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贷款利息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正文 「黑榜」占比超50%!发用品为何成违规重灾区? 可以确定的是,相关部门对洗护发品类的监管从未放松,倒逼市场“优胜劣汰”的局面日渐明朗,最终带动行业走向高质量的发展。 从8月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加大对化妆品市场监管力度,抽检和曝光频次明显提升。《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近一周左右时间,国家药监局已抽检出超10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包含9批次添加禁用原料的行为。从通告信息来看,洗护发、染膏类产品,成为不合格重灾区。01 占比超50%,洗护品类问题较集中从公告可见,药监局近期发布的4则通告涉及问题产品达128件,其中洗护发、染膏类产品占比超50%。主要违规原因大致可归为三类:1、出现禁用成分;2、防腐剂添加量超标;3、产品检出成分、标签与备案资料不一致。其中,“出现禁用成分”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洗发液中。在11月21日发布的“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通告中,“发道无硅油控油修护洗发液”、“发道无硅油清凉去屑洗发液”等三款产品被检出添加了违禁成分“三氯生”。图源自“9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信息”公开资料显示,三氯生是一种常见的广谱抗菌和抗真菌剂,学名“二氯苯氧氯酚”。一般在肥皂等日化品种使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将“三氯生”归为防腐剂类物质,规定在化妆品中用作防腐剂的限量不大于0.3%,但在洗发露洗发乳中,是*的禁止添加物。而“成分添加量超标”以及检出成分与成分、标签与备案资料不一致,主要体现在防腐剂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为3:1)”,这款防腐剂俗称“卡松”。据了解,卡松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抑菌剂,价格便宜的同时,配伍性好。但由于致敏性较高,这款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规定,卡松在化妆品中使用时的*允许浓度为0.0015%,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为“淋洗类产品”,且不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同时使用。但在23号、27号、28号发布的不符合规定化妆品通告中,频频出现卡松在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洗护产品添加过量的问题。其中,广州雅胜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OR NOT午夜玫瑰花瓣沐浴露”添加量高达0.0093%,远超规定使用限量。此外,在11月22日检出的45批次涉嫌违规的产品中,有超十款染发膏被检出添加量 “苯基甲基吡唑啉酮”,但产品备案的配方中并未标注,且出现超量添加情况。“苯基甲基吡唑啉酮”是化妆品准用染发剂之一。《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将此成分的*使用量规定为0.25%(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占染发剂与氧化剂质量之和的比例),但名单中的“天科染发膏(自然黑)”添加量高达0.74%。2006年12月,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SCCP)曾发布该组分的评估报告,称苯基甲基吡唑啉酮作为染发剂,以*浓度为0.25%应用于成品化妆品中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显著?:?,但具有一定的致敏性。整体上来看,近期抽检不合格的洗护产品主要问题集中在防腐体系上,据行业人士分析,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成本因素,但也暴露了涉事品牌方对防腐体系掌控能力不强,甚至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02 洗护发、染膏产品,为何成“重灾区”?值得关注的是,洗护发、染膏类产品,一直都是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标准的重灾区。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抽检的79批次含有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洗护发产品甚至接近一半。涉事洗护产品涉嫌违规并没有局限于防腐体系的范畴。今年7月,有网友对抖音TOP3洗发水“十二草集”某款产品号称“无化学原料添加”表示质疑。不久前,《消费者报道》购买相应产品并送检,该媒体披露的结果显示,备案表中的多数成分均未检出,反而测出了苯甲酸钠等三种化学防腐剂。此外,还检出该产品菌落总数7.3×106CFU/g,超出标准限值7300倍。在2023年第60号通告中,一款名为“从头开始养发护发素(女士专用)”备案编号为桂G妆网备字2017000725,备案人为南宁大旭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不过,药监局官网显示“桂G妆网备字2017000725”的备案已于今年5月注销。搜索电商平台可见,疑似同一款仍在售,但产品详情页备案编号却是“国妆特字G20100759”,不仅与产品原编号不符,还摇身一变成“特殊用途”化妆品。截自电商平台国产特殊化妆品注册信息系统搜索发现,此注册号对应的产品为“毛博仕防脱育发液”,备案人为同一家企业。业内人士解释,这有可能是 “一号多用”的套证行为。我国化妆品行业法规规定,“冒用他人特证或备案”和“一证多标”,一直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某资深研发工程师曾告诉《FBeauty未来迹》:“国家给企业留了两年时间缓冲期,到2023年,特证该过期的过期,产品该卖完的卖完,一切重新开始。如果还有胆子大的,国家就要严惩了。”为何洗护发、染膏类产品出现问题的比例如此高?防腐剂添加相关问题为何屡次出现?“染发剂标识不一致是一个老问题。”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表示,一些产品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注册,与当前市场需求有差异,便出现私自更改配方,以此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此外,针对防腐剂问题,某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有时候不是企业有意添加过量,可能是出现了“叠加”问题。“例如卡松,是最经典的防腐剂,在市面上应用范围很广。有些企业生产环境比较差,为保证产品不长微生物,便‘顶格使用’防腐剂。但有时购买的成分中也含有卡松,二者叠加便会产生过量情况。”“一是企业想压成本,例如卡松成本就比较低。二是当前企业对防腐体系技术相对陌生。”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如此评价。03 专业化升级,市场“容忍度”进一步降低药监局在短短一周内对洗护品类进行了两次集中通报,且抽检的方向也更精准,可见在越发严格的市场监管背景下,洗护发、染发剂产品“浑水摸鱼”的老毛病已经无可遁形。在正经历升级的洗护品类中,更严厉的监管,无疑有利于拉高品类的准入门槛。在品类顶层,我国洗护发市场正面临进一步专业化升级,进入更加注重功效的“头皮护理”时代。英敏特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中国洗护市场的年均增长仅为1%,但头皮护理赛道的增速却高达24%。仅2021年,海外美护发新品牌入驻天猫国际的数量就呈现翻倍增长,进口头皮护理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40%,洗护品类中头皮护理的份额占比在加速扩增。在消费者对洗护品类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许多国货品牌也在不断突围,在数轮市场迭代中与国际品牌拉近了距离,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洗护发市场也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连基本合规都做不到的企业,被淘汰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广州市白云区研美化妆品销售总监翁永冠也告诉《FBeauty未来迹》,此前的市场确实比较乱。“频繁严查,会让一些本身有实力、规范的企业迎来更友好公平的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一些小型企业生存面临挑战。”可以确定的是,相关部门对洗护发品类的监管从未放松,倒逼市场“优胜劣汰”的局面日渐明朗,最终带动行业走向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未来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最怀念芒格的,可能是中文互联网
正文 白酒行业2023: 库存的烦恼 目前,中国白酒市场经历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无论是价格倒挂,还是库存高企,对于承载了千年文化的白酒市场来说,都或将是行业发展路上的良性助力。 不久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官方微信通知,“经销商及代理商积压库存过多,无法进行正常采购”,原计划于12月11至13日举办的2023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延期,将与2024北京国际酒业博览会合并??獯婀?,无法进行正常采购。这句话向整个白酒行业传递出一股寒气。“去库存”可以说是白酒行业2023年的一个关键词。今年,酒企、渠道商都在想方设法消化库存:企业则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渠道管理、控货稳价,经销商降价等,以求达到有效地去库存化。只是,如今春节将至,酒企去库存成效如何?01 价格倒挂,白酒卖不出去?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中国,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白酒的香气、口感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使其成为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白酒开始不再抢手,甚至部分白酒品牌价格倒挂的现象。要知道一瓶白酒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一般要经历多个环节,每多一个环节,就多一个成本,经销价高于出厂价,市场成交价又高于经销价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称,今年春节后,很多白酒市场成交价低于经销价,价格倒挂现象严重。据潮汐在电商平台了解到,第八代五粮液,产品建议零售价1499元/瓶,年终好价节期间在天猫旗舰店的售价券后在1050元左右,领取平台百亿补贴后,售价甚至去到了855元/瓶。国窖1573,年终好价节期间在天猫旗舰店券后1109元/瓶,领取平台百亿补贴后,售价去到了808元/瓶。实际上,除了茅台外,大部分白酒都出现了价格倒挂的问题。如果从另一个维度来看,不难发现白酒价格倒挂的原因。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209.7万千升,同比减少14.8%。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306.6万千升,同比下滑了9%。更夸张的在于长期趋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白酒产量自2016年以来,已经出现六连降,而今年白酒产量再次下降的可能性极大。然而在白酒产量不断下降的同时,这几年的白酒企业和经销商的库存却在急速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20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存货总额为1363.54亿元,其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5家酒企存货均超百亿元。贵州茅台以409.9亿元的存货规模居白酒企业首位,同比增加58.08亿元,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4家酒企的存货也同比增加超10亿元。仅有顺鑫农业存货出现同比下降,但其三季度末存货43.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6.29%,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不过存货占总资产比例比它更高的还有迎驾贡酒、金种子酒、口子窖,分别高达41.35%、40.93%、40.08%。另据同花顺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20家上市酒企的存货总额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一边是白酒产量的急速减少,一边是白酒库存的不断增加,白酒似乎真的卖不出去了。02 “去库存”进度如何?对于企业来说,周转率无疑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它代表着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其资产和资源来产生收益。高周转率通常意味着公司能够更快地实现销售和回收资金,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并提高盈利能力。近几年,国内白酒消费市场遭受了明显的冲击,导致渠道库存持续攀升。这一局面至今仍在持续,因此,消化库存成为白酒企业今年的首要任务。据报告显示,2023年春节后,传统的淡季提前到来,与往年相比较早。通常在春节后,经销商会迎来一波补货高峰,但今年却打破了这一传统,传统的“商务、团购、宴席”三大市场没有如预期那样齐头并进,尤其在“五一”期间,酒水市场中只有宴席用酒表现较为出色,而商务和团购市场相对疲软。这也反映出渠道库存在春节旺季后仍未能完成有效消化,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6月,中国酒业协会就曾在《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提到,51.43%的受访酒行业从业者认为,2023年上半年市场遇冷,整体渠道库存仍处于高位。对于白酒企业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去库存的*时机。因此,在今年内,各大酒企纷纷出手,试图扭转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不利局面。首先是控货提价,这对于白酒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主要目的是控制渠道库存,保障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而稳定品牌形象,并保证酒企自身利益。今年以来,已有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在内的多家酒企发布控货或提价通知。郎酒也于近日发布通知,对青花郎、红运郎、青云郎等产品全面控制发货,并对四川、重庆、河南、广东等区域所有商家暂停发货。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多家白酒企业开展“护价”行动,陆续发布控货或提价通知。其次是营销手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效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五粮液以“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和美好礼互动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度参与2023总台中秋晚会,在宜宾现场互动环节投放超5000万元的“和美好礼”回馈消费者。同时,五粮液还宣布与川航合作,共同推出中秋主题航班。另一白酒巨头,洋河推出“中秋团圆梦,好运上上签”福利活动,持续加大海之蓝(22版)、天之蓝(21版)、洋河·梦之蓝水晶版、洋河·梦之蓝M6+产品开瓶奖励力度……还冠名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巨献《2023太湖美音乐会》。无论是一线酒企还是中小酒企,都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消化库存方面,其他酒企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今年6月,迎驾贡酒曾表示,市场营销工作按计划推进,保持良性的渠道库存。在渠道中采取一系列促销互动手段,市场动销符合预期。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加强发货管控、数字化赋能等手段持续维护量价平衡。今世缘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会进一步强化了产品流通渠道秩序及库存管控,保障市场可持续发展;泸州老窖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现场,称正在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库存去化,加大对渠道的管控力度。2023年已然接近尾声,但据光大证券称:“结合上市公司产成品库存以及渠道反馈来看,库存去化或仍将是2024年春节的主旋律。但是作为衡量需求强弱的风向标,今年三季度,部分扩张型次高端酒企营收同比跌幅收窄、经销商库存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白酒行业库存压力*的时候正在过去,行业正在逐步从主动去库存过渡至被动去库存的阶段。”浙商证券也预计,当前白酒行业库存或为今明两年最高水平,伴随今年第四季度库存消化,预计春节后将进入库存下行趋势。03 白酒未来还可期吗?虽然近年来白酒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白酒仍然是中国酒类市场的主导产品之一,未来仍然充满着机会和挑战。作为中国特有的烈性酒,白酒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众多爱好者的喜爱。如今,白酒已经成为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礼品属性也让它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媒介。关于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的问题,似乎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马云曾对茅台的原董事长李保芳说:“我小时候也特讨厌茅台,但是等我有了人生阅历、吃了很多苦头以后,我觉得茅台还是很有意思的。”最后,需要提及的是中国白酒企业的海外拓展战略。这些企业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遥远的海外市场。据了解,五粮液已先后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日本东京等地设立“五粮液大酒家”,与《中餐厅》、米其林等超级IP跨界携手,持续以创新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无独有偶,今年3-4月舍得酒业赴海外多个国家举办了品牌上市会,旗下品牌沱牌还与英超狼队全球官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月,泸州老窖在新加坡开启2023年“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6月,茅台东南亚暨港澳市场工作座谈会在泰国曼谷举行;西凤酒在首尔举办“中国红·红西凤”凤香盛宴,并对海外市场进行详细调研;7月,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会见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一行;河南仰韶酒业与法国河南同乡会开启战略合作,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首届国际食文化博览会并荣获金奖;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赴巴黎考察交流……而以领头羊-贵州茅台为例,目前,茅台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球五大洲64个国家或地区。目前,中国白酒市场经历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无论是价格倒挂,还是库存高企,对于承载了千年文化的白酒市场来说,都或将是行业发展路上的良性助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潮汐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旅游直播无顶流,东方甄选想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