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是什么?
正文 工厂爆单、渠道淘金,谁在冲锋衣里狂赚? 今年冲锋衣赛道可以理解为竞争激烈,也可以理解为竞争不激烈。激烈在于今年出现很多品牌都在做冲锋衣,但消费者心智是立在那里的。始祖鸟的用户不会被轻易动摇。 如果不是那句“冲锋衣是男人*的医美”,林辉不会为双十一贡献一份力量。骆驼牌冲锋衣,林辉购物车里*一件商品。但当林辉走在路上,发现学校到处都是被“医美”过的大学生。“撞衫的男生其实也挺丑的”,林辉笑道。冲锋衣曾经是时尚圈里的雷品,但现在却成为潮流单品。一组数据是,在小红书,关于冲锋衣的内容点击量超35亿??孔懦宸嬉?,骆驼双十一卖到了户外品牌*的位置,超过北面等一众海外品牌。有服装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今年的暖冬天气,相较羽绒服,三合一冲锋衣等更轻薄类外套产品需求更大。而冲锋衣也在今年对羽绒服市场带来一定冲击。更关键的,冲锋衣已经不再是户外运动的必需品,而是一种穿搭风格。比起想要冲锋衣拯救颜值的年轻人们,那些服装品牌们很庆幸自己押中这波潮流趋势。不仅是骆驼、探路者等户外品牌,更多新玩家加入了这场狂欢。这场淘金热,才刚刚开始。01 “闻风而来”的玩家们尽管已经是在冲锋衣里最早一批吃到红利的人,但童装品牌Happy nocnoc创始人田晓萌依然没有料到冲锋衣今年的涨势。Happy nocnoc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入局冲锋衣赛道,去年光儿童冲锋衣在单个销售渠道就已经卖了超3万件。但当今年工厂跟田晓萌反馈,无法再加单时,她意识到,冲锋衣真的火了。“我没想到,三合一冲锋衣会在今年成为大爆品的,爆得比去年还厉害”,田晓萌告诉Tech星球。无论在天猫、京东还是抖音,冲锋衣都是今年成交额翻倍增长的品类。在抖音上,今年上半年冲锋衣卖了11个亿,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5亿。而撑起这一市场的,已经不再是始祖鸟、骆驼、探路者等户外运动品牌。更多服装品牌甚至白牌想要在这次的时尚轮回里分一杯羹。早在7月,国内多个品牌都已经将冲锋衣锁定为今年下半年的核心单品,并且各家都为冲锋衣配备了高预算的营销费用。甚至有羽绒服品牌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将羽绒服冲锋衣放在2023年全年核心规划里。波司登、鸭鸭、蕉下、蕉内等品牌都在今年推出冲锋衣。蕉下相关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蕉下会布局冲锋衣主要是现在的品牌定位是走轻量化户外赛道,并且希望产品能从从夏季卖到秋冬、从区域卖到全国。此外,也看到今年大家对于户外这件事情有非常大的渴求。打开小红书,有关超百万篇有关冲锋衣品牌的种草内容。而在数十亿的市场大盘里,白牌冲锋衣吃掉了很大一部分的份额。周尧的直播间就是卖的工厂源头货。浙江台州三门县是冲锋衣产业带之一。去年,当地成立助力冲锋衣产业发展工作室。而作为政协委员的周尧,成立浙江台州森莫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成为电商综合服务商。他的直播间只有一个目的,帮三门的冲锋衣工厂卖货。在抖音,森莫的直播团队只卖冲锋衣这一件单品。他们没有品牌包装,也没有市场营销,就靠着直播卖货。但一个月时间,直播间冲锋衣的日销量就突破了5000件。绝大多数的冲锋衣品牌在直播间都不一定能有日销上千的成绩。森莫不是个例。在各大电商平台、直播间,可以看到有大量单价在300元以下的冲锋衣。这些白牌冲锋衣背后很可能都是直接下场的工厂们。有冲锋衣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没有具体的数据,但目前白牌冲锋衣的*市场体量肯定是*的。这在任何一个服装品类里都一样??孔湃找共煌5闹辈ゼ?、*的低价,白牌成为这场潮流里的销量赢家之一。根据蝉魔方的数据,300-500元以及100-300元是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占比的主流。冲锋衣的出圈,和年轻人消费心理转变有关,也靠户外运动崛起的带动,而在新一轮的时尚潮流里,各路玩家都已经开始淘金。02 爆单的工厂今年冲锋衣出圈,实际上只是“三合一冲锋衣”这一单品,即包含硬壳和内胆的冲锋衣,可以根据天气选择不同穿法。田晓萌告诉Tech星球,今年冲锋衣的工厂60%的产线在生产抓绒款三合一冲锋衣,20%是羽绒内胆冲锋衣,只有20%在做单一的硬壳冲锋衣?:苊飨?,各家服装品牌在双十一都押注三合一冲锋衣。田晓萌告诉Tech星球,品牌都押注三合一冲锋衣,并且敢备货,因为即使有库存积压,外壳和内胆都可以在春季单拆卖,销售周期可以延长。品牌们的押注让冲锋衣工厂的生产旺季从6月就已经开始。而今年翻倍的销量让所有冲锋衣工厂都进入超负荷运营状态。周尧就介绍,三门冲锋衣有300多家企业生产型的企业,而加工点也超1000家。由于销量的暴增,即使过了双十一,冲锋衣工厂的生产线依然在加班加点。甚至今年临时多出多个加工点。张鑫算是入局较晚的工厂老板。在今年8月,张鑫才开始生产冲锋衣,而在这之前,他的产线一直在生产防晒衣。但仅自己销售的渠道,张鑫也稳定在月销过万的水平,销售额超百万。不过尽管工厂们今年经历了最长的一次爆单周期,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显露出劣势。实际上,目前冲锋衣在国内并没有形成比较集中的产业带,还是比较分散的状态,多在江苏、福建、浙江等地。有服装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目前国内工厂之前给海外品牌代加工,在制造工艺和面料生产上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除了大众所认知的面料,一件专业冲锋衣还会采用“压胶”这一特殊工艺,而非针缝。有服装行业从业者向Tech星球解释道,“压胶”是在服装需要拼合的地方,用贴合的方式取代针线缝制。这种做法的优点防水性好,因为没有针眼缝隙,其次是压胶工艺的服装外观上看上去会更干净,质感更高。压胶是整个工艺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国内,能稳定实现压胶工艺的工厂并不多。有业内人士介绍,一条流水线一天大概只能做2000多件。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量。田晓萌就因为“压胶”找了多家工厂。不过,她告诉Tech星球,已经有工厂看到冲锋衣的前景,开始转型。明年,在冲锋衣工厂上的竞争也将更激烈。03 冲锋衣的未来怎么走?在过去,基于户外运动需求,消费者只需要考虑户外品牌,仅考虑性能。而现在整个冲锋衣赛道有各类价格带。有服装行业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今年冲锋衣赛道可以理解为竞争激烈,也可以理解为竞争不激烈。激烈在于今年出现很多品牌都在做冲锋衣,但消费者心智是立在那里的。始祖鸟的用户不会被轻易动摇。面料是最能彰显冲锋衣技术壁垒的环节。冲锋衣的防水、透气、耐磨以及透湿这些属性都是通过特殊面料实现。始祖鸟能成为户外运动里的“爱马仕,就是靠Gore-Tex等高端面料。有在海外运动品牌工作的张慧也表示,其实在冲锋衣赛道,除了*品牌,多数品牌在面料、工艺手法、设计上并没有特别多的区别。她向Tech星球透露,很多所谓的品牌自主研发面料,都是跟市面上垄断性较强的面料厂家进行合作,但在市场营销上会打造新概念进行宣发?:投锨У暮M馄放葡啾?,国内品牌还是主打性价比。天猫双十一*的骆驼,平均售价也是在400-500元左右。而占比更多的白牌商家,客单价只能在300元之下。周尧也坦言,所有的工厂老板都有一个品牌梦,但三门的冲锋衣工厂在面料上还没有自己的优势。“面料、设计,包括资金链都有门槛。谁都知道做品牌以后附加值就高了,加工一件衣服就十几块钱。”周尧透露,工厂生产一件冲锋只有30%左右的毛利,再加上其他成本,工厂真正的利润并不高。并且,随着品牌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压力在扩大,未来利润也上不来。只有往品牌方向走,才能真正成为冲锋衣品牌,而不只是卖货逻辑。不过,一切还是刚刚开始。当冲锋衣被穿在城市里,年轻人的需求不再是抵御极端天气,而是穿着好看。不容忽视的一个趋势便是,国内冲锋衣的设计在满足户外运动属性的同时,兼顾时尚潮流属性。蕉下也认为,现在冲锋衣变成了时尚单品,是整个潮流圈正在流行的趋势。张慧告诉Tech星球,消费者总是在求新求异,品牌一定是生意导向,有需求才会有生产。“品牌如何在保持专业功能性的同时做出时尚创新的外观,为消费者服务。”而这种需求的转变也让冲锋衣的市场竞争发生改变。也有服装业内人士预测,冲锋衣今年爆发后,如今的销售状态还会延续2~3年。“从整个市场的规模明年肯定是增长的,甚至有可能增长很多,但是从商家的体感来说,可能竞争更加激烈了,这个也避免不了。”服装行业上一个出圈的大爆品是瑜伽裤。不过,多年后的瑜伽裤市场依然没有跑出第二个Lululenmon,年轻人更喜欢去1688买瑜伽裤。而冲锋衣市场能跑出下一个“始祖鸟”,还是和瑜伽裤一样陷入两极分化?市场还需要时间印证。不过,玩家们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面料问题。(林辉、张鑫、张慧皆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星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锦欣生殖出资华平投资首支人民币基金
正文 VC急找招商总监,月薪7万 “LP变了,服务内容就得变。”招商,必然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今年内部两个岗位最火,法务岗和招商岗。”这堪称一级市场年度最生动的写照:法务岗对应的是回购,招商岗则是返投。正如最近一则招聘信息在圈内流传——一家知名双币VC基金紧急招聘一个新岗位——产业招商总监,开出的月薪为50k-70k。印象中,以往这样的岗位并不多见。临时年末,返投的压力越来越大。有IR朋友开玩笑说,看到身边机构准备设立首席返投官,即chief round-trip investment officer(简称CRO),用于监督返投和招商任务;而有的投资机构则划分一个组做招商,内部称为“政府资源部”。悄然间,招商似乎摆在了所有投资机构面前。头部VC急聘招商总监:月薪7万元产业招商总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这则招聘信息列出了5条职位介绍要求,即:参与园区产业招商事宜决策;负责商务拓展渠道的开发和管理,维护已有渠道的良好关系;负责搜寻和筛选生物医药行业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高成长中小企业,进行商务谈判,引进优质项目;负责建立、发展和维护优质项目库,实现与公司其他区城商务拓展的资源流通;重点推进公司层面需跨多部门协作的创新项目,配合园区服务部门跟踪入驻项目的发展。该岗位位于上海静安区,学历要求为本科,为其开出的月薪范围为50k-70k。从招聘信息来看,这一岗位更注重行业经验与资源,而相比该机构放出的其他岗位,薪资已经在中上偏高的水平。这透露出一个明显的趋势——美元基金正在努力适应国内LP的招商需求,包括为地区引进优质项目、配合产业园区进行项目跟踪等。昔日朋友圈游走全球各地的美元投资人也开始到国内三四线城市小县城出差,干起人民币基金的活儿。“并不奇怪。”深圳一位人民币基金IR朋友聊起,最近两年接到不少猎头的沟通,大多在给美元背景鲜明的双币基金招聘人民币基金募资岗??寄技嗣癖?,无疑是绝大多数美元基金本土化转型的重要一步。记忆里,今年国内各大头部基金调整姿势的一幕幕仍在眼前。6月份,红杉资本宣布分拆独立,轰动一时;三个月后,蓝驰创投改英文名为拼音缩写“Lanchi”,改名意味不言而喻;几乎同一时间,纪源资本宣布正式独立运营,不再使用GGV这一英文品牌。与此同时,全球PE巨头华平投资选择与宜兴合作,募集第一支人民币基金;CMC资本首支碳中和基金落地安徽,基石LP是安徽省国资“三重一创”二期基金。“LP变了,服务内容就得变。”招商,必然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招商办挤爆VC/PE办公室其实这一幕,已经在人民币基金面前屡屡上演。今年1月,一家头部人民币VC成立了一个专门服务招商返投的部门,部门成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研究各个地区的产业情况,根据区域划分引导基金资源、被投企业和潜在项目,其他部门的同事再决定怎么拿钱、怎么投。“这两年,我们的工作明显多了一项:整理各地税收和招商政策。”深圳某人民币基金投后负责人如是坦言。在他的印象中,招商这样的事情投资机构近几年开始出现,“只要募集人民币基金,就绕不开政府引导基金,而拿了政府引导基金,那就要满足他们的最大诉求——返投,即是招商。”无论是多么头部的投资机构,都没法避免。甚至,投资机构内部负责招商的同事还要承接一些“会展”工作。2022年,深圳一家人民币基金与中部某城市合作,在当地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并顺势挖掘一批当地高校孵化出来的项目。“忙活了大半年,好在当地政府很满意。”不过该基金的投后人员透露,自家在返投和招商落地完成得不好,今年还要继续想别的办法。临近年末,每一家投资机构的年会陆续举行,可以明显看到的变化是,招商的色彩更浓厚了。“今年年会,难得把大部分被投企业聚齐,LP爸爸们轮番招揽。”难以避免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况。业内传闻,某家投资机构甚至把招商压力分摊到了企业身上,把迁注册地写到打款协议里面——你不迁注册地,我就不打款。还有“前置返投”的操作。“我们先去当地投资几个项目,再去跟当地政府聊募资的事情。”经历几年运作后,政府引导基金也观察到,一些GP在返投上的表现参差不齐,招引项目的数量不能达标。于是,一些政府引导基金会要求子基金管理人在申请的时候就带着当地的储备项目来申请。而有的FA和项目方也愈发默契。一个投融资交流群里,往往100字不到的项目公司简介最后都会附上“是否可迁注册地”、“是否可落地分公司”等备注。投资人聊起曾目睹的一幕:为了融资,一家不算太大且没有扩张需求的企业把工厂落在了全国四五个地区。当下,只追求财务回报的LP越来越少,国资属性的LP都有一个重要任务——为当地招商引资。于是,政府招商办也卷到了GP办公室。一家华南人民币基金合伙人告诉投资界,最近几个月,前来拜访的政府招商团队络绎不绝,这些团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为了高效招商,通常都是市长级领导带队来访。“三个月时间里,我们接待的各地政府团队差不多100个。”该合伙人坦言对各地的招商压力表示理解,“明年办公室要重点弄一下背景墙,现在来访合照是刚需。”“创投市场走向分化,已经不可避免”每逢年底,LP开始催起返投完成情况,这正在成为大多数机构的年终考核之一。聊起返投,达晨财智高级合伙人邵红霞用了三个词总结:理解、尊重、落实。“大多国资LP承担着培育地方产业的重任,如果你有意寻求合作,那就要理解对方的诉求,尊重对方的具体情况,当然最关键的是切切实实完成返投落地指标。”沿着这一背景,不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都在调整自己姿态。常年奔走于一线,邵红霞总结了当下GP需要具备的几点要求:第一,政策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第二,专业度,对产业和项目的判断能力一定是看家本领。第三,有效覆盖。过往平台经济作为主流投资方向的时候,很多投资团队都放在了北上广深;现在投硬科技,在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都有水下项目和隐形冠军,所以团队的“下乡”能力十分重要。第四,A股退出能力。正如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有45家企业海外上市,但融资额下降超70%,对比来看,一家投资机构需要非常需要具备A股的退出。“未来创投市场走向分化,已经不可避免。”长三角一位母基金合伙人这几年接触了数百家GP,他分享自己的一个观察:未来可能将会留下三类投资机构——对产业有着深刻理解的GP,可能会演变成为垂直细分领域的黑马特色GP;而熟悉各地招商和产业政策的机构,可以与政府紧密配合,成为招商基金;剩下的中腰部GP渐渐消失,至于大白马基金则继续独立发展。适者生存,时代的车轮就这么滚滚碾过。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文静 刘全,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652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2023,产业基金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