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定金、订金、押金、违约金!各不相同,税务处理必须注意!
正文 一条街都是「旺铺转让」,餐饮店倒闭潮真的来了 正如翟彬所说,“现在就是存量博弈,大店挤掉小店,连锁出清夫妻店。”一批门店倒下的同时,也有一批门店逆势而上。 “不是卷价格,就是卷铺盖。“开小店亏小钱,开大店亏大钱。”“今年的餐饮,主打一个参与。”11月,伴随着全国多地气温下降,餐饮人也感受到了“寒意”,不少从业者表示,又一轮闭店潮来了。企 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餐饮累计新增注册量为350.1万家,较去年同期多了37.4万家;与此同时,全国餐饮累计吊销量达105.6万家,去年同期为53.8万。尽管11月通常也是餐饮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生意似乎格外难做,街上关门转租的餐饮店都比往年更多一些。近日,红餐网实地走访了广州多个商圈、街区,同时采访了北京、成都、深圳、上海等各地餐饮人,发现当下餐饮市场的真实温度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寒气逼人。01 一条街数十家餐饮店倒闭,转让4个月无人接手“真的被江南西的倒闭速度震惊到,星期一还去吃的螺蛳粉,星期六再路过已经在搬设备了。”广州消费者momo(化名)告诉红餐网,她常去的江南西是广州热门商圈之一,周边有不少大型商业综合体,人气一直都很旺。“前几天路过时发现,8月已经关店的一家螺蛳粉店至今还空着,无人接手。”momo说道。这家名为“品疯味”的螺蛳粉店,门头早已被拆,玻璃门上贴着近10张旺铺招租广告。如今快4个月过去,招租广告越来越多,却找不到下一个接手的商户。△图片来源:红餐网摄红餐网前往江南西商圈走访当日,离“品疯味”不远的另一家名为“占柳记”的螺蛳粉店,也已经停止营业,正在拆除门店设备。△图片来源:红餐网摄沿路直走,2公里长的路,就有10多家门店关店歇业,包括卤肉卷店、炸鸡店、泰国菜店、猪杂粥店、烧烤店等等,这些关门的店大部分是单体小店,也有少数是连锁店。在一家关门的猪杂粥连锁店前,红餐网看到门店内的设备都已拆除,店内一片狼藉,只剩一把孤零零的椅子。更令人感到寒意的是那些连排倒闭的餐饮店,放眼望去,更显得凄凉。比如,连排的4家餐饮店,只剩中间一家小吃店还在营业,其余3家店均已关门。一位仍在营业的馄饨店店主告诉红餐网,其对面的小吃店开业才几个月,现在已经开始转租了。“刚开业时生意还是挺火爆的,经常有客人等位,这个月几乎每天都没什么客人。”江南西商圈的萧条并非特例。素有广州“茶饮一条街”之称天河南一路,门店洗牌更加残酷?:觳屯叻玫比?,该区域正在转租或者招租的茶饮店就有6家,还有3、4家正在围挡的门店。△一条街上好几家倒闭的餐饮店,红餐网摄与此同时,不少仍在经营的门店,与红餐网五一期间走访观察时相比,也已经大有不同。比如茶百道旁的珍珠奶茶,已经换成了冰糖葫芦店;茶救星球隔壁的肉夹馍小吃店,也不知什么时候换成了“煲珠公”奶茶店……广州网红街区六运小区附近,也有不少倒闭的咖啡店、小吃店。六运一家咖啡店店主CowCow其其表示,11月的营业情况非常不乐观,目前闭店数大于开店数。“临近过年装修、开业、招人都不方便,近期倒闭的这一大批店铺,到明年3月前,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下家接手。”△倒闭的咖啡店,红餐网摄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广州城中村,不少小吃、快餐店的生意也不好做?:觳屯吹焦阒菔刑旌忧第楦浇?,这里有大量的村民自建房,也是不少打工人的落脚点,一条弯弯绕绕、几百米长的小路两侧,有10多家餐饮店已经关门。△图片来源:红餐网摄其中一家粥粉面的门店招牌还很新,贴着“低价转让、可空铺转”的广告,在转租广告下方,还贴着一张刚发布不久的“招洗碗工”的招聘信息。△图片来源:红餐网摄一家牛杂店老板对红餐网表示,自家门店开业3个多月,生意越来越差。“想早点把店铺出手,挂了几天转让的牌子,还没找到人接手,现在一边做着一边等着转让。”这条街上的一家车轮饼店,转让的牌子挂了2个月,还没有转让出去。而在这期间,它旁边的餐饮店已经换了一轮。综合来看,广州的线下餐饮生意并不乐观?:觳屯诘囊桓龉阒莶鸵习逦⑿湃褐?,不少餐饮老板也直言近期生意难做。“同比亏损增长。”“增长没用,比去年赚的还少。”“?现在流传一句话,不是卷价格,就是卷铺盖。”“过完年再开店,现在准备过年了,广州很多地方又变空城。”△图片来源:红餐网摄02 北京、成都、深圳……多地餐饮业进入新一轮寒潮市场的寒意不止表现在广州。深圳、北京、成都、贵州、长沙……各地的餐饮市场都不容乐观。(1)半年亏了近20万,转让时全部设备只卖了5000元“今年市场行情这么不好吗?转让1个多月还没有成功。”深圳一面包店店主阿欢(化名)表示,自家门店开在小区街道口的位置,人流量也比较大,但1个多月过去,还是没有转让出去。“上个月还去吃了他家串串,当时客人确实不多,这个月再去就关门了。”贵州消费者辛朦上周末发现,自己经常去的一家串串店已经倒闭了,附近好几家自己吃过的店都关门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福建一家卤味快餐店店主则选择在11月放弃了自己没有盈利的门店,“4月盘了一个店铺,50多平米,月租7000块。每天营业额就600、700元,扛不下去了,只能转让。”根据店主的说法,自己半年亏了近20万元,最后转让时,店里的设备才卖了约5000元。长沙一家烤肉店亦是如此,据店主讲述,他的烤肉店每月租金6900元,还有400元的物业费,成本太高了,生意也不好,就选择关店了。△街上关闭的门店,红餐网摄在北京,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直接形容当地的餐饮市场,“跟外面的气温一样凉”。翟彬告诉红餐网,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平日比较热闹的商业街,已经有5、6家临街店铺超3个月没租出去了,“疫情期间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翟彬表示,部分购物中心晚市生意都比较冷清,多家餐饮门店在做打折促销。“龙湖常营天街地下的一家连锁品牌开业没两个月就关门了,油卤串串、卤山川等几个新品牌撑不过一个月也关了。”(2)营收惨淡,没有倒闭的都在苦苦支撑一些仍在营业的餐饮门店,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门店普遍面临营收下滑的困境。一家川菜馆老板表示,这个月门店每日营收下滑至8月的一半,最少的一天甚至不及8月日营收的零头。一位开了多家门店的粉面品牌老板告诉红餐网,他已经关掉了几家街边店,新开的商场店生意也一般,目前正在考虑其他业务为明年的调整做准备。△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红餐网摄从业十几年的成都餐饮人、豪虾传创始人蒋毅则在朋友圈写道,“成都餐饮数据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还算温柔的,据说有势头正劲的品牌,旗下门店业绩腰斩……”蒋毅告诉红餐网,近2个月成都餐饮业很惨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家都看得到的餐饮店倒闭、转让惨烈,另一方面是看不到的——有的餐饮店虽然没有转让,但每天都在亏损,生意惨淡。今年刚在成都开店的一位连锁餐饮品牌区域合伙人也表示,当初开店前后1个月,临街有3家店跟她是差不多时间一起开业的,分别做的是咖啡、奶茶和烧饼的。“几个月后那3家门店,不是贴了转让告示就是好几天没营业了。”在社交平台、餐饮人朋友圈、各个行业交流群里,红餐网也注意到,很多餐饮人都因眼下惨淡的行情叫苦不迭。“开小店亏小钱,开大店亏大钱。”“今年的餐饮,主打一个参与。”“最近关门和转让的咖啡店不少,三四线城市做餐饮原来这么难。”“国庆之后,餐饮行业仿佛迎来了闭店潮。一条20-30米的小巷子,有5家店铺在转让。”“新开两个月的饭店倒闭了,是今年第三次倒闭。”“我们小区同时有3家才开业几天就倒闭的餐饮店。”△图片来源:红餐网摄03 小结尽管2023年还没结束,但不少餐饮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今年的生意比往年更难”。一方面,消费下行,客流减少。另一方面,行业涌入大量创业者,竞争压力变得更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激烈的价格战,从咖啡、茶饮到粉面、快餐、各类正餐,商家纷纷采取降价、推套餐、低价团购等手段。价格战不仅搅乱了餐饮生态,还加速了闭店潮的出现。在这种环境下,不少餐饮人预测,今年12月底,行业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闭门潮。正如翟彬所说,“现在就是存量博弈,大店挤掉小店,连锁出清夫妻店。”一批门店倒下的同时,也有一批门店逆势而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红餐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纳斯达克上市前夕,路特斯科技完成8.7亿美元融资承诺
正文 良品铺子降价,自愿还是被迫? 当杨银芬在内部信中担忧“失去在牌桌上的资格时”,外界并不认为其在危言耸听。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眼下,良品铺子确实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 良品铺子,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高大上,价格高、形象好,品牌营销很有格调。但就是这样一家给予外界“我很贵、我很潮、我很好”的休闲零食品牌,却在当下“自暴其短”,在行业率先打出了“降价”牌,并表示此举是为了“穿越周期”。11月29日,良品铺子经历了新一轮人事调整,联合创始人杨银芬当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刚刚履行的新掌门人在就职当天即发布了一份让业界都震惊的全员公开信。信中,他明确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良品铺子已经到了这样的危机时刻了吗?又该用何种姿态穿越周期?杨银芬表示,接下来,良品铺子将实施17年来*规模降价。降价产品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得见率的300款零食上;其中,最高价格降幅为45%,平均降幅为22%。图片来源:微博截图此次降价消息对良品铺子(603719.SH)的股价产生了积极影响。截至12月1日收盘,良品铺子股价报收21.32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0.01%?:檬仆坊乖谘有?,12月4日,良品铺子再收一个涨停。有意思的是,良品铺子降价事件炒的轰轰烈烈之时,三只松鼠也“坐不住了”,其创始人、董事长章燎原在朋友圈发文回应良品铺子降价事项。章燎原表示,公司早在一年前就实施了“高端性价比”战略。最近一年时间内,降价策略似乎格外盛行。如京东将低价策略作为零售业务未来三年的最重要的战略,盒马在上半年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移山价”。更早之前,新茶饮行业的代表玩家喜茶、奈雪的茶也相继宣布降价。让价格更亲民,似乎成了品牌们的共同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良品铺子能在此时站出来“革”自己的命,是积极应对之策。不过,包括“华尔街见闻”在内的媒体,将良品铺子此举称为“降价保命”,并称此次降价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危机。01.*把火烧向价格,良品铺子要走亲民路线了?在这封公开信中,杨银芬明确指出,良品铺子围绕“降价不降质”的原则,实施17年来首次*规模降价。“一系列变革的背后,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回归良品铺子邻家形象,走向品质好、价格亲民的路线。”据良品铺子介绍,此次降价主要针对的是线下门店,降价产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零食上。具体来看,“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如坚果类的夏威夷果、松子、开心果、腰果等,肉类的猪肉脯、鸭脖、烤香肠等,以及复购率极高的辣条、豆干、面包蛋糕、瓜子等爆品。”其还例举了一部分降价产品。如一袋60克的手撕肉降价后,会员价将仅售5.9元,同比直降40%;法兰蒂草莓干会员价将达到49.9元/斤,直降40%;脆冬枣的价格也从7.9元调到5.9元一袋,降幅约25%。表面上,良品铺子确实做到了“部分产品降价45%”,但此次降价仍禁不住细究。首先,良品铺子此次降价重点并不在线上渠道,亦不覆盖全品类产品。据良品铺子介绍:此次降价主要针对的是线下门店,降价产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零食上。对此,自媒体“财经故事荟”推测,“良品铺子线上与线下的同类产品在价格、口味、规格方面可能本来就存在差异,推测两渠道的货盘本就不同。并举例“在小红书上,多位网友表示在门店和线上购买了同一产品,味道却不同,比如甜薄辣豆干线下是甜辣,但线上有点咸味。”同时,良品铺子此次降价300个产品,只占总品类的18.2%左右。其财报显示,截止2022年底,公司全渠道 SKU 共有 1655 个,2022年全年上新产品SKU就有603个。而本次只针对300款产品进行降价,包括夏威夷果、松子、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猪肉脯、鸭脖、烤香肠等肉类零食,辣条、豆干、面包蛋糕、瓜子等复购率高的品类,是降价主力。图片来源:企业财报截图至此,良品铺子需要应对的质疑至少有二:一、降价是否是真诚意;二、线上线下产品是否同质同价。不变,我们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资格,”此话并非危言耸听。良品铺子线上销售及净利润增长率的表现,确乎落后于同行。据星图数据发布的2023年双11天猫休闲零食品类预售数据榜单,排名前十品牌销售额总占比达47.59%,相较去年的69.71%下降22.12个百分点。曾在双11创下骄人成绩的良品铺子,今年却未能在今年进入前十。2021年和2022年,良品铺子曾分别排名第2和第8,占比分别为8.01%和3.6%。从此数据来看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业绩表现方面,前三季度,“高端零食*股”良品铺子和“国内休闲零食*股”来伊份的净利润增长率为-33.43%、-93.57%;而三只松鼠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1.42%,盐津铺子净利润同比增81.07%。02.业绩失速、股东减持,良品铺子降价原因何在?2023年以来,良品铺子的整体业绩表现也不理想。虽然依然保持盈利状态,但在营收、净利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良品铺子营收为39.87亿元,同比下跌18.55%;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下跌2.04%。并且,报告期内,良品铺子的关店数据高达250家。图片来源:企业财报截图到了三季度,下滑趋势还在继续。财报显示,良品铺子第三季度营收为20.13亿元,同比下降4.53%;净利润199.84万元,同比下降97.88%;扣非净亏损为207.88万元,同比下滑102.31%。图片来源:企业财报截图对于净利润的下降,良品铺子给出的解释是:受市场及平台变化影响,公司线上渠道营收下降,且报告期内毛利率较同期有所下降,固定费用占比增长。但下滑的比例有些惊人,线上电商业务收入为8.52亿元,同比下滑19.4%,毛利率同比减少3.91%。综合前三季度业绩来看,良品铺子的营收降幅亦高于同业对手。今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实现营收59.99亿元,同比下降14.33%。对比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来伊份和三只松鼠分别实现营收30.02亿元、45.82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7.61%和14.07%。同期,盐津铺子实现营收约30.0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2.54%。业绩的下滑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进入2023年以来,良品铺子的股价呈现下滑趋势。距离今年2月40元/股的高位已跌掉了近一半。投资人在此种情况下的减持,更让良品铺子“雪上加霜”。减持的股东当中,就有坚持做“时间的朋友”的高瓴资本。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2年间,高瓴资本先后三次减持良品铺子。截至去年11月19日,“高瓴系”【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HHLPPZ(HK)Holdings Limited、宁波高瓴智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为一致行动人,合称“高瓴系”)】还持有22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6%。从良品铺子今年5月20日公告来看,第四轮减持计划完成后,“高瓴系”还持有20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图片来源:企业财报截图“风投女王”徐新旗下公司也在减持良品铺子。今年6月12日至11月29日,良品铺子股东达永有限公司累计减持股份802万股;5月25日至8月30日,累计减持股份902万股;截至目前,达永有限公司持股数量约为1.04亿,持股比例为26.05%。减持前,达永有限的持股比例高达30.30%,是良品铺子*的外部股东,而据报道,达永有限公司正是今日资本徐新旗下的公司。图片来源:企业财报截图这些或许都是良品铺子不得不在当下开启变革的原因。将视线拓展到更广的市场,会发现,良品铺子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刻。首当其冲,就是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正迎来变局。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早已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此时,如果再沿用过去的策略,不仅不能奏效,反而有可能拖垮自己。图片来源:艾媒咨询正如杨新芬在内部信中所言:“消费迈入理性时代,老百姓的钱袋子捂得更紧了,不同的人群消费层次更分化、更分明,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考验。”这又涉及良品铺子的另一层忧虑。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同样也倒逼着企业变革。这不仅是消费者的感知,同样也是杨新芬的认知——“消费者认为我们贵的现实问题,也表明我们的产品价格必须要更亲民。”03.降价后的良品铺子,能跟上新玩法吗?正如杨银芬所言,“消费人群、消费习惯都在发生变化。”事实上,市场的变化也极为深刻,新业态在为市场带来新活力、新动能的同时,也给了传统玩家巨大的压力。其中,零食量贩店是极为典型的新业态。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等头部玩家发展迅速,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热捧,在消费者端也正在持续扩大影响力。2021年5月、2023年2月,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分别获得2.4亿元与1.5亿元A轮融资。在资本推动下,两大品牌的门店快速扩张,今年10月数据称,已分别突破4000家和2500家。今年11月10日,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正式合并,这个巨头在全国的门店将超过6500家。不断涌入的大玩家还在增多。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上半年,全国量贩零食店数量或已超过1.6万家,预计2025年或将达到3万家,量贩零食市场规模将近千亿。对此,良品铺子是有自己的感知的。在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良品铺子就曾回应称,在湖南、江西等零食量贩发展较快且开店密集的市场,对良品铺子的业绩有30%左右影响,经过3-6个月经营,江西、湖南的店才缓慢回升。意识到危险信号的良品铺子,除了革自己的命之外,也在试图通过投资的方式消解这种影响。早前,良品铺子曾投资4500万元获得了赵一鸣零食3%的股份,半年后转让所持股份,产生6000万元的投资收益,随后又自己推出了“零食顽家”。数据显示,“零食顽家”运营公司为湖北千佰味食品有限公司,后者大股东为宁波广源聚亿投资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21年6月的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杨银芬??杉?,为了和零食量贩店竞争,良品铺子已“派出最高指挥官”亲上战场。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良品铺子想要打赢此局仍有不少挑战。其一,零食顽家预计今年将开过500家店,这个开店速度尚不具备与零食量贩店头部玩家一战的能力。公开数据显示,自6月突破3000家以来,零食很忙正以“平均每天新开6家店”的速度扩张,赵一鸣零食开店速度保持在每月200家以上,零食有鸣更是计划到2026年将门店数量扩张至1.6万家。其二,零食量贩店的产品是由厂家直供,没有经销商加价环节,在终端市场上有更大的价格优势。而良品铺子大幅降价正是因为线下门店价格被消费者感知贵,如想零食顽家可以成功,良品铺子还需要实现全品类、全渠道产品的供应链优化,真正把成本做下来,自有品牌全线产品价格“打下来”,或许方能与低价模式一战。其三,前有零食量贩店巨头,后有“老对手”三只松鼠社区零食店的竞争。零食赛道现在已彻底进入了品质和价格“大逃杀”的阶段,零食顽家面对的是强敌环伺的环境,这个仗确实不好打。因此,当杨银芬在内部信中担忧“失去在牌桌上的资格时”,外界并不认为其在危言耸听。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眼下,良品铺子确实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趣解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蔚来代工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