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2021年2月征期截止23日 错峰办税指南来了!
“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可能不会开咖啡店。”90后王大可去年离职后,回到家乡安吉开了一家名叫DUCK COFFEE的咖啡店,70平左右,投资了30万元。短短一年,身边的“同行”2公里内超过10家。“闲时不断怀疑自我,忙时干劲满满”,王大可说这种过山车的心态能把人逼疯。在很多三四线城市,像王大可这样的咖啡创业者很多。年关将至,他们的小店现状如何?我做了一次县城咖啡店生存调查。1、县城咖啡创业现状:2公里内“同行”超过10家回老家安吉开咖啡店之前,王大可在杭州从事外贸工作?:秃芏嗫Х热Φ呐笥岩谎?,因为喜欢咖啡,他离职后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咖啡创业。“店铺面积70平左右,一共投资了30万元。”王大可介绍,DUCK COFFEE是一家典型的社区咖啡店,去年10月份开始营业,至今已经坚持了差不多14个月。店里有30多款产品,除了经典的美式、澳白、拿铁外,还有很多风味特调,比如草莓特调、百香果美式、冰啤美式等,客单价在20~35元。“目前每天出杯量在60~80杯,偶尔会卖到100杯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个性化,DUCK COFFEE提供两种咖啡豆供顾客选择,中深烘焙的1号拼配豆,和浅中烘焙的2号SOE豆。也许契合了王大可的开店初衷,DUCK COFFEE氛围轻松温馨,就像“我家楼下的小面馆”,平时以堂食客人为主,外卖占比只有20%左右。“开店容易守店难。”王大可坦言,辞职开店以来,心态一直在变化,经历过日营业额超2000的“忙day”,也有出杯量不超过10杯的“悲惨时光”,“闲时不断自我怀疑,忙时干劲满满,这种过山车的心理真的能把人逼疯”。王大可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竞争。众所周知,安吉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今年因为“咖啡店多”登上过热搜,一个小县城开了300多家咖啡店,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王大可也表示,近一两年间,不同风格的咖啡店在安吉遍地开花,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之前周边2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两家咖啡店,现在已经突破10家。”这是全国县城咖啡市场的一个缩影,几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咖啡店就开遍了县城。江浙的青田、东北的延吉等也都因为“咖啡热”相继“出圈”。另一方面,守店带来的压力同样不小。“很多客人都觉得辞职开咖啡馆,做喜欢的事情很酷,但是很多煎熬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是看不到的,我热爱咖啡这个行业,但是并不建议大家盲目入局。”然而,县城开店热还在持续狂飙。小红书上,关于“县城咖啡”的笔记已经超过3万,裸辞回乡开咖啡店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诸如“小县城开咖啡店,做好这几点稳赚不赔”“如何在县级城市开好店”“给三四线城市小咖啡馆的一些建议”等笔记数不胜数。王大可表示,开店并不能和自由划等号,甚至有时候比996更加“不自由”。经过了一年的“心理折磨”,跟开店之初相比,王大可现在的心态总体趋稳。他说,三四线城市没有一二线卷得那么严重,但是县城咖啡店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卖点,“没有特色的店肯定走不长远。”天津蓟县中中咖啡的主理人文乐,也有同样的想法。2、“下沉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不那么容易抓住了”“大城市易攻难守,小城市易守难攻,下沉市场群雄割据。”今年8月份,中中咖啡主理人文乐,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样一句话。文乐已是咖啡圈的老手,已经在天津蓟县开出多家门店。最近,我询问他今年的经营情况时,他坦言,今年仍不打算扩张,主要还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目前,文乐的6家社区店“中中咖啡”和5家景区店“可否咖啡”,经营情况基本和去年持平,变化不是很大。“其实各行各业都能感受到,当下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现在不是扩张的好时候,未来即便拓展,也需要进行策略性调整。”对于今年的经营策略,文乐的思路很清晰,围绕“稳”重点做三方面的工作:提高上新速度,每半个月集中推一款新品,之前主要卖经典咖啡,今年增加一些风味咖啡吸引顾客;持续推出品牌周边,不断触发、唤醒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给消费者带去更多新鲜感;持续做私域营销。目前会员群里的复购率可达到50-60%,群里90%的用户月下单至少一次,在当月产生订单,优惠卷领取核销率在50%以上。目前每家店的营业额能稳定在1000-1200元,比较平稳。但是文乐说,今年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在他的咖啡店附近,头部连锁品牌店明显增多。比如某家门店周边去年只有1家瑞幸,现在增加到3家,并且还多了1家库迪,1家幸运咖。头部品牌的下沉动作正在加快。“市场的空缺将会逐渐被填补,赛道会变得拥挤,红利逐渐消失,未来拼的是运营能力。”文乐认为,人们对咖啡的品质需求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只有提高品牌自身的运营能力和经营效率,才能做出既好喝又不贵的咖啡,吸引更多消费者。“下沉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不那么容易抓住了,大家都在挺,只有练好产品、树好品牌,打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才有希望。”3、下沉再也不等同于“低端”,照搬大城市那一套也行不通了王大可和文乐的故事,是近年来咖啡创业浪潮的一个剪影。在他们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创业者在不同城市经营着自己的咖啡梦想。然而,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不同地域或有其特定的消费特性,照搬大城市那一套显然是行不通的。比如,云南有个幸也精品咖啡,在云南的四五线城市、甚至小县城,走精品咖啡路线,用“反常规”的运营模式走出自己的路,一年开出50+店。还有四川绵阳的“快乐咖啡商店”,以“快乐咖啡”为定位,专注产品和核心消费群维护,不到两年时间,沉淀了20万+会员。不同区域市场或有不同的“切入”机会。对创业者来说,开店也需要“量身定制”,找到细分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差异化定位。但需要警惕的是,下沉市场并不意味着低端和粗糙。事实上,随着咖啡日益普及,需求逐渐分层,三四线城市精品咖啡市场也已经逐渐成形。明确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节奏,不断求新求变,县城咖啡仍有无限机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咖门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谷歌大模型Gemini能否打败GPT4?
正文 转向更卷的奶茶,库迪这是要在咖啡上认怂? 不补贴难以建立竞争力,补贴不利于长远发展,某种程度上,茶猫已经失去了最优解。 卖咖啡刚满一年,陆正耀就带着名为“茶猫”的奶茶项目再度登场。根据多位网友的爆料,茶猫采取和库迪咖啡一样的联营商模式,且有低价补贴策略,主打低价茶饮市场,全场统一定价6.9元。熟悉的加盟模式,熟悉的补贴策略,甚至首批门店还会优先开放给库迪联营商,让他们看起来多了一个可以挣钱的业务。只是,从全国各地都出现库迪门店倒闭、转让的现状来看,新业务能挣钱的概率可能并不大。众所周知,库迪自成立起就是靠着低价补贴一路狂奔,一口气将门店开到了6000家。9月初,官方甚至发布了看似力度更大的补贴政策,并宣称会持续至2024年。那么问题来了:补贴加码后,联营商为何反倒撤场了?延续补贴的茶猫会走库迪的老路吗?01“薛定谔的补贴”背后,联营商困境难解尽管9月新发布的补贴政策看起来力度不错,但按照时间线细细推算就会发现,库迪给联营商的补贴并不如官方所说的“加大力度”,反倒有逐步收窄的态势。整体来看,6月份的“0元喝咖啡”期间,联营商拿到的是*力度的补贴。虽然这个活动并未持续太久,但奔低价来的消费者和奔补贴来的联营商都不少,让库迪的门店规模得以迅速起势,提升至4000家左右。6月份之后,库迪将策略改为维持较低的产品定价,大部分库迪的产品都只要8.8元。当然最重要的是,推出了多店补贴至10元的政策。最早入场的联营商都想尽量缩短回本周期,几乎都选择再开一家或两家店。这期间,库迪门店规模提升至如今的6000家左右。但快速扩张的不良影响也在这期间愈发凸显。前期忽视供应链建设带来的门店原材料长期性缺货,直接造成了消费端的强烈不满。基于库迪创始团队众所周知的“财务造假”前科,加之现阶段资本市场对消费项目考核趋严,库迪获得外部输血的可能性本就不大,一旦消费端不愿买单,将直接影响总部现金流。早些时候,抖音商业博主“强哥聊聊新餐饮”就在其视频中爆料,从6月开始,库迪已经开始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做结算。同时,陆老板本人至今还关联四项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总执行金额超过20亿。由此可推测,库迪现金流并不乐观。现金流不支,高额补贴自然难以维系,库迪只得拔高补贴门槛。当前,除开活动主推的生椰拿铁依然维持在9.9元,库迪店内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已上调至15元左右,再难够上规定的补贴线??此迫栽诓固?,但要真正拿到补贴却越来越难。“薛定谔的补贴”之下,库迪联营商的处境愈发艰难。有行业人士观察到,大部分库迪门店的销量相较9月份已下降50%以上。有联营商晒出自己的订单截图,显示门店的日订单量甚至不足20。淡季已至,在人力、租金等成本并不会同步减少的情况下,联营商接下去的日子很难好过。02补贴or不补贴,茶猫没有*解“开店多、闭店多”的规模不经济其实可以看出,低价补贴这条路,库迪并未走通。而从新茶饮市场的竞争现状来看,被陆老板寄予厚望的茶猫未来只可能更难。一个显著的市场趋势是,被茶猫盯上的下沉市场已经成为多数玩家的主战场。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茶饮的订单量仍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市场,但下沉市场订单占比已从2020年的15.9%提升至2022年的20.6%,而一线市场占比则有明显收缩。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茶猫作为新品牌要快速抢夺优势,只得像当初的库迪一样,往低价发力。但,新茶饮早已完成高中低市场布局,低价品类并不稀有。喜茶、奈雪推出了价格亲民的纯茶品类,蜜雪冰城4块钱的柠檬茶更是常年的“*”。这实际意味着,不论是否延续补贴战,茶猫都难以获得*的发展优势。如果茶猫选择不再走低价补贴这条路,那么其定价会处在15-20元的价格带。这一价格区间,站满了包括茶百道、书亦烧仙草在内的竞争者,他们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客群和门店。茶猫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在没有足够惊艳的新品加持下,不仅难以与这些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也很难建立起竞争力。如果茶猫选择延续库迪的低价补贴策略,那么在同一价格带上,就势必要和早已突破万店规模的蜜雪冰城短兵相接。在供应链成熟度与蜜雪冰城相差甚远的不利开局下,这注定会是一场茶猫占下风的较量。早有媒体爆料,茶猫会与库迪共用供应链,帮助品牌尽快度过市场适应期。但,库迪供应链暴露出的问题早已引发诸多不满。在库迪官方官宣《甄嬛传》联名的帖子下,不少消费者都强调了“周边尽早到位”。原因就是此前的多次活动里,基本都出现过“周边长期性缺货”。有人说自己的爱心小熊贴纸等了三天才拿到,也有人说此前新代言人小卡活动都结束了,自己还没看到其中一款明信片。不止周边这种保存期限相对较长的原材料缺货,甜品麦芬、瑞士卷、大福等也是不少库迪联营商店内常态性缺货的产品。供应链带来的不良影响,不仅影响消费体验,也让联营商们有苦难言。有联营商因店内单杯打包袋缺货,不得不使用双杯打包袋打包单杯饮品,配送过程中出现倾倒撒漏的概率大大增加,影响了顾客体验。为尽量降低对门店口碑的影响,他有时不得不选择牺牲自身利润让顾客退款??梢栽ぜ?,长此以往,品牌的好感度必然会受到影响。不补贴难以建立竞争力,补贴不利于长远发展,某种程度上,茶猫已经失去了*解。03结语回看库迪一年拓店6000家的发展历程,很难不让人惊讶其迅猛。在万店规模成为衡量连锁品牌价值关键因素的今天,这本可以成为库迪*的优势。然而,对供应链、产品、服务等核心层面的疏忽导致优势逐渐演变为劣势,越来越多的闭店数让门店规模成了“空架子”。在尚需沉心补足功课的节点却选择开辟新业务,陆老板这次能否成功现在还无法定论,但从已经折戟的舌尖英雄、趣小面和发展遇阻的库迪来看,茶猫大概率会走向库迪的老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灵猫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耢幕平鹬楸κ谐?,谁会是新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