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会计处理是什么?
正文 医诺康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华金投资领投 医诺康于2022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是一家专注于通过全球领先的多元化蛋白质降解平台,针对创新靶点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药企。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日消息,专注靶向蛋白降解的创新药企Innovo Therapeutics (医诺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医诺康”)今日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金投资领投,乾道基金、海南隆门基金、中金策投资跟投,老股东聚明创投追投增持?:圃米时镜H伪韭秩谧实亩兰也莆窆宋?。医诺康于2022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是一家专注于通过全球领先的多元化蛋白质降解平台,针对创新靶点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药企。创始人解维林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药物发现经验,包括共同发明了轰动一时的重磅药物塞来昔布,解博士早在2001年就在新基 (Celgene)发起并建立了蛋白降解新药研发平台,包括领导建立蛋白降解新药研发筛选及验证平台。解维林博士在Celgene领导的团队最早报道了 E2 抑制剂(Cell杂志)和E3泛素连接酶抑制剂(Blood杂志)。同时,解博士在新基领导的团队揭示了来那度胺提高抗癌免疫力的重要作用机制(Blood杂志)。Innovo Therapeutics(医诺康)团队汇集有成功分子胶/PROTAC新药研发经验的顶尖团队,团队成员有主导/参与多个在临床的分子胶或PROTAC的药物, 这包括CC-94676、 CC-99282、 CC-90009和CC-92480。公司目前已经储备包括合成化学、药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DMPK、转化医学等全链条有经验的研发人才,推进全球创新药物研发。Innovo Therapeutics(医诺康)以美国圣地亚哥创新研发中心为基础,国内基地为依托,中国、美国两地无缝衔接,吸引全球顶尖研发人才,加速管线全球化布局。自上轮融资,医诺康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完善团队并构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新且稳定运行的研发平台。目前分子胶、PROTAC齐头并进,已经转化形成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契合临床未满足需求的管线布局。明年开展两项具有“First-in-class”潜力IND-enabling阶段,预计明年将正式提交第一个IND申请。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分子胶与PROTAC化合物的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Celgene庞大、高质量的分子胶药物分子库和评价筛选系统的帮助下,多个分子胶在临床试验当中。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等一系列以TPD为作用机制的药物的成功,不断向人们证明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所能带来的巨大商业化价值。另一方面,早期分子胶更多依赖于偶然发现,但随着近年来的创新技术积累与迭代,分子胶领域正在接近一个技术爆发的奇点。创新Biotech在独特的分子胶化合物库、全面高效的生物靶点的筛选和验证平台、分子胶骨架的合理设计与丰富的药物化学经验上的积累正在将药物的发现向理性、高效的方向推进,同时分子胶的适应症也从早期的血液肿瘤向实体肿瘤、炎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不断拓展。因此,在2023年的资本寒冬下,靶向蛋白降解领域作为小分子领域最有前景的赛道之一持续受到认可,也并不让人意外。我们看到各种MNC合作、融资新闻层出。近期罗氏与旗下的基因泰克接连与Monte Rosa与Orionis Biosciences分别达成5000万与4700万元的研发合作协议,针对肿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不可成药靶点开发分子胶降解剂;足见其对分子胶赛道的兴趣与决心。而不久前BMS宣布以1亿美元首付款收购Orum Therapeutics的GSPT1抗体偶联降解剂ORM-6151也为行业对分子胶的创新发展道路带来思考。目前多家分子胶公司着眼来那度胺、泊马度胺衍生物。但将来靶向蛋白降解领域持续向新靶点、新适应症的深水区前进,具有临床意义的生物学研究能力、并且拥有高质量的化合物的筛选与优化平台、对靶向蛋白药物开发有成功经验的团队会变得越来越珍贵,而未来定将有更多的果实在这个领域结出。医诺康创始人解维林表示:在今年资本市场较低迷冷落的情况下,我们顺利地按计划完成了这轮融资,我们感谢多家投资人的支持与信任。此轮资金主要用来支持我们公司的两个具有“First-in-Class”潜力的降解剂临床前研究。我们拥有一个全面并且有成功分子胶和PROTAC新药研发经验的团队,我们致力于全球首创新一代蛋白降解剂研发。我们感谢投资人对团队的认可和发展策略的支持!我们始终坚持用原创药解决临床未被满足需求、以此造福全球患者,将Innovo Theapeutics(医诺康)打造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领投方华金投资表示:医诺康的核心团队成员是分子胶和PROTAC药物开发领域的专家,拥有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和领先的创新理念。基于公司对蛋白降解领域的深刻理解,公司构建了具有差异化的分子胶库以及临床管线,聚焦临床未满足的需求,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我们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支持医诺康的快速发展。天使轮领投方及本轮跟投方聚明创投表示:蛋白降解领域的分子胶和PROTAC不同于激酶抑制剂或蛋白拮抗剂,有望在很多适应症领域解决无药及现有药物耐药等痛点。自我们上轮投资以来,医诺康在团队组建、实验室建立、平台搭建以及管线研发方面均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芨咝艘脚悼档慕沟玫搅诵峦蹲嗜说娜峡?,我们也非常高兴能持续支持医诺康的发展,也希望医诺康能继续充分发挥团队和平台优势,推进差异化的产品研发,探索新靶点和新适应症,早日将创新药物惠及社会。跟投方乾道基金高级投资总监蒋煜表示:靶向蛋白降解领域发展迅速,是小分子发药物发展的新机遇。Innovo Theapeutics(医诺康)创始人解维林博士,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在该领域中有丰富的经验、有号召力,核心团队在靶向蛋白降解赛道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产品管线布局具备差异化竞争力,所研发的全球首创新一代蛋白降解剂,设计理念先进,针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有望造福全球患者。我们看好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发展前景,看好医诺康团队,期盼医诺康把握发展机遇,不断突破,造福更多患者,创造更大社会价值。跟投方海南隆门基金创始合伙人王海宁表示:难成药靶点是未来巨大的成药宝库,也是我们基金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我们看好蛋白降解技术在难成药靶点中的巨大价值。医诺康的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新基(Celgene)公司,是这个方向里最有经验的团队之一,无论是公司的技术平台、还是布局的靶点,均有极大的领先性。跟投方中金策投资董事长华风茂表示:靶向蛋白降解技术是近年来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但同时因为各种技术壁垒,蛋白降解创新药物的研发也非常具有挑战。新分子胶及PROTAC的筛选及验证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医诺康世界级的研发团队以及断层级的化合物库及研发设计平台,让我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潜力。中金策将一如既往地凭借其在创新药及CXO产业内积累的经验资源,全面助力解博士团队,非常期待公司能够不断突破蛋白降解技术的难点痛点,成为未来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赛道的标杆企业?:圃米时咀噬詈匣锶死钜菔硎?:我们很荣幸能协助医诺康完成本轮融资。在过去的半年内,医诺康的核心团队和人才库在行业内拥有稀有的多元能力,并展现出了高效的执行力。近年来,许多创新临床管线在多种未满足需求上展现出疗效,也为小分子药物的发展带来新的创新浪潮。今年以来,多个国际大药企对该领域的加速布局也正不断印证该领域的蓬勃生机。我们坚定看好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医诺康将在未来的临床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
正文 讲完资本故事,完美日记想做传统生意 目前完美日记的这款新口红,一支150元,净含量3克,折合每克50元。价格和产品是不是相匹配,尚且不好说,还需交给时间来回答。 最近,王燃无意中刷到了*日记的短视频?:诎椎牡咨?,代言人周迅用低沉磁性的嗓音,推荐*日记最新推出的“仿生膜”口红。如果不是看到了“*日记”四个大字,大概会把它当成香奈儿、迪奥或者纪梵希这类国际品牌的推广视频??孔拧按笈破教娌首薄背雒?日记,看上去大变样了。近些年来,*日记虽然以“新国货”的姿态,在美妆品牌里杀出了一条血路,却也一直困在网红品牌的标签里,长期靠着“重营销”保持规模,外加前期定价比较低,结果就是在亏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资本市场也不再看好*日记。目前母公司逸仙电商的股价持续跌破1美元,如果不能在6个月内将其股价和平均股价恢复到1美元以上,就会面临退市的风险。危机之下,*日记不得不尝试转型升级,做起了传统生意——也就是把经营的重点,又转移到卖东西上。01 “一键删除”过去,谋求转型升级眼下,*日记正在打一场转型升级的硬仗。首先最直观的体现是,*日记“一键清除”了过去,把自己从头到尾变了个样。今年9月,*日记的官方账号突然清空了在小红书、微博、视频号上的全部内容,引起一波网友热议。一天后,*日记就官宣了自己全新的品牌LOGO,从原本的“PERFECT DIARY*日记”,变更为“言己”的图形,色彩上从过去的粉彩改为黑白。一般来说,商标换新是品牌进行战略调整的重要信号。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这波换LOGO操作可能意味着,*日记将从一个彩妆品牌变成全品类的综合性品牌。小红书截图总之这对外的架势,像是要和过去一刀两断。*日记的转型,也体现在产品的研发投入上。近一年来,逸仙电商先后和多个研发实验室达成合作,创立了Open Lab研发体系。截至2022年底,逸仙电商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174件,其中包含申请发明专利75件,授权发明专利43件。根据财报,去年逸仙电商累计在研发投入超过了1.3亿元。不过*日记的这个水平,跟它一直想要对标的欧莱雅相比,还差得很远。《2022年全球化妆品行业技术全景图谱》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欧莱雅化妆品专利申请数量已经高达7301项。过去,*日记被诟病的还有其代工模式。今年8月,逸仙电商的首座工厂“逸仙生物科技”正式投产,投资额超6亿,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该项目与韩国公司科丝美诗共同合作建造,逸仙电商持股49%,科丝美诗持股51%。当时逸仙电商创始人黄锦峰对外表示,自建工厂是集团的重要一步,布局供应链则是“必然的过程”。层层buff叠加下,前段时间,*日记推出了转型升级后的*个产品——“仿生膜”精华口红。这款产品强调的也是,它和传统口红不一样,以专利石榴胜肽复合物,结合生物科技,加入了首创唇部仿生膜Biolip??雌鹄春薏坏冒汛葱?、专利、科技这几个词放到新品口红的DNA里。要知道,这些年来,*日记之所以持续亏损,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护城河。产品不重视研发、全靠代工、可代替性强,始终摘不掉“大牌平替”的标签。这才导致*日记既不敢停掉营销费用,又提不上价格。虽然转型升级的最终结果如何还不知道,至少在明面上,*日记下定决心要all in品牌和产品。02 失去资本拥护,营销故事迎来终局*日记转型背后,更多是迫于无奈。当初资本愿意大把掏钱,是看中了在新消费的风口下,*日记能通过巨额营销费用投入来获客、留存,做到烧钱换市场,典型的互联网打法。根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公司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3.1亿元、12.5亿元,营销费用率分别为48.66%和41.27%;等到2020年,前三个季度就烧掉了20亿营销费用,营销费用率同比提升约20个百分点,达62.16%。但这个操作,在*日记风光上市,资本套现离场后,就已经失效了。与此同时,巨额的亏损成为悬挂在*日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财报,逸仙电商2020年净亏损26.88亿元,2021年净亏损15.41亿元,2022年净亏损8.15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高达50.44亿元。*日记当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从去年开始,就在不断削减营销费用。根据财报,2022年,母公司营销总开支为23.3亿元,仅为上一年的58%左右。2023年,母公司前三季度的营销开支分别为4.59亿元、5.43亿元、5.12亿元,假使四季度与去年持平,今年的营销总开支也不到去年的九成。跟2021年40.1亿元的营销费用高点比起来,如今*日记母公司在营销上的投入,已经拦腰砍断。但到目前为止,*日记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仍不尽人意。逸仙电商自从10月16日股价跌破1美元以来,收盘价再也没能回到1美元以上;在此之前,它的股价也仅仅高于1美元的生死线,始终都在退市边缘徘徊。雪球网截图留给*日记的时间也不多了,一份财报、两份财报不好看,资本还愿意再等等,现在都发了十几份财报了,逸仙电商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那投资人为什么还会守着呢?回过头来看,*日记一天之内,把过去每年几十亿投出来的营销内容资产全删了,也证明了一件事,营销游戏玩到头了。03 *日记们前路漫漫如今的一个大趋势是,消费者变理性了,对国货美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早已不是几年前随意编造一个故事就会买的状态了。不止是*日记,它昔日的老对手们,像是花西子、珂拉琪等,日子通通不好过。珂拉琪曾凭借空气唇釉一炮而红,却因为品牌辨识度低,缺乏忠实粉丝,没过多久就被人遗忘了;前几个月,网红彩妆品牌浮气Fomomy发布公告称,“真的倒闭了”,自曝负债近千万,不得不叫停。今年最受争议的品牌的还属花西子,李佳琦的一句“哪里贵了?”,直接把品牌送到热搜上。网友这才发现,1克花西子眉笔的价格竟然比得上1到2克的黄金。随后的双11上,花西子跌出了美妆预售榜前十,这也是它近5年来首次跌出榜单。李佳琦带货花西子这些新消费美妆品牌的集体退潮,也是行业现状的一种折射。国内美妆品牌的竞争开始回归产品本身,现在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产品好不好用,售价是不是对得起品质。只不过,对于*日记们来说,自建工厂、自己搭建供应链、自己研发产品,是一条最常见,却也最难走的路。就在*日记推出“仿生膜”口红不久,小红书上就有一些用户反映,感觉被品牌方忽悠了,说是能润唇,其实就是黏黏糊糊,颜色还会卡在唇纹里。目前*日记的这款新口红,一支150元,净含量3克,折合每克50元。价格和产品是不是相匹配,尚且不好说,还需交给时间来回答。希望*日记的转型升级,不只是一场盛大的对外表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抢跑新春攻势背后,舍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