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无车承运人如何抵扣进项税额?
正文 危机持续,健林卖「子」 就在几天前,万达电影董秘在网络平台回应投资者流动性疑问时还坚持表示,疫情以来公司高度重视现金流的稳定,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44.2亿元,能够保障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及支持长期战略发展。 王健林面临的危机还在持续,继6年前打包出售文旅与酒店业务之后,万达系终于开始再次甩卖旗下资产,以应对眼前的困境。不同于6年前,这次可供王健林摆上货架的资产已经只剩下万达电影与商业。12月6日,万达电影突发重磅消息,称实际控制人王健林拟将其合计持有的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投资”)51%股权转让予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儒意投资”)。同日,又有市场消息称,珠海万达商管在和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透露,万达集团拟出售旗下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以换取流动资金,目前正在与险资机构洽谈。有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地产行业下行周期持续发酵,众多出险房企均在不断打着抛售旗下资产,近期又有华侨城等央国企加入其中,“货架”上早已堆满了住宅、商业、文旅等重资产项目,市场极度不利于卖家,万达系此时出售资产项目大概要“打骨折”了??銮彝北黄亓酱蠛诵淖什凰β?,足见万达系如今局势危急。市场普遍认为,此轮危机不亚于2017年数百亿元打包甩卖旗下文旅城与酒店项目,但不同的是,如今的市场行情恐怕没有下一个“融创”与“富力”为其兜底,万达的前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霾。01 万达商管再次牵手险资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的商业地产项目主要产品是城市综合体,这种产品模式就是建设一个大型万达广场,旁边配套建设一些写字楼、商铺、住宅等,把配套物业进行销售,用销售产生的现金流投资持有的万达广场。2023年上半年,万达广场新开业12个,累计开业484个。2023年上半年总租金收入263.2亿元,同比增长4.5%;净租金130.1亿元,同比增长7.2%;可比万达广场净租金同比增长3.8%。出租率98.2%,租金收缴率100%。从经营数据来看,万达广场毫无疑问是万达系的优质核心资产。但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传统地产商明显偏向于保守,王健林因此将橄榄枝伸向险资。且根据媒体报道,万达集团在和接触的买家谈判中曾提出,物业项目可以出售给对方,但要求自己有回购权力。对于这一条款,有买家直接选择拒绝。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万达首次将旗下商业项目出售给险资。2023年10月,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退出上海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股东名单,上海家昇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芜湖浦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手接盘该公司100%股权,后两者均为险资机构大家人寿保险间接持股公司。上海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旗下主要资产正是万达在上海的第二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开业于2009年9月的周浦万达广场。而此前不久,2023年5月底,大家保险还将万达旗下的上海松江万达、西宁?:虼锖徒盘ㄉ酵虼锶龉何镏行募浣邮杖肽抑?。由此可见,彼时万达商管恐怕就已经有了流动性不畅的苗头,这或许也是王健林能可顶着300亿元对赌协议压力,也要力推珠海万达商管年底前上市的根本原因。02 万达电影或投向腾讯系怀抱与万达广场急寻买家的尴尬境遇不同,万达电影的处置工作似乎进展颇为顺利,且上海儒意影视接盘万达电影,称得上门当户对。虽资历上不及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传统行业巨头,但近年来凭借《琅琊榜》《芈月传》《缝纫机乐队》《你好,李焕英》等爆款影视剧,儒意影业迅速崛起,并获得资本的青睐。2020年被恒大集团大手笔收购,后来又被互联网巨头腾讯趁势收入囊中,儒意影视近年来历经多轮资本加持,发展势头也算不错。据天风证券研报,2021年第二季度,腾讯控股与中国儒意达成协议,进行若干影视版权资源共享。2022年1月,中国儒意宣布进军游戏业务,获得腾讯计算机为公司游戏产品提供的技术服务和渠道推广支持。随后经过多轮股权投资,腾讯对于儒意影视的投资力度还在不断加大,而此次收购万达电影,显然也正合其意。值得一提的是,万达电影陷入现金流危机并非一时之困。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万达电影分别亏损47.29亿元和66.69亿元。虽然在2021年实现了微弱盈利,但2022年再次陷入亏损,净利润亏损达19.23亿元。早在今年7月23日,上海儒意影视作为受让方与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转让方)订立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上海儒意影视以22.62亿元为代价受让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49%股份。7月10日,万达投资与陆丽丽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向东方财富“老板娘”陆丽丽转让其持有的万达电影1.8亿股股份,总转让价格约为21.73亿元。紧接着,7月18日,万达投资再次拟向莘县融智兴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转让其持有的万达电影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77亿股,转让价格为13.17元/股,总转让价格约为23.36亿元。加上此次出售剩余万达投资51%股权,王健林将彻底清空其一手创办的万达文化产业。不过即便如此,在此次交易披露之前,万达电影依然嘴硬。就在几天前,万达电影董秘在网络平台回应投资者流动性疑问时还坚持表示,疫情以来公司高度重视现金流的稳定,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44.2亿元,能够保障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及支持长期战略发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爽剧依然很香,阅文知乎都来了
正文 华为攒新局,大半个车圈排队送钱 对于车企而言,加入华为的朋友圈会是最优解,如果不加入,会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一个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正逐渐长成。 这可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转折点。华为车BU的部分业务将独立发展,摇身一变成为一家新公司。不过精明之处在于,新公司不再是华为自己兜底,而是通过股权开放的方式,吸引车企加入。*家入股的车企,就是长安汽车。在未来,或许不止一家车企加入到这家新公司。这意味着,华为车BU将和车企深度捆绑,其中既有业务也会有实际利益,车BU也扫除了一个*障碍——车企最忌惮的“失去灵魂”顾虑,抹消了。对于车企而言,加入华为的朋友圈会是*解,如果不加入,会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一个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正逐渐长成。国家级智能技术平台诞生市场对于华为概念股,向来是闻风必涨。今天A股开盘,长安汽车直接涨停。国联证券也发布研报,给予了长安汽车买入评级。根据双方签署的《投资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最重要的一项,是华为新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而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新公司的未来发展。长安发布的声明公告显示,合作的甲方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乙方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新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并且华为会将专用于新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注入新公司。这个目的非常明确——华为要将自己的智能汽车实力,大规模落地到实处了。而作为乙方的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将出资获得新公司的股权,比例最高上限为40%。简单来说就是,华为出技术出人,长安负责出钱。此外,长安的公告还特别提到,新合资公司将基于市场原则独立运作,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新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事实上,在双方官宣之前的几天,“长安汽车入股华为车BU”的消息就在网上热传,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将被从华为体系中剥离的传言也愈演愈烈,甚至连估值都有了——2500亿,转手后的*大股东是重庆市国资委,而长安是*一家参与收购的车企。彼时长安回应,网传入股华为车BU消息不实,华为也表示不清楚此事。事实证明,传言向来不是空穴来风。目前还没有公布新公司各方具体的持股比例,但从长安持股不超40%的上限来看,新公司依然由华为控股,且除了长安这个大股东之外,新公司还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这意味着未来长安不会是*的股东,新公司的产品、成果也不仅限于给长安一家车企使用,这也给未来其它想要合作的车企留下余地。据*财经报道,目前双方具体合作事项仍然在洽谈中,预计6个月内完成。长安汽车表示,华为拟成立的新公司仅提供解决方案等技术支持,不造车。为什么是长安汽车?长安汽车,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之一,总部位于重庆。虽然归属国家队,但其估值一直不算高。截至11月9日,长安汽车1倍的市销率PS远低于3.3倍的小鹏汽车,2.6倍的理想汽车,也低于长城汽车1.4倍的市销率。而作为自己的邻居——赛力斯,市值一度逼近这家百年车企,11月26日收盘后,双方市值分别为1146亿、1764亿元。早在上周四,当天长安汽车一度涨停,全天爆量成交额达到了137亿元,周五盘中居然继续创出新高,成交量也接近100亿,这么大的成交量大概率不是散户所为,尽管否认了此前的传言,但事出反常必有蹊跷?:突那J?,无疑是引爆股价的重要推手,而且长安与华为合作也非首次。2019年,长安汽车和华为在重庆签订了智驾和座舱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是阿维塔的雏形。随后阿维塔出现,让长安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契机,今年8月,有了长安与华为继阿维塔品牌之后的第二次结盟,长安子品牌深蓝与华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随后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了全面持续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加深。此次参与华为新公司的创建,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限度借助华为在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自身的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对于迫切需要拿到下半场船票的长安来说,多年造车的丰富经验、手握720亿元现金是其优势所在,智能化恰恰为其短板。各自为营的情况下,成本效益并不高,花巨资砸研发,是长安汽车不想看到的局面,一来不是自己擅长,二来时间周期也太长。而且不难想象,即便是新合资公司成立后,HI模式下的阿维塔12就是合作模式的样板。即便后续有别的车企加入,但阿维塔依然会是得到华为技术支持最全面、智驾体验最完善的品牌之一。另外,华为其实在20万以下的车型还没有明确的合作车企,而在这一价格区间长安的优势十分明显。随着长安再次搭上华为的这艘大船,有些人却感到了危机。就在被华为,长安汽车合作设立新公司的新闻刷屏的当天,赛力斯连夜发布了一篇声明,似乎在强调自己才是华为的小甜甜。赛力斯在声明中再次强调,自己才是华为车BU合作最深、范围最广、装车量*的整车合作伙伴,而且接连用了好几个“不影响”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还表示自己已收到关于共同投资目标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邀请,公司正积极论证参与投资与合作的相关事宜。“中国版”博世的诞生随着问界新M7“起死回生”般的热销,又有与奇瑞合作的新车——华为智选车业务的*轿车——智界S7的到来,可以说华为车BU迎来了成立以来的高光时刻。此时却考虑新建一家公司,华为在下一盘什么大棋?此前余承东曾透露,汽车业务是华为旗下*亏损的业务。并表示华为在汽车这块业务的投入很大,每年都达到十几亿美元。除了巨大的资金投入,在人力资源上,华为也不含糊,余承东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直接投入了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根据华为2023年前三季度的财报,其收入4,566亿元人民币,同比2022年的4,458亿元,仅增长了2.4%。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是798亿,但这其中还包含了卖掉荣耀的527亿,“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39亿,虽然比2022年底的1,473亿增加了766亿,但如果减去筹资借款的915亿,经营活动现金流实则是-320亿。华为的车BU业务,虽看如日中天,但其实在不断消耗华为的现金流和拉低利润率。另外,除了打破内耗,华为打造的车BU还有更大目标。“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余承东在签约现场说了这么一句话。华为车BU业务在2019年正式成立,当时喊出了要做“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博世”的口号。2019年5月,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的文件,确认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同时,华为为自己进入汽车行业后的角色做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企业造好车,做汽车增量部件提供商。并在此后几年里,多次重申不造车的态度。不造车,不代表不想在汽车行业搞事情。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鸿蒙智行”品牌以独立展台的形式,正式对外亮相。而随着问界系列的日益成熟,已经向市场证明华为模式的成功,也意味着这个*亏损的业务,已经“长大了”,到了该为家里挣钱的时候了。其实像华为这样的头部技术玩家开放股权、整车厂入股的方式,其实并不多见。国内有个相似的成功案例就是此前“联合电子”的成立,身为Tier 1的博世牵头,然后上汽跟随注资。李想也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这次的合作将华为类比为博世,长安类比上汽。此前的华为车BU是技术及打包方案提供商,此次成立开放股权的新公司,会从单纯的供给方,转变为需求+供给的融合共同体,也就是其官方定位的“汽车产业参与的智能化开放平台”。毕竟此前曾有部分车企对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比较抵触,担心失去“灵魂”,而此次华为将车BU业务独立市场化运作,并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大缓解了部分车企的“灵魂论”。另外,华为愿意接受各车企入股获得“灵魂”的方式,会让华为这个供应链获取到相较目前更大的规模化效应,这对于参与其中的其他车企来说,不仅节约了造平台的费用,还能分到规模化降本的红利,从股份中获得分红。而且车BU业务在引入长安作为国资背景的合作者后,也能消除其他主机厂疑虑,推动更积极合作。这举措也将能极大限度的发挥华为智能汽车技术能力,在其他品牌中广泛应用和推广,甚至缓解海外市场准入问题。所以,现在车BU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合作基数,毕竟只有形成规模,才能摊销成本。接下来就看有哪些车企入伙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云锋基金虞锋:AI时代,香港应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