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会计实务_会计学习内容详解第四百零五页详情
正文 2023就要过去了,中国商业航天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就整个商业航天而言,以星际荣耀为代表的这些跑得相对较早、团队实力强、节奏准确、效率高的公司,其先发优势形成的马太效应会比较强。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明确表述。相关消息一出,就立刻整齐划一地在航天人的社交媒体刷屏,大家纷纷用“振奋人心”“加油”“备受鼓舞”等字眼展开热议。暴风雪席卷京城的冬日寒夜里,朋友圈却有一种即将开门迎接春天的欢呼雀跃。这种特殊的“集体仪式感”总是伴随着各种利好消息出现,无论是关于新政策、技术突破抑或行业动态。就2023年而言,这样的时刻似乎明显多了起来。从2015年的商业航天元年至今,中国商业航天马上迈入第九个年头。八年过去了,中国商业航天到底走到哪一步了?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是否意味着行业“大年”已经到来?未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2023年,火热但并非“大年”今年的中国商业航天到底有多火?也许可以从一些“名场面”初步感知一二。10月26日,2023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办,千余人参会,同时还吸引了200余家投资机构的到来。目之所及之处,场面浩浩荡荡,论坛座无虚席,甚至门口、走廊里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让人有一种仿佛置身于热门演唱会现场的错觉。“今年确实盛况空 前,场场爆满,都快站不下了,这是往年从未遇到过的现象。”会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说。以上只是行业新变化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大大小小的行业会议不断、参会者热情高涨、各地扶持政策频出、越来越多的新入局者……这是圈内人普遍提及的直观感受。不过,关于“2023年是中国商业航天大年”之类的说法,在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早期就参与的资深投资人却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相比于过去几年,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的热度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今年整个产业链都得到提振,最 大的亮点在需求端的突破。”鼎晖百孚合伙人刘尚表示,“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原来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东西逐渐成为现实,大家看到了明确的希望。”刘尚认为,华为推出的直连卫星手机使得商业航天这个行业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的概念迅速火起来,这改变了过去很多人认为商业航天需求端不存在的固有观念,让大家看到了真正的卫星互联网。在商业火箭方面,全尺寸液氧甲烷火箭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的连续成功、各家民营液体火箭的一次次起飞、商业固体火箭的高效履约等都可圈可点。中信聚信总经理蒋蕴伟表示,“我们大约在2016年左右就开始投资这个行业,并不认为今年是一个较大的年份。”蒋蕴伟说道,今年与往年情况不同,是由几个因素叠加产生的。一方面是厚积薄发,中国原本就是航天大国,拥有很强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因此商业航天的发展是几十年积累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因为受疫情的影响,过去的3年发展相对缓慢,对比之下,今年看起来更加蓬勃,有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如果摒除这方面的因素,曲线会以更平缓的形态走到今天的高度。过去几年,变化明显,技术不断验证和迭代站在2023年末尾回望过去的几年,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跌宕起伏,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从火箭到卫星到发射场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认为这几年该行业最 大的进步在于大家的技术路线不断进行着验证和迭代,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刘尚从两个维度对于行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长周期而言符合发展预期;从另一个维度上来看,他认为行业实际发展比预期的节奏慢。“这与行业本身的属性有关,现在回过头来看,该行业在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和人才壁垒等各方面比预想中要高很多。产业链的成熟得经历较长的一个过程,需要在生产、管理以及与各方协调上不断摸索。”刘尚解释说。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蒋蕴伟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经过几年发展,大部分商业航天公司目前都基本上有了自己相对成熟的技术方向和策略,接下来则需要将其更好地实践和落地,比如引入更多的技术创新,提升效能、降低成本,并开拓更多的商业市场等。两位投资人分享关于行业的感受和看法,自然绕不开其共同在行业早期就纷纷进行投资的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团队”是他们在采访交流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蒋蕴伟分享说,星际荣耀这些年的发展完全超乎预期,其核心团队都是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专家,对行业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能够很好地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这是当初义无反顾选择投资该公司的关键原因。回顾他们一路走来的过程,事实也不断验证着当初的看法非常正确。“投资星际荣耀的根本原因是团队,我认为他们非常扎实且令人放心。今年的四次重大任务全部圆满成功,近期连续两次成功进行了双曲线二号液体火箭垂直起降回收试验,具有绝 对的重大开创性、突破性的意义。谈到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们结合星际荣耀的例子表示,航天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敬畏的心。星际荣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算大,且调整得非???。作为投资方,非常鼓励星际荣耀团队坚定地朝着大型液体可回收的大方向发展,这条路虽然比较困难但意义特别重大。处于2.0的起点,行业进入实质商业化探索阶段放眼未来,中国商业航天会形成怎样的竞争格局?距离行业发展成熟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我认为从2015年到2023年这过去的8年,属于中国商业航天1.0时代。在1.0时代,从火箭、卫星、发射场到下游需求,都形成了很好的突破。但从长远来看,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可能只是2.0时代的起点。如果站在这个时间点看2.0时代,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尤其是火箭公司的商业化才刚刚开始。”刘尚说道,包括火箭公司、商业卫星公司、发射场等在内的各个角色都需要寻找自己的商业闭环逻辑。因此,对于所有人而言,事业大幕可能才刚刚开启。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第 一个10年。而2025年也是很多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放大招”的关键节点。比如,在液体火箭的赛道上已经明确官宣的信息有:星际荣耀双曲线三号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将于2025年首飞;东方空间自主研制的起飞重量达927吨、起飞推力达1420吨的“引力二号”火箭计划于2025年首飞;蓝箭航天已经启动可回收火箭的研制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行飞行试验等。 此外,星网的大规模组网,更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推出等也都令业内充满期待。关于未来行业成熟的评判,蒋蕴伟认为,“拥有自己成熟的技术迭代路线和产品谱系,以及应对不同商业环境和场景的成熟产品系列”是关键。目前运载市场已经相对成熟,运载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随着国家星网更加成熟,会催生出一些下游应用市场,反过来倒推运载市场。这是一个交互磨合、逐渐成熟的过程。目标的实现需要考量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包括基础研究等各个方面。“就整个商业航天而言,以星际荣耀为代表的这些跑得相对较早、团队实力强、节奏准确、效率高的公司,其先发优势形成的马太效应会比较强。”蒋蕴伟总结说。2023年已经余额不足,在这最后的10日倒计时中,期待中国商业航天更多喜讯带来刷屏“仪式感”,在祝福声中昂首阔步迈向新的一年。 抖音再「造神」,他1天涨粉360万
正文 碳化硅芯片设计公司「至信微电子」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剑指第三代半导体 至信微电子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研发的高科技公司,主打产品为碳化硅MOSFET及模组等系列产品。公司推出的碳化硅器件产品目前已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获得客户认可。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22日消息,国内碳化硅芯片设计企业深圳市至信微电子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以国资和产业方为主,深智城产投、正景资本以及老股东前海扬子江基金、太和基金共同投资。本次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产品研发、团队扩建以及市场拓展等。至信微电子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研发的高科技公司,主打产品为碳化硅MOSFET及模组等系列产品。公司推出的碳化硅器件产品目前已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获得客户认可。至信微团队由来自华润微、意法半导体等世界知名半导体企业的资深人士组成,具有强大的产业资源及行业背景。公司创始人张爱忠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功率半导体专家,所带领的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碳化硅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团队,拥有业界领先的芯片设计技术及完善的工艺技术。因此,作为无晶圆芯片设计公司,至信微在器件设计端就充分考虑了在晶圆制造工艺端和封测端将遇到的影响产品良率的因素。聚焦到产品层面,至信微1200V(80mΩ/40mΩ)产品经过多次迭代,整体测试性能可比肩国际巨头。在2023年6月的“第二届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至信微重磅发布了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主驱??榈?1200v/16m?碳化硅MOSFET,该产品单位面积比导通电阻RSP达到惊人的2.8mΩ?cm2,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客户反馈良好。供应链层面,至信微选择可靠的上游合作伙伴,与其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同时采用先进设备及工艺制程,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最优质的碳化硅功率器件。迄今为止,至信微的碳化硅MOSFET流片均一次性成功,量产良率业内领先,受到了上游合作伙伴及下游客户的广泛好评。深智城产投合伙人卢宇哲表示:“深智城产投一直关注第三代半导体的行业发展,在碳化硅产业链上均有投资布局,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主驱、DCDC、OBC、充电桩)、储能(逆变器)、IDC(服务器电源)等关键领域,是双碳经济的核心半导体器件。这次投资至信微是非??春猛哦忧看蟮难蟹⒛芰筒纺芰?。未来3年是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公司发展的窗口期,至信微的主打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并量产出货,坚定看好至信微通过产品高性能、高良率、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市场突围。”正景资本创始合伙人、CEO刘立群认为:“国产SiC产业链在逐步成熟,工艺成熟、成本下降将推动SiC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新能源、工业、电网、医疗等行业实现更为广泛的市场应用。至信微作为一家优秀的SiC企业,设计、工艺、供应链、成本控制和良率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对下游多个应用领域具备深入的理解,展现出强大的客户开拓和技术服务能力。我们看好至信微在未来将取得快速发展。”随着本轮融资的完成,至信微将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快市场拓展步伐,不断提升在碳化硅功率器件领域的竞争力。在双碳政策的加持下,在“新能源,新基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我们期待着至信微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通过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加速推进国产替代,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粤十机器人」完成千万元战略融资,三个月获三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