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住房租赁企业:22篇问答详解住房租赁税收优惠政策
正文 海外订单爆满,风电龙头年内却跌超30% 面对如此庞大的海外海风市场与如此高的利润差异,“走出去”成为风电设备企业改善盈利状况的关键,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关注这片蓝海。 经历了2021年抢装潮及2022年补贴政策退坡,海上风电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整体毛利率下行。不过,在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同比下滑58%后,2023年欧洲加快海上风电开发,也点燃了中国海风企业“走出去”的热情。11月26日,大金重工(00248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年初至今,公司在欧洲海工市场单桩产品累计新签订单全球*。同时,公司正在参与的欧洲、日本、美国多个海工项目的总需求量近300万吨,涉及管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海工产品,预计在2024-2027年度陆续拿到开标结果。而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工,海上风电相关船舶也迎来交付旺季。据央视新闻近日报道,截至10月底,全球船厂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为37艘,接近九成(33艘)由我国船厂承接制造?:I戏绲纭白叱鋈ァ笔仆氛?。01 加码海上风电,抢占海外市场大金重工于2000年在辽宁阜新成立,目前主要从事风电装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业务,是国内风电塔筒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早在2009年,大金重工便提出“两海战略”发展目标,当年破土动工的山东蓬莱风电海工基地在2012年正式投产。在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补贴政策加持之下,国内海风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大金重工的业绩也水涨船高,营收从2014年的3.08亿元增长至2019年16.87亿元。而在海风补贴取消的刺激之下,海风市场在2021年迎来了抢装潮,但随之而来的是2022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出现阶段性下降。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从2021年的16.90GW下滑至2022年的4.07GW,降幅超75%。国际市场上,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同比下滑58%,美国、越南、英国海上风电市场都出现开发商推迟项目或退出的现象。众多风电企业因竞争激烈而出现毛利率下降的情形。年报数据显示,大金重工风塔及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22.32%降至2022年的15.11%。进入到2023年,国内前三季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仅为1.43GW,恢复不及预期。但欧洲市场消息频出。前有4月欧洲9国签署《奥斯坦德宣言》,约定环北海国家2030年前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20GW;后有9月欧盟更新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将2030年底前欧盟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容量提升两倍。凭借价格、交付效率优势大力布局海外市场的国内厂商在2023年加快“出海”。大金重工也选择继续加码“两海战略”。一是加码欧洲本土化市场。大金重工10月公告称,拟以不超过3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319万元)的自有资金增资欧洲子公司,以巩固和扩大在欧洲风电海工市场的竞争优势,增强对国际客户的服务效率。本次增资完成后,欧洲大金注册资本将增加至375万欧元。二是保证产品大批量交付。11月22日晚,大金重工公告称,公司为英国860MW Moray West海上风电场项目建造的48根超大型单桩全部如期交付完毕。本项目是目前全球已交付的*规格单桩产品,大金重工是国内首家实现将风电海工产品大批量出口到欧洲的企业,也是欧洲本土之外*一家能够满足欧洲标准的超大型单桩供应商。而这一年也成为大金重工调整市场和产品结构的关键一年,也是大批量欧洲风电海工产品的交付元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年初至今,大金重工在手海外海工订单数量位居欧洲市场*,超过欧洲多家主流友商。彼时大金重工曾表示,蓬莱基地满负荷生产,海外订单排到2026年,新海工基地(盘锦基地和唐山基地)仍在建设中。2023年前三季度,大金重工营收为33.33亿元,同比减少10.09%;但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24.20%。公司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持续提升至近三年来最高值24.20%。大金重工在9月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其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公司战略上的先发优势、设备设施*优势、对标国际化标准的技术工艺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团队的打造。与此同时,受产品结构优化带动销售价格和盈利能力双增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大金重工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50%。其中,出口海工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速,同比增长5578.23%,公司出口业务的收入规?:陀皆冻的?。不过,与如火如荼的开展海外海风业务相比,大金重工的二级市场反应冷淡。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金重工的股价已跌超30%。02 产能满足率不到70%,风电企业“走出去”事实上,大金重工订单爆满和扩产的背后是海外海风装备环节供不应求。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8.8GW,累计装机64.3GW;未来十年(2023~2033年),欧洲和亚太地区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计分别为157GW、186GW。与此同时,除中国地区外,全球海上风电基础设施的产能满足率仅不到70%。11月24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第七届远景能源技术高峰论坛提到,中国风电“走出去”是共同刚需。其表示,市场为了对冲价格内卷和消化产能,需要更多不一样的市场,中国目前一千瓦风机大概200美元,中东、北非、印度大概400美元,拉美大概600美元,地区价格、利润差异很大。面对如此庞大的海外海风市场与如此高的利润差异,“走出去”成为风电设备企业改善盈利状况的关键,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关注这片蓝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部分企业回复自身在海外海上风电业务开展情况。中天科技(600522.SH)11月3日表示,公司已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海洋业务在手订单86亿,其中包含公司在欧洲的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亨通光电(600487.SH)10月13日表示,2023年至今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项目,在手订单充足;明阳智能(601615.SH)也正积极扩展以海上风电市场为主的海外业务,已经在以西班牙、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以越南、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开展深入布局,并逐步实现订单获取。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付学军对时代财经表示,虽然中国企业已有技术、成本和政策支持三方面优势,但“走出去”时仍需注意:一是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品牌影响力较弱,需要在海外逐步积累口碑;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份额;三是部分国家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对企业出口造成一定阻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为焦虑氪金,保健品收割「年轻人」
正文 年薪百万抢人!电商三巨头继续肉搏 用8年时间,拼多多和阿里、京东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怎么打? 谁也没想到,一份财报会搅动整个电商江湖。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三季报,市值一度超越电商霸主阿里巴巴,引发市场大地震。久未变动的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开始重新洗牌:拼多多后来居上,阿里主动回应,京东稳住市场。只8年时间,拼多多凶猛地填平了竞争洼地,将彼此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下马云、刘强东都忍不住有点慌了。百万年薪招人计划纷纷上线,押注AI电商,管用吗?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过去那个万物生长的时代,人们都在讨论是时代造就了马云,还是马云创造了时代,如今“时代成就拼多多”的说法开始此起彼伏。01 “电商一哥”要换人?“此刻难眠,也不敢想。”11月28日,阿里巴巴员工在内网发帖,忧思重重引发热议。他“着实吓一跳”,因为“那个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阿里员工在内网发帖感慨拼多多市值上升,图片来自“大厂青年”。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三季报后,美股开盘即涨超18%,股价最高触及139.93美元,市值达1846.7亿美元,距离阿里巴巴美股市值仅差107.7亿美元。外界为之轰动不已。许久未曾公开发声的马云,也罕见地在内网回应。“特别好。请大家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创新想法。我相信今天的阿里人都在看都在听。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马云表示。他写道,“要?:豴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谁都牛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马云的低姿态,在资本市场没有收获太多的看好。11月29日开盘后,拼多多最高涨幅超4%,市值一度冲上1921亿美元,超过阿里巴巴的1918亿美元,成为美股市值*中概股。尽管当天收盘时,阿里的股价一度反超拼多多,但在接下来的两日内,拼多多股价企稳,12月1日报收145.27美元,市值1930.04亿美元;同日,阿里微跌,报收73.99美元,市值为1884.36亿美元。从“差点够上”“盘中逆袭”到“收盘超出”,拼多多在美股中概股铺垫已久的登顶之战,终于靴子落地。三年前,阿里巴巴市值8600亿美元,拼多多市值1080亿美元。事实上,若从经营业绩看,拼多多体量不及阿里。财报显示,三季度,拼多多营收688.4亿元,营业利润167亿元。同期,阿里营收2247.9亿元,净利润266.96亿元。但增速来看,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9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吊打阿里的8.5%营收增长,的确会让资本市场和马云震惊。三家公司业绩对比,图片来自网经社。零售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阿里剥离了很多业务,加上反垄断的影响,以及东南亚电商业务发展承压,海外业务增长有限,多种因素导致市值一直下探。而拼多多专注电商业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以价格优势的系统和运营机制,加上海外市场增速很快,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发展更是迅猛,资本市场预期越来越高,导致市值快速上涨。双方的股价在一涨一跌中差距缩小。02 抢跑AI电商“新王当立”尚在争议,黄?:退钠炊喽嘁踩肥抵挥昧?年时间,就站到了能够和前辈平起平坐的高度,不仅在阿里、京东二分天下的电商格局中分走一杯羹,市值还一度超过行业老大。彭博社认为,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也标志着从拼多多到字节跳动等一代新贵的崛起,它们正颠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传统领域”。阿里要变,阿里要改,怎么变怎么改?撑起阿里营收大盘的淘天集团先行一步。11月30日,淘天集团启动一项名为T-Star的*人才招聘计划,延揽全球前沿技术领域的竞赛、学术和实战高手,并开出一系列特别待遇:发放的offer不设层级,采取定制化培养模式,提供挑战性课题,配备“大牛”主管和*研发平台资源,年薪百万起上不封顶。与此前的校招相比,淘天T-Star计划有三大变化:从面向国内高校到面向全球知名学府,从招聘各类人才到主招技术人才,从培养通用人才到挖掘并培养下一代领军人才。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高薪挖掘全球技术人才,显示淘宝抢先布局、引领AI时代电商的巨大决心。据雷峰网消息,淘天集团正在筹建大模型研究团队,或将围绕搜广推、逛逛内容化两个场景展开大模型研究,现已开启招聘。该团队组建工作由淘天集团CEO戴珊、淘天集团CTO若海、阿里妈妈CTO郑波等人共同牵头。戴珊曾表示,“在生成式AI等科技变革和消费行为习惯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下,‘新生变革’、自我变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为此,淘宝将举集团科技和数据能力,升级所有现有商家工具,并创造AI时代全新的用户产品和服务。于是,淘宝正在成为“AI淘宝”。在商家端,今年双11准备期及开卖期,淘宝天猫平台卖家调用AI次数已超15亿次;在消费者端,已有超过1000万人次体验了大模型原生AI应用“淘宝问问”。多位业者向雷锋网透露,淘宝问问“放在中国所有的AI应用中都算比较好的”,不过马云估计也难放松。AI时代开启之际,拼多多也紧跟潮流,加速大模型落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据Tech星球消息,拼多多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一个数十人的大模型团队,探索大模型在拼多多客服、对话等场景下的应用,且会拓展至其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的智能客服、搜索、推荐等业务场景。与此同时,拼多多也在大模型领域招兵买马,有关大模型职位的年薪百万不在少数,最高将近13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电商的另一极京东,早在2021年就已开始搭建大模型团队,到了今年7月,其发布的言犀大模型参数规模已达千亿,在消费导购、商家经营、客服售后等多个供应链场景进行了试点接入。根据公开资料,今年京东校招在博士管培生的招聘专业要求上新增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类目。03 新一轮战斗打响毫无疑问,今天的电商江湖,无论哪位玩家,都正站在改变的关键节点上。淘天近20年的电商霸主地位正遭到挑战,营收、GMV、用户增速皆放缓。根据隐马数研,2023年1-9月,在多方的挤压下,淘天集团按照GMV计算的市场占有率由2021年的60%下降至45%。“无论过去的商业模式有多成功,都必须翻篇归零,唤醒重新创业的心态。”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重新定调。三大电商平台用户使用时长情况,图片来自海豚投研。一系列变动再次来临,暂缓盒马鲜生IPO,阿里*批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四大板块浮出水面。另一边的京东在重新换将,期待在低价竞争中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创始人刘强东强势“复出”,三小时严肃批评会议后,高举低价的旗号回归用户。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高层调整和业务动刀,描摹出了京东不甘落后的2023。最新的消息是,辛利军不再担任京东零售CEO职位,该职位由半年前刚刚升任京东集团CEO的许冉兼任。人们对此充满期待,现实却是另一番模样:资本市场来看,年初至今,京东港股、美股股价双双跌超60%,超千亿美元市值随之大缩水。低价背后,京东面临着低增长压力。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京东营收为2477亿元,同比增长仅1.7%;经营利润为93亿元,同比增长为6.8%。“三季度,我们取得了稳健的收入表现,并且利润水准达到历史新高。”对于许冉的解读,部分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称,如此收入增速表明京东遭遇了阶段性增长困境。一个关键是,京东自营模式下的降价促销,降低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其财报收入表现。今年三季度,京东零售收入2120.6亿元,同比去年仅微增0.1%,而上一季度增速为5%。商品收入方面,京东第三季度商品收入1953.04亿元,同比减少0.9%,其中,核心的电子产品与家用电器商品的收入增幅停滞。最初淘天、京东并不认为主打五环外的拼多多是个对手,只派出了轻骑兵,京东用了京喜,淘天用了淘特和聚划算。眼看着这个不屑一顾的对手逐渐成长为庞然大物,而追求性价比成为消费主题,淘天和京东慌了,纷纷强调低价,调整组织架构,多次进行组织变革,但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时代已变,如今无论从营收和市值上看,三家公司已在同一起跑线,新的比赛,正式开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药明生物的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