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餐费计入哪些会计科目?如何做账务处理?
正文 即时零售订单量增至62亿,美团的估值逻辑变了? 大手笔的回购,可以看出美团对自身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但需要客观认识到,量变才能实现质变。不妨给美团一点耐心,用时间去见证质变。 要说今年的互联网公司有啥新看点,围绕“本地生活服务”开始的这场商战,这几个月正打得火热。通俗点说,凡是能和“吃喝玩乐住行”沾点边的,都属于“本地生活”的业务范畴,可想而知这块儿市场份额的蛋糕有多大,也难怪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都想来分一杯羹。前两天,美团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的三季度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美团实现营收764.67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润(期内利润)35.93亿元,同比增长195.3%;经调整净利润57.27亿元,同比增长62.4%。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且都超出此前的市场预期,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里的领头羊,美团这份财报的含金量还是值得肯定的。01即时零售订单量增至62亿,美团核心壁垒保持优势拆解美团三季报,得先从了解它的业务入手。美团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核心本地商业业务,二是新业务。其中,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是美团的“现金奶牛”,包括餐饮外卖、美团闪购、到店酒旅等业务,先来看看这部分业务的三季度表现:1、实现收入 577 亿元,同比增长 24.5%,主要得益于即时配送交易量以及到店酒旅交易金额增长。2、经营利润为 101 亿元,同比增长 8.3%,经营利润率为 17.5%。众所周知,美团的核心壁垒是即时配送。而三季度财报亮点之一,正是即时配送服务。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增至62亿,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单日订单量最高达7800万单,创历史新高并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有一说一,作为外卖领域的龙头老大,美团还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是很难得的。当然,为此美团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很多常用外卖软件的打工人,近期不再充值美团外卖的会员,反而开始买神券省钱包了。财报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我们迭代会员计划并提供不同规格的会员全包,以提高交易频次”。再比如美团上线的“拼好饭”活动。现在“拼好饭”的主力价位在5元~15元,常规外卖的折扣定价多在15元~25元,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好饭”享受到更实惠的点餐价格。一方面,“拼好饭”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于低价外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效的优化了美团骑手的配送资源,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对于“老字号”,美团还推出了专场直播促销活动,帮助“老字号”餐饮店焕发新的增长潜力。除了即时配送服务,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里的美团闪购,到店、酒店以及旅游业务也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财报数据显示,8月,美团闪购的日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三季度,美团闪购的年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此外,“美团闪电仓”现已突破5000家,有效补充了传统的线下零售供给。到店、酒店以及旅游业务也在三季度保持了强劲增长,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90%。季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季度交易用户数也大幅增加。回顾美团在本地生活战役中的战略思路:GTV、用户心智、市场份额优先,营收、利润放在次要位置?:诵谋镜厣桃狄滴褚蝗缂韧谋3钟攀?,结合三季报数据来看,说明这个战略思路仍然适用于美团目前的发展情况。但对于这样一家颇受关注的明星企业而言,市场对它的期待值会更高,不仅仅局限于已经为人熟知的业务,那美团还有哪些新业务值得谈一谈呢?02美团为啥发力新业务?美团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三季度,新业务分部收入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5.3%,经营亏损同比收窄。新业务经营亏损率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41.6%同比收窄14.4个百分点至本季度的27.2%。从财报来看,美团的新业务仍在亏损,那为啥还要持续“烧钱”呢?因为美团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巨头,正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而新业务正承载着这一期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有投资界人士说:“当下影响美团估值的三个因素中,抖音的冲击更多是短期,中期是经济向好,更长期看则是实物零售(主要是美团优?。┑墓婺Pв?。”可见在美团的布局中,美团优选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团优选的关键词是“收缩”。2022年4月,据消息报道,美团优选先后撤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等地。2022年10月,美团优选将定位调整为“明日达超市”。如今从三季报可以看出,美团开始重新发力美团优选,虽然受宏观波动和消费行为的变化继续影响增长。但好在运营亏损率同比和环比都进一步缩小。不仅如此,在维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美团优选加强了选品和定价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截至9月底,美团优选已累积4.9亿名交易用户??凸劾纯?,美团想进入实物商品零售,社区团购仍是最有效途径之一,并且规模也一直在涨,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的仓储、配送和冷链网络。今年三季度,美团买菜的用户规模、购买频次及客单价均稳步增长。03写在最后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团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商户基础以及积累数十年的用户真实评价,现阶段来看,其“护城河”依然稳固。但2023年三季度财报发出后,美团股价出现了短期波动情况。营收、利润双增长,为啥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恰恰说明,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巨头,市场对美团抱有很高的期待值,不仅仅局限于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是否继续保持优势,还要看美团新业务的运营情况。对于公司市值的波动,美团CEO王兴在业绩会上表示:“管理层对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外卖单一业务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正考虑推进一笔价值10亿美金的回购计划。”大手笔的回购,可以看出美团对自身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但需要客观认识到,量变才能实现质变。不妨给美团一点耐心,用时间去见证质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金融八卦女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掘金高校摆摊,「鹅腿阿姨」只是个例
正文 拼多多temu,围剿美国1元店 对于Temu来说,前景是美好的,通过整合供应链,它未必没有和达乐、美元树等老牌零售商一争的实力,美国的下沉市场也同样是一个蕴含潜力的赛道。 海外版拼多多Temu,正在美国掀起激烈的价格战。*受到冲击的不是美国本土电商巨擘亚马逊,而是线下的隐形*——美国的1元店?:凸诓煌?,Dollar general(达乐集团)和Dollar tree(美元树)是美国最著名的两家1元店,都位列世界财富500强。前者成立于1939年,1968年就已经上市,如今市值272.24亿美元?:笳咄砹私?50年,成立于1986年,1995年上市,如今市值276.59亿美元?:艹ひ欢问奔?,亚马逊被视为Temu冲击美国市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如果你留意到中 美两国差异化的市场情况,想法或许会发生改变。在美国,线下实体店仍然统治着零售业。近期,亚马逊CEO安迪·贾西接受采访时,首次谈到和中国同行竞争的话题,他提到一个被不少人忽略的关键点:亚马逊只占全球份额1%,美国80%零售在线下,美国之外是85%。而在庞大的美国线下消费市场中,1元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零售业态,它在二战后经济时代开始腾飞,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又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早在2016年,美国就有3万家线下1元店。截至目前,仅达乐和美元树,就分别拥有19503家、16090家线下门店。在Temu进入美国前,它们是更早瞄准美国下沉市场,挖掘美国“穷人经济”的零售商,美国零售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美国零售商*榜》显示,依据2022年销售额排名,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以378.7亿美元、279.1亿美元的成绩位居第17和20名。换言之,和拼多多早年在国内的情况不同,美国下沉市场并非“一片空白”。与其说亚马逊和Temu是强劲的对手,不如说Temu要率先迎战的是达乐和美元树。据Earnest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截至上个月,Temu已经占据美国折扣零售类别约17%的市场份额,虽然仍低于达乐和美元树,但达乐的市场份额从今年1月份的57%跌至11月份的43%,下降14个百分点;美元树的市场份额则从32%跌至28%,下降4个百分点。今年达乐的股价跌幅为50%,美元树则跌了24%。Earnest Analytics营销主管Michel Maloof将这一原因归纳为“Temu的消费品和家庭用品的价格较低,这给实体折扣店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美国下沉市场原本固化的线下竞争格局,会被Temu以线上电商的方式,重塑一遍吗?01 掘金美国的“下沉市场”短期内,Temu很难打开美国中产阶级的市场,不少商家对此心知肚明。一位从事汽配品类的工厂型商家告诉《电商在线》,Temu目前主打的都是一些低价商品,它的逻辑是薄利多销,一些工厂型的商家因此赚到了钱。“但这是针对‘走量’的品类而言的,比如一些快消品,玩具、日用品等。像我们的品类不走量,商品价格带在25—100美金,就不会考虑入驻Temu??突У男枨罅勘旧硎怯邢薜?,就要更关注利润率。”而另一位在Temu上销售小夜灯的贸易型商家则表示,自己最初选品的逻辑就是三点:货值低、体积小、重量轻。商家为什么优先提供低价走量的货品?实际上也是跟着平台的用户画像在走。Temu现如今的用户群体更偏中低端人群,也就是和美国中产阶级群体完全区隔开的下沉人群?:谖迤诩?,Temu直接给出了90% off的折扣今年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曾描述过Temu的用户画像:62%女性、38%男性。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占比55%。分析师甚至直接点出,北美市场受到Temu冲击*的,是线下1元店,而不是亚马逊。“亚马逊的人群质量较高,商品、服务和Temu的差异化较大。而1元店的品类和temu高度重合,人群重合度也高,从收入结构图看,dollar tree、DG的用户质量,比Temu还要差一些,这意味着后者很容易覆盖前者的用户群体。”争夺同一个消费群体,往往是构成商业竞争,最本质的原因。印证这一点的另一证据则是,达乐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托德·瓦索斯在2017年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也曾描述过1元店的核心客户:女性,双收入家庭,每年税前收入4万美元;就业很稳定,但工资增长起伏不定;今年,她的可支配收入约为2%,也就是每年800美元;她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她可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她可能没有Amazon Prime。不难发现,1元店高管们对核心用户的描述,几乎和Temu的用户画像完全重合。下沉市场是块金饽饽,在美国,它还有很高的挖掘价值。过去几年,在“中产阶级缩水,美国人越来越穷”的背景下,美国的几个1元店品牌混的如鱼得水。Pew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从1971年到2015年,美国中等收入者所占总收入份额从61%降至50%。1983年,富人的财富是中等收入家庭的3倍,到201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7倍。而根据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到2021年底,至少有38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中,这一数字占总人口的11.6%。一位定居美国新泽西州的居民告诉我们,“正是因为美国的贫富差距非常大。Temu针对下沉市场做生意,仍然有机会。美元树在美国虽然发展很久了,但毕竟是线下,如果有更方便的购买方式,线上就能买到便宜的东西,并且品类更多,那这部分人群的购物习惯可能也会被慢慢改变。能用几美金就买上好几件商品,这种新奇的体验感,对美国人还是有吸引力的。”02 整合中国供应链,牢牢攥住议价权我们曾在《拼多多出海,用0.01元平替“砍一刀”》中介绍过,Temu采用的是全托管模式、买手审核制度。商家只需要在通过选品后备货进仓库,而之后的平台内定价以及履约过程则由Temu负责,商家更像是“供货商”。其中,在选品层面,决定商品能否成功上架售卖的是买手,平台对于商品会有质量等方面要求,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商家进行??畲?。要和达乐、美元树等老牌1元店竞争,核心要看供应链整合能力和物流配套。以美元树为例,美元树的财报显示,其60%左右的商品来自国内,另外40%来自进口。国内的商品一部分是与工厂直接合作,另一部分是品牌的尾货,价格都可以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进口商品的供应商则主要来自中国、墨西哥、越南,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国家,价格低廉,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此外,在物流层面,美元树在美国拥有15个配送中心,在加拿大也有两个配送中心,这让它95%的商品都可以通过配送中心送到16000家门店。相较而言,Temu*的倚仗,是背靠中国制造、中国的供应链。这一套玩法,早已在另一出海的跨境电商平台Shein身上验证过。Shein快速发展背后,有数百家中国工厂随时待命,它凭借“柔性供应链”,将打样到生产的流程压缩到7天。Temu同样对供应商要求颇多,且对价格的考核更为严苛,对工厂型商家更为友好。前文所述在Temu上销售小夜灯的商家告诉我们,自己是个人卖家,因为入局较早,所以挖掘到了Temu平台的红利。这类商家的思路是自己选品,找到比亚马逊等平台价格更低的货品,通过在国内1688等平台上进货,供给Temu。从2月初至今,这位商家靠着这份副业,每月可以赚到5000—6000元。但她告诉记者,现在这样的思路很难行得通了。“我做的早,当时平台上品类少,价格也好做,没那么多竞争对手。但现在平台上的品类越来越齐全,很多工厂型的商家进入,他们更有价格上的优势,就能拿到更多流量。买手也会持续去监测1688这些平台,看到更好的价格,就来催促你降价。”她还解释,早期Temu是会承担物流费、仓储费等费用的,商家相对省心,但现在,以物流费为例,“商家要自己支付一半了。”在她看来,现阶段的Temu已经不适合贸易型商家进入,大工厂的机会会更多些。然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这意味着Temu的供应商,目前来看是充沛的。一位在亚马逊经营家具配件类目、客单价在20美金左右的商家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黑五,亚马逊首次把预热时间拉长到了十多天,但从旺季的持续时间来看,反而缩短了。往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下旬,我们能感受到明显的流量增长,但今年是从11月下旬开始到12月初。我们的单量同比减少了30%左右,利润下降了约10%。”这位商家透露,计划明年年初尝试做Temu。“我们知道它卷,但打不过只能加入,不少身边朋友都是边骂边做。”在亚马逊的商家很多都是中国商家,如果Temu能将这部分商家都变成自己的供应商,那么和达乐、美元树等线下1元店的竞争,至少不会受制于供给的限制,通过供应商的不断淘汰轮换,也能掌握更优势的价格。这实际上也是美元树早期的盈利秘诀之一。在商品品牌的选择上,美元树每种商品只会选择1—3个品牌采购,大规?:臀榷ǖ牟晒赫呷妹涝鞫怨┯ι叹弑讣康囊榧勰芰?,同时,美元树不签订长期合同,它持续寻找要价更低的供货商,通过比价压价不断提高对上游的议价能力。2019年美元树财报显示,美元树的供应商之中,没有一家占比超过10%。03 Temu的低价生意并不好做通过压榨供应链来不断卷价格的方式,能长久吗?理想状态下,Temu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挖亚马逊上的中国商家,也的确有不少商家开始同时做亚马逊和Temu。有商家告诉《电商在线》,现在中国出海的跨境“四小龙”,也就是Temu、Shein、tiktok、速卖通,其实都在争夺商家。但是商家选择平台的思路其实是不同的。“有自有供应链、品类有特色的,比如服饰品类,肯定优先考虑Shein;品类特别抓眼球,可以激发用户需求感的,会考虑内容型的tiktok;但如果没有工厂,品类又没特色,那么考量的标准就是看哪个新平台的流量最多。Temu和亚马逊都属于货架式电商,如果不属于前面几类,亚马逊的商家可能还是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经营方式。比如和tiktok相比,Temu不需要花精力去做内容。”但多位商家都表示,最终看的无非就是销量、利润、流量。Temu以“低价”为尖刀打开市场,在草莽期,这是最快获取流量的方式,思路其实很清晰。但正如不少商家向记者表示担忧:“有多少商家能经得起这样‘卷’?”实际上,很难说Temu策略是完全正确。但至少,还是能看出它在试图规避一些雷点。在Temu之前,美国人创办的Wish曾被冠上“美版拼多多”的称号。这家2010年6月成立的老牌电商,曾和亚马逊、eBay、速卖通一起被列为全球四大购物网站。它也有过和Temu、Shein相似的经历——去年以来,从全球下载量来看,Temu、Shein相继超过亚马逊。而早在2018年,Wish也曾成为全球下载量*的电商APP,安装量达1.6亿次,超过亚马逊。“低价”策略让Wish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但平台频频发生的产品问题,则最终遭到官方抵制。2021年,在其*的市场欧洲,Wish被法国政府勒令下架。这一事件的缘起是法国竞争、消费和反欺诈总局发现其抽调Wish平台的商品中绝大部分都不符合标准。在给予整改后,法国政府对Wish的回应和行动并不满意,便要求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封杀”Wish。Wish采取传统的平台模式,在Wish开设店铺、上传商品都不需要费用,而仅仅是收取成交额佣金,Wish借此大幅降低商家入驻运营的门槛,但也让商家生态鱼龙混杂。拼多多出海,没有选择国内的平台模式,而是让Temu采取全托管,无疑是吸取了Wish的教训。通过商家供货、平台卖货的方式,平台可以通过品控,至少可以对产品质量有一定把关。但这并不代表,Temu不需要面临这些问题。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都吐槽过Temu的产品质量,他们甚至为此发明了一句口号:“希望Temu不要再往地球扔垃圾了”。一位Temu的用户分享,“买了一双毛毛拖鞋,寄到当天穿上,不到几个小时就开线了”“买了一个电子手表打算监测睡眠,不到一周就坏了”“鞋子甚至给我寄了两只左脚的”……而对此,商家则向我们表示,这是因为极度的压价,让商家只能“一分价钱一分货”。此外,美国和中国相比,对商标、专利等更为看重,侵权也是一个潜在的地雷。今年以来,就有多起针对Temu商家的诉讼发生,甚至Shein和Temu平台之间也是互相诉讼不断。对于Temu来说,前景是美好的,通过整合供应链,它未必没有和达乐、美元树等老牌零售商一争的实力,美国的下沉市场也同样是一个蕴含潜力的赛道。但如何高效地整合供应链,提升管理能力非常关键。而在这一点上,已经在美国运行数十年之久的美国1元店们,有着娴熟的经营模式和老道的经验,来对抗年轻外来的平台,依然会有强大的优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并购潮,最先在医疗服务端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