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公司收到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正文 小米汽车,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款车吗? 雷军宣布造车的1000天之后,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已几近疯狂,这个节骨眼,小米汽车身上“年轻人第一款”的标签,无疑被打上了问号。 距离2021年3月31日,雷军喊出“为小米汽车而战”,已经过去了1000天。现在它终于要来了。25日上午,小米发布了一张名为“跨越”的海报,官宣12月28日下午两点将举行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小米SU7精密的底盘骨骼结构灌满这张图,3个小时之内,1.3万人查看,约2500人留言,同时这张图片横扫车圈大V的微博朋友圈,几乎人手一转,效果堪比投下重磅炸弹。同时,雷军发微博回忆造车1000天的点滴,从小米为何造车,到理念、目标、实施以及过程。他说:2021年3月31日那一天晚上,汽车圈的很多群都沸腾了。从慕尼黑到东京,从深圳到北京,很多汽车人都激动得彻夜难眠。相信此后的1000天里,因为造车,雷军同样难眠。因为曾肩负起“年轻人*台智能手机”的小米,如今也被赋予“年轻人*款车”“*辆保时捷”——无论是取悦年轻人,还是成为*,小米汽车如今面对的环境都不简单。市场上,吉利旗下的极氪007和银河E8相继发布,价格都在20-30万之间,剑指比亚迪汉EV,这个阵营里还有阿维塔12、智界S7,他们的价格甚至长相都旗鼓相当,就在上周末,蔚来拿出了售价高达80万的ET9,堆料和价格,都一下成为热点。而另一厢,一堆MPV和SUV排队等待发布。雷军宣布造车的1000天之后,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已几近疯狂,这个节骨眼,小米汽车身上“年轻人*款”的标签,无疑被打上了问号。只发技术,不发产品目前有关小米汽车,可信的信息是这样的:外观与保时捷Taycan颇为相似,由北汽越野代工,在小米亦庄生产基地制造,两个型号为SU7和SU7 Max,车长4.997米,分别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宁德时代)和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当然,这点有限的信息也是在工信部网站公示后才得以展现,于项目保密这一点来说,雷布斯不输乔布斯。除此之外,都是传闻——临近发布,各界“懂小米”的大V站出来爆料。脑洞有限的配置包括:前备箱,后置后驱布局、全框式副车架,全铝合金材质 、前双叉臂悬挂、前铝合金防撞梁、可能搭载800V高压快充(蔚来ET9已经卷到900V),使用最新推出的澎湃OS,实现手机/车/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等等不一而足。想象力出类拔萃的,直接让这车具备了赛博未来的效果:智能驾驶L3,小米自研OS智能驾驶系统,联通万物,小爱搭载大模型类chatgpt技术人车对话……虽然都是猜测,但28号的发布会,主讲的就是SU7的技术。雷军也在转发海报的时,刻意加上一句:只发技术,不发产品。随着海报发布的,还有雷军在微博上的回忆小作文——造车1000天里的心水历程。比如小米内部曾经开会三天三夜讨论“要造一台什么样的车?”“全员共识: 造车,百年赛道无捷径“,再比如“这将是汽车工业技术范畴的一次重大跨越”。2021年小米宣布造车后,雷军就将办公室搬到小米科技园造车的楼中并长期驻扎,搞得当时有人因为手机业务满处找雷军,却始终没有老板的踪迹。三年,关于认真造车这一点,小米的确没得说。然后就是价格。雷军作为赋能“年轻各种*”的超级产品经理,小米纵然连年冲击高端市场,但产品的售价一直在一个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因此,尽管小米汽车的售价众说纷纭,总没有猜出一个天价。前一阵,车圈大V韩路在微博上“曝光”了小米汽车的售价:30万起,高配40万。但没多久,韩路把这条微博删了。更加保守的猜测,是年轻人花费20到30万之间,便可得到人生*台“保时捷”——这比较靠谱,但前一阵蔚来的李斌也说,2024年,20~30万这个价格区间里,厮杀将会相当惨烈。玩家众多,道阻且长传言中,雷军规划,小米汽车的*车型计划*年销售10万辆,此后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2024年进入行业*阵营”。但卢伟冰后来否认了这一规划。不过这也这意味着,2025~2027年,小米汽车每年需产能至少30万辆。而在20~30万市场里,在这个价格区间,各家车企都在虎视眈眈。老牌的就有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小鹏P7。先是被视为小米SU7的头号对手特斯拉,其Model 3在2023年1-11月,累积销售115893辆;比亚迪汉家族2023年1-11月累积销量187099辆;小鹏P7虽然逊色,但在2023年1-11月也累积销售41100辆。新车型更是摩拳擦掌。售价区间30万起的阿维塔12在今年11月中上市,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2日,其大定订单已经突破20000台;蔚来的ET5,售价29万起,官方公布的数据是上半年定量超10万;11月17日开启预售的极氪007,吉利官方公布仅9天,就获得了超过2.5万份的订单,而排在后面,同属吉利集团的银河E8,也在磨刀霍霍向猪羊。各家车企都抡圆胳膊卷配置、搞研发、晒销量、这让新能源车市场一路卷向天际。有滑铁卢的案例是,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S7,2023年11月上市后,这款售价为24.98万起的新能源轿车,当月仅销售115辆。要知道,当年华为在进军智选车业务之初,余承东也曾为AITO问界喊出年销量30万辆的目标。不过后来他也不得不坦言,“30万辆很难做到,*年如果能销售10、20万台都已经算是奇迹了。”无可否认,小米历来的发布会上,技术亮点都没让人失望过——即便在数字上也能看出,小米对研发的重视: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达50亿元,同比增长22.0%,主要是由于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同期,研发人员占比也进一步提升至53%以上。这些研发的成果会在28号的发布会上展示,但他们是否能转化成真金白银,又是另一回事了。雷军的“造车1000天回忆”里,有这样一个细节:造车初期,雷军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开满100辆车,认真学习每一辆车的优点和长板。他说:“这个目标我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这些天来,我已经开了超过150辆车。”但小米汽车要成为年轻人的*款车,要打败的对手,远不止150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AI蓝媒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麦当劳涨价,塔斯汀们机会来了
正文 一条街都是「旺铺转让」,餐饮店倒闭潮真的来了 正如翟彬所说,“现在就是存量博弈,大店挤掉小店,连锁出清夫妻店。”一批门店倒下的同时,也有一批门店逆势而上。 “不是卷价格,就是卷铺盖。“开小店亏小钱,开大店亏大钱。”“今年的餐饮,主打一个参与。”11月,伴随着全国多地气温下降,餐饮人也感受到了“寒意”,不少从业者表示,又一轮闭店潮来了。企 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餐饮累计新增注册量为350.1万家,较去年同期多了37.4万家;与此同时,全国餐饮累计吊销量达105.6万家,去年同期为53.8万。尽管11月通常也是餐饮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生意似乎格外难做,街上关门转租的餐饮店都比往年更多一些。近日,红餐网实地走访了广州多个商圈、街区,同时采访了北京、成都、深圳、上海等各地餐饮人,发现当下餐饮市场的真实温度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寒气逼人。01 一条街数十家餐饮店倒闭,转让4个月无人接手“真的被江南西的倒闭速度震惊到,星期一还去吃的螺蛳粉,星期六再路过已经在搬设备了。”广州消费者momo(化名)告诉红餐网,她常去的江南西是广州热门商圈之一,周边有不少大型商业综合体,人气一直都很旺。“前几天路过时发现,8月已经关店的一家螺蛳粉店至今还空着,无人接手。”momo说道。这家名为“品疯味”的螺蛳粉店,门头早已被拆,玻璃门上贴着近10张旺铺招租广告。如今快4个月过去,招租广告越来越多,却找不到下一个接手的商户。△图片来源:红餐网摄红餐网前往江南西商圈走访当日,离“品疯味”不远的另一家名为“占柳记”的螺蛳粉店,也已经停止营业,正在拆除门店设备。△图片来源:红餐网摄沿路直走,2公里长的路,就有10多家门店关店歇业,包括卤肉卷店、炸鸡店、泰国菜店、猪杂粥店、烧烤店等等,这些关门的店大部分是单体小店,也有少数是连锁店。在一家关门的猪杂粥连锁店前,红餐网看到门店内的设备都已拆除,店内一片狼藉,只剩一把孤零零的椅子。更令人感到寒意的是那些连排倒闭的餐饮店,放眼望去,更显得凄凉。比如,连排的4家餐饮店,只剩中间一家小吃店还在营业,其余3家店均已关门。一位仍在营业的馄饨店店主告诉红餐网,其对面的小吃店开业才几个月,现在已经开始转租了。“刚开业时生意还是挺火爆的,经常有客人等位,这个月几乎每天都没什么客人。”江南西商圈的萧条并非特例。素有广州“茶饮一条街”之称天河南一路,门店洗牌更加残酷?:觳屯叻玫比?,该区域正在转租或者招租的茶饮店就有6家,还有3、4家正在围挡的门店。△一条街上好几家倒闭的餐饮店,红餐网摄与此同时,不少仍在经营的门店,与红餐网五一期间走访观察时相比,也已经大有不同。比如茶百道旁的珍珠奶茶,已经换成了冰糖葫芦店;茶救星球隔壁的肉夹馍小吃店,也不知什么时候换成了“煲珠公”奶茶店……广州网红街区六运小区附近,也有不少倒闭的咖啡店、小吃店。六运一家咖啡店店主CowCow其其表示,11月的营业情况非常不乐观,目前闭店数大于开店数。“临近过年装修、开业、招人都不方便,近期倒闭的这一大批店铺,到明年3月前,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下家接手。”△倒闭的咖啡店,红餐网摄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广州城中村,不少小吃、快餐店的生意也不好做?:觳屯吹焦阒菔刑旌忧第楦浇?,这里有大量的村民自建房,也是不少打工人的落脚点,一条弯弯绕绕、几百米长的小路两侧,有10多家餐饮店已经关门。△图片来源:红餐网摄其中一家粥粉面的门店招牌还很新,贴着“低价转让、可空铺转”的广告,在转租广告下方,还贴着一张刚发布不久的“招洗碗工”的招聘信息。△图片来源:红餐网摄一家牛杂店老板对红餐网表示,自家门店开业3个多月,生意越来越差。“想早点把店铺出手,挂了几天转让的牌子,还没找到人接手,现在一边做着一边等着转让。”这条街上的一家车轮饼店,转让的牌子挂了2个月,还没有转让出去。而在这期间,它旁边的餐饮店已经换了一轮。综合来看,广州的线下餐饮生意并不乐观?:觳屯诘囊桓龉阒莶鸵习逦⑿湃褐?,不少餐饮老板也直言近期生意难做。“同比亏损增长。”“增长没用,比去年赚的还少。”“?现在流传一句话,不是卷价格,就是卷铺盖。”“过完年再开店,现在准备过年了,广州很多地方又变空城。”△图片来源:红餐网摄02 北京、成都、深圳……多地餐饮业进入新一轮寒潮市场的寒意不止表现在广州。深圳、北京、成都、贵州、长沙……各地的餐饮市场都不容乐观。(1)半年亏了近20万,转让时全部设备只卖了5000元“今年市场行情这么不好吗?转让1个多月还没有成功。”深圳一面包店店主阿欢(化名)表示,自家门店开在小区街道口的位置,人流量也比较大,但1个多月过去,还是没有转让出去。“上个月还去吃了他家串串,当时客人确实不多,这个月再去就关门了。”贵州消费者辛朦上周末发现,自己经常去的一家串串店已经倒闭了,附近好几家自己吃过的店都关门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福建一家卤味快餐店店主则选择在11月放弃了自己没有盈利的门店,“4月盘了一个店铺,50多平米,月租7000块。每天营业额就600、700元,扛不下去了,只能转让。”根据店主的说法,自己半年亏了近20万元,最后转让时,店里的设备才卖了约5000元。长沙一家烤肉店亦是如此,据店主讲述,他的烤肉店每月租金6900元,还有400元的物业费,成本太高了,生意也不好,就选择关店了。△街上关闭的门店,红餐网摄在北京,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直接形容当地的餐饮市场,“跟外面的气温一样凉”。翟彬告诉红餐网,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平日比较热闹的商业街,已经有5、6家临街店铺超3个月没租出去了,“疫情期间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翟彬表示,部分购物中心晚市生意都比较冷清,多家餐饮门店在做打折促销。“龙湖常营天街地下的一家连锁品牌开业没两个月就关门了,油卤串串、卤山川等几个新品牌撑不过一个月也关了。”(2)营收惨淡,没有倒闭的都在苦苦支撑一些仍在营业的餐饮门店,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门店普遍面临营收下滑的困境。一家川菜馆老板表示,这个月门店每日营收下滑至8月的一半,最少的一天甚至不及8月日营收的零头。一位开了多家门店的粉面品牌老板告诉红餐网,他已经关掉了几家街边店,新开的商场店生意也一般,目前正在考虑其他业务为明年的调整做准备。△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红餐网摄从业十几年的成都餐饮人、豪虾传创始人蒋毅则在朋友圈写道,“成都餐饮数据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还算温柔的,据说有势头正劲的品牌,旗下门店业绩腰斩……”蒋毅告诉红餐网,近2个月成都餐饮业很惨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家都看得到的餐饮店倒闭、转让惨烈,另一方面是看不到的——有的餐饮店虽然没有转让,但每天都在亏损,生意惨淡。今年刚在成都开店的一位连锁餐饮品牌区域合伙人也表示,当初开店前后1个月,临街有3家店跟她是差不多时间一起开业的,分别做的是咖啡、奶茶和烧饼的。“几个月后那3家门店,不是贴了转让告示就是好几天没营业了。”在社交平台、餐饮人朋友圈、各个行业交流群里,红餐网也注意到,很多餐饮人都因眼下惨淡的行情叫苦不迭。“开小店亏小钱,开大店亏大钱。”“今年的餐饮,主打一个参与。”“最近关门和转让的咖啡店不少,三四线城市做餐饮原来这么难。”“国庆之后,餐饮行业仿佛迎来了闭店潮。一条20-30米的小巷子,有5家店铺在转让。”“新开两个月的饭店倒闭了,是今年第三次倒闭。”“我们小区同时有3家才开业几天就倒闭的餐饮店。”△图片来源:红餐网摄03 小结尽管2023年还没结束,但不少餐饮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今年的生意比往年更难”。一方面,消费下行,客流减少。另一方面,行业涌入大量创业者,竞争压力变得更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激烈的价格战,从咖啡、茶饮到粉面、快餐、各类正餐,商家纷纷采取降价、推套餐、低价团购等手段。价格战不仅搅乱了餐饮生态,还加速了闭店潮的出现。在这种环境下,不少餐饮人预测,今年12月底,行业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闭门潮。正如翟彬所说,“现在就是存量博弈,大店挤掉小店,连锁出清夫妻店。”一批门店倒下的同时,也有一批门店逆势而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红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纳斯达克上市前夕,路特斯科技完成8.7亿美元融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