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政策百问百答(1)——综合所得篇
正文 2023酒店众生:追逐变幻的需求侧 消费难以预测,酒店无奈卖力追逐,被动适应。如何灵活应对需求趋势,把握市场变幻 在波澜壮阔的2023年,中国酒店业在疫情阴影的逐渐消散中迎来了转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压力,中国酒店市场却显示出强劲的恢复力和成长潜力。据统计,前3季度,多数酒店集团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显著增长,市场的确在回暖。这是酒店市场的整体形势。我们再来看单个地区的酒店市场,甚至来看一些具体酒店的表现时,却发现一个有意思且有些无奈的现象,那就是,今年的消费侧实在难以预测;作为供给侧的酒店,更多时候是在卖力追逐,被动适应。01 整体形势:市场回暖随着2023年的到来,中国酒店业展现出了疫情后市场的显著复苏。这种复苏,不但体现在酒店经营指标的回暖上,还体现在酒店投资热度的回升方面。经营回暖锦江等酒店管理集团的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已接近甚至超越2022全年(以锦江酒店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109.62亿元,仅比2022年全年低0.5亿元);尽管这个营收距离2019年同期还有少许差距,但不少管理公司(比如华?。┑淖酆蟁ev-PAR和ADR指标已超越2019年同期。投资回暖酒店项目的签约与开业情况,是酒店投资热度的一面镜子?:苹菹允?,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量为378家,同比增长37%,且超过2019年同期数据;另据迈点网的不完全统计,1-11月,中国大陆地区新开业品牌酒店1670家,新签约品牌酒店1465家。由此可见,今年的酒店投资热度的回暖趋势明显。02 不断变幻的需求侧2023年整体的报复性反弹或者回暖是可以预见的,但作为疫情放开后的*个完整年度,这一年里出现的一些具体消费行为,用风云变幻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尽管事后各位学者、专家们做了各种分析和解释,但笔者认为依然有些差强人意。我们来具体看看:商旅需求井喷,并未给酒店带来太大增长空间有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1-7月,差旅消费总体金额同比增加220.11%,交易单量同比增加 160.40%,数据喜人。但深究后发现另外2个数据:*个是,全国范围平均上半年同比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20.2%、5.0%、8.6%和 7.1%,这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有捐撰文透露的;第二个是,1-7月的差旅市场,三星级及以下酒店类型的消费金额占住宿业务消费额整体的比例高达 97.76%,同环比增速明显高于较高端酒店。这2组数据说明几个问题:首先,商旅市场的井喷,喷的主要是飞机票销售额,酒店增幅很有限;其次,在这有限增幅里,中端及以下酒店占了几乎全部江山,跟其他档次酒店没啥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企业没钱,要降本增效,差旅预算有限,而机票、高铁票的费控空间有限,酒店住宿是几乎完全竞争的市场,只能选择降低酒店消费水平。旅游需求“旺丁不旺财”今年的几个假期,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甚至暑假,旅游市场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比如端午,旅游出行人次恢复到疫情前的112.8%,而国内旅游收入373亿元,只恢复到疫情前的94.9%,意味着人均消费水平不升反降。由此出现典型的“旺丁不旺财”现象。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预测称,2023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54.07亿,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5.2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0%和91%;也就是说,下半年,“旺丁不旺财”的旅游需求特点已经得到相对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特种兵旅游与City walk(城市漫步)现象出现并成为年轻人追逐的一种潮流。特种兵旅游,是2023年的新词汇,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现象,是指年轻人花尽可能少的钱,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地方,有一种“特种兵”的感觉。而且,这里的“地方”,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景区景点,也可能是城市或者街区。由此又产生了另一个热词,也是另一种旅游现象,就是City walk(城市漫步)。出现上述这些旅游现象的本质原因,主要是疫情三年后,大家对经济的预期不足,预期对消费力的影响不亚于甚至高于实际支付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大家对未来的经济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有钱不敢花,更倾向于储蓄,而非即时消费。这样的旅游需求对酒店住宿单位的消费带动作用很有限。尤其是特种兵旅游方式,可能直接带个帐篷,或者选择夜行交通工具,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住宿费用。区域间分配变幻莫测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普及,消费者在选择酒店时更加依赖于在线评价和社交媒体推荐,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个特点,在2023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进淄赶烤3月初,“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冲上热搜,随后淄博火爆出圈,“进淄赶烤”成为时尚。同时,由于淄博的一系列动作,比如,“五一”黄金周不允许酒店涨价等等,“进淄赶烤”的网红现象至今保持着一定的温度。在这场故事里,当地酒店的出租率水平受益,但未能享受到原本正常的房价红利。去有风的地方年初的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了大理,也带火了奔赴自然的山?:旱穆糜畏绞?。不少小众目的地抓住契机,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成为广大旅行者的心之所向。由此带来的旅行方式通常是偏生活化的休闲度假,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今年目的地酒店市场的热度。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2023年,以老狼北京演唱会为代表的演出市场异常火爆,据统计,1-3季度,演出市场观演人次超1.1亿,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演唱会门票基本都靠抢。更重要的是,大型演出期间,所在城市核心地段酒店溢价率最高超40%,越来越多的观众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北京、西安、成都、苏州、长沙等地,都是年轻人“奔赴”较多的热门城市,也是这个消费因素的重要利好城市。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拉动今年,第31届大运会、第19届亚运会、首届学青会相继在成都、杭州、广西举办,均带来较为突出的综合效应。以杭州亚运会为例,据统计,亚运会对杭州市GDP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同时带动了城市过夜经济。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相较于2019年同期,浙江的景点门票、食宿等服务消费订单量增长超195%。以上这些分析,都是现象出现之后所做的总结,其中有些是能够预测方向但无法预期影响程度,还有不少是始料未及的。03 酒店众生:修炼内功之余,渴望泼天富贵面对需求侧的风起云涌,作为供给侧的重要一环,酒店众生怀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做好自己能做的,比如基本的运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比如社交媒体营销体系的搭建,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应对市场风云变幻的能力。在变幻的需求面前,再多的事后意见都有些苍白无力,只能说,提几条建议方向,供大家参考:数字化的魅力—打造智能旅程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酒店业也在踏上这股潮流。想象一下,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从预订到退房的整个流程。这不仅仅是方便,更是一种新时代的体验。酒店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客人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例如,通过自助入住和退房系统减少排队时间,让客人的旅程更加流畅。创新服务—不止于住宿现代酒店不再只是提供一个过夜的地方,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现。他们通过创新服务来吸引客人,比如提供特色主题房间,或是举办独特的文化活动。一些酒店引入了艺术展览或音乐演出,使得住宿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针对年轻旅客,这些创新的尝试可以成为他们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进而吸引更多客人的关注。通过新媒体平台,树立友好人设在这个自媒体的多彩世界中,酒店可能需要做个社交达人,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展现其独特魅力。他们分享的不仅是华丽的大堂和舒适的房间,更有幕后的趣闻轶事、员工的日常生活。这些温馨的故事,就像一座桥梁,拉近酒店与客人之间的距离,将冰冷的商业服务转化为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这样的策略,不仅有望提升酒店的亲和力,更让客人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增强他们对品牌的忠诚与好感。在2023年的璀璨舞台上,酒店业如同一支优雅的舞者,在需求的乐章中翩翩起舞。它们曾经以坚韧应对疫情的考验,现在又努力以敏锐捕捉市场的脉动,将来还要以创新拥抱数字化的未来。这一切努力,如同绚烂的烟花,点亮了行业的夜空,也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愿2024,泼天的富贵能降临到每一位勤奋、可爱、善变的酒店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执惠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乡镇零食店生存实录
正文 「小象超市」照出了美团的边界? 曾经的扩张巨兽进入了稳定期,在出行、买菜、即时零售等领域,没有过去烧钱打法,美团也就很难做到行业绝对的优势。加之本地生活商业竞争激烈,且商业链条过长利润稀薄,曾被寄予厚望的“无边界”美团,来到了它商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拐点。 美团无边界打法红极一时,成立以来经历了漫长的亏损,却深受资本的追捧。由团购起家进入外卖领域,又向旅游、出行、金融等市场拓展,不断做大营收盘子,以满足外界对其未来的想象。作为一个商业体,其能覆盖的业务范围和体量总有尽头。其实,自美团打车高调上线,几年时间未能撼动滴滴地位之后,其在新领域的扩张能力就受到质疑。股价于2021年初来到顶峰,之后呈现滑梯式下滑。尽管,不久前美团发布了营收、利润双增的财报,仍未能止住股价跌势。11月28日晚发布的美团财报显示,其三季度总营收764.67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增长195.3%;经调整净利润57.27亿元,同比增长62.4%。至今美团股价连续几日下跌,11月29日港股开盘就大跌8%,当日收盘价90.45港元,下跌12.18%,股价创下2020年4月以来新低,总市值降至5648亿港元。12月6日开盘,美团股价为84.5港元。就在公布财报后一天,旗下生鲜电商业务“美团买菜”宣布转型要做“超市”,并改名为“小象超市”。究其原因,在于中 美贸易摩擦尚未完全解决,世界局势也进入了间歇性混乱无序的状态,加之信息技术对经济的拉动来到边界,资本市场求稳心态影响着各地股市。对于美团这样本地生活巨头而言,足够大的规模才能挤出可观的利润,当它扩张能力受到质疑时,企业价值也会随之滑落。曾经团购里打败一种对手,又从外卖市场后入场的玩家做到老大,可这种攻势很快变弱。美团打车于2023年3月6日宣布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由摩拜单车更名的美团单车,近两年受行业衰落影响也成绩寥寥。在增量市场时代无往不利的无边界概念,于竞争高度饱和的存量市场阶段显现了弊端。美团放弃了过去,用旧业务利润作为新业务投入,以边际拓展为主线的发展模式,不得已开始了在利润上做文章。美团Q3营收为76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7.3亿元。其中,本地商业营收为576.9亿元,占比为75%,本地商业的经营利润为101亿元。详细的来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中来自配送服务的收入为229.8亿元,来自佣金的收入为209.9亿元,来自在线营销服务的收入为113.7亿元,来自其他服务及销售(包括利息收入)的收入为23.5亿元。配送服务和佣金收入,都受益外卖市场的盘子。无边界概念无法继续下去后,营收与利润的增长将是美团新阶段发展的重心。近几年,美团再无比较大的在某个新领域发起烧钱战役,也证实了这一猜测。几日前,美团买菜更名为小象超市。去年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也升级为了“明日达超市”,即时零售正成为美团扩大营收和利润的新方向。原因一:餐饮外卖和到店为主的本地商业发展进入缓增时期;2023年Q3,包括外卖和闪购业务的美团即时配送服务订单同比增长23%至62亿单,外卖日订单量创下历史新高,经营利润率也同比增长17%,相比去年同期增速降低3%。不过市场预测,Q4餐饮外卖的高增长将停止,美团需要新的拉动营收和利润的支柱。原因二:即时零售处在高增长时期,借力骑手优势可以成为拉动营收和利润的新引擎;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行业洞察报告》预测,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936亿,相比2023年将翻上一番??杉?,从美团买菜更名小象超市,到美团优选更名明日达超市。美团从业务品牌名称的升级入手,正在加码即时零售领域的投入。从“买菜”到“超市”,不只是更名这么简单。小象超市业务负责人介绍,美团买菜早就不只是“买菜”了,商品种类与中大型超市相当,在生鲜等品类之外,诸多休闲零食、日用清洁、个护美妆、酒水饮料等商品,进入消费者频频下单的列表里??梢钥隙?,即时零售作为餐饮外卖蓬勃发展带动的新产业,必然会受到餐饮外卖市场格局的影响而变化。作为占到市场七成的老大哥,美团在即时零售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从骑手团队到线上消费者认知。然而,这也看到美团的新边界。根据美团过去无边界概念,将是一个涵盖本地生活庞大的商业帝国。因此,从团购、外卖、出行到酒旅、买菜,涉及线下商业的“O2O”化中处处都存在美团的影子,且凭借不追求利润的模式,美团在很多领域做到*甚至前三的成绩。今年对利润的追寻,以及在并不新的即时零售领域加码投入,都看出这个扩张巨兽来到了它的边界上。简单来说,曾经总是作为后入者进入到店、外卖等领域,并做大做强的美团,已经丧失了这种“后发式”的进攻能力。曾经的扩张巨兽进入了稳定期,在出行、买菜、即时零售等领域,没有过去烧钱打法,美团也就很难做到行业*的优势。加之本地生活商业竞争激烈,且商业链条过长利润稀薄,曾被寄予厚望的“无边界”美团,来到了它商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拐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师天浩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文旅如何在音乐营销中实现「留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