂扬立下的flag,要在市场中“赚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如今经历一年沉浮,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24天,又有几人实现? 黄金成为市场“最亮眼的崽”。数据显示,12月4日,纽约黄金期货、伦敦现货黄金双双一度突破2100美元/盎司关口。拉长时间来看,这也是年内高价。与之相伴,国内现货黄金、零售黄金价格也一并上涨。不时有报道指出,“有人拿1公斤金条火速变现48万元”“部分黄金珠宝品牌的黄金饰品甚至达到了630元每克”等。但在黄金熠熠发光的另一侧,买了股票和基金的年轻人脸色似乎却“发青”。“昨天赚一点,今天亏一点,一顿操作,好像什么都没参与。”12月6日,有在股市沉浮的年轻人直言。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买买买”已经不再是年轻人所崇尚的生活方式,赚钱、存钱、钱生钱才是他们最关注的话题。为了get理财技能,年轻人开始闭门研究K线。混迹在B站等视频网站学投资课程,在豆瓣讨论小组等社交平台交流投资经验和心得,甚至有人花费千元报班。根据T-ask调研,超过66.7%的年轻人有过或正在进行理财,18.8%的年轻人虽然没有理财过,但正在准备理财。这股风潮甚至刮到了学生群体。网易文创最近发布的中国压岁钱调查报告显示,在压岁钱用途方面,40.3%的人选择了储蓄,还有12.3%的人选择了理财投资。然而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年初斗志昂扬立下的flag,要在市场中“赚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如今经历一年沉浮,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24天,又有几人实现?本期小酒馆,镜观台和几位在市场“搏杀”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这一年。他们之中,有的追求“稳健”,选择了大额存单,无惊无险又一年;有的“激战”股市,目前微亏一万元,“还能承受得住”;还有的买了黄金首饰,一边使用一边算作积攒;还有的靠着小众的古董市场,副业小赚4万元。市场波谲云诡,年轻人有理财意识是好事,但也需谨慎为之。02 靠投资“一文钱”古玩,副业年赚4万周鑫 | 28岁 程序员我们同行间经常调侃:投资古玩,亏是不会亏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跟基金死守一个性质。我的本身职业是公司程序员,但因为日常喜爱历史,也很爱钻研一些古玩器具,所以就把古玩投资当成了副业去经营。每到周末就会去古玩市集摆摊,积攒了一些客户之后,也会线上销售。古玩投资的玩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赚差价”嘛。往年行情好的时候,我一年古玩投资的净利润可以达到一二十万元。但今年行情一般,我现在只赚了大概4万元。图/周鑫收藏的玉器和古钱币来源/周鑫供图行情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普货价格下降,包括古钱币的市场价也比前几年下跌了一点。但是高档古董的市场还是好的,毕竟物以稀为贵。近几年跑一线下乡收货的总体形势也不太好。比如,在河南比较大的古玩交易地平顶山,原来每次去都能买到很多东西,但现在因为老百姓手上都有钱了,所以下乡去收货没有原来那么容易。另一方面,随着电商平台崛起,现在古玩价格相对透明,利润也会降低很多。但只要“不下桌”,就总有得玩。今年整体行情不好,我就卖卖便宜的货品。比如我今年买入的古玩主要是玉玺和古钱币。有一类古玩商是从海外拍卖渠道收货的,拿货价比较便宜,我大多数是从他们手上买回来,然后再卖。我也会把古钱币用来做存货,只买入不卖出,毕竟未来还会有上涨的空间。而高端一点的藏品我也会多放一放,好一点的货照样是高价出手。更何况,古玩收藏圈有“捡漏”这一种说法,玩家知识越丰富,藏品的升值空间就越大。今年虽然只微赚4万元,但细水长流,也是赚钱之道。02 三年前买的金饰,如今克赚20元张弛丨30岁 公司职员年轻的时候嘲笑大妈,现在羡慕大妈。这几年,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买黄金来避险保值,我也就跟着入了坑,想着关键时候可以卖掉换点钱。不过我买的都是金饰品,平时可以佩戴,不至于放在那里“吃灰”。因为要满足佩戴和保值两种需求,所以我买的黄金项链都在7、8克左右,没有买克重太大的,怕戴起来太土。黄金耳钉、黄金手镯、玫瑰金项链我也都入手了,也都是小单品。我大概是2020年左右购入的这些金饰,当时金价是每克400元出头,工费是每克30多元,算下来每克大概花费了450元。图/张弛购买的部分金饰品来源/张弛提供现在金价上涨,这些首饰还真成了投资产品。这几天大家在说金价大涨,我就特意上网查看了一下,看到金价在每克470元左右。而且某知名珠宝品牌给出的回收价是每克450元(12月7日价格)。我在小红书上加到的一个黄金回收店老板表示会按当日市场价回收,每克可以给到470元。如果卖给这家店,我每克就能赚20元。不过了解之后我并没有卖,因为我相信之后金价还会再涨。但其实金饰的投资价值还是低一点,我是恰好买的时间比较好。像我朋友这两年以每克500多元的价格买的,想升值就得再等等了。而且出手的时候还要折损一定的工费,算起来有点亏。如果买3D、5D这种工艺的金饰品,估计我现在还在亏钱。要投资的话,金条和金豆会好一些。但动辄50克、100克的金条距离我还是有点远。先考虑金豆吧,金豆每克的工费只有1元,金条每克的工费只有6元,出手的时候能少一些折损费。以后我打算都买投资金了。毕竟现在这个环境下,金饰品对于我来说就像个花瓶,已经是中看不中用了。03 零花钱买的基金,还在等回本范范 | 27岁 媒体人两年前,在我妈的指导下,我一个纯基金小白开始接触基金理财。但投入进去的2万元本金,如今账面亏损3000多元。我既不敢抛,也不想继续买进,只能“做时间的朋友”,等它哪天回涨。在买基金之前,我曾经凭着股票小赚了一笔,数额不大,几十元。但对于收入不高的打工人,股票大涨大跌,对于存款不多的我来说,实在算不上友好。而且打工人的每一天都围绕着工作。而通常在一天忙碌过后,我也只想看点不用脑的下饭剧,根本无心再去关心股市的走向。于是我放弃了股票,将目光放在了基金。我妈则是我基金路上的“领路人”。现在我妈已经过着令我羡慕的退休生活,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不是在研究股票,就是在观察基金。在投资理财上,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基金、股票的她,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当初,也是她在最开始给我推荐的这3只定投基金。在我前期共投入2万元本金之后,3只基金确实都呈现向好的涨势。但一方面没听老人言,一方面被工作占尽所有时间,我目前还在亏损。我妈叫我把这3只基金抛出的时候,我当天因为工作原因给忘在了脑后。就从那天起,我的基金“一泻千里”,而谨慎稳健的我也舍不得“割肉”。这两年,我买的这几只基金行情都不太好。去年我亏了1000多元,到现在,2万元的本金,累计亏损了近3500元。图/范范基金情况来源/范范提供相比较之下,我妈的投资理财之路比我顺利得多。早就抛出并且投向其他基金的她,在去年不光即时止损,还小赚了一笔。不像我现在,既不敢买,也不敢抛。之前基金下跌的时候,我还抱着“之后肯定会涨回来”的期盼。现在,我只希望能回本。04 被股市“伤透心”,我选择存款类保险慧雯丨32岁 公关现在和“股友”们聚在一起,都是互相安慰:今年的股市,少亏就是赚,微赚就是发。我已经炒股几年了,那时手里有点闲钱,就想着投入股市试试。行情好的时候,我也赚过,还以为自己炒短线的目光“精准”,“手起刀落”之间赚钱信手拈来。如今看来,我不过是沾了市场的光。到了这两年,市场一遍遍教我做人。目前我在股市总投入不到10万元,今年还差1万元左右回本。我经常买的有两只股票,来来回回,买了卖,卖了买。钱是没赚到,但参与感很强。另外有一支中小板的股票,前段时间走势也还不错。今年听了一个朋友的推荐,买了一只创业板,风险高,收益也快。前几天一天赚了1万多元,算是今年*的一笔。股市的故事很多。比如,某主板A股的一支股票,我已经持有了2年多,那感觉像过山车。最刺激的时候,一天亏20个点,而且一套就要几年才能解套,需要用钱时只能割肉。最后资本方还告诉投资者,投资有风险,买股需谨慎。但幸亏我坚持到今年才卖,至少没亏本,赚了个利息。现在我已经能乐观地当一个股市“乐子人”,不管亏了、赚了、跌几个点,都能和朋友互开玩笑。反正股市嘛,重在参与。而且虽然今年目前微亏一万元,但比起亏得更多的朋友,我已经算是不错了。而且前几年我也赚过,算来算去,没亏没赚。炒股一整年,心态时好时坏。前段时间我去买了一个存款类型的保险,利息非常低,纯属于储蓄型的。已经不为赚钱了,纯怕钱没了。05 迷上大额存单,稳定“压倒一切”许飞丨38岁 自由职业者我是从2010年开始买大额存单的。因为年龄逼近30岁,我“爱上”了安稳,又希望能有一定的收益率。我家并不算是富贵之家,但也比一些人多了一点家底,手里有几百万元的资金。在股市、基金、期货等“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之间思虑了一下,我觉得自己并没有炒股和买基金的勇气。于是抱着“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安稳稳”的想法,我直接入手了大额存单。当时大额存单的利率还算不错。我前前后后买了400万元的大额存单,每年能拿到大概20万元的利息。虽然相比于把400万元投入股市、基金,甚至创业带来的“可能的”高回报,这20万元简直像是“苍蝇腿”。但对于求稳的我来说,就当给自己赚个零花钱了,也还不错。那时也会有好几家央企背景的地方银行营销人员“连环夺命Call”我,追着我买大额存单。我也想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把资金分散投放在了好几家银行里。图/招商银行大额存单转让界面来源/镜观台截图但这两年,一方面因为没有赚到大钱,一方面大额存单的利率不佳,我也只保留了原来的大额存单,没有按照往常一样,每年持续追加。现在我家大概60%的存款都投资了大额存单。身边和我一起存大额存单的朋友,为了能够找到收益率较高的“漏网之鱼”,还每天盯着银行的大额存单转让的页面。至于我,等之后赚了大钱,也会继续买大额存单。*文中张弛、慧雯、许飞、周鑫、范范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镜观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5年豪掷700亿:张一鸣为何果断放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