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正文 华为和蔚来,怎么都开始「挤牙膏」了?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走入瓶颈期,无论实力雄厚的华为,还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出发的蔚来,大家手里攥着的牌,都没啥太大的新意了。 虽然时间进入2023年年末,但中国车市一点都不消停。在上周六晚间,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一年一度的NIO Day上发布了该公司首 款“百万级”旗舰车型ET9,并宣布将在2025年一季度交付。相比较蔚来现有车型,这款配备后排大屏、小桌板、四座布局、自研芯片、三个激光雷达以及多个自研??榈摹爸悄艿缍姓旖ⅰ?,已经在之前的多轮预热中,被李斌定义为“百万豪车”。但这款车80万元的“预售价”,则引发了一波不大不小的争议。一些友商表示,蔚来这些配置,早就在他们车上搭载了。无独有偶。就在3天后的12月26日,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品牌也发布了自家的首 款完全自主设计、定义和开发的旗舰SUV——问界M9。尽管这款全尺寸SUV在50-60万元这个价位区间里已经把配置和技术堆到了天花板,但这些功能放在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其实不算新鲜。事实上,随着智能汽车技术走入瓶颈期,无论实力雄厚的华为,还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出发的蔚来,大家手里攥着的牌,都没啥太大的新意了。深水区的创新,缺乏用户感知。“ET9,算豪华行政旗舰车吗?”对于这个问题,蔚来自身的叙事逻辑与外界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事实上如果单拉配置表,ET9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最显眼的尺寸和外观方面,这款车长宽高分别为5325*2016*1620毫米,轴距为3250毫米,与奔驰S级、宝马7系这样的行政轿车相仿。值得注意的是,ET9并非采用了后面两者三厢轿车的传统车身姿态,而是提供了一种兼具轿车和轿跑SUV元素的融合态。而在豪华配置方面,蔚来将ET9的内饰定义为了“移动行政空间+高效移动办公室+商务会客厅”,主打一个“多功能厅”的概念。其中,车辆只提供4座布局,前后排贯穿了“天空岛”和“行政桥”的设计,将所有座位分割为了相对独立空间。而最尊贵的二排乘客拥有折叠行政桌案、冰箱和两块挂在前排座椅背面的屏幕。而在蔚来看来,ET9作为“行政旗舰”的立足点除了配置之外,更多在于技术层面。在这款车上,蔚来多项“全球唯 一”的技术也将实现搭载。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就是“SkyRide··天行智能底盘系统”和蔚来首 款5nm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其中,前者将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和全主动悬架三大核心硬件实现系统集成。与此同时,每个减震器都高度集成了独立的电动液压泵。响应迅速的无刷电机可以在1毫秒之内完成信息处理、计算和响应。在活动现场,李斌还播放了一段ET9试装车的测试视频。在连续布置了减速带的道路上,前机盖上放置了香槟塔的ET9,依旧能平稳行驶,不让香槟撒出来。也算是向曾经的日系豪华——雷克萨斯LS隔空致敬了。而神玑NX9031则将与蔚来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相结合,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实现跨域算力共享。据推测,这款芯片的算力将超过4颗英伟达Orin X之和,也就是1016TOPS。此外,ET9还搭载了全域900V的高压架构,4D毫米波雷达、高清投影大灯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和配置。对此,活动现场有好事者对李斌喊出了“遥遥*”四个字。但后者则笑着婉拒称:“我们不喊这样的口号”。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对于上述关于ET9的先进技术和配置并不感冒。在发布会进行的同时,笔者朋友圈里一位在高合汽车工作的朋友就发了条朋友圈,指出蔚来ET9拥有的投影大灯、四座布局和行政桌案早在2021年就在高合HiPhi X上实现了搭载。说白了,你的“遥遥*“,在竞争对手看来也没多新鲜。而对于车前机盖上放香槟塔的视频,许久没有消息的东风启辰,干脆用自家的VX6把蔚来的广告片来了个低成本cos。尽管该视频播放加速得有些过于明显,但不妨碍启辰来用“15万的花费,80万的享受”来戳一下蔚来和李斌的肺管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蔚来这一次的发布会,并没有实现像过去那样,引领行业发展的效果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当智能汽车的创新走入深水区,发展边际效应正在显现。说白了,用户能够从一辆车上感知到的价值点,已经很难找到空白的部分了。大家比拼的都是体验上的差异化,也就是70分和80分的区别。另一方面,蔚来这次对ET9放出的信息,80%以上集中在了技术环节。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更多是涉及车辆系统、底层硬件级的创新,在产品体验层面的改善并不大。对于双电机,大家的认知都是“车更快”,但很少人会往冗余的角度去思考。举例来说,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活动中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阐述了蔚来构建的智能汽车系统安全——全车七重安全冗余。其中包括驱动、制动、转向、感知、计算、通信和配电。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说,这些冗余设计显然有助于提升智能汽车的系统鲁棒性(即可靠性、安全性),但在应用层面却是普通消费者很难感知到的。事实上,就算是李斌面对笔者的提问都说了,安全冗余比拼的,是在99.99%之后,谁家能做到更多的9。“这就好比是安全气囊,我们希望大家都用不上。而且,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都用不上。但你不能说安全气囊没用。”李斌说道。但他同时也承认,“这些技术传播有点难,理解门槛确实有点高。”在这方面,作为后发者的华为和问界当然要从容得多。尤其是依托多年在ICT技术、智能硬件和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累,华为有足够的底牌来实现“一鸣惊人”。但在笔者看来,这一次的问界M9从另一个维度来看,不亚于“一把梭哈”。说白了,这次以后,华为能在汽车上发布的新东西没那么多了。本质上,华为也在挤牙膏在12月25日的问界M9发布会上,华为将这款车的技术卖点总结为了“十大黑科技”,其中包括:“HUAWEI XPIXEL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满配十屏的鸿蒙座舱、HUAWEI ARHUD华为临境抬头显示系统、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超维安全系统、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动平台、全新小艺智慧助手、HUAWEI SOUND*系列、超级增程平台”乍听起来,确实厉害。但如果抠细节,每项“黑科技”其实在应用层面都不算新鲜。投影大灯、多屏座舱、AR-HUD这样的配置,在奔驰、理想、高合等传统德系豪华与造车新势力上都有过量产搭载。而华为高阶智驾、800V高压平台、华为音响、增程平台等技术,也在阿维塔11/12、极狐阿尔法S HI版以及新问界M7上有过量产。当然相比较上述4款车,问界M9的硬件平台会更先进,但笔者推测在短期之内,这几款车型的相关功能,并不会拉开本质上的差距。在笔者看来,与上述这些相比,问界M9上仅有业界首 款车规级投影系统——32英寸的升降式投影幕布称得上是“全球*”。但后来细想下,这本质上其实是在车载后排大屏幕的基础上进行的“增量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补充”而非“替代”方案。“全家人一起看看,今年亏了多少”新款宝马7系/i7的后排大屏幕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并没有否定华为在问界M9上的创新。事实上相比较其他厂商,华为无论是在单个功能的体验,还是不同功能??榈幕チネǚ矫?,都有着超出行业水平的优秀表现。例如,问界M9是迄今为止,车内能够支持屏幕最多的智能汽车。且这些屏幕彼此之间的交互逻辑清晰,体验流畅,远超类似的方案。更不用说在智驾层面,华为的ADS 2.0智驾系统是我国可用里程最高的智驾产品。同样的,蔚来如今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三电领域,也已经走在了友商的前面。这也是为什么该公司正在向智能汽车的深层次技术领域迈进。抛开对于包括笔者在内许多人而言晦涩的技术不谈,蔚来已经是少数已经量产了城市智驾方案与车机手机互联产品的汽车厂商。更不用说该品牌全系标配的换电体系,已经成为了全球最方便且高效的电动车补能方案。但问题是,两家企业发布的新车功能,在此前的各类中国智能汽车上,都有单个或者部分实现了量产搭载。问界M9相比较自家的M5和M7,蔚来ET9相比较自家所有的二代车型,它们各自的提升必然是显著的。但放眼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里,尤其是在消费者可感知的配置层面,这两款车就不是那么“遥遥*”了。毕竟,就算华为能够在各类先进技术上通过自研实现了*,但相关技术的落地终归还是受到了人类目前在材料科学、制造能力、加工工艺等技术的制约。无论是再先进的公司,都没法生产出超越时代的产品。这就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在《大停滞?》一书中提出的,美国经济当前发展之所以陷入停滞,根本上是由于“低垂的果实”都已被摘完,剩下的都是放在高处,更加难摘的果实。而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走到了类似的境地。因此在笔者看来,华为这次一口气在问界M9上搭载了自家多年潜心研发的所有技术,纵然有利于将问界品牌在新M7的基础上添砖加瓦,并进一步提升销量。但这也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后续产品“打空了弹药”。而就算华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层面,相比较大多数中国车企已经拥有了超过1年的*身位,但这家公司毕竟不是一家超越产业规律,来自未来的公司。因此笔者推测,华为接下来推出的一系列智选车车型,可能在功能和体验上都不会比问界M9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了。汽车创新乏力的原因,在于车企本身当然,除了受制于基础科学和供应链发展水平之外,汽车这一产品本身属性,也注定其无法像智能手机、电脑等智能硬件一样,实现快速的迭代与创新。对于这个问题,过去已经有很多人围绕汽车产业的长周期、高投入和高安全标准等维度进行了论述,本文也就不在这里进行论述。但在笔者看来,汽车产业之所以总面临创新发力,原因其实在车企本身。因为相比较苹果、华为、小米这样,更多精力放在系统和硬件平台设计与制造的企业,汽车企业不仅需要定义硬件,还要定义并研发“应用”。举例来说,无论是苹果、华为还是小米,尽管大家都会开发一些手机和电脑上的部分功能和应用,但归根结底都是为IOS、安卓或者windows的应用生态提供硬件平台。事实上,用户在手机和电脑上使用的通讯、娱乐、办公、社交乃至出行功能,绝大多数都不是由硬件厂商提供的。苹果的软件收入主要不来自于自有的应用软件售卖,而来源于“苹果税”事实上,就算有苹果和微软这样既做硬件又做软件的巨头型科技公司,但大家都选择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作为自己的侧重点。而大多数科技公司,都选择在致力于成为一家平台型企业,通过着力于打造足够优秀和可靠的硬件或系统级软件,进而在自身之上形成服务生态。相比之下,汽车企业则不仅负责打造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消费级智能硬件——汽车,还需要对其之上的应用进行开发。其中不仅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这样的新应用,也包括驾驶质感、内饰舒适性这样的用户能直观感受到的“传统应用”。更不用说,车企还要耗费大量资源和精力,对汽车进行造型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营销。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车企往往选择与供应商合作,将大量业务外包出去,因为精力和资源实在不够用了。相比智能硬件厂商,车企甚至会把部分车型的设计外包在几年前,造车新势力们将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对于技术、产品的理解带入汽车行业,在初期显然带来了不一样的产品思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重塑了中国汽车产业。但这本质上只是一种比较优势,而非技术上的**。事实上随着车企开始重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研发后,新势力们的*差距正在被传统车企们所快速追赶。这也就是为什么,汽车企业们在2023年不约而同地展开了价格战。纵然其中有经济下行,竞争激烈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大家的产品陷入了同质化。说白了,当大家产品都差不多时,比的可能就是谁对自己更狠了。写在最后:看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就要问了:智能汽车产业的下一次技术和产品跃迁在哪里呢?坦率来说,笔者要能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恐怕就不在虎嗅码字了。但从解题思路上看,有一个方向总归是确定的。那就是,新技术的诞生和成熟,将汽车过去的体验和使用模式彻底颠覆。毕竟,无论是多么高水平的智能驾驶,总归还只是辅助人开车而已。一旦L4级无人驾驶在技术和法律上的障碍得到解决,那么汽车产业必然将迎来新一波的爆发。不过,这也预示着我们所熟识的汽车产业,走向灭亡。当然,如果飞行汽车有一天量产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颠覆掉现有的汽车产业。毕竟,谁不想要一辆能飞的车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是利好何小鹏先生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蔚小理」格局生变,2023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正文 芒格之后 芒格这么形容比亚迪的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11月28日,查理·芒格去世,享年99岁。这么一位寿终正寝、人生近乎圆满的投资大师的离去,我们的纪念很容易就被视为一种矫情,“换位思考是智慧,换位共情是XX”。每个人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投资这个领域,我们很少听到发展中国家,乃至于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欧盟的大师,并不是因为这里的人不够优秀,只是他们所处的区位,没有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但环境是会变的,有一天美利坚也会泯然众人,从聚光灯下消失??衫纷芑嵩诖蟮姆较蛏喜欢系闹馗?,而在现代金融方面拥有的最全的历史和数据,可能在百年之后也依然值得我们去复盘推演的,就是美国资本市场过去那一百年的历史。查理·芒格的生平,是我们复盘价值投资思想时绕不过去的高山。1、生在罗马的投资界“于谦”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查理·芒格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这话固然精彩,但却很难解释投胎的问题。芒格1924年1月1日出生于奥马哈,奥马哈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是当地*的工商业城市。芒格的祖父托马斯·芒格是一名联邦法官,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望。在美国,联邦法官通常由美国总统提名并且经过参议院批准。托马斯·芒格在1907年由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名为联邦法官。子承父业,芒格的父亲阿尔弗雷德·芒格也进入了法律行业,成为了一名律师。芒格出生后不久,就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萧条。对这段时光芒格这么说,“有一年夏天,全家人竭尽全力才帮我找到一份时薪40美分的暑期工。整个大萧条期间在咖啡馆你只要花上25美分就能大吃一顿,包括各种肉制品和甜品。”这么看,当时还是个孩子的芒格只需要打工一小时,就可以去咖啡馆大吃一顿了。某个卡塔尔的富豪曾经吐槽自己的辛苦,“我这么有钱,照样每天工作3个小时,有时候加班,我甚至会工作到下午两点,现在的卡塔尔人已经很少有我这样的务实精神了”。总体来看就是,1930年代芒格的童年生活,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当不错。中国有句古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家族很强,那他的选择余地就会很大,人生也会从容很多。二战开始后,芒格加入美国空军成为一名气象预报员,被派往阿拉斯加。1946年芒格退伍,并向哈佛大学法学院递交了申请。虽然有一个联邦法官的祖父和校友父亲,芒格还是被拒了,原因只是院长希望他能先拿到一个专科学位。芒格找到了同是内布拉斯加州出身的退休院长庞德,然后他就被录取了。人很擅长用自己的所处的环境去推导未知的事物,却很少能去换位思考。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人理解成一门“business”,就是生意,也有人理解成一项服务。如果你能这么去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就很难被带节奏。高等教育是一项奢侈品,所以美国的学生贷款自然可以理解成为了消费付出的代价。常春藤既然是*奢侈品,*奢侈品挑客户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结果,你有钱只是前提条件之一。美国的华裔卷王一直抱怨美国大学录取不公平,原因只是错误的用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去推导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的常春藤名?:脱?,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关系,他们的核心是互相成就。常春藤把你招录进来,给了你四年的大学生活,希望你将来能够回报学校,这是一种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类似于美国的社区。芒格的女儿莫莉·芒格曾经这么说,“我并没有想我要和爸爸一样去读哈佛法学院,不过当我意识到自己没有工作时,认为应该去读大学。读经济专业的话,我的数学成绩不够好。然后我填了哈佛法学院的问卷,里面问你们家是否有任何人曾经在哈佛读书……”不同的教育体系,各有各的优缺点,换一个坐标系,你会对这个世界有不同的看法。芒格作为巴菲特长期的搭档,有很多人把他俩的关系比喻成郭德纲和于谦。于谦是著名的爱好广泛,抽烟喝酒烫头,还自己养马,偶尔上大舞台玩玩摇滚,爱好广泛。芒格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巴菲特个人生活总体上比较无趣,滴酒不沾,每天喝可口可乐,吃汉堡,除了看看年报,就是打打桥牌,偶尔还打打高尔夫。芒格的生活则有趣的多。芒格经常性跟老朋友一起聚,从缅因州到爱达荷州,他有很多的朋友,他们会在夏威夷打高尔夫球,或者辗转各大洲,在各类水域中钓鳟鱼、北梭鱼、大西洋鲑鱼或者任何可能上钩的鱼。他曾经和朋友马歇尔以及奥蒂斯·布思到澳大利亚的雨林去探险,也和家人一起去英国、意大利以及其他地方。因为有钱,芒格还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他可以将自己的建筑理念落实到现实。1995年,芒格给加州的西湖-哈佛中学设计并捐赠了一栋价值750万美元科学中心,大楼的抗震能力远超当时的抗震标准,并且落成的建筑女生厕所要比男生厕所更大。2013年,芒格向密歇根大学捐赠1.1亿美元,用于建立一栋新的学生宿舍。这栋宿舍大多数学生的卧室都没有窗户,但是却加大了公共空间,大楼顶层是开阔的公共空间,有休息室、学习室、健身中心,还铺有跑步道,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那里互动。游艇在美国富人圈比较流行,芒格也未能免俗。他耗资600万美元,用了四年时间,自己设计和建造了一艘双体船。当然这个数额对于芒格拥有的财富来说,算得上九牛一毛。2、律师职业是芒格人生履历的基石芒格最早的工作是律师,这项职业就是芒格人生的底色。律师在美国,是非常有地位的职业。美国体制的特点是律师治国,美国的总统和州长,参众议院的议员,大约一半以上有着律师背景。律师在美国,就像印度的婆罗门,或者中国古代的进士阶层。最近眼看就要配享太庙的张雪峰曾经这么说,“医学很难继承给自己的直系后代,法学可以。”芒格成为律师有着先天的家庭优势,他的祖父是一名联邦法官,跟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庞德都算是老友,父亲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芒格这个名字,在加州法律界就是一面旗帜。1962年,芒格联合另外6名律师成立了一家律所,即芒格和托尔斯律师事务所,后来芒格虽然离开了,但这家事务所依然给芒格保留着一间独立办公室。这家律所后来走出了一位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还有一名国家贸易代表。我们都听说过挂相这个词,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都会反映在他的外在上。老刑警,高僧,脸上都很温和,因为吃过见过。古代男有三不娶,女有四不嫁,在现代都能对上不少职业。我们说一个人显得富态还是贫苦,其实归根结底都散发着金钱的味道。芒格是一个典型的律师。不管律师在美国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这行业首先是一项服务业。芒格对自己的职业,专门说了这么一席话:“尽你所能。永不撒谎。言出必行。永远别找任何借口。如果要开会就早点动身,别迟到。不过真的要迟到的话,别绞尽脑汁想什么借口,只要道歉就好了。他们要听到道歉,但对借口一点都没兴趣。顺便说一句,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道理,特别是对于那些立志于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而言。另外一件事是要尽快下决定,别把人家晾在那里不给回复。”律师是按时间收费的,这是前提。你必须简明扼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向你的委托人告知案件最可能的结果,让客户觉得时间花得物有所值。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三分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律师的职业生涯,首先是在不断训练你看透本质的能力。芒格是以说话的时候情商不是那么高出名的。当然,刚才这句话说得本身已经很委婉了。芒格在哈佛大学的一位同班同学,亨利·格罗斯后来成了洛杉矶著名的投资顾问。有一次一个熟人评价芒格说财富让他变得骄傲自大起来,他立即为芒格辩护:“胡说八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很年轻很穷,他一直都是那么目空一切的。芒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再多想想就会同意我的意见,因为你很聪明,而我是正确的。”从这个角度看,嘴臭低情商的人,可能有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擅长抓住重点,知道怎么朝你的软肋下刀子。这个社会对家庭妇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看轻,并不是因为家庭妇女的工作不重要,而是因为这项工作容易让人跟社会脱节。律师这项工作在这方面就做得非?:?。芒格的*桶金,也是让他有能力脱离律师行业进入专职投资行业的契机,就是在从事日常的律师执业工作中得来的。芒格有一个客户叫奥蒂斯·布思,父亲的遗嘱中给布思留了一块加州理工学院附近的土地。当时加州人口快速涌入,地产投资有利可图。布思本来想把这块土地卖掉,芒格建议他自己在这块土地上建公寓卖掉。布思则干脆邀请芒格两个人一起出资做开发商,芒格同意了?:罄绰铰叫?,芒格完成了5个房地产项目,挣到了140万美元。那是上个世纪的60年代,黄金35美元一盎司的时代,按照黄金不变价,当时的14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8000万美元。芒格一直反对自己的追随者追求暴富,比如芒格的朋友罗纳德·奥尔森评价芒格的投资决定:“这与芒格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是一致的。他不追求快速致富,而是寻求长期的成功。”你要是也真这么想那就属于实在想不开。芒格仅仅通过律师工作不依靠投资就已经财务自由了,普罗大众的我们有什么呢?芒格的律师经历,至少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一点,那就是选择工作的时候,这份工作*能够跟社会有很多接触,不会与社会脱节。此外,我们要补充的是,英美的这种律师文化,跟中国传统文化是冲突的。英美的运行机制,就是律师治国。他们沿袭的是希腊-罗马的广场政治体制,政治人物演讲的时候滔滔不绝,动人心魄,这是一门艺术。你去看他们政治人物的公开讲话,那是一个比一个的懂节奏,跟说相声似得,效果不比德云社差。中国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线,影响力跟知名度并不匹配,甚至过高的曝光度反而起到反效果。实际的影响力更多的诉诸于事实、逻辑和义理。3、芒格的智慧我们纪念芒格,坦白的说就是想从芒格的身上学到致富的秘籍,抄抄作业,而不是喝一大包鸡汤??沙饕导仁敲趴蒲?,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首先要承认,天分是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天才面前,努力只是锦上添花。芒格是一位投资大师最重要的前提,是他首先是一个天才。投资这东西,毋庸置疑需要天分。包括笔者个人在内,绝大部分混迹A股的人最后得到的结论都是,我们统统都没有天分。市场上那些老牌的卖方分析师,都不会给你股价涨或跌的建议,他只会跟你说,基本面、技术面和情绪面中的基本面是什么样的,而且还会提一句,他代表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观点。如果你问涨或者跌,他会直接告诉你,对不起,他没什么观点,涨跌要靠你对投资的直觉。中国文学中,“错过”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但哲学上并不这么看,所谓“四十不惑”,人过了四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也知道自己想要的去哪里找,这就是不惑。风险、机会这些词,在哲学上是中性的。投资者对于A股有独到的观点,或者坚持自己的观点,是中性的。就像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抓住了,机会才能称之为机会。同样,你的观点符合投资的结果,观点才能称之为观点。如果我们选的是做研究,比如大学会鼓励你有新的观点,因为研究就是要探索未知的空间。但是投资不是,他要的是正确的结果。人到成年之后,你的观点是不是得到尊重,主要取决于你的地位。但是,地位带来的认可,跟观点是不是正确完全是两码事,这句话特别适合那些正高高在上或者走背字的人。实际上,A股很多韭菜都来自于在各自行业做的相当出色的人。无论你在各自行业做得多么优秀,A股都有自己的规则,他可从来不惯着你。抛开芒格的天分,我们还是可以从芒格的经历中学到他的一些智慧的闪光。1、独特的净利润分配制度我承认,虽然我也见过不少的人力资源制度,但芒格律师事务所的分红体系,还是让我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为了让公司实现精英管理,芒格和托尔斯创造了一套非常独特的民主的薪酬系统,这也让他们声名远扬。因此,只要条件合适,合伙人之间最高和*收入之间的差距可以高达5倍。每年1月所有的合伙人会拿到一张选票,上面写着所有合伙人的名字,后面有一个空格。公司前一年的净利润印在选票的最下面一行。每一个合伙人都要填上他认为名单上的每个人应该拿多少钱,没有什么准则,只是总数要等于当年的净利润。对年资长短也没有特别的照顾?:匣锶嗣峭镀钡氖焙蛩强梢园涯曜食ざ套魑桓隹悸且蛩?,但也要考虑一个人开发业务的能力和是不是一名成功的客户代表。选票提交后,公司会在一个坐标中填上每个人的名字和数字,让每个律师都能看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排名。福利委员会审核完数字后会和每个合伙人单独谈一次,然后确定分红的数字。"2、学会跟疾病妥协《道德经》里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个人要接受自己的反面,才可以长久,所谓的带病延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芒格在54岁的时候做了一次白内障手术,很遗憾,手术的后遗症找上了他,2年后他摘除了左眼,换上了玻璃眼球。失去了左眼之后,右眼又发生了白内障的症状,但好在最后右眼保住了。此后的40多年里,芒格依靠仅剩的这只右眼,完成了开车、阅读这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最近还有一个案例,那就是刚刚去世的基辛格。早在1982年,他就做了3次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即便如此,基辛格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爱好,熬夜喝酒吃香肠。对了,从2000年开始,基辛格的右眼也失明了。3、金融其实是个好行业金融的魅力,就是10个锅6个盖,专业点讲叫杠杆。芒格早就发现了,通过制造产品赚钱充满风险。他曾经这么说:“我从来没有再回过高科技行业,因为我尝试过一次发现有很多问题。我就像马克·吐温的猫一样只要有一次不好的经历就永远不会再坐到火炉上,哪怕是已经冷掉的也不行”。制造产品之后卖钱,中间总归是隔了一道,金融行业直接就跟钱打交道,离钱显然更近。哪怕巴菲特和芒格对金融行业的薪酬体系不满意,也是无可奈何。在处理所罗门证券问题时,巴菲特指出证券部的106名职员每个人在1990年都挣了100万美元甚至更多,即便当年该部门的总体运营结果相当不理想。以至于巴菲特在公司季报中公开表示不满:“为雇主创造了平庸回报的员工应该预料到自己的收入也会反映出这一状况。”4、永远和靠谱的人合作当你选择一个不靠谱的合作对象时就注定了以后的失败。芒格的女儿温迪·芒格评价他父亲的人生准则:“从他的经商生涯中学到的宝贵一课就是不要和自己不信任的人做生意。如果没有信任,经济条件如何根本就不相干。大多数人只会考虑经济问题,认为当自己和一个不信任的人交易的时候合同会帮你把关。你一定要和高水准的人做生意——和他打交道的都是这类人。”芒格也用这种方式说:“永远不要和一头猪玩摔跤,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们两个都会变脏,但是猪会乐在其中。对,永远不要跟一头猪玩摔跤,离开那头猪。5、如何致富芒格在财富的经历能够让你去重复的并不多,但他给出了两个致富的建议。*个,要常年保持入大于出。芒格说,从起点出发,在没有本金的情况下积累起*个10万美元是财富建设过程中最艰难的阶段。赚到*个100万是第二大障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常年保持入大于出。财富的积累,他解释说,就好像是滚雪球,滚雪球开始得要早,让滚动的时间尽可能地长。第二个,自己独立思考。他指出:“如果你在思考问题时全然依赖别人,经常花钱向专业人士寻求咨询,那么无论你何时跨出自己的狭小区域,都会遭受很多不幸。”他还表示,“说到底,每一种职业都不过是哄骗外行人的把戏而已。”4、写在最后我们其实不太愿意去总结芒格的经验,因为学霸的经验,对绝大部分“学普”、“学渣”甚至“学酥”来说,只会有害。芒格这一生,哪怕在他最落魄的时候,都比屏幕前99%的我们过得好。芒格有一句话很有名:“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有两件事是*不会做的,一件事是永远不要自怜,哪怕你的孩子正因为癌症奄奄一息,也不要自怜自艾,永远不要自怜;另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嫉妒,这是‘无赦之罪’中,*你不会从中获得任何快乐的事情。”芒格这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就是上世纪50年代他的*个儿子泰迪因为血液病的去世。哪怕是在今天,血液病也是一个死亡率很高的病症。在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芒格都过着富裕而且受人敬仰的生活。芒格跟你说,要跟靠谱的人合作??赡阒涝趺醇鹗裁囱娜丝科酌??芒格至少有信息优势,因为他是律师,掌握客户大量的信息,好的坏的都有,肯定比你从新闻上知道的多?:芏嗳似涫得挥邢牍饷匆桓鑫侍?,那就是为什么巴菲特会选择芒格作为自己的长期搭档。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芒格是律师界的一面旗帜,有了芒格,巴菲特就可以免疫任何诉讼攻击。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美国是海洋法系,在美国这种官司满天飞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靠谱的律师镇场子,巴菲特就是再有钱也经不起几场诉讼。芒格是挡在巴菲特前面的一面盾牌,有了这么一尊大神坐镇,没有人愿意冒着得罪整个法律界的风险,去跟巴菲特对线。而且,律师*的作用不是直接上法庭打官司,而是孙子兵法中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把诉讼消弭在萌芽阶段。这就是我们不太建议照着抄作业的原因。要是你真的想学到点什么,你需要自己去翻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如果你一开始看得迷迷瞪瞪,这没关系,每隔一段时间想起来了你都可以捡起来,那里面的东西需要你在有了足够的阅历之后才会有所启发。我们对芒格的认知其实主要来自于他对比亚迪的推荐。芒格这么形容比亚迪的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芒格是真的跟爱迪生和韦尔奇有交集,1931年10月18日,爱迪生逝世,查理·芒格当时已经满7周岁,至于杰克·韦尔奇,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当时的芒格也有很多的接触。你看,财富真的是需要经历的,还是早早的开始准备滚雪球吧。最后,我们这篇文章的引用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出版社的《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在此一并说明。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锦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倒闭8万多家,农家乐要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