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财务人员: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扣缴手续费退付操作指引来啦!
正文 赵一鸣给良品铺子上了一课 一系列基础问题,被重新提到台前。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艘开了17年的零食航母。至于这艘航母未来是否能应对一个个更加年轻的对手,以及转型后到底多久能达到现在对手的实力,一切还未可知。 站在2023年的伊始,良品铺子也许很难想象,自己的溃败会来的如此之快。作为零食领域的龙头,疫情三年良品铺子的表现可谓韧性十足,不仅连续三年保持营收增长,扩张势头也丝毫没有变慢,凭借着3000多家线下门店在行业内稳居头部。相反,良品铺子的竞争对手们,却似乎有着各自麻烦。线下门店大幅萎缩的三只松鼠,在2022年正在自建生产线艰难转型;不断被质疑创新不足,靠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沃隆,上市几经曲折,最后不得已放弃;来伊份找来了王一博代言,但拉升能力一般,门店数量不足良品铺子的一半;另外溜溜梅、王小卤虽都抱得单品爆款,但无论从商业丰富度,还是护城河深度来说,都暂时无法与良品铺子相抗衡。良品铺子似乎正如零食航空母舰一般,稳稳占据行业头部。但变化似乎发生在一瞬间,进入2023年,在疫后消费复苏的黄金期,良品铺子却突然卖不动了。在“报复性消费”的一季度,良品铺子营收却不乐观,相较2022年下滑23%,而在随后的二、三季度,这样的趋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速,截至2023年三季度,良品铺子业绩同比下降16.6%,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3.43%。巨大的业绩滑坡,在二级市场不断发酵,良品铺子股价从年初时的40元附近,滑落至不足20元,直接腰斩。在大环境复苏之时,业绩却突然滑落,在三季度与投资者交流之中,投资人直接发出了“第三季度为何业绩如此差?”的质疑。良品铺子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公司从2022年的零食航母,突然进入到了创始人杨银芬所言的“公司目前遇到了生死考验,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的境遇之中呢?从官方与创始人的声明来看,良品铺子将不断下滑的业绩归因于一个“慢”字上,对环境感知变慢,对消费需求、用户分化感受变慢,创始人杨银芬直言内部滋生了一些大企业病,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反应太慢。而为了缓解“慢”的焦虑,良品铺子决定开始提速,在半个月内先后大幅度降价、更换管理层以及从法律层面上诉赵一鸣等一些列动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良品铺子已经创立17年了,17年累积,让其在无论品牌还是消费者心智中都有着巨大的惯性,猛然间的掉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而在高端和低价之间的平衡,更像是一场走钢丝的旅程。01对手到底是谁?在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出现之前,零食的下沉市场以及相关概念在休闲零食赛道是最不起眼的存在。卫龙作为数不多的主打下沉市场的零食品牌,在上市之前曾急于撕去下沉标签,从苹果式的设计,到低油低盐的产品策略,卫龙处处想摆脱下沉标签带着辣条升级一把。对于市场占比较大的坚果零食赛道而言,更是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带着消费升级的基因。无论是打出“高端零食”品牌形象的良品铺子,还是“零食电商*股”的三只松鼠,亦或是打出健康概念“每日坚果”爆款的沃隆,赛道内强调的一直都是高端、精品、健康等标签。而在随后的具体的策略中,各个品牌为了维护消费升级的形象,更是在高端的品牌心智上不断加码,“对自己好一点,吃良品铺子”“高端零食选良品铺子”“甄选全球优质坚果”“0脂,*”。各路概念频出的同时,在产品端,品牌们也频频发力,良品铺子曾专门为健身减脂人群打造专属品类“良品飞扬”,洽洽更是联合丸美推出瓜子脸面膜,试图跨越品类进行营销。一个个更加健康、专业,垂直,以及更高端的品牌形象呼之欲出,而这些也正中中产的喜好。终于,人们在接受高端化零食的同时,开始接受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价格贵的心智。而正式由于较高的溢价,让良品铺子们在扩张的同时,收获了近30%的毛利率,完整的商业闭环至此成型。而占领商业话语权的良品铺子,也培养出了许多跟随者。但进入到2023年,这套故事却突然讲不下去了。而*道裂缝就来自于良品铺子的重心区域——电商。根据回顾良品铺子营收数据,电商营收的突然失势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进入2023年,良品铺子营收占比超五成的电商渠道开始呈现出连续下滑,三个季度分别下降32.42%、40.92%、19.42%。巨大的下滑,似乎是市场的一个信号。但良品铺子的反应,似乎还是慢了。面对这样的情形,良品铺子似乎还是把问题归咎于环境的变化。“当前线上流量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各大平台执行去中心化策略,头部商家的获客成本变得更高,加上线上平台流量持续分化,新的平台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使得线上市场竞争加剧。”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对新熵回应道。但事实情况似乎更加具体,在抖音,如果点开赵一鸣或者零食很忙的直播间,就会发现两者差异不小。在赵一鸣直播间,“百万补跌一元购”是长期的营销玩法,赵一鸣已经将类似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式的打法玩的纯熟,直播在线用户人数长期维系在千人甚至万人。而良品铺子的直播间,更多的还是传统的折扣带货模式,而从直播间人数和点赞数来看,直播间不如前者热闹。而正如良品铺子官方所言,新的平台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如果仅仅是环境或是风格的变化,良品铺子的变革行动本应势如破竹。但如今的良品铺子像一位步伐沉重的老人,眼看着年轻人奔跑,能做的只是吃力跟随。同样的例子还有良品铺子的加盟业务,回顾过去三年,良品铺子的扩张速度对比赛道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是可圈可点,毕竟三只松鼠的线下业务还在收缩,来伊份则还困在江浙沪,每年净开店数约为400家的良品铺子,似乎还保持着稳定性。但如果对比的是零食企业的新兴势力,这样的速度就显得异常迟缓。以赵一鸣为例,在2022年10月还仅有500家加盟店的赵一鸣,在2023年2月门店数突破1000家,2023年8月,门店突破2000家,同样搭上火箭的还有零食很忙,据红网报道显示,截止2023年10月,零食很忙全国门店总数突破4000家,短短四个月新增1000家门店。同时,在营收方面,良品铺子加盟渠道在2023年也经历了连续三个单季度呈营收下滑,分别下降2.87%、7.15%、7.06%。如果说电商渠道的失势还能归咎于流量玩法的变革,那么传统线下渠道的失速,似乎把良品铺子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像是SHEIN卷死Zara一样,速度更快、品类更多、更便宜的商业模型,它已经从“快时尚”(fast fashion)进化到“即时时尚”(real-time fashion)。而今天的零食新势力,似乎借鉴了类似的打法,把零食赛道拖入了一个更加内卷的区间。”消费赛道观察者李明认为,更加高效的零售模式以及供应链、空间设计、上新速度、价格、下沉市场等多角度的开发,都值得传统零食品牌从头再走一遍。良品铺子当然也看到了新模式和新环境的优势,投资赵一鸣可能是良品铺子在2023年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但如今从事件的演变来看,良品铺子并未拿捏住自己的投资对象。从退股到加大对零食顽家的持股比例等动作来看,良品铺子似乎有信心和赵一鸣等新兴势力对抗。但从一套模式,到另一套模式的探索,除了公司方向的调整之外,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良品铺子似乎终于意识到,老的对手以及老的模式似乎已经成为历史。而新对手,却比以往的那些老伙伴们更加年轻,更加难缠。02推倒重来与漫长的苦日子“公司花在品质上的每一分钱,都得能被消费者感知和认可。”在全新的良品铺子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公司践行了创始人杨银芬最新提出的“用户可感知”,大幅度的降价,也让用户感受到了良品铺子的诚意。但客观条件来看,价格战之后,良品铺子能做的动作似乎却越来越局促,而行动的周期也在加长。在2023年5月的投资者交流之中,良品铺子明确表示“公司对门店做了进一步升级,推出了全新的六代店。六代门店的面积更大,产品品类更丰富,增加了咖啡、烘焙等高频、刚需的产品线,并对现有产品进行质量升级,将产品的差异化做得更加明显。”而根据小红书博主显示六代店装修规??纱?250平。但时至今日,公司的加盟页面依旧难寻六代店的踪影。类似的细节,其实在良品铺子的运营发展中并不少见。比如赵一鸣曾表示,下沉市场消费者其实对产品日期、更新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赵一鸣每个月上新100种,每年上新1000多款。良品铺子上新速度也不慢,2022年全年上半年全渠道 400 个 SKU。但上新过快曾一度导致良品铺子品控出现问题,“塑料月饼”事件曾将公司一度带上热搜??占渖杓?,上新速度,良品铺子似乎始终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但似乎却难以改正。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许现今良品铺子放出的大招,只剩降价?在虎嗅对创始人杨银芬的访谈中,杨银芬曾坦言,过去做管理的时候,喜欢通过“换人”解决问题,但他现在觉得,企业是个系统,换人解决不了长期的问题,得改变系统运行的要素、流程、文化氛围等等。内部管理方面,杨银芬目前的策略是,先统一思想,通过反复宣讲让公司上下统一思路,然后设定目标、用事实说话,结果导向。“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因为改变人是很难的,成年人只有自己痛了才会主动求变。”良品铺子的问题,似乎并非一朝一夕,在传统逻辑中驰骋多年之后,现在要全面开始加大强度内卷、抠细节,似乎对于一个老品牌来说并不容易。推倒过去的模式,也需要更大的勇气,品牌、渠道、供应链,良品铺子还在纠结中前行。而更加纠结的,也许不止是良品铺子,在最新一季的投资者交流中,投资人似乎开始重新认识另一个良品铺子,“良品铺子的品牌定位是什么”“线上经营策略是什么”“公司未来产品策略是什么?”一系列基础问题,被重新提到台前。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艘开了17年的零食航母。至于这艘航母未来是否能应对一个个更加年轻的对手,以及转型后到底多久能达到现在对手的实力,一切还未可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熵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这碗高端兰州拉面,年轻人咽不下去了
正文 字节游戏:跳动4年,朝夕剧变 随着字节将目光聚焦到抖音上,抖音已成为字节各条业务线的新场景。在抖音中,游戏业务同样如此。 曾被寄予厚望的字节游戏,踩下了急刹车。11月27日,字节跳动透露消息,旗下的游戏业务朝夕光年,将进行大规模业务收缩,对已上线的且表现良好的游戏,会在保证运营的情况下寻求剥离;对还未上线的项目,除少量创新项目及相关技术项目外,均会关停。对于上述变动,字节跳动方面向Tech星球回应道,确实会有业务方向和组织调整,将更加聚焦部分创新型游戏及相关技术的探索。但同时,也会做好已上线产品的持续运营,充分保障玩家的权益。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透露,该决策由业务负责人严授和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反复讨论很久。梁汝波认为,虽然游戏业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过去几年字节游戏追求 “大而全”项目,不聚焦,资源分散,应该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更基础、更创新、更有想家力的项目。一位字节游戏的员工透露,“其实当沐瞳科技被爆出要出售的消息时,内部同事对自身的处境隐隐不安,没想当今日整了这么一出大新闻。感觉如今这个样子也是有先兆的,此前游戏部门就在不断缩减规模,再加上所做的游戏基本也都是昙花一现,无法做到持久运营,想弯道超车太难,缩减规模、减少支出成本是必然的,因为做游戏的支出成本确实太大了。”前字节游戏行业制作人李天唏嘘不已,不光是字节,国内许多互联网大厂都有想过分游戏市场这块蛋糕,但无疑以失败告终。认知和技术上的不足,烧再多的钱也难以成功。作为一家成立仅4年的游戏厂商,在行业内仍算作是“年轻”的创业者,然而,朝夕光年在游戏这条创业路上并不算顺利,“一路坎坷”成为了朝夕光年的真实写照。01 朝夕光年“闪电”收缩的24小时山雨欲来风满楼。“说实话,很突然”,字节广州一位游戏业务线的员工维维告诉Tech星球,“周日下午,我领导提前就告诉我了,让我有所准备,不过没关系,有N+1补偿和奖金,但当时周一正式通知后,还是挺尴尬和突然,入职也不算太久,没想到还是GAME OVER(游戏结束)。”维维补充道,有些组幸运的被保留下来继续运营或善后,但他们未来的去留并不明朗。“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北京字节游戏业务线员工李帆说,“上个月,我们组的工作室早就锁HC了,实习生全部转正无望。”而一位正准备上周五面试字节游戏实习岗位的大学生甜甜,原计划上午11点面试,但在面试前一个小时,却接到了来自HR面试有调整的电话。等到下午,姗姗来迟的HR电话才打过来,解释称上午有一个紧急会议,可能会影响到当天的面试调整,随后才说游戏业务调整,并表示面试的游戏岗位已不再招实习生,可以考虑转到其他实习岗。图注:字节游戏实习生面试邀约。就在一个月前,字节跳动招聘官方在社交平台才发布了朝夕光年2024年的校招专场宣传片,主题是创造X体验的双重邀请,如今来看,不禁令人唏嘘。图注:字节跳动招聘官方发布的2024朝夕光年校招宣传片。Tech星球发现,朝夕光年官网的社会招聘岗位已经全部停止招聘,点击朝夕光年官网的“社会招聘”按钮后,即跳转至招聘页面,目前该页面内的“开启新的工作”一栏中显示的职位数是0。图注:朝夕光年官方招聘页面。其他游戏平台的HR、猎头,在字节游戏业务大规模收缩消息曝出后,都纷纷出动,开始在??屯?、小红书、脉脉、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求职信息,招募对象则是朝夕光年的员工。在一个名为“字节游戏毕业互助”的微信群,从晚上19点多创立到加满人,只花了2个多小时。群内除了有字节游戏的员工外,还有其他游戏平台的HR、猎头、负责人,发布求贤令。图注:微信群截图。据猎头介绍,一些友商HR都跑到了朝夕光年某办公区所在的太子广场楼下,拉出招聘条幅准备“捡人”。而快手游戏则是火速发布了专向招聘,诚邀字节跳动朝夕光年业务的员工入职。一时间,朝夕光年的优化调整成为了其他游戏平台,一场业务补强的狂欢盛宴。对于字节游戏的调整,游戏用户反应也比较强烈。在虚拟女团A-SOUL、《星球:重启》、《晶核》等官方群和贴吧内,不少用户都关切平台的后续发展,有用户表示不敢充钱了。随后,朝夕光年旗下的《星球:重启》、《花亦山心之月》、《晶核》和《航海王热血航线》等游戏均特地回应玩家,业务调整对项目有限,请玩家放心。而此前被曝出要被出售的字节旗下另一家游戏公司沐瞳科技CEO袁菁,也于当日发表了内部信,表示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长期深耕游戏行业。02 朝夕光年跳动4年,字节游戏未能大力出奇迹朝夕光年作为字节曾经的六大业务板块之一,被寄予了厚望。2021年11月,梁汝波在接替张一鸣担任字节跳动CEO一职5个多月后,宣布覆盖全业务的组织架构调整,实现业务线BU化(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成立六大业务板块: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一位行业人表示,朝夕光年大规模收缩,震惊行业。字节跳动本身就有着光环,朝夕光年更是顶着数个光环诞生,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资源,字节都不缺,但最终遗憾的是,“大力没能出奇迹”。2019年,字节跳动通过收购上禾游戏、墨鹍游戏,加组建的模式,正式成立“4地8大游戏工作室”的游戏业务雏形,担任游戏业务的负责人来自字节战略发展部的严授,但他本人过去并没有游戏相关的从业经历。“一起开过几次会,要求很严格,不过思路和逻辑都是*的”,一位字节员工评价道。随即在1月,正式成立游戏品牌朝夕光年,主攻中重度游戏的发行、运营和自研。据朝夕光年的前员工透露,取名朝夕光年,也是因为朝夕光年的主体公司以前曾做过一款名为“朝夕日历”的APP,保留朝夕的前缀,希望能够长久发展下去。而当时的严授,急需打造出一款爆款游戏,为字节赢得一场开门红。但整个筹备工作就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期间,严授对外表示,还会继续招聘1000人,看好游戏这个方向,会有耐心地持续投入。2020年,朝夕光年上线多个中重度游戏,但采取的是代理发行和接手的方式做游戏。包括从网易游戏接手并改名的吃鸡手游《终结战场》、英雄游戏的《战争艺术:自走棋》,最引人注意的当属《热血街篮》,这是朝夕光年*旗舰游戏,当年3月份上线后,获得App Store的9次精品推荐,相比同期的《灵猫传》和《终结战场》,朝夕光年对《热血街篮》给予的广告投放支持力度*。但此时的朝夕光年仍未有自研的游戏公测。随后,朝夕光年开拓海外游戏市场,凭借代理发行的《RO仙境传说》,帮助朝夕光年在中国港澳台市场大获成功,并在次年在东南亚市场上线,在海外多国榜单中登顶。游戏自上线至2021年10月,月均流水近两亿,在榜单方面,该手游同样位居前列,也让内部看到了海外游戏市场的广阔前景。图注:朝夕光年旗舰游戏发布时间轴,Tech星球制图。(数据来源朝夕光年官网及公开资料整理)。为了更好地布局海外游戏市场,朝夕光年又成立了Pixdance、Pixman和Nuverse等子品牌,细化运营海外游戏,但成果并不理想。2021年,朝夕光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并购、投资、自研成为了这一年的写照。在这一年,字节为了补强游戏业务板块,先后做出了3次重大的收购、投资,时年4月,有爱事业部加入朝夕光年,获得了旗下在日本运营的手游《放置少女》,该手游在2021一季度海外总收入突破6.8亿美元。5月,字节以40亿美金收购沐瞳科技,其拳头产品《无尽对决》是东南亚市场*的MOBA游戏(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这也成为了字节游戏的重要节点,外界认为《无尽对决》很有可能会上线国内,成为《*荣耀》的劲敌。紧接着,同年10月,字节入股拥有虚拟偶像女团“A-SOUL”著作权的杭州看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之后,朝夕光年的自研游戏陆续上线。比如,自主研发的古风养成手游《花亦山心之月》,并取得了不错的流水。同时代理研发了多个热门IP手游《航海王热血航线》、《火影忍者:*对决》,借着在抖音内的推广,两款游戏先后上了热门,成为了两头“现金牛”产品,也让朝夕光年尝到了在抖音推广的甜头,为后续游戏在抖音内推广埋下了伏笔。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也是字节游戏的转折点,旗下的另一大超休闲游戏品牌OHAYOO的部分员工裁员,负责人徐培翔离职。虽然中重度游戏品牌朝夕光年未受波及,但2021年之后,朝夕光年的业务有所调整和收缩。2022年6月,朝夕光年解散上海101工作室,多个项目在裁撤或整合,游戏项目的上新也有所减少。年底,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国内和国外发型工作室合并成ONE Publishing Studio,确立全球化战略。进入2023年3月,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字节跳动11周年年会上发表讲话,他认为游戏、教育、PICO等业务处于早期阶段,要有想象力,保持平常心,同时明确将信息平台和电商列为公司的主干业务。如今回过头来,这也为朝夕光年此次的大收缩,埋下伏笔。2023年,朝夕光年上线《晶核》、《星球:重启》等多个手游,相比于此前游戏,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星球:重启》和《晶核》皆为自研的大型游戏。《星球:重启》更是采取了PC、移动双端。这两款游戏也不负众望,上线后都成为了爆款,并计划在海外市场发展。但就在似乎一切向好的局面下,一个晴天霹雳炸响,朝夕光年宣布大收缩。一位字节的游戏员工向Tech星球透露,“调整的背后,无非两个原因,其一,没能实现阶段性的盈利,其次,游戏在字节属于边缘业务,意味着变动性很大,国内游戏业务基本昙花一现,而且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游戏发行成主要模式,游戏研发实际上已成摆设。”03 回归抖音保留火种,字节游戏能否卷土重来从游戏行业的大环境看,朝夕光年折戟,除了主观因素外,也有着客观上的原因。一方面,在朝夕光年在最需要发展之际,国内游戏版号自2021年夏天游戏版号停发,到2022年4月版号才恢复发放,游戏行业度过了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200多天。错失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遇。另外一方面,强如腾讯游戏这样的厂商,在近两年来,虽然推出数十款游戏,但也没能再造一个能够比肩《*荣耀》的爆款游戏,而且作为对未来游戏探索的XR部门也被优化调整。降本增效成为当下互联网公司的主旋律,转向聚焦主营业务成共识。尽管朝夕光年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归于平静。但对于字节游戏而言,仍然有一些新的方向可以探索,实际上,也开始这么做了。随着字节将目光聚焦到抖音上,抖音已成为字节各条业务线的新场景。在抖音中,游戏业务同样如此。在抖音上,字节的游戏业务呈现多种业态进行,比如“抖音游戏”和“抖音小游戏”。“抖音游戏”主要提供游戏内容和服务,以短视频、直播、游戏中心、游戏组件等多种产品呈现游戏体验形态,实现内容生产到消费,再到经营的闭环。“抖音游戏”还在不断扩招,字节跳动官网上,抖音游戏的社招岗位已达160余个。而“抖音小游戏”作为字节的另外一个游戏业务形式,于2022年年中,入驻抖音APP,打造成一个小游戏中心和分发买量的平台,根据抖音小游戏的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化规模同比增长100%。根据罗斯基举办线下沙龙的数据,抖音小游戏DAU增速从43%到150%,投放消耗的规模增长上,在2023年上半年突破了10倍的增速,并且预计下半年增速有望突破20倍。Tech星球发现,近期,如腾讯游戏旗下的DNF、QQ游戏都已经在抖音内开始投放广告。抖音内的游戏生态以及游戏商业化正在成长。意味着字节正在抖音内打造成一个游戏平台,在成为各大游戏厂商的投广买量的地方同时,还能丰富抖音内的玩法,构建抖音游戏体系。对于字节游戏而言,业务线的大收缩,标志着字节对主要的游戏业务按下暂停键,但是在字节官方对外回应中也提到,将更加聚焦部分创新型游戏及相关技术的探索,让字节对游戏业务有所保留,也让外界对字节游戏能否卷土重来抱有一丝期待。(备注:文中的李天、李帆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星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香港人买爆深圳山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