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企业所得税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调和
正文 植物奶,卖不动了 长远来看,虽说在国内市场中,各类植物奶中都有较为活跃的品牌,但离行业龙头还有距离,而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2018年,一场大型“反牛奶运动”在洛杉矶开展,60个巨幅“反牛奶广告”出现在室外,向人们警示乳制品行业对动物的残害。在健康与环保理念的浪潮下,以纯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的“植物基”概念受到热捧,在中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2020年,据《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显示,国内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高达800%,购买人数上升900%,全年融资次数同比增长650%,成为国内植物奶发展最迅猛的一年。然而,仅仅三年后,备受追捧的植物奶卖不动了。即便是一手将植物奶推向风口的OATLY,表现也不尽人意。OATLY发布的2023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OATLY全球营收3.92亿美元,公司归母净亏损1.62亿美元,亏损同比扩大1.79%。就连“增速之最”的亚洲市场也遭遇了业绩滑铁卢,收入同比下滑2.6%。值得注意的是,OATLY中国业务在亚洲市场占比93%。在亏损之外,植物奶行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对其是“智商税”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植物奶,还是门好生意吗?01 辉煌与没落尽管植物奶是这几年兴起的行业热词,但实际上,中国植物奶行业早有自己的根基所在。早在1975年,承德露露便生产制造了我国*款植物奶饮品——杏仁露。在那个大家对“植物奶”概念还不熟悉的年代,1994年引进法国罐装生产线的承德露露年产量已经暴增至6万吨,杏仁露作为“植物蛋白饮料”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据数据显示,露露杏仁露一度占据全国杏仁露高达90%以上的市场份额,和脑白金一样,成为了过年送礼必不可少的单品。此外,六个核桃在“健脑益智类饮品”细分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年营收在2015年时达到91亿元的峰值。而椰树牌椰汁和露露杏仁露经过多年发展,也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年销量屡创新高。不仅如此,彼时尚未完全开发的中国植物奶市场中,还有很多国内外品牌的身影。例如2014年,蒙牛联合北美食品巨头white wave,引入美国植物原饮“Silk”,成立植朴磨坊豆奶品牌;2016年,维维推出液态豆奶;2017年,达利和伊利相继推出“豆本豆”和“植选”豆乳产品;2019年,农夫山泉推出植物酸奶等等。而真正带动中国植物奶行业成为风口的是2018年以燕麦奶切入咖啡赛道的OATLY品牌。凭借着”0乳糖、0胆固醇、0反式脂肪“的健康概念,OATLY不光成为了健康饮食品牌的新贵,还搅动了逐渐陷入增长停滞的国内植物蛋白饮品市场。2020年,植物蛋白饮料行业迎来了彻底大爆发。前有老品牌伊利、蒙牛、养元饮品、维他奶,后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而如每日一盒、奥美星球、OATOAT等创业品牌也进入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在国内的植物性乳制品市场上,燕麦奶、杏仁奶、开心果奶、帕达蒙奶等类别层出不穷。除了行业受青睐,植物奶在消费者中也迎来高光时刻。据天猫创新发布的《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数据显示,植物奶销售额增长率达到965%,销量增长率达到1810%,购买人数增长9倍,在饮料市场中成长贡献 15.5%、排名第三,成为饮料市场的高速增长品类。然而,在几年红火期过后,植物奶行业热度貌似戛然叫停。先是OATLY在2022年叫苦,净亏损扩大至3.96亿美元,同时还宣布了裁员计划?:笫怯凶拧案酃尚∶┨ā敝频奈?,在中国市场销售后劲不足,从2020年开始利润就一直走下坡路,2022年更是亏损1.28亿人民币。02 为什么走下神坛?回溯到植物奶品牌大热的那几年,在大众的认知里,以OATLY为首的植物奶品牌多打出“环保、养生、健康”的概念来推广产品。随着消费者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变化,无论是主打“低脂低糖”OATLY也好,还是主打保健概念的六个核桃也好,越来越挑剔、精明的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在建立之初,OATLY定位是牛奶替代品,乳糖不耐受和减肥人士的福音。在其包装上,更是宣传着“膳食纤维”“零胆固醇”“低脂低糖”标签,每一个关键词都象征着”健康“。然而在小红书上,有博主对此产生怀疑。对比OATLY与牛奶的成分可以发现,每100毫升植物奶的蛋白质才是牛奶的1/3,碳水化合物却远高于牛奶。换句话说,想要通过植物奶来获取牛奶同样的营养价值,起码要摄入3倍的碳水化合物;而且,OATLY的包装上有7g的添加糖,这样一来,与其宣传“低脂低糖”的营销概念相悖。来自美国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在蛋白质含量方面,只有19%的植物奶与牛奶相当或超过牛奶。平均而言,每240毫升植物奶只含2克蛋白质,且产品之间差异很大。然而,无论是脱脂、半脱脂还是全脂牛奶,每240毫升都含有8克蛋白质。此外,OATLY还受困于食品安全问题。去年7月28日,OATLY所属美国食品服务业领头公司LyonsMagnus发布公告称,旗下53种营养素饮料产品可能受阪崎克罗诺杆菌污染,并主动宣布召回,其中包括OATLY燕麦奶咖啡大师系列。除在美国市场召回多批次产品外,中国市场也预防性召回12批次OATLY原味醇香燕麦奶330ml产品,原因是其美国生产商的产品可能存在潜在微生物污染风险,并终止与相关厂商的一切业务。摇摇欲坠的养生概念,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都成了消费者不愿买账的原因。同样,整个植物奶行业也在退烧。就整个行业趋势来看,国内外品牌同时聚焦燕麦奶品类竞争,产品趋于同质化,植物奶品牌行业陷入集体内卷。除了产品同质化,各品牌营销的思路也出奇一致,即“打出概念,讲个动听的品牌故事,然后再借助小红书和抖音等社交平台,迅速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和声量”。以OATLY为例,在小红书上搜索OATLY关键词,相关话题笔记达到3万+,甚至在很多如“燕麦拿铁、早餐/运动必备、低脂环保饮品”热门话题下,都能见到其身影。在OATLY财报上,也可以看出OATLY的营销投入连年升高,2020年公司营销费用为1.678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攀升至4.128亿美元,两年内涨了一倍多。故事不再动听,资本不再狂热,消费者趋于冷静,营销策略不再奏效,看似走下坡路的植物奶行业真就没救了吗?03 植物奶,还是门好生意吗?实际上,在消费升级、大众对营养需求日渐增强的消费背景下,“植物基”食品具有的“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等产品特色,的确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饮食的可能性。此外,植物奶为代表的植物基食品使用更少的耕地、产生更少的二氧化碳,更是顺应全球范围内的减碳减排的环保策略。从市场角度来说,“植物基”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植物蛋白奶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几年植物奶行业仍将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5年植物奶市场规模将超1428亿元。图源:华经产业研究院不可否认的是,与几年前相比,植物奶行业的确处于降温趋势,不过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儿,狂奔之后整个行业都需要冷静一下。尽管以OATLY为首的企业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表现欠佳,但“OATLY们”却在积极尝试更多可能性。比如主打植物杏仁奶的老字号承德露露发布新品“杏仁轻养“露露;主打花生的银鹭正式发布了全新品牌银鹭植物;而维他奶也在尝试进入咖啡消费场景,把自己作为“咖啡伴侣”进行销售。长远来看,虽说在国内市场中,各类植物奶中都有较为活跃的品牌,但离行业龙头还有距离,而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价值星球Plane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为了收割新中产,MPV们卷起来了
正文 比萨下沉:洋快餐的「中国逻辑」 比萨行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下沉趋势”,头部品牌都在争先恐后的去下沉市场开店。 “中式汉堡”踢馆下,在华发展超30年的“洋快餐”赛道,迎来了久违的热闹。近日,必胜客对外喊出“2026年2万店”目标,换言之将要保持每年净增400-500家新店的高速增长;本土品牌尊宝比萨也高调表示要“冲刺万店”,短期目标是3年突破5000家店;而因“30分钟必达”被一线城市年轻人所知晓的达美乐,也朝着二三线城市加速下沉,宣称明年进军千店目标。就全国范围而言,达美乐的知名度不如必胜客和尊宝比萨,但是在一线城市打工人心目中,却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自称“比萨脑袋”的00后大学生漫漫便表示,自己平日常点达美乐的比萨外卖,“味道中规中矩不容易踩雷,免配送费还承诺限时送达的,除了达美乐应该没其他家了。”与此同时,今年3月,达美乐中国以“0140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以“达势股份”的简称成为了“中国比萨*股”,并在8月就交出一份“最快扭亏为盈财报”,风光无两。然而过去的几年,达美乐一直处于亏损中。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2021年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及4.7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9亿元。但要想超越排在前面的必胜客和尊宝比萨,达美乐要做的,除了“30分钟必达”的“大饼”,还有很多。01 “30分钟必达”优势渐失作为*承诺“30分钟必达”的比萨品牌,达美乐在一线城市打工人群体中,有着“不错口碑”?:拖不冻员热穆谎?,在北京工作的透透平常也喜欢吃比萨、意面这类洋快餐,其中离公司最近的达美乐,是透透和同事最常点外卖的店,对此透透更是“点”出了一套秘诀,“*是周二周三时候点,因为会有7折活动,然后下单前,玩把小游戏,虽然大概率得免费蛋挞或菠萝派,但运气好能抽中免费比萨。”“最爽的是,也不用担心配送超时的问题,像我平时叫外卖最怕就是超时,一来除非买了超时险不然没赔偿,二来也不好意思找店铺或者平台要赔偿。但达美乐要配送超时了,可以领取免费的比萨券,下次随单就能用,简直就是‘白嫖’。”透透进一步表示,自己还试过“白嫖套娃”,“就是用了免费券的订单又超时,又多得了一张免费券。”送货时效快、送货慢有赔偿、口味多且上新快……选择达美乐的年轻人,各有各的理由。而这些服务,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一项项成本支出。“人力成本居高”首当其冲。因为要实现“30分钟必达”的承诺,达美乐必须要雇佣大量专职骑手。据达势股份过往数据可知,2019年-2021年达美乐中国的员工薪酬开支分别为3.36亿元、4.69亿元、7.03亿元,分别占到公司同期总营收的40.1%、42.5%、43.7%。截止2023年6月30日,达美乐中国共有4805位全职员工,以及13725位兼职员工,其中兼职员工主要担任“骑手及店内员工”。换言之,达美乐在全职人手不足情况下,也会聘用“外包骑手”。2019年-2022年上半年,达美乐聘用外包骑手产生的员工薪酬开支分别为2360万元、3140万元、4630万元及2030万元。人力成本,特别是全职、兼职骑手费用居高不下,增加了达美乐的运营成本。而且中国外卖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已形成规模效应,配送效率越来越高,目前绝大部分商品都可以达到30分钟左右的配送时效。这就让达美乐曾经赖以成名的“30分钟必达”逐渐失去了优势。另一边,达美乐还在持续不断“攻城略地”。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达美乐在中国现有门店数量为740家,其中11家处于暂停营业状态。从分布城市来看,一线及新一线门店数量占总数的90%以上。图源:安信证券与此同时,达美乐加速下沉,近期新增门店城市包括武汉、济南、成都、青岛、温州和常州等。从业绩贡献占比也可以看出下沉市场正在带来更多增量。2019年达势股份北京上海市场和新增长市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3.87%和16.13%,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变为63.29%和36.71%。02 看见盈利“曙光”狂飙突进下,亏损似乎是预料之中的。正如早日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的词条“达美乐30分钟必达3年亏损9亿 ”所言,尽管过去几年达美乐营业收入一路上升,但却无法缓解亏损状态。2019年-2021年的三年时间里,达美乐累计亏损9.27亿元。而在递交的招股书中,达势股份预计2023年的亏损将远超2022年,在表示有能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同时,也预计将于至少未来三年继续录得亏损?:迷?,连续亏损的达美乐在2023年上半年见到了盈利的曙光。达势股份发布的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报告期间内公司实现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加51.5%;归母净利润875.1万元,扭亏为盈。即便经营业绩有所好转,达美乐也丝毫松懈不得。常在达美乐小程序下单的消费者,必然会对“全球人门店超20000+家”这句广告标语印象深刻。只是,即便达美乐顶着“全球*”比萨的头衔,但在中国市场也仅能排名第三。图源:达势股份招股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当下中国比萨市场,百胜中国旗下必胜客以37.4%的市场份额占据龙头地位,达美乐仅占4.4%排在第三名,与头部企业相去甚远。而即便在达美乐奉为优势的“外卖领域”,必胜客也具有*优势,以26.8%的份额占据*,达美乐则以6.7%的份额排在第三。03 自建配送或成“包袱”10分钟制作,20分钟配送,30分钟必达,这套“123策略”曾经是达美乐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目前达美乐大部分收入依赖外送,数据显示,2022年达美乐超过72%的收入来自外送。此外,另一组数据显示约90%的外卖订单完成送达承诺,平均送餐时间23分钟。图源:安信证券能做到如此快速响应的原因在于,达美乐在华北、华东、华南各有一个中央厨房用来提升比萨供货效率,采购的绝大部分食材由供应商交付中央厨房,比萨饼及其他食品的制作、加工、分配、储存都在中央厨房完成,再将半成品交付给门店。不过可以预见,随着开店速度的增加,中央厨房的供给能力将遇到瓶颈,未来需要建设更多的中央厨房和更畅通的物流体系。再加上上文提到的全职、兼职骑手薪资问题,达美乐在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我们在使用达美乐点餐小程序时发现,若所选送餐地址超出外送范围,就会出现无法点单的情况。而客服人员解释称,门店配送范围一般在3公里以内,超出范围后就无法配送。这意味着为了保证30分钟内送达,达美乐放弃了一部分距离较远的订单。而这恰恰给了竞争对手以更多机会,目前比萨行业除了必胜客、尊宝比萨、达美乐等头部企业,还有更多创业者带着不同的理念进入该领域。有主打家庭聚餐的棒约翰,也有掌上比萨等一人食小尺寸品牌;有好伦哥、比格比萨等自助比萨,也有主打冷冻比萨、定位新零售的新锐品牌。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业、存续的比萨店数量为2万家。不过,我们查看美团APP上不同品牌门店的比萨菜单可以发现,主打产品基本都是榴莲比萨、鸡肉比萨、牛肉比萨。因此,产品单一、可复制性强的比萨赛道,依然面临如何持续满足消费者口味需求的难题。同时,比萨行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下沉趋势”,头部品牌都在争先恐后的去下沉市场开店。但达美乐“30分钟送达”的包袱在下沉市场将会更加明显,毕竟下沉市场的商圈较少、居住地址也更分散,想要保证送达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配送成本。*文中漫漫和透透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价值星球Plane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央行等八部门发布「民营经济25条」,强化金融支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