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会计实务_会计学习内容详解第一百四十八页详情
正文 清科创业举办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 创投力量纵论行业未来 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的成功召开,对于推动行业建设与发展、提升投资机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年12月13-15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论坛在“坚守与适变”的强音中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在上海举办,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清科创业(1945.HK)、投资界主办。万亿资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股权投资的力量,盘点行业变迁与发展趋势。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金融强国”这一概念,彰显着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愈发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近年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而股权投资作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贯通实体经济血脉、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次年度论坛搭建专业交流平台,集结百余知名投资人超强阵容共赴行业之约,深入探讨产业投资趋势、行业焦点话题,聚智、聚心、聚力,再出发。巅峰论道,投资大咖坐镇三天论坛风云际会,投资大咖以前沿视角专业论道,现场金句频出,气氛热烈。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清科创业CEO倪正东;上??拼醇诺澄榧?、董事长傅红岩;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管理合伙人贺志强;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红杉中国合伙人郑庆生;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葆;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等重量级嘉宾到场,集智聚力,围炉市场奥秘,解读未来发展机遇。识变适变把脉行业趋势13日上午,论坛以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清科创业CEO倪正东发表的主办方致辞正式启幕,同时发布了《2023中国股权投资发展报告》,倪正东分享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发展重点的一条就是‘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的建设’。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并表示:“今年的创投市场让人感受异常深刻,我们要坚守初心,适应变化,同时更要适当地进行变化。”全方位展现市场发展格局的《2023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也在现场正式揭晓。上??拼醇诺澄榧?、董事长傅红岩发表主题演讲,提出一定要回归投资的本质,“投资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用现在的资源培育出未来的冠军,本质是财务回报,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更要为社会创造财务价值。”在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下,坚守与适变显得尤为重要,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在影响力对话环节中表示:“投资行业,要用一种相对长期的持久战的心态来做事情,不必在意短期的起、伏、得、失,而是有韧性地往前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则从退出端角度分享道:“在退出端,今年IPO的温度有所下降,对创投机构有一定压力,但我们也经历过很多次类似的情况,相信这一状态不会是长期的,也希望中国资本市场历经调整能变得越来越好、更加活跃,这样我们一级市场的退出才能实现正向的循环”。近年来,股权投资行业由“野蛮生长”走向了“精耕细作”,越来越多的股权投资“活水”流入科技创新领域,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就此表示:“中国的产业优势强大,科技创新正在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未来也会源源不断的输出到国外,我们的核心是与国家政策同频,聚焦科技创新,投到优秀的创始人。”在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看来,当前的投资逻辑已经悄然生变:“在最早期,国家有几大战略新兴产业,我们只要觉得能上市就参与了。然而这些年的经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收窄范围,专注于特定的领域。”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则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创投行业所从事的业务恰好链接了“科技、人才和创新”三大要素,在金融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投行业依然大有可为。而投早投小投科技这一专注价值创造的创投生态也日益稳固,险峰长青管理合伙人赵阳提出,希望越来越多的机构把科技投资的“无人区”变成绿洲,“‘无人区’里面最重要的是陪伴,其次帮助企业找场景、找订单、找人才,整体来讲,地方产业落地变得更加早,需要提前布局,慢慢建立生态”。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募投管退新局面、细分领域新赛道,投资机构该如何勇闯“无人区”、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长坡厚雪 专注价值先行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硬科技成为创投行业主战场,2023前三季度,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生物医疗三大领域投资案例数合计占比过半。国方创新管理合伙人、副总经理王磊在“硬科技投资新范式”圆桌讨论中表示:“未来30年的投资机会应该是在于向上溯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关注原创性和颠覆性,包括材料领域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也都是在寻找向上溯源的空间。所以我认为这是结合变化趋势下的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同样,医疗健康也是长坡厚雪的赛道,关于医疗投资的拐点,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陶峰表示:“在全球市场来讲,biotech越来越针对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对生活方式有影响的产品会变得比过去的市场更为巨大。在中国市场,人们医疗产品上的消费90%会发生在65岁之后。有产阶层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也是对这个行业非常关键和非常确定的变量”。此外,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分享了碳中和投资的实践与坚守,他表示:“碳中和对整个国家的层面来,必然是一个超大的利好和坚定向前的趋势。而要成为未来优质产能和技术的提供者的核心要求则是具备高壁垒、快速持续迭代的技术”。乘势而上 加码新兴领域2023年,AI时代呼啸而来,行业飞速发展,论坛设置“AI时代的投资机遇”圆桌讨论,元璟资本管理合伙人刘毅然表示:“在AI的‘天空层’,中国的创业公司是追赶者,有足够多的互联网大厂在积极的追赶,还有非常多的人才储备,短期会有一些落后,长期我们会紧紧的跟随;另一方面,在AI的‘落地层’,不管是智能电动车还是机器人,长期积累的制造业效率成本和性价比优势,让创业公司有机会大放异彩”。与此同时,以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黄金时代”。广发信德高科技与智能制造投资部总经理黄贤村分享了关于如何深挖先进制造的真知灼见,“近几年,国内制造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在投资端得益于国内市场以及政策的扶持,某些行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比如今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了30%,并且已经引领全球的发展。”今年以来,各地纷纷“以产业,促经济”,千亿级政府引导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浙江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钧在以“构建区域产业投资新生态”为主题的影响力对话中分享道:“政府背景的基金需要什么样的GP,我觉得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合规性,其次是对于专业赛道、细分领域产业的理解,第三是对政府产业基金特点及政策性要求的理解。”多位嘉宾分享了各自的投资布局与专业思考,干货满满,亮点不断。同时,论坛围绕硬科技、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数字经济四大产业方向举行多场LP GP对接会,打造募资高效对接平台,精准对接募投需求,现场近距离碰撞合作火花,对接会反响热烈,收获良好口碑。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的成功召开,对于推动行业建设与发展、提升投资机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坛现场齐聚200+VC/PE投资大咖、1000+投资机构及科创企业,融合多样交流活动,呈现一场探寻行业破题之策的思想盛宴,以创投之力唱响时代之声。二十三年来,行业淬火炼金,千帆过?。宦厶匙魑幸导岫ǖ募ふ?、参与者、建设者,将继续践行集聚创投力量、共享市场机遇、前瞻行业趋势的使命,笃行不怠,奋楫新程。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713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清科创业2023年中国早期投资机构30强
正文 2元面包店爆火,这是一条好赛道吗? 2元面包现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只是暂时的,他们越来越倾向高性价比产品,却不是无门槛接受低价。 在今年的消费环境下,各行各业似乎都开始讲起了*性价比的故事。6月,济南火车站附近的2元面包店开张,提供十多种口味的面包,价格多是2元,少部分面包为2.5元或3元,开业后迅速走红?:芸?,两元面包店开始在山东其他城市出现,到现在,南宁、柳州、贺州、河池、防城港等区内城市也相继有2元面包店开业,甚至北京都开了一家。一位日照的消费者表示,“我们小区附近开了一家,里面一直在做,但端出来就卖完,还需要排队。”2元面包店的异军突起,难免令人联想起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两元店”或“十元店”。“走过路过别错过,全场2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当初类似的叫卖声或许充斥了不少人的童年时光,成为他们对上个年代的共同回忆。但如今的2元面包店是否会像当初的“两(十)元店”一样在全国各地蔓延呢?又是否终将昙花一现,被时代所淘汰?可能,2元面包店还不如两(十)元店坚挺。对高价面包的一种“反抗”2元面包店,主打的就是一个低价。如济南一家开在长青大学城商业街的店,奶香原味、黑米葡萄、经典红豆的面包,价格均为2元,其他肉松海苔、椰蓉提子、抹茶红豆的口味,价格仅为2.5元;再比如哈尔滨顾乡大街上的一家店,原味、椰蓉、黑芝麻核桃、红枣豆沙的面包,价格均为2元,其他肉松、蔓越莓、黑米、蓝莓等口味的面包,价格为3元。这些面包店多开在小区、大学城及菜市场附近,门面醒目,天然的人流聚集地为其提供了客源。据一位淄博的店主表示,*天试营业,一小时就卖出500元,“面包根本不够卖,很多人陆续来问,只能说没有了”。按照她的计算,店铺的平均客单价在9块7,相当于四个面包。*的低价为2元面包店迅速积累了*批消费者,而这一“新物种”在社交网络的走红,又成功吸引了新的尝鲜者。一位济南的消费者称,自己是听说天桥区有一家2元面包店特别火,才专门到这边来买,等了差不多20分钟才买上,一人限购4个,才花了9块钱。这种2元面包店的商业模式自然是薄利多销。面包虽然有十几种口味,可制作流程极度简化,就是圆圆的面包,里面变换各种夹心,而靠着2元的商业噱头,据悉,一家门店一天多的可卖出上千个,少则几百个,甚至有店主称日流水达两三千。这和曾经风靡的两元店颇为相似,纷繁杂乱的日用百货满满当当推挤在货架上,“全场两元”的口号*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真的盈利吗?这是不少人共同的疑问。回看两元店,两元店在大众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的环境下,之所以能存活许久,除了迎合当时的消费需求,靠低价走量,还有关键的一点,即两元店的日用品和非日用品品类繁多,日用品固然利润少,但可以以日用品引流、带动非日用品的销量,后者毛利较高,支撑起两元店的盈利。而2元面包店显然不具备这一底层逻辑,其产品价格普遍偏低,SKU偏少。说到底,2元面包店的出现,并不像当初的两元店属于顺应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的产物,它本质上更像是对近两年面包烘焙市场上被“哄抬”的高价之风的一种反抗。受资本、营销及高端化发展的影响,面包糕点越来越高的价格早已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我们随便走进一家网红面包店,橱窗里外观精致、个头迷你的可颂、吐司和欧包,标价普遍高到两位数,随手买点,一结账起码六七十,消费者直呼吃不起。因而,2元面包一经面世,备受欢迎。失去面包自由的消费者,借低价面包对高价面包倾泻不满,但这并不能证明大众对2元面包具有持续性需求。加盟模式?2元面包店缺一个“叶国富”2元面包店卖的只是2元一个的面包吗?自然不是。在一位店主的直播间里,明码实价地写着教学的价格:9800元/人,学员可从主播那里学习开店流程、制作工艺、产品配方及菜单更新等。而另一家某品牌的2元面包店,招商人员给出了详细价目表,线上视频学技术为2980元,线下学技术为4980元。教学是*步,商家和学员聊得好了,下一步通常就是谈加盟,依靠加盟模式,也是赚钱和扩张更为高效的方式。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不少2元面包店的加盟品牌。以“苏昧”2元面包店为例,一位加盟负责人给出了报价,原价2.98万元,包含培训费用、设备费用和后期的菜单更新等服务。如果所在的城区是空白的(无人加盟),还可以有7000元的减免??孔偶用?,“苏昧”2元面包店近几个月迅速扩张,广州、济南、合肥、昆明、宁德等多个城市均有其门店。脱胎于美妆杂货铺哎呀呀的名创优品,作为两(十)元店这种传统商业形态从繁荣到沉寂后的*幸存者,所依赖的也正是加盟商。创业之初,叶国富只花了两年的时间,门店数量就突破了千家。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在国内有3802家门店,其中只有20家是直营,剩下都是加盟店。在两(十)元店流行、加盟行业还不规范的时代,名创优品的优势之一即表现在它的加盟制上。叶国富打造了一种“投资型加盟”的扩张模式,加盟商只需承担品牌使用费、门店租金、装修以及首笔铺货的货款,剩下的都交给名创优品,便可坐享其成。这种方式让加盟商和名创优品一起吃肉喝汤,实现共赢。然而,观察当前2元面包店的加盟模式,从宣传造势到吸引加盟商及加盟店管理,整体上透露出一种急于收割韭菜的嫌疑。自2元面包店火了之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展示开店成果的帖子,如“95后辞去空姐工作做2元面包,每天营业额3000+”、“96年宝妈不上班,开2元面包店月入14W”…仔细看这些帖子,内容其实大致相同,都记录了从辞职到依靠2元面包店创业成功的经历,意欲勾起大众的投资热情。价格低,是2元面包店吸引加盟商的杀手锏,相比奶茶店、咖啡店动辄数十万的加盟费,2元面包店的总费用不过3万块钱左右。不过相对地,品牌能给予加盟商的帮助也很少,一位加盟商称,“交了加盟费后,总部只给了我们一个配方,后续产品更新的只是馅料”。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还是其次,实际上不少2元面包店的商家或品牌,连资质都没有,它们本身不符合“两店一年”的要求,却在成立不久后就急于招加盟商。如“轻森”、“爆囧”,都没拿到特许经营备案资质,后者更是开业不到两个月,可据透露,“轻森”2元面包已在山东淄博、滨州等地“拿下了”部分加盟商或代理商,“爆囧”2元面包也签下了38个加盟商。餐饮品牌向来离不开加盟模式,让加盟商真正赚到钱,这些品牌才能借此扩张、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实现规模效应。对2元面包店而言,加盟的混乱只会让其加速消亡。*性价比在烘焙行业走不通今年以来,消费市场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性价比的打法正在诸多领域大杀四方。电商行业,拼多多业绩大涨、股价飞升,美股市值一跃超过曾经的“老大哥”阿里,而有着拼多多式基因的跨境电商Temu及Shein,凭借性价比在海外市场也大获全胜,搞得亚马逊这一电商巨头用户流量急剧下滑;零食市场,零食折扣店加速跑马圈地,良品铺子放低身价,迎来*规模降价;服装、美妆、雪糕、旅游…在这些最贴近大众生活的行业,曾经消费升级的主力军—年轻人—率先引领消费者“暴打”高价消费品及各种打着高端化旗帜涨价的品牌,轰轰烈烈地投向高性价比的怀抱。2元面包店也正是站在高价面包及新中式糕点被资本和消费者所抛弃的时间点上,迅速靠*低价获得热度和流量。但与其他行业不同,2元面包店既缺乏产业优势作为低价的支撑,也满足不了消费者对烘焙产品在口味、口感、新意等方面的需求,低价烘焙市场的发展空间属实有限。我国烘焙食品行业的发展扩大和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脱不开关系。近些年来,不知从何时起,精致、小巧的面包成为了当代年轻人早餐的优先选项,尤其是社交平台极大地刺激了用户的分享欲,吃面包仿佛成了小资、中产阶级的风向标,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理念大大激发了烘焙食品市场的增长。据艾媒咨询的《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每周至少购买一次烘焙食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93.2%,其中每天购买烘焙食品的消费者达6.6%。另外,相比2021年,每周购买4-6次的消费者占比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催生出了不少真正喜欢和享受面包的面包星人,他们热衷于积极寻找当地的特色面包店,将各种美味的面包作为土特产带回家。用户需求是面包烘焙高端化的核心缘由,尽管当前越来越高的定价已经引发年轻消费者的反感,舆论上掀起一阵“讨伐”高价面包的阵势,可是这不意味着消费者对面包产品的消费出现降级,而是面包店售卖的高价面包质量并不足以支撑其高昂的价格。在讨伐的背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实是用更加平价的价格,买到符合其价位的、更好吃的面包。所以说,2元面包现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只是暂时的,他们越来越倾向高性价比产品,却不是无门槛接受低价。这也意味着一旦面包行业像新茶饮、咖啡等赛道一样“卷”起了价格,2元面包很容易就被年轻人抛之脑后。2元面包在各地的兴起,目前看来像是一盘散沙,它缺少一个像名创优品之于两(十)元店这样的领头人,或许,在极低的利益面前,谁也无法成为这个领头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手机圈的2023:向左「冲高」,向右「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