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消费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正文 投资界24h |?董宇辉升为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去世;年末,一级市场万字复盘 12月15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董事会正式宣布集团行政总裁的退任、新行政总裁的委任,及其他高层管理职位的调整——集团现任行政总裁欧冠升在2024年5月任期结束后将不再连任,陈翊庭为港交所下一任集团行政总裁。 " data-listidx="0">时间: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重要新闻 董宇辉周一晚回归直播,变身“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12月18日凌晨,东方甄选发布直播预告,董宇辉周一(19日)晚间将和俞敏洪一起开播,值得注意的是,预告海报上,董宇辉的介绍变成了“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腾讯科技) 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去世商汤科技微信公众号12月16日发布讣告,商汤科技创始人、人工智能科学家、浦江实验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因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5日23时45分离世。(新京报) 脉脉取消早晚餐饭补福利,下调公积金缴纳比例职场社区APP脉脉因经济压力考虑,决定对员工福利进行调整。CEO林凡在邮件中称,由于今年二季度收入偏离预期,影响了年度业绩,故决定从下周一开始取消免费餐食及相关补助,并将公积金缴纳比例下调至5%。(鞭牛士)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60条,将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行监管,旨在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更好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用户多样化支付结算需求等作用。(i黑马) 硅谷无人车巨头:清洗9高管,裁员24%全球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宣布裁员超900人,约占员工总数四分之一,并开除了9名核心高管。公司事先也遭遇Robotaxi运营资格被吊销和自动驾驶驾驶车型停产等问题,两名联合创始人也先后离职,且母公司砍掉数亿美元预算。尽管面临困境,Cruise计划重启Robotaxi业务并寻求商业化进展。(智能车参考) 罗永浩:听说东方甄选给了董宇辉一个天价,这对“铁公鸡”来讲很不容易罗永浩在直播间谈及董宇辉薪酬问题,揭示东方甄选为董宇辉提供了天价薪酬,视为董的阶段性胜利。罗永浩认为收益分配应基于客观规律,董应得一半收益才公平。未来如何,罗保持悲观态度。他认为,董并未低头,只是权衡后作出让步。(澎湃新闻) 蔚来李斌:建议各大车企 CEO 亲自测试自家电动车真实续航12月17日,蔚来汽车 CEO、创始人李斌从上海出发,驾驶 ET7 从上海出发实测 150 度电池包的续航能力,目前测试仍在进行中。李斌在测试中向其它车企提出建议:各大车企的 CEO 都亲自测试一下自家电动车的真实续航。“CEO 都能搞定,一般普通用户肯定也差不多。”同时他还表示,CEO 测续航应当“成为一种行业标准”。(IT之家)" data-listidx="1">大公司热点 汤晓鸥和他未尽的AI迷局2021年9月后,汤晓鸥就没再更新过他的朋友圈,而现在永远也不会了。12月16日,一则汤晓鸥去世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不久后,商汤科技公号发讣告称,商汤科技创始人、人工智能科学家、浦江实验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因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5日离世。 2023年国产替代最纯粹的行业:VC/PE一转眼,2023年到了年末。常垒资本的公众号不知不觉写了四年,通过写文章,无意中打开了一扇窗,结识了很多投资圈的好朋友。通过跟各位投资朋友思想碰撞,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的认知。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启发,我都记录下来,融合在了我们公众号的内容里。百花齐放是一个很有趣的事。在不同的微信投资群,你能感受到平行宇宙的存在,几乎在同一时刻,不同群有着不同的主题: 港交所宣布一位女CEO历史性一幕诞生了。12月15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董事会正式宣布集团行政总裁的退任、新行政总裁的委任,及其他高层管理职位的调整——集团现任行政总裁欧冠升在2024年5月任期结束后将不再连任,陈翊庭为港交所下一任集团行政总裁。这意味着,港交所迎来历史以来首位女性行政总裁。现年54岁,陈翊庭拥有香港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及美国哈佛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在法律及金融服务方面拥有30多年的经验,曾先后两次进入港交所工作。2020年1月,陈翊庭正式加入香港交易所担任上市主管,如今4年过去,她将迈入职业生涯的重要一程。 年末,一级市场万字复盘2023年12月13日-15日,中国创投年度盛会——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现场集结国内当下活跃的创投力量,共同探讨行业「坚守与适变」主题,共叙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本场《坚守与适变》影响力对话,由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清科创业CEO倪正东主持,对话嘉宾为:" data-listidx="2">融资大事记 儿童生长发育解决方案企业「中科微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恒旭资本领投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8日消息,致力于“用微生物改变人类健康”的中科微智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恒旭资本领投,以琳创投、修正药业和新诤信集团跟投,歌路资本担任本轮及新轮次独家财务顾问。未来中科微智将继续加大市场推广、品牌建设以及临床研究,开发更多有益微生物造福人类健康。中科微智是国内首家专注通过母乳源活菌提供儿童生长发育解决方案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专注于研究、开发、推广靶向“菌-肠-脑轴”的微生态制剂、活体生物药(LBP)以及微生物组检测相关产品。 专注智能底盘悬架解决方案,「博思汽车」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7日消息,博思汽车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思汽车」)宣布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无锡创新创业种子投资基金独家完成。本轮投资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公司研发进程,加速产品迭代落地。「博思汽车」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汽车底盘悬架弹性元件-空气弹簧、阻尼元件-减振器及其智能控制方案的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定位于后装市场及前装市场高性能电控悬架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2/52718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天津老字号,接住泼天富贵
正文 双12没了,互联网造节运动落幕 事实表明,再强大的电商巨头,再成功的购物节,都需要与时俱进。 “淘宝双12活动不再举办,今年将举办平台大型活动‘淘宝年终好价节’,预计11月底开始招商,请您敬请期待~”这是淘宝商家服务大厅的一条最新公告,用简单数十个字宣告“年仅”11岁的双12寿终正寝。要说这个消息来得突然,是因为淘宝没有提前释放任何信号,甚至官宣取消都十分低调,以至于部分商家、消费者稍感错愕。但如果你足够关注淘宝双12近几年的动态,就会发现这个决定来得并不意外。萎靡不振的数据,逐渐下滑的关注度,和双11、年货节的时间冲突,都让双12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走向终结、转型都是可以预料的结果。事实上,高开低走的不止双12。最近几年的618、双11增长也愈发困难,争议却此起彼伏,昔日那种全民剁手的盛况早已一去不返。谁会成为下一个双12?当电商平台的造节活动趋于平静,消费者还需要下一个购物节吗?01 关注度连年下滑,双12走向终结早有预兆故事的开始,要回到2011年的秋天。此时,双11已走过两个年头,逐步成长为阿里的王牌。与此同时,改头换面的618也开始大杀三方,并帮助京东建立了在家电家居、3C数码等垂类的领头羊地位和成熟的用户消费心智。这也让阿里意识到,购物节的天花板远比想象中高,让其有信心开启新一轮造节运动,双12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按照阿里的设想,双12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冲销量而存在的,而是让双11和双12形成互补,用双12填补双11在部分环节的不足——特别是改善用户体验、加强和商家的沟通。时任淘宝总裁张宇就曾表示,双12会把精力用于促进买卖双方的互动及建立良性电商生态圈,并认为除了抢购低价商品外,用户和卖家还有其他需求等待满足,比如一个和平台沟通的窗口,以及更丰富的购物娱乐活动。阿里对双12、淘宝的另一个寄望,是守住C2C领地。众所周知,淘宝商城在2012年1月11日改名天猫,也宣告阿里电商的重心从C2C加速转向B2C。天猫独立后,大批“出淘”品牌加速回落,包括盛极一时的当当都*时间入驻了天猫。但靠C2C发家的淘宝,可不想就此放弃这个老阵地。天猫有双11且大获成功了,淘宝自然需要一个同等分量的节日,为C2C卖家、买家提供互动机会——机会也就这样落到了双12的头上??芳改?,双12发展速度是值得肯定的。2011年双12还叫“全民疯抢”活动,淘宝也没有进行大范围宣传,就拿下了43.8亿的GMV,次年则吸引了超过100万商家参与和1.5亿消费者互动,甚至刷新了阿里旺旺的登陆用户纪录。要知道,此时的双11 GMV也才刚迈过百亿门槛。不过双12从高峰滑向低谷,也没用太长时间。大概从2016年开始,双12的增长变得疲软,阿里逐步减少投入,并通过线上渠道为口碑、支付宝等导流,将客流引到线下。2016-2018年期间,参与线下优惠活动的商家从不足30万暴涨至超过100万,助力口碑在后“千团大战”时代追赶美团。但双12自身的定位却愈发?:?,优惠力度也越来越难激起用户热情。到2022年,一切好像回到了原点:没有大范围宣传、招商和优惠力度缩水、活动周期缩短、平台表示重点做好商家和用户服务不公布任何形式的战报……区别可能就在于,消费者也不像2011年那么热情了。其中,淘宝、京东双12都是12月8日开始预热,12月10日-12日为正式销售期,整个活动周期只有4天,双方给出的满减力度同为满300减40,除此之外再无过多活动。再到今年淘宝低调宣布取消双12,商家和用户才意识到这个购物节已经被他们忽视太久了。回顾了双12短不算短暂、也不是太辉煌的一生,可以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从一开始就自带配角、绿叶属性,从来都不是平台、商家、用户最重视的购物节,走向衰落是可以预示的。而衰落的背后,先天的不足、后天发展路径不明确以及大环境的变化,都要负上一定责任。02 市场萎缩、定位尴尬、战略转移,淘宝早已不需要双12早在2013年,即双12诞生不到两年时,青年报就刊登了一篇名为《电商频繁造节网民疲劳难免 双12是否会成为“鸡肋”》的专题报道,可见自带配角属性的双12从一开始就不被外界看好。从标题也能看出,在媒体们眼里,购物节越来越多且必然分走用户、商家的精力,是双12注定衰落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不无道理。只不过彼时正处于电商行业的黄金时期,GMV、用户规模仍高速增长,所有参与者——从电商平台、商家到消费者,都为眼前的盛世倾倒而无心考虑其他问题。平台和商家着急扩大规模、跑马圈地,消费者的欲望也不断释放,即便双12表现远无法和双11、618相比,也不缺成长空间。但随着时间推移,电商市场告别高速增长期,有关双12的种种预言都不幸成为现实。首先,当下的电商市场增长放缓、购物节供过于求,正是双12走向终结的客观原因。电商市场增长放缓是老生常谈,这些年的GMV、用户数据都可以作为佐证,在此不再赘述。购物节的供过于求和用户关注度下滑也是愈发明显,这当中牵涉到诸多因素:电商行业的玩家增多,拼多多、抖音、快手都想自己的标签、打造自己的节日;直播电商兴起,购物节低价优势被消弭,也失去了最重要的武器。其次,从主观的角度讲,双12尴尬的定位和并不理想的投入产出比,也加速了其消亡过程。从时间上看,双12就十分尴尬。一般来说,平台备战大促至少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明确目标、打磨招商方案、提前和商家沟通、安排预算、对接仓储物流资源,商家也至少要提前1-2个月备货和培训临时招聘的发货、售后人员。阿里、京东这俩头部平台的节奏很统一,上半年都围着618打转,下半年专攻双11。对于绝大部分商家来说,要花精力连续备战两个大促是力有不逮的。更尴尬的是,从一开始针对淘宝的C2C卖家,到这些年聚焦非品牌、中腰部小店,双12的参战主力军一直是一群中小商家,更无力应对多线作战。年货节的崛起,可以说是给了双12最致命一击。在年货节上位之前,双12通常是年内最后一个大促活动,不少商家还可以趁这个机会处理积压商品、薅平台流量,等年底再好好歇息。但现在,有年货节这个更重要的大促节点在后面等着,它们自然更不愿意花时间、资源参加鸡肋般的双12了。最后不要忘了,淘宝天猫经营策略正发生转变,双12的战略价值也大不如前。正如上文所说,双12一开始并不以GMV为*目标,更重视用户、商家互动。即便电商市场大盘增长乏力、GMV停滞不前,只要能完成好这个目标,按理说也能为双12安稳续命。问题正在于,双12的用户、商家互动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理想,阿里现在也不需要双12充当三方的交流桥梁了。淘宝天猫仍在积极笼络中小商家,只是不再局限在短短的双12活动周期中,而是将资源投入到成立KA服务部、产业带扶持、淘工厂建设和“千星计划”等长期规划中。当然,双12取消了,淘宝还会捣鼓出新的项目,来承载自己的新战略需求。根据官方说法,今年双12将更换为“年终好价节”,明显是想通过该活动强化淘宝的低价优势,符合马云早前所说的电商机会在淘宝、要重拾价格力的战略。双12是告一段落了,电商行业的造节运动却不一定会就此落幕。只是每个节日都应该有自己的准确定位和独特性,平台也要搞清楚,新时代的商家和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购物节。03 造节运动未完待续,商家和消费者到底需要怎样的购物节?遭受质疑的,其实不止双12。从2021年开始,“史上最冷”这个前缀就一次又一次加到了双11、618的身上。各大电商平台早已不再公开GMV,但从第三方机构的统计和社交媒体的讨论热度也能看到,这两大标志性的电商购物节确实不复当年之勇。以刚落幕不久的2023年双11为例,根据星图数据的统计,综合电商平台GMV为9235亿元,增长接近停滞。百度指数则显示,双11搜索量峰值同比大跌近60%,微博上的相关话题阅读量、互动量也大幅下滑,双11热搜在榜时间仅为3小时,较三年前锐减62.5%。诚如上文所言,购物节热度下滑、销售额增长停滞是整个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节日都不例外。相较于双12,双11、618无论平台、商家的投入规模,还是用户认知都不在一个等级,也有着清晰的战略定位,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中国电商的标志,必然不会轻易走向消亡。但各大平台也要看到形势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更迭,因时而异作出改变,否则终将被时代抛弃。那么用户和商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购物节?答案一点都不复杂。从结果来看,商家想赚钱、用户想省钱,这是最简单也最核心的诉求?:迷谄教ㄒ丫馐兜秸飧鑫侍?,今年统一强调低价策略,价格战打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不过凡事最忌过犹不及,平台、商家、主播在争夺全网*价的时候也滋生了不少争议。在降价、加大补贴力度之余,作为组织方的平台还要协调好各方权益。从过程来看,商家希望降低参与难度、获得公平的曝光渠道,用户则希望缩短预售等候时间、简化满减规则,总之就是让购物和销售的过程都变得更简单。天猫去年的年货节和双11都改为官方直降,简化复杂的跨店满减规则,就是一个积极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这边的双11、618、双12等购物节纷纷遭遇中年危机,大洋彼岸的“黑五”倒是走向*。根据CNBC的最新统计,今年11月24日“黑色星期五”当天,美国消费者网购总交易额突破98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创纪录增长的背后,当然有美国线上购物节文化并不浓厚、对比基数较低、消费者尚未审美疲劳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作用,但亚马逊这两年的创新和改革也值得褒奖。包括近期接连和Snapchat、Instagram等社交软件合作,打通交易链路,就是向TikTok等社交电商平台学习、紧跟潮流的表现。事实表明,再强大的电商巨头,再成功的购物节,都需要与时俱进。亚马逊做到了,所以“黑五”创造历史。阿里、京东们也在积极改变,双11、618大概率不会变成下一个双12——但想重返*或超越自己,还得付出更多努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雷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生肖酒有人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