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分录怎么做?
正文 肯德基们争做塔斯汀学徒? 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汉堡品牌试图复制中式汉堡的成功。无论是汉堡新品,还是销售价格都在向中式汉堡靠拢。 中式汉堡抓住年轻人的胃之后,“肯德基们”也走上学习的道路。上个月,肯德基官方视频号官宣推出新品“饼汉堡”,将其经典的炸鸡汉堡面包胚换成了“现烤饼皮”,卖相与塔斯汀等中式汉堡几乎没有差别。麦当劳、汉堡王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式汉堡,就连Shake Shack也在两个月前推出了*“中国风”汉堡——香辣萝豆牛肉堡。而除了学习“中式汉堡”的口味,“肯德基们”也在学习中式汉堡的低价,用性价比连番轰炸消费者?:芏嗥放贫ㄆ谕瞥鲇呕莼疃偷图厶撞?。比如肯德基的19.9元套餐、疯狂星期四、半价桶,麦当劳的“穷鬼套餐”;汉堡王2件9.9元、1件8.9元的汉堡福利,也被品牌作为吸引客户群体的手段。根据肯德基2023年Q3财报数据,在持续促销之下,肯德基客单价同比已经降低5%。对于年轻人来说,中式汉堡是更具吸引力和性价比的选择。学习中式汉堡,也让“肯德基们”获得了一些青睐,但能不能留住消费者仍取决于实力??吹娇系禄瞥觥氨罕ぁ敝?,北京的消费者淑慧抱着尝试的想法买了一次。但她吃了一口就连连摇头,“饼皮好硬。”并拒绝再回购。“肯德基们”进入中国二三十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汉堡市场的“**”。但这两年,聚光灯给到了塔斯汀等中式汉堡。于是,面临中式汉堡冲击、消费者习惯改变以及自身缺乏创新等问题,“肯德基们”也开始“自救”,并当起了中式汉堡的学徒,走起了低价、中式口味的本土化路线。只是受制于成本压力,作为洋快餐,想要比塔斯汀等中式汉堡更中式、更低价,却要困难很多。01 开“卷”中式汉堡汉堡王、Shake Shack、麦当劳等品牌已经不屑于只制作鳕鱼汉堡、牛肉堡这样常规的汉堡了。一大批有着独特口味的汉堡已经上线。两个多月前,Shake Shack推出了*“中国风”汉堡——香辣萝豆牛肉堡,川蜀腌菜豆角萝卜干搭配白萝卜丝,再加上麻辣酱料,整个汉堡像是夹了一道新研发的川菜?:罕ね鹾茉缰吧舷叩闹碇夂罕ひ苍诮诨毓?,并上新青花椒风味小龙虾双层牛堡??系禄?、麦当劳对中式汉堡的研究更深刻,这方面的经验也更加丰富??系禄侥昵熬蜕鲜泄岵宋寤ㄈ夂罕さ让姘兄泄说闹惺胶罕?。除了口味不断向“中国胃”靠拢,定价也在跟随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下调。曾几何时,麦当劳、肯德基在年轻人眼中是“高端”“洋气”的代名词,工资高一点才能实现肯德基自由。大部分人只有在考试满分、生日宴会才会偶尔光顾。但现在,这些洋快餐正在撕掉旧有标签,用性价比连番轰炸消费者?:芏嗥放贫ㄆ谕瞥鲇呕莼疃?、推出低价套餐。图/塔斯汀与肯德基“饼汉堡”对比左为塔斯汀,右为肯德基“饼汉堡”来源/美团外卖App,镜观台截图“本土化”并不是“肯德基们”的新招数。在学习中式汉堡之前,“肯德基们”就致力于本土化,推出了老北京鸡肉卷、川辣嫩牛五方等产品。但此前,肯德基在更新菜单时并非基于对原有品类的创新,而是着重于增添中国消费者常吃的餐品。正如百胜全球餐饮集团原董事会原副主席苏敬轼在2014年所说,消费者不可能天天吃肯德基。所以,肯德基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特点,先后推出了油条、粥等餐品。2021年还在武汉市场推出了热干面早餐,2022年在上海等地区推出了小笼包?:罕ね跻采霞芰诵】じ?、桂花栗子酥皮派等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小食。随着塔斯汀的崛起,肯德基开始在原有的汉堡餐品上进行本土化创新,向着“大饼卷一切”的方向发展。这些尝试,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之前买过麦当劳短暂上架的酸笋鸡腿堡,味道还不错。”淑慧介绍。但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难以接受。某洋快餐品牌的忠实粉丝琪琪就表示,“我点过的一款夹着糯米和鸡肉鸭肉的汉堡。本来当时饿了快一天了,结果吃到一半就扔了,也太难吃了。创新是好事,但是不能乱搞吧。”淑慧也直言,现在不踩雷就算是优秀了,“从大部分新上的餐品无法长期供应也能发现,大家对这些餐厅的食物并不买账。尤其是各类汉堡,这样做还不如把原来畅销的土豆泥等餐品再上架。”即便这些改良品并没有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但这些洋快餐依然坚持将汉堡进行本土化创新。这背后,是洋快餐遭遇中式汉堡冲击和消费者愈发关注性价比背后,所采取的“学徒式”自卫和反击。02 来自中式汉堡的冲击汉堡这一细分餐品赛道正在刮起一股新风潮。更便宜、更健康、更具创新力的中式汉堡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淑慧翻了一下自己的外卖记录,发现近半个月(12月1日-15日)已经购买了9次塔斯汀,几乎隔两天就要吃一次,“我并非汉堡爱好者,但塔斯汀的饼皮确实挺好吃的。”从80年代末进入中国后,西式汉堡就一直以两片面包夹一块肉的形象示人,每种汉堡*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中间夹的是鸡肉还是牛肉,到店消费者的选择有限。中式汉堡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实现了差异化打法。在搭上国潮这个“东风”的同时,塔斯汀、郑楚、林堡堡等品牌,从汉堡的馅料、饼皮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改变和创新,塔斯汀打出“传承中华面点制作工艺”的纯手工现擀现烤堡胚;林堡堡则用鸡蛋取代了面包胚, 因为无碳水,所以更符合健身和减肥人群的需求;贾国龙中国堡的堡胚使用了浙江桐庐一带的特色小吃“酒酿馒头”?:罕さ南诹弦膊辉倬窒抻谌饫?,而是更能吸引“中国胃”的中国菜。在这些中式汉堡店,麻婆豆腐、梅菜扣肉、北京烤鸭等菜品取代了炸鸡、牛肉饼,成为一大卖点。吃过几次塔斯汀的友友称赞道,“比吃肯德基、麦当劳更有营养,口味选择也更多,而且性价比更高。”除了口味更符合年轻人的中国胃,价格也是中式汉堡更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图/淑慧的塔斯汀购买记录来源/淑慧提供窄门数据显示,塔斯汀的人均客单价为17.92元,楚郑人均客单价为18.67元,林堡堡人均客单价为16.12元。在小红书上,不少博主发布“20元左右即可吃到一份汉堡四件套”“塔斯汀周二会员日,13元两个汉堡”等突出中式汉堡低价的内容获得了大量关注。对比之下,降价之前的西式汉堡显得不够“接地气”,20多元只能买一个汉堡。如果是Shake Shack这种美国精致汉堡,单个汉堡售价的在50元左右,甚至有汉堡单品价格超过80元。淑慧也直言,“两个人在塔斯汀点两个单品汉堡,优惠完大概30元就行。之前点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每次没个七八十元下不来。”西式汉堡的售价不在消费者的期望值内。美团发布的《2023年新餐饮双主场行业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每日食品支出几乎不到20元。十几元的中式汉堡则在这个区间内。依靠低价和本土化创新,中式汉堡取得了快速发展。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塔斯汀成立初期发展缓慢。但2020年推出中式汉堡后,一年内门店数量就从不足100家增加到超500家。此后两年,塔斯汀新开门店数量分别达到450家与2289家,目前门店总数已经达到6300家。为了吃上一口正宗的中式汉堡,塔斯汀北京门店开业前几天排起了长队。在低价汉堡的冲击下,价格更高的西式汉堡则面临市场被瓜分的危机。Shake Shack在2023年Q3财报发布时提到,虽然营收同比获得了增长,但自8月以来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连续放缓。因为季后经济前景变得更不确定,因此预计短期压力将持续整个四季度,并可能持续到2024年。这意味着,西式汉堡品牌需要需要调整价格与中式汉堡品牌竞争,吸引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这也是近两年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品牌不断推出优惠套餐、推出各种中式汉堡的原因。但这种转变并不容易,增长的原料成本、有限的创新能力,正成为阻碍西式汉堡品牌“做学徒”的原因。03 “学徒”不好当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汉堡品牌试图复制中式汉堡的成功。无论是汉堡新品,还是销售价格都在向中式汉堡靠拢。然而,跟随式的创新很难建立起与塔斯汀等品牌的差异化。而且随着加入中式汉堡赛道的品牌越来越多,肯德基、麦当劳等生产制作的中式汉堡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觳痛笫菹允?,从2022年8月到2023年1月,店名带有“中国汉堡”或者“中式汉堡”的快餐门店数量快速攀升,从1772家上升到3533家。中式鲜肉蛋堡连锁品牌“林堡堡”、“楚郑中国汉堡”、“奥丁顿汉堡”等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关注。资本也在扶持更多同类品牌入局竞争。天眼查数据及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柳进资本为楚郑中国汉堡注资300万元,2023年源码资本旗下嘉兴源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押宝奥丁顿汉堡。这些品牌为了差异化,要么推出中国风套餐、要么用酒酿发酵堡胚。相比之下,麦当劳、肯德基等品牌的中式汉堡并没有太大卖点。而新品测试也需要时间。在某家洋快餐店做兼职的麦子称,“餐厅同一时间上新的数量不能太多,不然烤箱,炸锅之类的厨具就会不够用,继而影响出餐速度。所以一般一次只上一个新品,新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测试后,决定要不要保留。”也就是说,该品牌无法以较快的速度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品。淑慧提到,“直到目前,我还没有发现我在几家店里吃过的哪款新品汉堡被保留下来。”图/肯德基“饼汉堡”来源/淑慧提供“肯德基们”的中式新品汉堡虽然没有博取消费者好感,但和中式汉堡同样的低价策略取得了一定反响。2022年以来,肯德基推出“疯狂星期四”的特价优惠活动,收效显著。据时代财经报道,肯德基门店每周四销售额比其他工作日高50%,在肯德基工作的小奥甚至提醒说道,“不要在疯狂星期四的下午或者晚上去吃饭,因为那个油炸了太多东西,已经超过正常指标了”。除了提振销售额,“疯四文学”还在各类社交媒体上成为网友所热衷的话题,直接提升了肯德基的品牌影响力。被戏称为“穷鬼套餐”的麦当劳“1+1随心配”套餐因为售价只有十几元出头儿,所以受到了大批学生党的欢迎。不过,对于洋快餐来说,这种低价策略似乎难以持续??系禄?023年Q3财报显示,公司食品及包装物成本同比增长9%,与营收涨幅大体相当;物业租金涨幅6%,低于营收增速,但薪金及雇员福利涨幅达到16%,远超营收增速。虽然“疯狂星期四”“19.9元套餐”的营销活动还在,但据新京报今年年初的报道,2022年12月,肯德基也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了调价,包括多款早餐套餐、薯条、汉堡均有0.5元-2元不同程度的提价。麦当劳也开始提价。今年年初,比较受欢迎的“随心配1+1套餐”从12.9元上调至13.9元。这已经是该套餐连续两年涨价。当时麦当劳给出的回应是,由于各项成本持续受疫情影响,自2023年1月4日起,麦当劳堂食和麦乐送的部分单品和套餐的价格有所调整。这导致在价格上,洋快餐也难以与塔斯汀、楚郑等中式快餐匹敌。根据窄门数据,尽管洋快餐一直在推出福利活动,但目前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品牌的客单价都在30元左右??杉杂谘罂觳屠此?,想做中式汉堡学徒并不容易。参考资料:《麦当劳“随心配1+1”贵了1元?麦当劳中国回应涨价:成本增长》,来源:新京报。*文中友友、麦子、淑慧、琪琪、小奥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镜观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北美电商物流平台UniUni完成2000万美元B2轮融资,元璟资本、复星锐正联合领投
正文 吉林省:打造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赛道 到2025年,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到2030年,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打造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赛道的实施方案》。文件提到,按照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规模、新增长点的思路,打造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赛道,聚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到2025年,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到2030年,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进入国家第一方阵。以下为政策原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赛道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医药强省建设重大部署,按照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规模、新增长点的思路,打造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赛道,聚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500亿元??⑿虏?0个,扶持重大产业项目50个,培育重点企业50户,打造特色园区15个。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主体量质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吉林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进入国家第一方阵,医疗器械产业实现高速高质发展,形成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增长的新赛道。二、重点任务(一)聚焦产业高端,对标国际领先产品,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1.疫苗领域。(1)创新疫苗产品开发。重点开发疱疹mRNA疫苗、流感mRNA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阿尔茨海默症疫苗、肿瘤疫苗等新型疫苗,推动疫苗产品国际化。(2)新型佐剂及复合佐剂开发。重点开展疫苗纳米佐剂、黏膜佐剂等新型佐剂及复合佐剂生产关键技术研究。(3)疫苗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动百克生物疫苗产业园、卓谊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疫苗产业新高地。2.基因工程药物领域。(1)基因工程药物创新产品开发。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白蛋白注射液、超长效生长激素注射液、超长效胰岛素注射液、重组人促卵泡激素Fc融合蛋白注射液、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等创新产品。(2)基因工程药物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工业化大规模高密度发酵技术、高纯度重组蛋白药物分离纯化技术、高载量及高通量亲和层析技术、多种融合蛋白分子设计或偶联途径的长效化技术研究。(3)基因工程药物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安睿特生物重组人白蛋白生产基地、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四环医药惠升胰岛素项目、金赛药业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工程化、清单化推动项目落地见效。3.抗体药物领域。(1)抗体药物创新产品开发。重点开展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等创新产品研发,加快填补我省抗体药物产品市场空白。(2)抗体药物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应用磁珠和稀土纳米颗粒的拉曼传感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抗体亲和力无法进行高通量筛选的技术难题??瓜赴嘌偷鞍字蚀炕丶际跹芯?,解决重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国产化的难题。4.细胞治疗领域。(1)细胞制剂产品开发。重点开展干细胞、免疫细胞药物药效学、生产工艺、检验及质量标准、安全性评价等相关研究。加快细胞治疗领域核心装备、试剂及材料的国产化研发。(2)细胞制备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规模化制备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干细胞、免疫细胞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提升产业的规范化水平。(3)推进细胞研究项目备案。充分发挥临床医学研究机构作用,与企业开展备案项目合作。重点推进应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前研究、干细胞制剂临床研究等。5.合成生物学领域。(1)合成生物学药物开发。重点布局合成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设计和构建新的疫苗、抗体药物和基因药物。(2)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基因合成、基因组编辑、高通量筛选、工艺集成和规模化生产、产品提纯等关键技术研究。(二)突破技术瓶颈,加速要素国产替代,跑出医疗器械产业新速度。1.体外诊断领域。(1)智能分子诊断高端设备开发。重点开发单细胞测序仪、数字PCR自动化一体机、AI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仪等高端设备,以及微流控芯片、高性能滤光片、激光器等关键器件或试剂,实现国产化替代。(2)生化与免疫临床检验高端设备开发。重点开发全自动智能一体化生化检验设备、高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高端设备,以及校准品、复合质控品、高性能磁球、发光标记材料等关键原材料和检测试剂盒,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局面。(3)即时检验检测设备开发。重点开发生物芯片与配套设备、蛋白质传感器设备与配套试剂、免疫发光检测设备与检测试剂、辅助生殖诊断设备及配套试剂等,实现自主创新。2.智能光电诊疗领域。(1)智能高清内窥镜和手术机器人开发。重点开发AI导航超高清3D内窥镜、智能高清多通道椎间孔镜及配套设备、AI胸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以及智能骨折复位机器人,打破国外产品垄断。(2)智能光学诊疗高端设备开发。重点开发激光器关键器件、激光治疗智能化系统、高峰值功率强激光治疗设备、中波紫外光治疗设备。(3)智能康复及可穿戴设备开发。重点开发数字化、便捷化、精细化、智能化康复训练和生活辅助康复机器人,数据云端化、诊断远程化的智能可穿戴式设备。(4)智能医学影像及病理检验系统开发。重点开发CT、MRI等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与评估系统、病理切片染色体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系统,提高诊断效率。3.生物医用材料领域。(1)高性能生物修复材料开发。重点开发软骨修复、软组织固定、骨折内固定等骨修复和固定材料,高性能生物降解聚酯、非生物降解聚合物等神经修复材料。(2)高性能医用植入物材料开发。重点开发人工韧带、人工神经等系列运动医学新产品,新型水胶体敷料、止血材料等功能性敷料产品。(3)高性能荧光标记材料开发。重点开发高性能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标记荧光素、多色荧光微球等新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4.医美产品领域。(1)医学整形材料开发。重点开发新型医美注射填充材料、整形植入材料等系列医学整形新产品,建立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和创新产品检测标准。(2)医美创新产品开发。重点开发透明质酸钠凝胶类、重组人纤连蛋白类等医美创新产品,推动以延吉医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代表的高端医美行业与国外的交流合作。5.制药装备与检测仪器领域。(1)智能制药装备开发。重点开发提取分离、制药用水、药品包装等智能化制药成套装备(设备)。(2)智能药品检测装备开发。重点开发智能化、信息化药品检测技术及配套装备(设备),光谱、质谱分析仪等高端药品检测仪器。三、推进举措(一)营造产业发展新环境。强化顶层设计,编制生物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导产业发展。在省科技发展计划中设立吉林省生物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重大科技专项,5年内每年通过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投入额度不低于1000万元。对本省生产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的品种,按照不高于中标量销售额的10%,单个品种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补。对本省生产的产品,在符合相关条件下,可按药械采购相关规定在吉林省挂网采购。(二)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对由企业自主研发的生物药在开展临床试验、申报注册、转化生产等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补;对开展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且在我省转化生产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或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在本省生产的首次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洲药品管理局等国际权威机构注册或认证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市销售的品种,按年销售收入的20%,单个品种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补。(三)培育产业发展新力量。对营业收入首次超10亿元和以10亿元为一档倍数递增且纳入生物药和医疗器械领域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每一档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补。实施吉林省科技企业R D经费投入引导计划,实行“免申即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省内生物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中小微企业R D投入增量和大型企业R D投入增量与存量,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助。(四)打造产业发展新集群。推动长春药谷等集群建设,加快圣博玛超高性能医疗器械、吉原水凝胶先进功能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对新建的投资5000万元以上、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大产业项目,按照其固定资产实际发生贷款额和贷款利率,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贴息补助。对通过招商引资与兼并重组的企业在我省实施的技术提升改造与产品优化升级项目,按其新购科研仪器设备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补。(五)搭建产业服务新载体。加强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GLP)、药品临床试验平台(GCP)、医药研发外包(CRO)、医药定制研发生产外包(CDMO)、医药生产外包(CMO)、医药销售外包(CSO)、药品检测平台(包含细胞药物)等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谋划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对新组建且实际运行的服务平台,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奖补。对年度考核评价结果为合格,且年度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00万元(含)以上的省内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按照不超过促成的经认定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的2.5%,给予专项资金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补助。组建吉林省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mRNA技术、医疗器械等科技创新联盟(联合体),解决产业共性关键问题。(六)完善产业发展新链条。对首次纳入生物药和医疗器械规模以上统计直报的工业企业,在首个统计年度实现产值和营业收入均同比增长10%以上的,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补。对新入规入统的企业连续3年保持在规上统计的,且每个年度产值、营业收入和税收均实现10%以上增速的,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补。对通过网上支付工具结算、年成交额首次超过1亿元的流通企业,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补。(七)构筑产业人才新洼地。切实落实《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吉发〔2022〕18号)扶持政策,制定医药产业吸引集聚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对领办创办企业、转化自主创新成果、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中青年科技创业人才(团队),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30万元补助。通过组织“创客中国”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等活动,对优秀团队项目给予立项。(八)拓展产业合作新渠道。吸引全球500强企业来吉投资布局,加速吉商企业回归,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战略投资者,承接产业转移。对在我省新设立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税收及统计关系落在本省内,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以上且年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补。对域外引进的、在我省转化生产且年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重大品种,单个品种给予专项资金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补。(九)发挥金融资源新效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投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围绕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起设立子基金。采取科技专项与投资基金、银行信贷组合的方式,助力生物药与医疗器械领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快速转化。对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吉林省的“腾飞类”拟上市企业培训库企业,并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香港联交所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等)成功上市的企业,单户企业一次性或分阶段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奖补。(十)增强服务保障新手段。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建立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重大项目专家库、审议专班,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依法依规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务。优化提升税费服务,深入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减免、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等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辅导。深化职能转变,推进投资审批便利化、药品审批高效化、器械审批优先化,提升对委托生产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接受委托的药品生产企业资质审批发放效率。吉林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