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社保稳岗补贴如何入账?
正文 马斯克270天让机器人「脱胎换骨」 马斯克对于人型机器人的设想,和大洋彼岸的新能源汽车大佬王传福不谋而合了。 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练习时长两年半的机器人练习生Optimus Gen2。特长是走路:做瑜伽:打鸡蛋:Music~没错,距离首次发布两年半,以及上一代亮相9个月(270天)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第二代,来了。展示了更加灵活的动作,更加细腻的运动控制能力,以及更加“像人”的全新设计,网友大呼有点恐怖谷效应那感觉了:而马斯克不无自豪的说,全片实拍没有CG,并且明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就能穿针引线了。第二代“擎天柱”,有哪些变化特斯拉的Optimus进步确实很快,第二代版本和两年半前那个只能安装在支架上才敢推到前台的状态,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令人刮目相看。除了刚才展示的动作和能力,还有更深入的细节值得研究首先是新的Opimus整体减重10公斤,之前的“体重”是73 公斤。具体减在了哪里不清楚,但整体减重一定会对能耗、灵活性有很大提升。而最重要的细节,是特斯拉给出了更加贴合“*性原理”的设计,比如机器人的足部和*代相比,分成了两个部分,添加了类似人类“脚趾”设计:以往的人形机器人设计(包括之前的Optimus),通常是一个固定的足部,通过“脚踝”关节实现单一自由度下的运动。特斯拉的新设计,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新的自由度,在运动的灵活性和对于能量的节约上来说,有很大的改善。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不用脚趾发力,把脚当做一个平板来行走,是不是会更加困难和费力?在新的Optimus上实现这样的设计后,机器人整体行走速度,提升了30%。同时,新设计的多自由度足部,还能实时反馈关节的扭力数据,使机器人有更好的平衡性和姿态控制能力。第二个变化,是手部特征,新的Optimus拥有11自由度的手部关节(不包括手臂),并且每一个指尖,都有力传感器:拿放易碎物品、进行细致的姿态控制,背后提供决策的依据,正是手指的触觉感应??吹秸饫?,马斯克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以及在人形机器人上他贯彻的“*性原理”是什么,也就清楚了。马斯克自己早就说过,“我们的机器人不会以霹雳舞为追求目标,而是在产线旁提供生产力。”谁跳霹雳舞?当然是之前鼎鼎大名的波士顿动力,跑酷跳舞无所不能。但目前公布的Demo中,波士顿动力的Atlas几乎都没有完整的手部结构,足部也仅仅是一个平板。特斯拉的Opimus设计原则,就是要让机器人上生产线替代人工劳动,所以它的核心关注,不是花里胡哨的功能,而是精细的力矩、动作控制。啥时候能买到?马斯克的推特下面,已经有人表示要买,很急:但或许,这款机器人很长时间都不会面向C端销售。一方面是马斯克明确表示Optimus的*使命,是在生产线上替代人工。而服务家用需求可能并不是Optimus的优先研发任务。其次,我们还能从Optimus的两年办的练习时长看出一些线索。2021年8月的「特斯拉 AI 日」活动上,人形机器人Optimus首次亮相,不过没有任何功能展示,而是被抬上了舞台做静态展示。当时这款人形机器人的身高大概是 1.72 米,重约 112 斤,身材匀称,还带有一张面部屏幕,能够以约 8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移动。2022年10月的特斯拉AI Day,现场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并且在 Demo 演示中,Optimus 展示了搬箱子、浇花、在特斯拉超级工厂工作的画面:真正在技术上的突破来自今年5月,特斯拉首次展示了自研的机器人传感器、控制器,并且展示了神经网络完全端到端训练:输入视频、输出控制。感知??樯?,Optimus的底层数据、算法,和特斯拉自动驾驶FSD已经实现某种程度的打通。而这也是现在Optimus进步神速的基础。通过比较,还是能看出Optimus目前的不足。首先是对比波士顿动力的Atlas,从动作流畅度和复杂度来说,Optimus Gen2当前整体的运动状态和控制算法还远远赶不上。尽管在仿生学和实用性设计上,Optimus Gen2更胜一筹,但Atlas在不同关节部位联合实现复杂动作上,更具优势。所以对于躯干+四肢多自由体的联合控制算法角度来说,还是Atlas更加*。不过无论是波士顿动力还是特斯拉,可能在算法或设计上各有千秋,不过双方都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产品的初级阶段。或者说“具身智能”这条新赛道,还处于基本的控制、感知层面攻关,解决的是0-1的问题。综合看,Optimus也好,Atlas也好,人形机器人提供有效生产力的路还很长。因为最难的任务规划和执行领域,目前还远未触及。回到最初的问题,普通用户什么时候能买到?或许还有很久很久。又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会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人形机器人诞生的意义,根本不是作为家庭生活的助手或伴侣,而是大幅提高工业生产效率。One more thing新能源另一龙头,比亚迪也投资了一家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由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创办。最新的产品演示,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特别是提到了能在汽车产线上进行装配、检测工作。之前王传福曾说“无人驾驶都是忽悠”、“现在最需要的是生产线的无人化,节约成本”。没想到,马斯克对于人型机器人的设想,和大洋彼岸的新能源汽车大佬王传福不谋而合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汽车城,年末疯狂
正文 白酒涨价去库存? 至于“涨价去库存”?目前来看只是高端白酒品牌维护品牌形象的尝试,至于下面的酒厂怕是跟不起。 一场在杭州举办的展会,宣布延期了。早已不是疫情管控期间了,怎么会有展会宣布延期呢?原来,这是预定于12月11日至13日召开的2023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然而因为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众多参展单位来函商议称,经销商及代理商积压库存过多,无法进行正常采购,超半数参展企业要求本届展会延期召开,所以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延期至2024年5月下旬。延期的酒业博览会,反映出白酒消费的颓势。据统计,国内白酒产量最高峰是2016年的1358万千升,随后几年一路下跌,2022年已经跌到了671.2万千升。☉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华夏酒报白酒产量尽管一路下跌,但消费量怕是跌得更快,不然就不会有经销商及代理商积压库存过多这种事了。而且不仅仅是所谓的中小酒企库存保障,很多大型酒企库存也在增长。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20家A股白酒企业存货总额为1363.54亿元,同比增长12.63%。其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5家酒企存货均超百亿元。乖乖,这可是生产厂商存了千亿元规模的产品,这些白酒要是都喝下去,得把多少人喝得醉醺醺啊……这还只是厂商那边的,要知道上市酒企比起销售渠道商算是比较强势的一方,酒业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完成年度考核承诺的业绩目标,还会在市场库存没有有效消化的前提下往渠道塞货。还有很大一部分存货在经销商及代理商手上。经销商及代理商存货压力很大,苦不堪言,所以只能申请延期举办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但存货压力仍然存在。而对于较为强势的酒企来说,这个时候甚至还会提价。贵州茅台于10月31日深夜率先发布提价公告称,自11月1日起上调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此次调整不涉及产品的市场指导价。之后的11月1日,泸州老窖通知文件显示,52度、43度和38度的泸州老窖60版特曲五码装(500ml×6)经销商结算价,分别上调至478元/瓶、438元/瓶和428元/瓶。以往茅台价格提升往往能引发高端白酒的集体涨价潮。这次还会吗?这真的不是涨价去库存吗?目前来看,像茅台和泸州老窖这样头部酒企较为强势,还可以通过涨价保持品牌调性,毕竟目前高端白酒还是受众人追捧,茅台酒产品甚至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但大趋势是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白酒,白酒也越来越卖不出去了。即使目前的高端白酒品牌,又能凭着高品牌认可度安稳多久呢?茅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相当有危机感,之前就推出了茅台冰淇淋、茅台咖啡、茅台酒心巧克力等新产品,试图把握年轻人的心。最近由贵州茅台控股的茅台生态农业公司与MOJT莫其托合作推出了“贵州味道”系列鸡尾酒,周杰伦成为产品代言人及首席品鉴官。这又是茅台讨好年轻消费者的尝试。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白酒消费趋势下行,茅台才会想办法来讨好年轻消费者。至于“涨价去库存”?目前来看只是高端白酒品牌维护品牌形象的尝试,至于下面的酒厂怕是跟不起。上一个“涨价去库存”的,可是真有金融属性的房子,可短短两年时间“楼市永远涨”的信仰就打破了。白酒再贵,再能炒,还能有房子重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愿景娱乐推出愿景开放平台:直播电商MCN迎来二次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