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股权转让如何写会计分录?
正文 汽车媒体,正在失去「好日子」 抓不住车企,再抓不住经销商,对汽车垂直平台而言,将意味着更长久的低谷。 媒体与车企的关系似乎正在陷入僵局。前几日,有信息曝出小鹏将提问媒体赶出车展会场,而小鹏公关吐槽他连财报都看不懂。此事件引发了大量讨论,而这并不是个例,类似车企与媒体的纠纷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这两年,车企与媒体的关系肉眼可见的发生了一些对立情绪。与此同时,车企也开始亲自下场做起了传播,不再完全寄托于媒体的趋势非常明显。12月17日早晨6点32分,李斌和一位员工驾驶一辆蔚来ET7从上海出发,彼时气温为零下2摄氏度。在经过慈城、台州、苍南、福安、连江、朴里服务区后,最后于当天晚上20:33到达福建省厦门市的龙掘东服务区。这场直播主要是为了测试蔚来150kWh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最终其成绩达到1044公里。一块电池能跑1000公里?如此噱头满满的话题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大量关注,围绕在蔚来周围的热度再次回归。CEO下场直播、测试续航,在业内算是首创,李斌看似也满脸兴奋,甚至在直播时建议“以后CEO都亲自测试一下,搞个直播”。其他车企作何想法,尚不可知,不过当汽车媒体平台测试的公平性和严谨性越发受到车企质疑时,高管亲自下场驾驶测试,更像是对汽车媒体测评话语权的直接反击。直播测试“卷”起来李斌直播,得到的不止是热度,自然还伴随质疑声。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车速太慢,让续航突破1000公里的成绩看起来不那么可靠。在直播的整个过程中,据蔚来方面介绍,此次实测不包括停留时间的行驶总时长为12.4小时,平均时速仅为83.9公里/小时。其中,李斌在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隔空连线过程中,几乎全程时速约为9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上跑90公里?这对于大多数司机来讲都太慢了,更何况,这次直播是往南走,气温渐高,若往北走还能不能达成1000公里显然存疑。这场直播测试并不*,有许多被诟病、吐槽的地方,但一方面它确实证实了蔚来150kWh电池包可以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让蔚来再次出圈,吸引流量;另一方面,相比新能源车企高管们争相在PPT上“自吹自擂”,隔空放狠话,直播测试这种形式看似更能真实展示车辆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们乐见其成,直播间的个人测试带着各种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个过程反而可能比发布会上宣传的信息更具有参考价值。同样都是测试,前不久懂车帝冬测也在车圈引发轩然大波。12月5日,懂车帝“2023懂车帝冬测”结果发布,其中关于严寒情况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的测试结果,遭到多家车企公开“群嘲”。先是,余承东炮轰懂车帝是“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后吉利副总裁杨学良也直言“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且不说懂车帝冬测标准和执行是否不科学、不严谨,这次事件让车企和汽车媒体平台之间的冲突公开放大,而联系到李斌直播,车企CEO下场测试,一定程度上也将对汽车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产生削弱作用。这两件事背后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无论是广告营销还是消费者信任,汽车媒体的话语权似乎正在被新能源车企们抢夺。就比如测评,在举行完“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后,长城汽车方面宣布,基于自身多年造车积淀,结合国家标准,长城汽车打造的新能源环境测试能力,现面向全行业开放。问界则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每款新车在上市前,华为和赛力斯工程师们都会进行严苛的测试。这说明什么?在权威的测评标准出现之前,车企不想让汽车媒体平台牵着鼻子走了。车企和汽车媒体的“裂痕”,在于用户作为汽车垂直平台的后起之秀,懂车帝在近几年快速崛起,已经与老牌的汽车之家和易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为这类汽车垂直平台的营收主要来自两个业务:销售线索服务和广告营销服务,懂车帝背后站的是字节跳动,算法和流量的加持让其在这两大方面都拥有天然的优势。只是,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然出现新的变化。(2020年以前)(2020年以后)从2020年前后消费者买车的决策路径来看,对比互联网垂煤和互联网泛煤,一个趋势是,互联网泛媒拥有了更加长链条的营销和直接转化能力,对整个决策路径的影响越来愈大。同样地,针对汽车意向购买者的媒介偏好及购买影响因素,J.D. Power中国汽车媒体研究(AMS)的报告对比了各信息渠道对新能源汽车车主和燃油车车主的帮助程度,从图中可看:相比燃油车车主,汽车厂商官网及其APP对新能源车主购车决策的帮助大为提升,且已和汽车垂直网站及其APP并驾齐驱;另外,观察新能源车主,综合论坛/知识分享网站/社交网站及其APP、视频/直播网站及其APP、经销商网站及其APP、搜索、购物类网站及其APP等信息渠道,对他们的决策帮助明显大于燃油车车主。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改变,对于懂车帝等汽车垂直平台是一种冲击,它让其在广告营销上的价值缩水,车企的投放也分散到其他信息渠道。理想汽车就是个例子,在与KOL的合作上,理想向来喜欢在各个平台投放不同领域的博主,不聚焦汽车博主。有媒体通过千瓜数据分析了理想汽车在小红书的投放矩阵,7月份近一个月投放的6245位达人中,汽车介绍、汽车改装、汽车生活类的博主只占了27%,其他全部都是生活、职场、穿搭等领域的博主。相比营销,汽车垂直平台更大的作用其实是帮助车企寻找潜在客户,这对应的就是平台的销售线索服务。如果说新能源车企的多元化营销更多的是顺应消费者的行为变化,那对于寻找潜在客户这一环节,新能源车企则是力求把用户握在自己手中,打造私域流量。像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互联网造车势力,在用户层面向来舍得重投,他们通过一系列举措来维持车主与品牌的联系,提升认同感,增加用户黏性,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方式获取了首批粉丝、并将其转化为购车人。据了解,蔚来APP有500多万注册用户,DAU(日活用户数)超过50万、MAU(月活用户数)累计超过1500万;而今,传统车企们也纷纷效仿,运营自己的“用户资产”。虽说汽车垂直平台的用户基本盘还在,可车企的这种做法无疑减小了对汽车垂直平台的依赖。正如一位分析师所担忧,“未来汽车厂会花重金去自建App运营自己的用户基盘,传统门户网站的用户将逐渐减少,这将让汽车内容平台的数据成为无源之水”。经销商也不好抓了近两年,汽车垂直平台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局:汽车之家在港股上市,易车背靠腾讯与京东、实现了私有化,懂车帝快速跻身行业头部。虽然巨头的扶持使其更为安稳,可发展态势却不乐观。根据汽车之家的财报,2022年全年,汽车之家实现收入69.4亿元,净利润18.55亿元,相较2021年72.4亿元的收入和22.5亿元的净利润,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其中,媒体服务、线索服务、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收入分别为19.63亿元、30.57亿元、19.21亿元。最关键的是销售线索服务。从财报来看,2019-2021年,汽车之家来自线索服务收入分别为32.75亿元、31.98亿元、29.88亿元,逐年下滑。2022年虽说是相比2021年增长了些,可也仅仅为30.57亿元,不如2019年和2020年。销售线索服务收入的下滑,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经销商。今年年初,汽车行业发生了一件事,三大汽车网络引流平台被集体声讨,起因是汽车网络平台在制定2023年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方案时,出现大幅涨价。为此,湖南、四川、安徽和深圳等多省市的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声明,而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呼吁,建议三大汽车网络引流平合暂缓调价。这件事透露出一个本质上的矛盾:汽车垂直平台想通过涨价多挣些钱,可大多数经销商兜里也没钱,他们正忙着降本增效。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2022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2%,位于荣枯线之上,再加上人员流失和经营状况不佳,引发了流动资金短缺等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也显示,去年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不足两成,实现赢利的经销商不足三成,45.2%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一位江苏的汽车经销商表示,“卖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赚钱了,我们必须严格控制成本,线索获取的价格也是节流的主要领域。”随着疫情的结束、汽车消费的反弹,今年经销商的生存境况有了些好转,但当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更迭,却似乎没有让传统经销商感到乐观,这也给汽车垂直平台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10家上市经销商新车销售收入、成本及毛利率对比)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厂商带起的直营模式对传统汽车经销模式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经销商们如今的“苦日子”;另一方面,今年业内由新能源车企带头的频繁的价格战,在带动经销商新车销量的同时,却也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换句话说,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依然,降本增效的需求仍在。抓不住车企,再抓不住经销商,对汽车垂直平台而言,将意味着更长久的低谷。这也是为什么懂车帝们开始自我革命的原因,只是不知它们的革命何时能结出胜利的果实。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消费最前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2024年的生成式AI,到底该投什么?
正文 网易暴雪要「复合」 而在这关服近一年的时间里,国内多家大厂均传出与暴雪的国服合作消息,但均没有结果。 今年以来,暴雪密集与国内头部游戏厂商就国服的“接盘”事项有过接触,包括腾讯、字节跳动、B站。兜兜转转约一年后,有市场消息称,网易、暴雪将“复合”。截至发稿,网易和暴雪均未对此事作出正面直接回应。不过,从《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多名游戏行业人士的交流来看,暴雪国服的代理,最终仍将花落网易。十一个月前,随着网易和暴雪“分手”,暴雪娱乐的国服游戏服务也宣告中止,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而在这关服近一年的时间里,国内多家大厂均传出与暴雪的国服合作消息,但均没有结果。潜在“接盘侠”相继排除“我们公司的体量根本接不住国服,暴雪根本就不会找我们。”当《科创板日报》记者向一名A股游戏公司投资部门人士了解情况时,该人士这样说到,“暴雪只能找那些头部的游戏企业接手。”另一名A股游戏公司高管则告诉记者,与网易“分手”之后,暴雪基本上把有点实力的厂商都接触了个遍,包括其所任职的公司。该公司此前甚至一度跟暴雪国服传出过“绯闻”,但因为种种原因,该公司后来公告明确,没有跟暴雪合作。还有一名游戏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暴雪密集与国内头部的游戏厂商就国服的“接盘”事项进行过接触,找了腾讯,找了字节,也找了B站。相应的结果则是,腾讯方面否认了接盘传闻。今年11月30日,腾讯旗下“魔方工作室”疑似在B站进行魔兽世界相关直播,外界将此视为腾讯将要代理魔兽世界的信号。当时,接近腾讯的人士告诉记者,魔方是腾讯旗下自研工作室,不会代理外部产品,传言不准确。字节跳动方面的情况则更为明了,整个游戏业务现在正在准备全盘出售,也不太有可能接过暴雪国服代理这么一大个烫手山芋。至于B站,前述游戏行业人士称,B站自己的游戏本身就业绩下滑严重,陈睿(B站CEO)接下来的重点是要发力成本低、增长快的小游戏市场,暴雪的资产对于B站而言“太重了”,因此B站也不可能接手。“恶人”科蒂克将离职魔兽世界社区内容也开始更新了而在10月14日微软正式完成对动视暴雪的收购之后,有关于暴雪国服回归的事情,市场更为关切。一名互联网传媒行业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网易和暴雪还能再合作的原因还在于,微软和网易二者本身就有合作,并且关系还算不错。更重要的是,微软的收购案落地后,“有些人快走了”,这里主要指动视暴雪的CEO鲍比·科蒂克。拯救濒临破产的动视、合并暴雪、打造出《使命召唤》等长青游戏、让动视暴雪成为全球游戏巨头——在外界看来,从商业经营角度而言,科蒂克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但是在员工和玩家心中,科蒂克却不是一个讨喜的存在。近几年动视暴雪业绩下滑,《魔兽世界》之后,该公司再无新的现象级作品出现,而《使命召唤》等系列老游戏又难以让玩家满意,员工和玩家们将此归结为科蒂克的经营决策失误。而此前,在和网易谈续约合作时,科蒂克要求前者预付两年高达数亿美元的款项,这直接导致谈判失败,更让科蒂克在那次的“分手”事件当中变成了一个“恶人”。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后,科蒂克按计划在过渡期内继续担任CEO,一直到2023年底。而3天后的12月29号,是科蒂克在暴雪的“last day”,他将告别自己领导了32 年的动视暴雪。前述投资人认为,科蒂克的离开,也许能缓和之前那次“分手”时的种种不体面,让网易与动视暴雪重新合作成为可能。在业界看来,考虑到各项重启成本,网易占据了多方面优势:代理暴雪游戏14年,网易有现成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在国服关闭后并未被处理,重启非??欤煌谆褂斜┭┤彝坝蜗钒嫒?,可以快速重新开服;网易还保存着玩家的游戏数据,在数据转移方面也更为便利。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迹象是,网易旗下游戏玩家论坛APP“网易大神”中的魔兽世界社区,近期已经恢复更新,增加了包括地心之战、魔兽探索服在内的新内容。在暴雪和网易合作破裂后,这个APP中魔兽板块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停服公告。而目前,该条停服公告已经消失,并开始恢复该社区更新。有观点认为,这是为暴雪国服回归作准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造车混战下的华米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