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热点:税企双方如何预防营改增税务风险
正文 靠情怀收割的怀旧零食,能走多远? 无疑,在营销和产品日趋同质化的当下,以“怀旧”为主题的营销方式不再新鲜,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流量和红利,但只靠情怀支撑的生意,可能长远不了。 怀旧零食,正变得越来越贵。南京板鸭、巴西烤肉、拖肥、果丹皮、无花果......这些小时候一袋价值5毛钱的零食,现在任选7件就要花费10元。在明码标价的价签面前,北漂多年的90后女孩默默觉得“贵到离谱”。当然,默默并不是*一个被高价零食“背刺”的人。在小红书上,不少谈及#怀旧零食#的笔记里,也伴随着“有点坑”“避雷”“不划算”“天价零食”等字眼。尽管网上有不少人发出“谁买谁冤”的劝告,但据镜观台观察,仍有人愿意为自己的情怀和童年买单,而进店的消费群体,大多以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为主。这不足为奇。2022年,克劳锐就曾做过一个关于年轻人生活消费习惯的调研。调研数据显示,有94.7%的年轻消费者会因为怀旧心情而购买小时候的零食、饮料,如果买到的食品和记忆中的味道重合,甚至会长期复购。周红就是长期购买怀旧小零食的消费者之一。尽管已身为宝妈,但她透露,直到现在,她还会经常买小时候吃过的零食,*吃的两样就是小浣熊干脆面和巴西烤肉(辣条的一种),“在我家楼下的社区超市,这些小时候的味道仍旧在卖,而且这么多年,味道还是没变。”怀旧的童年味道能给人带来共鸣,越来越多年轻人希望通过食物寻求熟悉感。根据巨量算数和36氪研究院联合做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怀旧情怀、尝试老牌子的新品和可信赖的品质,成为了消费者购买零食饮料最重要的三个驱动因素。这也催生了怀旧零食店的发展。近几年,全国不少地方纷纷开起了怀旧零食主题店。以北京为例,最近,位于北京某商圈的B1层,一家名为“老天桥李记百货”的新店开业,店内以售卖怀旧零食、饮料为主,顺带售卖玻璃球、弹弓、沙包(也有地区叫做口袋)小时候常见的玩具等产品,生意非?:旎?。图/老天桥李记百货怀旧零食店来源/2023年12月11日镜观台拍摄于北京市朝阳区合生汇商场此外,童年小卖铺、回味童年时光、时光杂货铺、小时候等多个怀旧零食品牌崛起,门店数量在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存在感”,不是坐落在南锣鼓巷热门商圈里,就是开在类似大悦城、合生汇这种人流熙攘的商场里。而远在安徽淮南市寿县的吴长福,在3个月前也嗅到了怀旧零食店这个商机。如今已经开了加盟店,每个月有客流、有流水的他强调道,这不仅是个零食店,也是一份稳定的小买卖。然而,有流量、有收益的怀旧零食赛道,并不像看上去那样一片坦途。一方面,怀旧零食一端是被消费者诟病的高昂溢价,一端是对价格敏感、口味挑剔的90后消费群体,虽然二者在短时间内靠着情怀实现了“双向奔赴”,但是靠情怀的买卖到底能够走多远,仍是个未知数。另一方面,零食赛道前景诱人的背景下,不少网红怀旧零食店尝到了流量和收益双丰收的甜头。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打着情怀牌的品牌进入,且产品品类皆多聚焦于食品、饮料,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要想拿下消费者的芳心,在一众定位相同、产品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怀旧零食店就要花费更多的心思。01 线下复苏现如今,随着线下怀旧零食店的崛起,被市场所“淘汰”的零食和玩具,纷纷重回大众视野。一走进童年小卖铺,默默感觉自己的童年回来了。在北京著名打卡地标—簋街,默默偶然走进了这家小店,左右两排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充满童年回忆的小零食。“真没想到还能看到麦丽素、小螃蟹、流口水、大喔喔糖这些零食。”默默向店主感慨道。站在货架前,默默拿着筐挑选了很久,店里大部分零食都属于“10元7件”一档,可以随意进行组合搭配。在琳琅满目的零食柜上,默默看到了包括怪手糖、CC乐等糖果,以及吃货大辣片、神雕侠侣等油炸食品。图/店内商品陈列及价格来源/2023年12月11日镜观台拍摄于北京市东城区簋街童年小卖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种没名气的小吃了。一个是为了健康担忧,过去几年在听过‘这种食品是用地沟用做的’传言后,便没有再吃过这种油炸零食了。再且,我现在的饮食更偏向少油、少糖,所以也不会特意买来这种零食吃。”默默说道。默默是东北人,一人北漂多年,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都留在了老家东北,只能偶尔在微信上和发小们保持着不咸不淡的联系,平时见上一面都难。然而在看到多逗、酸角、大白兔等零食后,一下子把她拉回了小时候,想起了一起长大的发小。尽管觉得价钱有些贵,零食也不够健康,但默默还是出于怀旧心理,最后还是挑选了7样零食,兴奋地拍了张照片发给了发小。在震惊“这些零食竟然还在卖”之余,也在感慨怀旧零食的物价越来越贵。被线下怀旧主题店俘获的,不只是像默默这种“想回忆童年”的消费者,还有像刚上初三的塔塔这种更年轻的群体,单纯是想尝个鲜,“有很多零食和玩具之前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尝起来怎么样,买来尝试一下。”显然,怀旧零食不光受到老一批忠实粉丝的追捧,也有扩大到更年轻受众群体的趋势。除此之外,消费者也能明显感受到线下的怀旧零食生意正在复苏。“之前,我只能在淘宝上买到这些怀旧零食,没想到能看到线下实体店也有售卖。”白灵说道。在淘宝,搜索怀旧零食,一款咪咪虾条的月销售量高达9万件,小当家干脆面也有月销5万多单的成绩。不少顾客在评论里均给出好评,说这些零食让他们找到了童年的味道。而在今年,怀旧生意不只在线上红火,在线下俨然也成了一门“好生意”。在不少地区,怀旧主题的零食店频现。以兰州为例,仅“小时候”一家品牌,就开了有5家门店,皆在热门商圈。而在北京和其他地区,类似门店也在崛起。02 成投资风口?商家敏锐地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情。郭玲玲是”童年怀旧“零食店加盟总部的员工,负责门店加盟咨询业务。据郭玲玲介绍,“童年怀旧”品牌现已经发展成500多家门店,100多家直营门店,从2018年开放加盟模式开始,到现在已有300多家加盟店。同时,她向镜观台透露,最近有不少人看中怀旧零食这个风口,向她咨询怀旧零食店加盟相关事情。加盟方式简单、利润高、投资回报周期短、自带流量都成为不少人投资加盟怀旧零食生意的原因,吴长福就是加盟商其中之一。在上海已经工作接近20个年头,从事婚庆相关工作的吴长福,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能回老家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不用再给别人打工。不过,看准“怀旧零食”生意的吴长福,并没有选择贸然投资,“我当初之所以决定开零食的店,就是看中了怀旧零食门店门口有来来回回的顾客,尽管多数人只是进去看个热闹,但相比于周围其他冷清的店来说,起码保证了客流。”在吴长福决定开*家店前,他蹲守过几家同是零食行业的门店,“这行好不好做,就在门店蹲守观察10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去观察客流,大概估算一下客流量和客单价,再去决定要不要投资。”吴长福跑了十几家门店,这是他判断零食生意能不能做的基础。“因为不一定每家店的生意都好,但如果每家店生意都好,这个行业就可以做。”尽管开店才3个月,吴长福在他所在的小县城开设的零食店,人流量一直很多。“选择合理的店铺位置也很重要,好的位置保证客流,就能够保证营收。”吴长福平日营业额还不算稳定,好的时候可达上千元,每逢节日或者周末则更好。图/吴长??摹巴昊尘伞泵诺昀丛?吴长福供图这样的营业额虽然比不上一二线城市,但吴长福感到很知足。但与此同时,像吴长福这样看准零食赛道的人不在少数。在吴长福所开门店的3公里范围内,接连开了两家怀旧零食主题的店。新开的两家门店,每家的面积和吴长福家一样,都在50-60平(方米)左右。店铺装修的风格整体都比较相近,呈现怀旧风?:迷谖獬じ5牡昀?,有二八大杠自行车、黑白电视机、怀旧收音机怀旧老物件等老物件帮助店里吸引了不少客流。对比其他两家,“我们有2000+SKU,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吴长福保持乐观态度。同时他坚信,“零食赛道还处于市场红利期,即使有竞争对手存在,我们也能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分得一杯羹。”03 仍有不少困境尽管贩卖童年零食成了许多网红店铺的财富密码,怀旧零食商店也面临不少困境。在消费者这一端,童年零食溢价严重的现象正在引起不少消费者的反感。在贵州上大学的羊羊就是其中之一,“印象里,零食‘牛羊配’‘琥珀牌小米锅巴’都是5毛钱一包,小时候以为长大能天天吃,但现在一小包就要5元,太坑了。”即便是在贵阳青云市集这种特色商业街区里,羊羊也表示无法接受这么贵的零食。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如同羊羊一样的消费者被价格劝退,关于怀旧零食店“卖情怀,割韭菜”的吐槽层出不穷。然而,怀旧零食店不光要面临”如何挽回消费者“这一个难题。实际上,怀旧零食店普遍进入了同质化竞争。即便是在寿县这样的小县城,怀旧零食店的竞争也同样激烈。位于寿春环球港的商业街里,除了吴长福的门店,还有两家分别名为“你好,童年”、“小时候”同样做怀旧零食生意的2个品牌门店,有时不得不靠拼低价来抢夺消费者。“同样是80、90年代怀旧风格的装修,产品的品类都是零食饮料、玩具、手工艺品几大类,有的时候就不得不被迫卷入价格战。”吴长福说道。“健力宝、旭日情、珍珍等饮料在我的店里售价5元,然而其他两家店按照2.4元的进价卖,消费者自然会被另外两家门店吸引,受他们影响,为了能留住消费者,我不得不向总公司申请,将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下调。”吴长福在叹了一口气后,无奈表示。近几年,零食赛道市场前景广阔,行业新老对手都在为抢夺更多市场而努力。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100亿元增长至11654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2378亿元。在此背景下,新品牌玩家都在急忙跑马圈地。放眼全国零食赛道品牌,新玩家如零食很忙在2023年一年内就新增2000家门店。赵一鸣的扩张速度同样惊人,今年8月到10月仅两个月时间,门店从2200家增至2500家。目前,这两家品牌的门店总数已超过6500家,加上川渝贵零食有鸣、爱零食、好想来,好特卖等零食量贩品牌,整个赛道的店铺数量早已突破万家大关。为了迎合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怀旧情怀,近年来不少老品牌也在积极求变,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如消费者熟悉的阿华田、健力宝、大窑、卫龙、大白兔等零食饮料品牌,加大营销力度,或通过现有的产品挖掘新的使用场景,满足愈发挑剔的年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其中,也有不少玩家如上好佳,退出了主流市场舞台。“上好佳市场定位错位、错失中国互联网发展红利、产品更新滞后才是被消费者慢慢遗忘的主因。”零售业分析师王源表示。精准市场定位、紧握发展红利、更新老化产品…任何一家品牌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都必须翻越这三座大山。无疑,在营销和产品日趋同质化的当下,以“怀旧”为主题的营销方式不再新鲜,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流量和红利,但只靠情怀支撑的生意,可能长远不了。对于“吴长福们”来说,怀旧零食店要想发展的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情怀,良好的品质、公道的价格才是长久之道。*文中默默、周红、吴长福、塔塔、白灵、羊羊、郭玲玲皆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镜观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iPhone主刀设计师「离巢」,苹果痛失爱将?
正文 丁磊躺赢刘强东和王兴 兜兜转转十几年后,互联网红利日渐褪去,作为老牌互联网公司的网易又悄无声息地杀了回来,它手里握着的只有一把名为“游戏”的长剑。 谁是中国第四大上市互联网公司?网易和美团的争夺还未尘埃落定。12月13日港股收盘,网易市值达到5425亿港元,超越了美团的5133亿港元,成为市值第四高的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在网易前面的还有腾讯、拼多多和阿里巴巴。随后,网易和美团的股价均小幅波动,美团几日后又夺回第四的宝座。截至12月18日港股盘后,网易市值以5169亿港元小幅落后于美团的5192亿港元。截至12月18日港股收盘,拼多多市值按照当日汇率折算为港元2021年2月,中概股估值站上历史高点。彼时,美团的市值是网易的4倍左右。随后,估值狂欢退潮,从2021年2月至今,KWEB(中概互联网指数ETF)累计跌幅超过70%。而网易凭借“跌得少”接连超过京东、美团,成为中国市值第四高的上市互联网公司。网易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近八成收入来自游戏相关业务,因此也被称作披着互联网公司外衣的游戏公司。但这份单一,在现阶段却成了网易的护身符。如果说相同行业的两家公司市值排名互换,意味着时代的更迭、竞争环境的加剧,那么网易市值超越与自己业务毫不相干的美团,则更多意味着资本偏好的变化。比起仍处在“战争”之中、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美团,没有太多新故事,但业务专一、确定性强的网易现阶段更受资本青睐。01 网易市值排位的三级跳一个毛利率约70%的业务,贡献了公司约80%的收入,并且这项业务的收入规模常年稳居国内第二。持有网易的股票,就相当于投资了这样一家公司。网易的市值在2021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点,接近7000亿港元,这在当时动辄破万亿港元市值的中概互联网上市公司中并不算突出。但随着互联网红利消退,中概股普跌,网易的座次开始发生变化。截至12月13日收盘,网易港股市值达到5425亿港元,超越美团,位于腾讯、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之后。在这场市值的追赶中,网易靠的并不是涨得多,而是跌得少。相较于2021年2月的历史高点,网易市值截至12月13日累计跌去约21%,而美团跌去逾80%,比同区间KWEB的累计跌幅还高出4个百分点。美团在市值最高点一度站上2.6万亿港元。那时的美团核心本地业务优势稳固,新的竞争对手还未成气候,并且美团通过大举进军社区团购,获得了用户数的显著增长。烧钱换市场,在那个阶段仍然是资本喜欢的新故事。但随着本地生活*的竞争对手抖音的发展壮大,加之在社区团购与拼多多的缠斗,以及其他行业因素的影响,美团的市值开始大幅下跌。今年的Q3财报发出后,因外卖业务增长乏力、到店业务利润下降、新业务持续大幅亏损等原因,美团股价进一步下跌,财报发出后的*交易日下跌12%,市值降至5648亿港元,为日后被网易超越埋下伏笔。相比起美团的无边界扩张,业务结构相对单一的网易,其股价则是另一番光景。在2022年年底跌至低位后,网易的股价在进入2023年后稳步上涨。截至12月18日,网易年内累涨逾40%,增幅在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中仅次于被资本热捧的拼多多。多家券商也在网易财报发出后给予了公司更高的估值。对于网易的核心业务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券商普遍给出了未来一年20~25倍的PE(市盈率),这在当下互联网上市公司估值中属于较高水平。对于网易的整体估值主要围绕游戏业务展开,其中新游戏表现较好、版号发放回暖、以及AIGC在游戏行业的快速落地,都是支撑网易高估值的要素。市值超越美团后,网易完成了在中概互联网企业中的座次“三级跳”。2019年8月15日美股收盘,网易以335亿美元的市值超越百度的331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排在网易之前的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和美团点评(2020年10月后改名为美团)。4年后的2023年8月,网易又凭借年内近50%的涨幅,市值一举超越同期跌幅超过30%的京东,并在4个月后又完成了对美团的市值超越。如果没有异军突起的拼多多,网易将成为腾讯、阿里巴巴之后中国市值第三高的互联网公司。三次市值超越,既有网易自身的原因,也是对手给了机会。在整个中概互联网公司市值普遍表现低迷的背景下,网易不像拼多多那样业绩亮眼、吸引资本追捧,但却靠着少犯错默默爬了上来。02 做的越少,错的越少游戏业务几乎是网易的全部。2023年Q3财报显示,网易实现净收入273亿元,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218亿元,占总收入79.85%。与此同时,在线游戏的净收入占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的93.7%。事实上,自2020年至今,游戏业务板块在网易的整体营收中一直占据75%以上比例,并且这还是一门高毛利的生意。Q3财报显示,期内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的毛利率为69%,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67.4%和 65%。这种营收和利润结构,让网易的业绩有了更强的确定性。资本市场对于网易的估值也反映了游戏对公司的重要性。综合多家券商给出的网易2024年估值,游戏业务在网易整体的股价占比大约为95%,有道、云音乐、创新业务及其他的估值占比最高不超过2%。网易曾经也寄希望于拓展游戏之外的商业版图,但多次尝试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2015年,丁磊曾放出豪言称,要通过电商业务,花三到五年时间再造一个网易。依靠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和2016年推出的网易严选,电商曾一度成为网易的新增长点。2017年,网易开始在财报中单独披露电商业务,这项收入在当年占到网易总收入的20%以上。但在经历了短暂的*后,电商业务增长迅速放缓,且持续的投入也让网易的净利润大幅下降。2019年,阿里以20亿美元全资收购考拉,网易严选也被整合进了财报中的“创新业务及其他”。在今天的网易财报中,网易有道、网易云音乐,以及不再被单独提及的网易严选,加在一起的营收只有游戏业务的四分之一。丁磊没能再造一个网易,但从结果来看,当年的及时止损也并非坏事。投入大笔资金,进行无边界的业务扩张,或是在核心业务领域牺牲利润、争夺地盘,已不是资本市场喜欢的故事。进入2023年,京东在刘强东的带领下卷入与竞争对手的低价战争,美团一面在本地核心商业上迎战快速增长的抖音,一面在社区团购与拼多多近身肉搏。而网易则乘上了游戏行业复苏的东风。游戏版号经过2021-2022年8个月的停发后,开始恢复常态化发布;网易在年内推出的《逆水寒》手游、《*极速》等新游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游戏作为AI技术*落地的场景之一,也受到了AI热的助推。身处其中的网易,只要做到不犯错,就能好过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去年5月,知名资产管理集团GAM的明星基金经理Mark Hawtin曾对外抛出一则新预言。他认为FAANG时代终结在望,MANTA时代正在来临。FAANG是美国五大科技公司的缩写,即Facebook、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奈飞(Netflix)和谷歌(Google)。MANTA则是指,亚马逊、苹果保持不变,微软(Microsoft)、英伟达(NVIDIA)和特斯拉(Tesla)代替Facebook、奈飞和谷歌。这些公司的业务虽不尽相同,但当它们的座次发生变化,反映的是资本喜好的变化。MANTA取代FAANG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对于传统科技互联网公司的超越。网易市值超越百度、京东和美团,则是资本不再痴迷于狂飙突进的疯狂故事,转而追逐确定性更高的回报。在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早期,网易、新浪、搜狐这些门户网站曾经是领跑者,但它们的光芒很快被BAT抢走,又被之后涌现出的互联网新贵们淹没。兜兜转转十几年后,互联网红利日渐褪去,作为老牌互联网公司的网易又悄无声息地杀了回来,它手里握着的只有一把名为“游戏”的长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雪豹财经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健力宝们卖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