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转售水电账务处理怎么做?
正文 2023国剧复盘:在稳定向好中「激烈洗牌」 2023年,国产剧在持续向好中也激烈洗牌,而变数也孕育着生机。 2023-12-28 10:43 · 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 作者| 糖炒山楂 、编辑 | 把青 2023年正式进入倒计时,《繁花》《人生若如初见》也已经拉开了来年的序幕。回首这一年,剧集市场表现如何?先来看“爆款指标”。市场层面,继年初的《狂飙》之后虽再未产生新的全民爆款,但也有着《长相思*季》《莲花楼》等大热作品,“一超多强”格局稳定;口碑层面,豆瓣8分剧达到23部,其中《漫长的季节》凭借91.8万打出9.4分的成绩登顶,成为“独一档”的存在。火热开年拉高了市场期待,让后半段的剧集市场略显得“后劲不足”,甚至不乏高开低走的质疑声。但整体来看,这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一年:首先,提质减量成效更加显著。灯塔年度报告显示,全年剧集数量294部环比减少10.6%,但大盘正片总播放指数逆势增长7.7%,部均正片播放指数环比增长20.5%。即使是在很多人看来热度被电影压一头的暑期档,剧集大盘也创下了近三年新高。其次,题材类型上的破局之举颇多。《三体》开启了国产科幻剧的元年,《去有风的地方》拉开了慢生活剧的大幕,《古相思曲》的黑马突围背后是古装爱情剧的以新取胜,《长相思*季》掀起了“雄竞剧”的新热潮,《莲花楼》为古装武侠再正名,即使是沉寂许久的情景喜剧也在今年有了新的突破。但也是今年,拥有稳定大盘的现偶题材全面溃败,被看好的制作公司连续扑街难续爆款佳话,被押注的“待爆帝”始终难爆……而所有的看似变化无常背后,市场和观众早就给出了清晰的评价标准。2023年的国剧发展,还藏着哪些“秘密”和趋势呢?在其中,我们同样能看到新一年观众对剧集市场最真切的期待和期望。01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豆瓣高分剧激增背后2023国产剧正在稳定向好的发展。最典型的,全民爆款诞生。即使时隔近一年,《狂飙》所掀起的收视网络热浪、“风浪越大鱼越贵”的台词梗出圈、高启强和大嫂陈书婷等人物出圈现象仍然历历在目。它的断层爆款还体现在:云合数据显示,该剧正片有效播放破百亿,集均30天有效播放突破2亿;灯塔数据上,该剧的集均播放指数达到37744。相比全民爆款的可遇而不可求,国产剧的稳定向好更应该是普遍上行的市场表现力和市场口碑:其一,“爆剧”数量增多。虽然各平台热度指标不尽相同,但2023年爆剧数量明显有所增加:爱奇艺5部破万剧与去年持平,《狂飙》创下热度记录;腾讯视频热度破3万剧较去年增加1部;优酷热度破万剧突破10部+。其二,豆瓣高分剧激增。数据显示,2022年豆瓣8分剧为19部,到今年则增至23部,其中超过10万人评分的有11部,涵盖的题材类型更是包括了悬疑、科幻、古装、都市等19种。在灯塔年度报告中,这种“向好”还被解读为:爆剧天花板升高。除了《狂飙》,《长相思*季》和《长月烬明》的灯塔集均播放指数也超过了去年的登顶剧。《漫长的季节》和《狂飙》的打分人数也超越了去年《梦华录》《开端》的80万+人次,前者更是在打分人数和豆瓣分数上双双登顶。这种数据层面的大爆发,自然也会引发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关于豆瓣评分通货膨胀的问题,比如平台也在不断革新热度标准,再比如在云合数据有效播放榜单中《长相思*季》和《长月烬明》的表现较之去年的TOP3并不算出众。但是立足市场,更值得看到的其实是:一方面,口碑成为拉动市场兴趣的关键性指标,好剧被淹没的遗憾正在快速减少。同时也是剧集长尾效应的关键杠杆。比如《莲花楼》赶在收官时热度破万,但却凭借着豆瓣口碑释放了不俗的长尾效应,目前豆瓣打分人数超50万+。另一方面,市场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相比全民爆款,强类型题材同样可以在开播后收获观众的热烈追捧。这也是近几年国产剧的一大趋势,不过在今年尤为显著:在豆瓣评分榜中,超过8.5分的剧集无不有着强烈的类型创新亦或是自我风格,比如科幻剧《三体》、爱情剧《去有风的地方》等。这或许和今年剧集题材类型和制作迭代都十分典型有关。而对于市场而言,相比全民爆款,它往往更能指引内容创作的方向。02 古装剧回暖、现偶大崩盘,长青赛道的两极化发展古装剧和现偶,始终是国产剧大盘最稳定的存在,但是在今年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曲线。先说古装剧。整体数量上,古装剧在经历了去年的下滑后迎来上升期,项目数量增长77.8%;头部爆款上,灯塔集均播放指数TOP10剧集中,古装剧占据5席;口碑层面,豆瓣TOP10剧集中,古装剧占据4席,《古相思曲》《我有一个朋友》《莲花楼》《繁城之下》豆瓣评分均达到了8.5分或以上。市场端,“雄竞剧”成为新的关键词,视频平台的各有押注和“部均爆剧”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长相思*季》和《宁安如梦》的大IP、流量和待爆帝的加持毋庸赘述,优酷的《为有暗香来》作为知乎IP进军长剧市场的代表作也在播出期间受到了一大波关注。从去年的惊喜到今年的大面积突围,古装剧正在打破市场的刻板印象。不过古装正剧、重大历史题材等的缺席,仍然是一大遗憾,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新的惊喜。相比古装剧,现偶不仅爆款含量低,更是成为口碑重灾区。灯塔集均播放指数TOP10中,现偶仅占一席,《偷偷藏不住》??诒忝?,《我的人间烟火》和《以爱为营》在豆瓣上分别收获了2.8分和4.3分,而诸如《南风知我意》《治愈系恋人》《听说你喜欢我》《归路》等豆瓣评分也停留在及格线之下。当然市场也有口碑佳作,如《去有风的地方》《爱情而已》两部剧豆瓣评分超过8分,前者更是有望获得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200万元的补助。那为何市场的热感知仍是“现偶的大溃败之年”呢?客观来讲,今年的现偶,在IP影响力、演员阵容、甚至是制作班底上都处于较高水准。比如《归路》《很想很想你》改编自墨宝非宝的小说,其前作为《亲爱的,热爱的》《周生如故》。演员层面,杨洋、肖战、成毅、王鹤棣、刘亦菲、白鹿等都是*市场关注的存在。但越是如此观众的情绪反弹越强烈。归根结底,三个原因:其一,曾经的现言小故事是否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从《偷偷藏不住》到《以爱为营》,都曾引发过大众对剧情低幼、人设问题等的讨论。其二,观众在放大镜下追剧,流量型演员的短板无处藏身。《以爱为营》中王鹤棣的普通话、皱眉让霸道总裁缺乏了代入感;《我的人间烟火》更是彻底打破了杨洋的现偶滤镜,只剩下油腻的关键词。其他的,如罗云熙的过度削瘦也被放大。其三,现偶制作上的问题同样在暴露。《以爱为营》的歹毒运镜、PPT转场、和小香风服装,让这部剧本不富裕的口碑再度雪上加霜。2024年各平台和制作公司的现偶布局都不在少数,如何重新唤醒观众对现偶的信任和热情,迫在眉睫。03 科幻、喜剧、漫改、新概念……市场啃下难啃的“骨头”新类型题材的创新突围也是今年剧集市场的关键词。尤其是在一些公认的难出爆款的类型里,深耕出了口碑佳作,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最典型的,今年被视为国产剧的科幻元年?:汀犊耢范岳葜?,《三体》看似落于下乘,但它的出现本身就已经超脱了单纯一部剧的意义。在2024年的平台片单中,也出现了《银河英雄传说》《球状闪电》《梦之海》《夜的命名术》等多部科幻剧。颇为艰难的喜剧题材,也在今年诞生了四部口碑佳作:《我有一个朋友》《鹊刀门传奇》和《兰闺喜事》《破事精英2》。更令人兴奋的是,它们代表了四个喜剧方向:老牌喜剧人的回归,喜剧演员扛大梁的女性叙事,新人导演*个人风格的喜剧创作,现实题材的喜剧IP再成型。《少年歌行》和《异人之下》的豆瓣评分先后停留在8分+,成为漫改剧在2023年的代表作。优酷也宣布2024年将加码真人漫改的布局,推出《少年白马醉春风》《暗河传》等作品。不只是新赛道,传统的“大赛道”同样需要创新。悬疑题材始终占据着豆瓣高地,但是近几年市场也在期待着下一部《隐秘的角落》,直到今年《漫长的季节》《繁城之下》的出现,也再度让市场看到了国产悬疑剧的类型创新:它们不仅带来了叙事视角的创新,还在影像和技术上做到了迭代。古装赛道同样在今年新意满满,从叙事方式到概念题材上都极力做突破:《古相思曲》的新颖叙事令人眼前一亮;《莲花楼》刷新了当代年轻人对武侠剧的新印象;《繁城之下》开拓了写实派古装悬疑的新方向;《一念关山》打出了古装公路片的新概念;《田耕纪》则是种田流……IP开源作为国剧关键词之一,也在为类型创新加码。《九义人》《装腔启示录》豆瓣评分突破8分,《好事成双》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破3万,让豆瓣IP在今年强势突围。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在带给市场强烈的新鲜感。比如《装腔启示录》道尽了光鲜背后社畜的精致穷、成年人的暧昧拉扯,成为都市剧的崭新视角。创新,是内容创作永不过时的法则。庆幸的是,国产剧逐渐摸索出了门道,无论是啃下难啃的硬核题材、还是传统赛道的类型创新、抑或是不断开源,带给观众的都会是一场视听享受。04 叔圈突围、配角上桌,和待爆帝难爆、顶流失效?今年也是国产剧演员起伏和关键词最多的一年:从叔圈突围、配角上桌,到待爆帝难爆、顶流失效,都*代表性。而这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剧市场“得CP者得天下”的法则似乎不再适用,“上位的”和“崩盘的”,各有各的理由。“叔圈上位记”的故事贯穿全年。年初,《狂飙》和《三体》的热播,带动张译、张颂文、于和伟等人出圈,也让叔圈CP兴盛于一时。年中,交棒到王阳手中,成为“叔圈天菜”的新代言人。到了年末,吴秀波的新闻让大众将目光瞄准了叔圈洗牌记,而恰逢此时,曾经的叔圈代言人靳东亦有新剧在播,从曾经的精英人设到中年普通人,这位叔圈代表选手也在悄然转换赛道。叔圈以角色为利器,凭借演技出圈,靠自身魅力固粉,相比之下来得更加稳定。但叔圈的故事进行到第六年,洗牌的速度也在加快,角色同质化、演技滤镜一旦被拿下,距离平淡也就不远了。相比叔圈突围,大众更喜欢称今年为“配角上桌元年”。从《狂飙》的高叶、《长月烬明》的陈都灵、《我的人间烟火》的魏大勋,都是凭借着角色火爆出圈的代表。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们的演绎打破了市场对“大嫂”、女反派、霸道总裁的刻板印象,*满足了观众的某一种情绪,比如新鲜感、爽感。也正是如此,配角上桌成为后半段演员营销的新关键词。市场也的确产生了《宁安如梦》王星越、《一念关山》常华森等颇为出圈的演员,不过他们的圈粉程度仍难与前几人相提并论。配角想要上桌,不仅依靠人设的*化、完整性,同样对演员的表演有着极高的要求。前两者尚且是“上位记”,待爆帝的故事则颇令人唏嘘。今年是待爆帝集中押注的一年,《偷偷藏不住》的陈哲远,《长相思》的邓为,《宁安如梦》的张凌赫等的确在剧播后收获了不小的流量,但作为头部大剧的男主演,他们的出圈程度显然达不到预期。这也是今年市场上新顶流缺失的重要原因。同样失意的,还有已然是“顶流”的他们。迪丽热巴和龚俊的双顶流剧《安乐传》,在各种榜单中失去姓名;杨超越的《七时吉祥》,从预约破纪录到默默播完;王鹤棣因为《以爱为营》被质疑“东方青苍才是意外”,无效播剧的代表。肖战的三部剧只有《梦中的那片海》在腾讯视频站内破3万,《骄阳伴我》在后半段陷入注水的问题中,《玉骨遥》则在开播就因为女主被嘲出圈。有人失意自然就有人得意。成毅是今年凭借着热播剧圈粉的代表。他在《莲花楼》中饰演了一位从高处下来的“小人物”,在没有过多情爱纠葛的剧情中,扛起了市场期待,也被市场视为男频女频剧通杀的选手。他也在今年官宣了《狐妖小红娘·王权篇》,待播剧有《英雄志》,皆为“大男主剧”。演员的洗牌和起伏最是迅速,而无论是叔圈、配角、还是待爆帝、顶流们,最终都逃不脱用作品说话。05 剧集公司大洗牌:一部爆剧“带火”一家公司?市场的题材创新、失意与突围背后,是影视公司的激烈洗牌。曾经稳稳占据市场话语权的“六大”剧集公司,柠萌表现最为突出。其派出的选手虽然不是最擅长的系列教育剧和都市话题剧,但胜在题材多元、创新有道:《爱情而已》直击姐弟恋议题,《问心》创造国产医疗剧口碑新*,《一念关山》开创古装公路片新概念。这三部剧市场反馈也都非常不错:《爱情而已》和《问心》豆瓣评分先后突破8分,《一念关山》在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豆瓣开分7.5分。不过后者因为BE结局引发观众情绪反弹,豆瓣评分出现下滑,略微遗憾。紧随其后的是华策。虽然现偶整体不尽如人意,但《去有风的地方》占据口碑高地,《一路朝阳》话题不断,《三分野》黑马突围,也为华策拿下了稳定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虽然也有3-4部剧在播的新丽和耀客就显得平淡了,尤其是前者虽然押注了肖战的《骄阳伴我》和靳东的《纵有疾风起》,市场表现却不及预期。其他老牌公司中,颇值得一提的是欢瑞。《莲花楼》的热播成功为影视公司续命:日前就曾有#莲花楼为欢瑞带来2.264亿元收入#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不过成毅的另外一部“积压剧”《南风知我意》,市场表现则没有太突出。*影视仍然是剧集大户,题材类型更是涵盖了仙侠、武侠、医疗、都市等多种题材。其中《追光的日子》《特工任务》豆瓣评分均为8分,不过打分人数只有3-8万;至于《星落凝成糖》,作为优酷首发仙侠剧市场表现不错,但在古装剧“卷年”,数据层面也没有太突出的表现。胜在稳定输出和稳定的品质上。惊喜往往由新兴的制作公司提供。最典型的,一口气为腾讯视频贡献了两部热度破3万剧的西嘻影业,代表作《好事成双》《梦中的那片海》和正在热播的《神隐》。三种截然不同的题材。相比此前新兴公司致力于类型题材的厂牌效应,其一开始便在全题材领域布局。一部剧“带火”一家制作公司,在今年尤为常见。一部《狂飙》让留白影视再度回到市场中心,不过之后的《显微镜下的大名之丝绢案》虽有张若昀加持,市场表现却不算特别突出:豆瓣评分7.8分,打分人数13万人。一部《三体》,让市场再度“看到”了灵河文化。不过此前该制作公司就稳定的有高口碑作品输出,比如2021年由其制作的《*笔记》和《御赐小仵作》便双双以豆瓣超过20万人打分、评分8分+的成绩成为国剧佼佼者,要知道当年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剧只有8部。除此之外,《偷偷藏不住》和《鸣龙少年》的热播,让此前主攻综艺和偶像市场的哇唧唧哇在剧集市场有了名字。《长相思*季》的火爆,让桐华作为股东的星莲影视再度被关注。《漫长的季节》则让辛爽和他背后的哪里哪里影业时隔三年再度回归大众视野,成为口碑代名词。《为有暗香来》的热播,于正的欢娱影视仍然稳稳拿捏着观众喜好。也不是所有的热播剧都会置换公司口碑。《长风渡》和《以爱为营》的热播让烈火影视在被看见的同时,也亟需加强作品质量建设。去年因为《苍兰诀》而被奉上神坛的恒星引力,也在今年因为《七时吉祥》《我要逆风去》等受到质疑,不过其接下来的《狐妖小红娘》系列仍然备受期待。一部爆款不足以成为制作公司的金字招牌,只有不断生产高口碑高质量作品,才能持续在市场中占据高地。这几年的制作公司浮沉录,也早就表明了观众的态度:所有的厂牌、门脸都不管用,只有作品质量说了算。2023年,国产剧在持续向好中也激烈洗牌,而变数也孕育着生机。2024年,希望国产剧能够持续带给我们惊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电投安徽基金完成备案,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方向
正文 字节的IP泛娱乐帝国 网络文学市场本身拥有庞大广泛的受众群体。但在IP的背后,是更多可挖掘的潜在价值。 字节的泛文娱业务,一边砍掉了游戏,一边不断加码网文的影视化。上个月,番茄小说举办首届创作者大会,官宣IP创作者扶持计划“和光计划”,并与爱奇艺达成深度合作,还宣布成立番茄动漫、番茄影视两大厂牌。12月,番茄与优酷“和光计划”首届影视征文活动开启。一番举动之下,番茄小说“挖矿”网文IP,加码影视化的趋势明显。据番茄小说官方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12月5日,番茄小说IP衍生共售出75部小说版权,与头部视频平台、头部制作公司、近百家影视公司进行了深入合作。2024年,番茄将会有超10部作品和大家见面。另在当下大热的短剧赛道,番茄小说早在2020年8月就在抖音上线小剧场、推出短剧,近期更是上线免费短剧平台红果短剧,直接下场抢夺短剧市场用户。2019年11月,番茄小说正式上线,以免费阅读、大数据推送等方式获取了一大批读者。据QuestMobile数据,2020年,在免费阅读平台中,番茄小说以6162万的月活数据高居榜首。在2023年二季度,番茄免费小说以1.58亿平均月活量位于在线阅读APP榜首。以往,免费的番茄小说主力收入来源为广告收入。据《晚点LatePost》报道,番茄小说收入已超100亿元,基本为广告收入。但如今,除了广告变现,番茄小说也在尝试付费会员、图书电商、IP影视化等。小说IP改编成电视剧、短视频、甚至是动漫的方式,在行业里早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形成了产业链。对于很多网文平台来说,孵化*IP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因为在*IP背后,是巨大的潜力市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IP改编背后的市场价值深远,但同时也掠食者众多。行业有实力的对手并不在少数,能够形成壁垒的核心就是优质作品。目前,番茄最寄厚望的是《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以下简称“《斩神》”)。2023年6月的杭州国际动漫节上,番茄小说副总裁、IP衍生负责人戴一波曾表示,已有包括《斩神》等在内的8部作品处于动画化过程中。但番茄小说读者温兰也直言,“(番茄上的小说)高质量很少,需要找。大部分的作品都有缺点,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的优点还是平台免费。”对于目前的番茄小说来说,想在IP改编这条路上开花结果,并助力抖音的中长视频业务,都还需很长的路要走。1、能靠免费“大杀四方”吗?网文市场广阔。“我经常刷小红书,有时候会刷到一些网文的段落图片或者推文视频。这种小说一上来都是很吸引人的段落和故事情节,听着听着就断在了最精彩的地方,然后不得不全网去找原书内容。”小未说道。有小未这种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在很多像是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上,总能刷到让人想看一看的网文故事。而在网文风靡各大平台的背后,是体量庞大的网络文学市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8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59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0%。这表示,每两个上网的人中,就有一个人会看网文。如今网文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更加大众化。与此同时,国内的网络文学已经进军海外市场。据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海外用户超过1.5亿,覆盖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要想在网文市场掘金,却并不容易。市场发展潜力可观,行业的玩家自然不在少数。除了行业中元老级的晋江、起点、潇湘等网络文学平台之外,也有很多像是番茄、七猫、米读等新晋的免费阅读平台。玩家变多,代表网络文学领域的竞争会进一步发酵。阿文谈及自己看网络书籍的喜好表示道,“当然是更喜欢免费的图书资源。但有的作品是收费的也会花钱看,主要看作品的质量。我是知道有番茄小说这个平台,但是不怎么用,我喜欢的书大多网页上就能找到,或者去晋江什么的花钱看,不想再下个APP,太麻烦。”“我还是喜欢网页上搜书看,方便些,不知道番茄小说。这两年好多小说平台打广告,但我都没什么去看的想法。”多年喜欢看网文的小琼说道。竞争激烈之外,“钱”如何挣,也是一个问题。对于在线阅读平台来说,主要依靠广告、会员和内容付费产生收入。现在很多免费的阅读平台相继冒出,这一类平台更加依赖广告收入,也意味着会更依赖用户的数量。免费阅读是付费阅读的发展,这种模式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但付费阅读也因此受到冲击,使得一些像阅文、掌阅、起点等传统阅读平台,此前试水过免费阅读,纷纷开启“免费+付费”双驱动模式。这种双驱动模式也是如今很多平台选择的发展方向。目前,番茄小说收入来源主要靠广告。但其对电商也有野心。同据《晚点LatePost》报道,番茄小说2023年的电商GMV目标为100亿元。从番茄小说平台的页面来看,其开通了通往抖音商城的快捷通道,还开启了付费会员模式。由此观之,虽然番茄小说主打免费,但也在探索更多的创收途径。2、看上IP影视化网络文学市场本身拥有庞大广泛的受众群体。但在IP的背后,是更多可挖掘的潜在价值。近几年,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及电影层出不穷,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链。比如最近由林一、刘浩存出演的热播剧《脱轨》,就是改编自P大的同名小说。还有前段时间大火的《长相思》,就是改编自桐华的网文作品。当然,除了影视化,如动漫改编、游戏改编等,也是网文可以探寻的价值方向。不过,目前国内在IP打造上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无论是IP价值的体现还是生命周期,都还在建设阶段。而*走出原创IP衍生产业线的迪士尼,其旗下IP延伸到包括电影、音乐、电视剧和流媒体等在内的更多娱乐领域。据了解,在2019年好莱坞*钱的电影Top10里,迪士尼的IP改编或者续集电影占了7席。这表示,若能拥有一个优质的“IP库”,那就足以打造一个“IP泛娱乐帝国”。如果再具体到一个成功的IP所能实现的价值,那么看看《哈利波特》就能大概清楚。这个著名的IP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并持续风靡全球十几年,相关周边产品及游乐场仍备受粉丝喜爱。作为已经被腾讯、阿里实行并证明成功的商业模式,字节跳动自然不会对网文IP改编背后庞大的价值潜力视而不见。在IP影视化上,番茄成立的番茄动漫、番茄影视两大厂牌,布局包括真人、动画在内的长中短影视条线。其旨在“打通影改产业链,推进动漫、影视、文学等多样化改编形式,提升IP影响力”。《斩神》等作品也是番茄小说IP影视化的可见成果。在短剧方面,在2020年,番茄小说与抖音合作发布番茄IP改编计划。同年8月,“番茄小剧场”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个短视频。2022年,番茄小说又与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最小光圈影业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多部短剧。2023年11月,番茄小说又进一步推进IP影视化,开启了首届影视征文活动“和光计划”。只是目前短剧的监管也在趋严。前不久,广电总局对微短剧的治理进入常态化。比如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委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开展网络微短剧日常监看工作等。这表示,短剧的野蛮生长阶段将告一段落,高品质、有内容的短剧才是行业未来主要发展核心。短剧或许好突破,毕竟抖音本身即为短视频平台。长视频的尝试,则没那么顺利。抖音一直想挤进长视频赛道。2023年9月,抖音将3月份时推出的长视频APP“青桃”改名为“抖音精选”。不难看出,字节跳动想要借“抖音”的品牌势力,进一步推动中长视频领域的布局。同时,字节跳动在抖音的首页还内测了“长视频”的功能。抖音想要突破中长视频的“封锁圈”抢占市场,需要一场大而复杂的布局。IP影视化的番茄小说,或许是更合适的载体。若是上游IP改编和下游中长视频都能开花结果,那字节跳动可直接打通这条细分产业链,达到上下游通吃。之后无论是游戏或是动漫等下游市场,开拓起来也会事半功倍。3、竞争激烈的竞技场IP市场的价值潜力,字节跳动想抢占,自然有其他“势力”也想分食蛋糕。网络文学阅读平台中,除了番茄小说背靠字节跳动外,像是七猫背靠百度、米读背后是趣头条、连尚背后是WIFI*钥匙,几乎背后都是流量巨头公司。众多*流量公司为何如此偏爱网文市场,说到底无非还是被IP改编背后强大的价值潜力所引诱。就在2023年5月,七猫中文网第四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启动,并首次特邀爱奇艺作为合作伙伴?:笳呓悠郎蠼锥伪悴斡攵圆稳髌方蠭P影视化、动漫化等价值开发的评估。12月11日,阅文集团拟以6亿元人民币价格收购腾讯动漫资产,并表示公司阅文的IP生态链或将迎来扩容升级。同时,公司将在短剧项目发行、云服务等方面与腾讯集团进一步扩大合作。在IP影视化的这条路上,番茄的竞争对手都不容小觑。但想要在竞争中胜出,除了背靠强大的公司、有各种渠道资源外,拥有一批实力作者其实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随着免费阅读的兴盛,阅读市场进一步下沉,网络文学“三俗”、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精品力作占比低;“蹭热度”的同人创作扎堆,存在版权纠纷风险;IP改编存在“甜宠”等题材扎堆、叙事模式化等问题,精品改编仍较少。这些被指出的问题,在番茄上也并不少见。“番茄上限还行,但下限特别低,大概三分之一是看不下去的水平。番茄文大部分脑洞可以,但很多时候简介就是峰值,文笔跟不上,特小白,剧情发展太快,无脑爽文占比较大。”经常在番茄找书的小雨表示,“但也不是没有能看的,毕竟听说还是挖了一些作者过去的。”有底蕴的老牌阅读平台,其本身拥有多年来积累的作者资源及忠实的读者。新晋的阅读平台虽然凭着免费的优势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可在作者资源上差距还是相当大。番茄不是没有在挖掘作者和培养作者上下功夫。据番茄小说发布的2022年原创年度报中显示,入驻平台的原创作者数同比去年增长了300%。但是,有实力的作者不是短时间内靠堆积流量就能培养起来的?:驮诖称教ㄕ媲故档松背隼吹淖髡呦啾?,这种流量推起来的作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阿文的书龄大概有十几年,对于不想去新平台的原因,其表示:“很多老读者都有自己喜欢的作者。大多是作者在哪里写,这些读者粉丝就会在哪里看。如果我喜欢的作者换平台,那我也会跟着换平台,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近段时间,番茄似乎也在寻找高质量作者上下了大手笔。艾米是一个小作者,关注到了番茄小说要大动作搞影视的事,“其实和我这种小作者没什么关系,所以没有继续关注。直到刷到我熟悉的作者通过番茄刚卖了影视版权,然后我去搜了搜最近番茄卖了影视的书,从数据看应该是主打一个签了再说,且是保底+影改。”不过艾米也直言,“签了番茄还有‘保底+改编’的,都是本身就有历史成绩很能打的作者。”说到底,只有足够的优质作品做基础,才能增加IP改编的成功,而无论是番茄小说的IP改编之路,还是字节跳动“IP泛娱乐帝国”的梦,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镜观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汽车媒体,正在失去「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