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企业发生净亏损如何写会计分录?
正文 工控资本博士军团虚位以待,职等你来! 国际交流资助10+万元/人次、科研经费 15+万元/人次、在站津贴10+万元/年、出站安家费 30万元/人次。 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工控资本”)成立于2000年8月,是广州市属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全资控股的资本运作平台,业务覆盖产业资本、产业并购、产业投资和产业基金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成为以“投资推动广州工业创新”为使命,以“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为目标,以“资本+人才+研究”为支撑的“四个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标杆。自成立以来,公司秉承“研究创造投资价值”的理念,充分发挥产业资源集聚、政府合作紧密、基金覆盖广泛、项目案例丰富等多元优势,以国有资本产业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课题研究与发展实务的密切结合,为国有资本课题理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培养“懂产业、懂企业、懂金融”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2023年,工控资本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招收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收条件1.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最近三年在国内外著名院校获得博士学位或已通过博士论文答辩;2.具有经管类及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专业或研究背景;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创业精神,较强的研究分析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以及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二、研究选题围绕国有资本投资及资本运作的金融、管理、产业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和选题:(一)资本运作方向1.国有产业投资组合策略及优化研究;2.国有产业投资风险控制技术及组合研究。(二)国企改革方向1.国资并购投资、整合、差异化管控及绩效评价研究;2.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发展趋势及战略研究;3.国有集团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研究;4.国有集团提升旗下上市公司投融资功能研究。(三)产业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及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研究。基于上述方向,具体研究课题和领域可协商确定。三、工作待遇除享受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规定的权益之外,工控资本将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1.提供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2.在站期间安排下属业务公司/部门轮岗实习锻炼,对于表现优秀且意愿长期投身投资行业的出站博士后,可优先入职公司,从事投资、研究等相关工作;3.提供年度独立研究专项经费,以及同时享受省区两级财政支持的博士后科研经费、在站津贴、国际交流资助、安家费等福利补贴国际交流资助10+万元/人次、科研经费 15+万元/人次、在站津贴10+万元/年、出站安家费 30万元/人次注:政府补贴兑现以最新调整后政策及博士后个人实际情况为准,本基地可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申请提供协助四、申请材料本站采取“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者请将下列材料发送至工控资本博士后工作指定邮箱xieleding@giihg.com,邮件标题命名为“博士报名-姓名-博士毕业院校”:1.个人简历(含基本情况、学历、科研成果、论文等)及其相关证明材料;2.博士论文、两篇代表作的电子版;3.博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复印件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有关证明材料;4.拟选课题研究计划书(建议2000字左右);5.其它能够证明申请人科研能力的相关材料。联系人:谢先生联系电话:18928765733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利路59号保利大厦东塔12-14楼 为了跳动,字节「戒掉」游戏
正文 中国白酒远征海外 贸易壁垒、饮食差异、文化输出等均是酒企出海征程上的“拦路虎”。如何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程,成为一众酒企的共同课题。 2023年,出海市场战况*,中国创业者在海外纷纷摩拳擦掌,以期能够把中国的商业模式、创业理念、战略打法输出海外,他们依然坚信“时光机理论”,并希望提前押注20年前的中国。内卷下的白酒企业,正在加速出海的步伐。2023年以来,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酒企纷纷带队出??疾煨率谐?,二三线酒企不愿掉队,也通过创新产品、跨界合作,扩大中国白酒的传播声量,探索白酒的国际化道路。自2020年1月,白酒生产从限制性产业目录剔除后,进入充分市场化竞争的白酒行业产能得到充分释放。激烈竞争下,近年来白酒总产量不断下降,库存持续升高,降库存成为了白酒企业的首要任务。面对国内市场的存量竞争,酒企们默契的选择了仍处于蓝海状态的国际市场。不过,尽管各大酒企均在海外营销上加大投入,但目前为止,白酒出口依然只能被称为起步阶段。2022年我国酒类累计出口量81.64万千升,其中白酒出口量占比仅为2%。同年,我国烈酒进口22.8亿美元、白酒出口7.1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5.64亿美元。贸易壁垒、饮食差异、文化输出等均是酒企出海征程上的“拦路虎”。如何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程,成为一众酒企的共同课题。为何选择集体出海今年以来,白酒企业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在头部白酒企业方面,五粮液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率队实地考察了英国以及匈牙利酒类市?。谎蠛庸煞莸澄榧?、董事长张联东赴巴黎考察交流;泸州老窖也在新加坡开启了2023年“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一些二三线酒企也跟上了本次出海的浪潮。今年3~4月,舍得酒业便在海外多个国家举办了品牌上市会;紧接着在6月,西凤酒在韩国举办“中国红·红西凤”凤香盛宴,并对海外市场进行详细调研;随后7月,河南仰韶酒业与法国河南同乡会开启战略合作,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首届国际食文化博览会并荣获金奖。酒企出海,成色几何?从覆盖的海外市场来看,贵州茅台目前已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洋河股份与12个欧洲国家有直接合作关系,古井贡酒已进入亚、欧、美、非、澳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粮液产品已直销国外56个免税店,分销业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场出海浪潮中,各大酒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远征海外。拜访海外经销商,开展座谈交流活动是酒企出海常见的方式之一。今年6月26日,茅台东南亚暨港澳市场工作座谈会在泰国曼谷举行。7月5日,五粮液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率队考察英国伦敦和匈牙利布达佩斯酒类市场,并与当地经销商座谈交流。同样是7月初,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赴巴黎考察交流。借势各大国际舞台,通过品牌营销的方式扩大自身影响力也是酒企出海常见的选择,其中洋河股份最为擅长。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2022年的“中 美乒乓外交51周年”活动以及卡塔尔世界杯、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都有洋河的身影,洋河股份还在近日宣布自身成为了世界经济论坛白酒行业首批“合作伙伴级会员”。更新颖的出海方式是,将白酒产品与其他品类相结合,创新推出更具特色的白酒产品,茅台已为酒企们做出了示范。在国际化市场建设上,茅台探索在海外布局茅台冰淇淋、咖啡、巧克力等美食产品,培育国外消费者茅台味蕾初体验。五粮液大酒家以“中国酒+中国菜”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美食与美酒文化,与海外消费者建立更深刻的情感联系。白酒文化背后是中国文化,文化认同是消费的前提,也是白酒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而,已有白酒企业走出了文化传播的出海路径,以求通过文化认同来促进产品认同。2023年,古井贡酒在柏林、巴黎、伦敦分别成立了中国白酒行业*文化研究中心——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文化研究院,并为之聘请了来自酒界、文化界等多名研究员,进一步扩充和延伸中国白酒文化国际化进程。更早之前的2018年,舍得在美国洛杉矶上市后,倾力打造诗乐舞《大国芬芳》,以歌舞、诗歌、舞蹈、戏剧等方式将中国白酒文化的源远与多彩集中呈现。10月15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七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四川泸州盛大开幕,2017年至今,泸州老窖已连续承办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和来自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文化艺术爱好者结缘,向世界展示白酒风采、传递中国文化。白酒国际化是“退路”也是“出路”白酒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国内的白酒行业正在面临增长困境。最明显的表现是,白酒板块在资本市场走弱。年初至今, 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里,一半左右的酒企股价都在下跌,白酒板块持续承压回调。今年前三季度,A股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363.5亿元,同比增长12.6%,20家酒企里面仅有顺鑫农业的存货是呈现减少状态。其中,头部酒企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5家酒企存货均超百亿元。存货不断增加背后,白酒企业数量和产量却在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同比减少14.8%。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同比下滑9%。白酒产量自2016年达到峰值1358.4万千升后,已经出现六连降。酒企的存货增多,意味着经销商的库存也不小。经销商库存压力甚至导致“2023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延期。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表示,原定于12月11日~13日召开的博览会已宣告延期,并将与“2024北京国际酒业博览会”合并召开,时间为2024年5月25日~27日??獯嫜沽ο?,经销商急于变现,白酒行业出现价格倒挂。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称,今年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一二线白酒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白酒价格倒挂就是酒的实际零售价低于酒厂的出厂指导价,甚至比经销商的进价还低。目前白酒市场中,包括泸州老窖、习酒、古井贡酒、郎酒等知名白酒品牌,均存在价格倒挂现象,跌幅从300元到400元不等。展会遇冷、库存高企和价格倒挂,均是白酒走弱的体现。12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目前白酒产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产能过剩、消费预期降低、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国内白酒市场危机重重,为求退路,也为了培育未来增长极,白酒企业不得不出海。实际上,白酒企业在百年前已有出海动作。1915年,洋河大曲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国际名酒金质奖章和奖状。1932年,五粮液率先在白酒行业印制商标用于出口。出海不易,截至今日仍未有白酒企业可以说已经走通了出海之路。截至2022年,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白酒出口量1.64万千升,出口额7.16亿美元。2022年我国酒类累计出口量81.64万千升,出口额15.06亿美元,白酒出口量占比仅2%,但出口额占比接近48%。相较于国内白酒销售额增长放缓,白酒出口量、金额的增长表明,海外白酒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未来有望成为白酒行业新增量。2021年,《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我国酒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实施世界*品牌的培育计划。这也意味着探索白酒国际化成为中国酒业发展的主要命题。摸着石头过河道阻且长“白酒国际化不仅是白酒产业释放的必然需求,也是白酒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蓝海增量的重要之意。”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近日表示。白酒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但如何加快出海进程是白酒企业共同的课题。今年两会上,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表示,中国白酒出海面临四大硬性难题,分别是贸易逆差大、贸易壁垒高、关税负担重以及政策工具少。不少国家对白酒征收高额关税,个别国家征收的综合税率甚至高达300%,因此白酒的出口成本较高。像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等成熟的烈酒市场大多会对中国白酒采取歧视性政策,用关税、标准、配额、检验检疫等政策手段设置入市障碍,中国酒类进入其他国家面临壁垒。对此,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建议,未来可以在构建白酒国际贸易的标准体系、争取白酒贸易的公平待遇、降低白酒出口成本、建立对外推广机制等关键节点上,帮助白酒出口海外市场。政策方面自然有协商转圜的余地,但饮酒习惯的改变和白酒文化的输出则非一日之功。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曾经直言,“白酒出海难本质上是文化认同难。” 汪俊林还认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饮酒习惯是不一样的,需要时间去影响海外的人,这可能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白酒属于高度酒,主要是醇厚辛辣的风格,而国外的烈酒如威士忌、白兰地等可以搭配其它饮品或添加物来实现风味的转变。基于此,酒企代表们也提出了新的推广方法,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表示,白酒可以与中国美食文化进行“搭配”出海,通过中餐的升级进入全球市场。为了降低出海难度,当前我国白酒的出口方向依然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从出口地来看,海关数据显示,我国白酒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韩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部分欧美国家。2022年,我国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白酒出口量占据了总量的37.72%。其中韩国是中国白酒出口量*大国外市场,其2021、2022年出口量占比分别达到了31.92%和30.38%。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指出,目前中国白酒消费人群也多为华侨华裔,欧美市场上的白酒不仅种类少,数量也少,白酒并未真正被欧美主流市场认可。不过,横亘在白酒“出海”之路上*的难题,依然是东方文化的输出。白酒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和民俗,是一种东方文化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消费者认同了白酒文化,也就等同于认同了东方文化。因此,酒企一方面需要借鉴威士忌、白兰地、露酒等海外产品走进国内市场的经验,更加注重文化输出,另一方面也要认清,东方文化实现海外输出并非短时间就能够达成。目前,虽然一二线白酒企业都在寻觅海外市场的新增量,但现实是白酒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并不高。以2022年为例,头部酒企中,贵州茅台的出口收入42.4亿元,占总营收不到5%;泸州老窖境外收入为1.53亿元,占比总营收仅0.61%。在二三线品牌中,古井贡酒、水井坊、老白干酒、天佑德酒和酒鬼酒的出口额均没有达到亿元水平,*只有200万元的收入,海外收入占公司当期营收的比重在1%左右,甚至更低。白酒出海,道阻且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零态L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新砣∠嵩敝票澈?,新零售的困局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