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煤炭资源税改革 各地执行税率陆续公布
正文 Q3净赚170亿:拼多多一骑绝尘 诚然,拼多多有骄傲的资本,但面对一些新起之秀同样需要谨慎对待。值得关注的是,与拼多多同样在海外布局电商的抖音,正在积极吸纳中小商家转战平台。没有被阿里、京东等老牌大厂扳倒的拼多多,面对抖音又将如何迎战? 拼多多无对手?11月28日,继二季度业绩大超预期之后,拼多多(PDD.US)再度交出了一份营收688.4亿元,净利润170.3亿元的惊人财报。其中,拉动增长的板块主要为交易服务板块,该业务同比增幅超300%,营收接近300亿元。拼多多仅仅收取0.6%的佣金,在传统电商消费淡季的三季度,为何交易服务业务收入如此“逆天”?这就不得不提及拼多多的海外平台Temu了。此前,拼多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将Temu代表的跨境电商业务称为拼多多的“第三次创业”。虽然拼多多并未对海外跨境业务收入进行细分,但从佣金大增的财报来看,市场也不得不承认,拼多多的“第三次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很小。无论是在国内,抑或是海外,拼多多都以迅猛之势取得成功,其在市场上是否已经没有挑战者了?诚然,拼多多有骄傲的资本,但面对一些新起之秀同样需要谨慎对待。值得关注的是,与拼多多同样在海外布局电商的抖音,正在积极吸纳中小商家转战平台。没有被阿里、京东等老牌大厂扳倒的拼多多,面对抖音又将如何迎战?电商尖子生Q3业绩暴涨93.9%电商三巨头中,作为最后一家披露三季报的拼多多,给出的业绩再次远超市场预期。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4亿元,净利润率为22.6%。根据财报,拼多多主要涵盖两大业务,其中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的营收为396.9亿元,同比增长39%,来自交易服务的营收为291.5亿元,同比增长315%。▲图:拼多多分业务收入表(财报截图)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是一份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财报。一方面,拼多多在二季度大超预期之后,可谓是延续了增长势头。拼多多三季度的在线营销及其他服务营收396.88亿,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88.5亿,而佣金收入则是远超分析师预期的166.2亿。在线营销服务板块主要是向商家收取搜索推广、明星店铺、Banner广告、场景推广等方面的费用,交易服务板块也就是商家的交易佣金,即销售商品额的0.6%。另一方面,市场对于跨境电商的巨额投入已有预期,但拼多多依然给出了22.6%的净利润率,对比上一季度的25%仅有小幅下滑。若是剔除还在爬坡投入期的Temu的影响,拼多多的利润表现可能会更加好看。即便不提跨境业务,拼多多的国内主站业务也丝毫不逊色。我们用狭义的收入指标在线营销服务业务的收入来估计主站业务的贡献,三季度也达到了接近400亿元的营收,增幅超过四成,可谓是“电商尖子生”。财报公布后,拼多多盘前股价暴涨,市值一度超过1800亿美元,达到京东市值的4倍,甚至逼近阿里巴巴的1972亿美元。出海“猛砍一刀”Temu掀起惊涛骇浪拼多多能够继续交出羡煞同行的财报,与其新增长极海外电商平台Temu不无关系。Temu在今年二季度的财报中已经足够“惹眼”。尽管拼多多并未对分业务收入进行详细拆分,但市场还是充分相信,不管是二季度中佣金抽成板块营收达143.47亿、同比增长达131%,还是三季度中佣金抽成板块营收达291.5亿、同比增长达315%,均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跨境电商Temu的贡献。或许国内的朋友对于Temu并不熟悉,但是在海外市场,Temu所过之处已掀起“惊涛骇浪”。2022年9月,Temu在美国市场上线首月,日均GMV就突破150万美元,将跨境巨头Shein、亚马逊等“前辈”甩在身后。随后,Temu在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如法炮制,在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等国,均登上过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排行榜榜首。根据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的商店情报数据,Temu首次进入了全球下载榜前十。Temu在海外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拼多多选择在去年上线Temu,彼时的美国市场正在遭遇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且时至今日影响仍未消除。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2022年上涨3.2%,若与2020年10月相比,更是上涨了18.2%。与通货膨胀同行的是物价高涨,据美国农场局联合会的调查,食品、交通、住宿、取暖资源等必需品价格均出现飙升。以更为贴合实际的例子来说,部分美国家庭甚至无法支付孩子午餐费用,据美国学校营养协会统计,截至今年年初,全美847所公立学校的校餐合计欠费高达1920万美元,95%以上校区的校餐欠费还在继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如何能不对不足1美元的袜子、唇膏,几美元的衬衫、鞋子,以及“无门槛包邮”“退货免运费”的Temu心动?▲图:Temu官网首页出海的拼多多也将“*低价”贯彻到底。Temu从10月20日开始进入“黑五”预热期,将大促时间拉长至42天,官网首页显示折扣高达90%?:M獾目窕豆何锝凇昂谖濉毕嗟庇谥泄摹八?11”,市场已经可以料见,Temu四季度的收入将更加“炸裂”。而且,拼多多不仅踩准时机上线Temu,还为其砸下重金在全美推广Temu。今年2月13日,美国体育赛事“超级碗”正式开幕,在这堪比“美国春晚”的*赛事上,Temu豪掷1400万美元(约9550万元人民币)买下两个广告时段,投放了一条30秒的广告。NFL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超级碗的观众总数达到2.08亿。因此,广告投放后,Temu国内的多个仓库订单多到爆仓。从财报数据上也可以看到,拼多多对于海外市场的投入有多么“慷慨”。2023年第二季度,拼多多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75.4亿元,同比增长54.7%,主要是由于促销和广告活动支出的增加。到了三季度,这一数据增至217.5亿元,较2022年同季增长55%。有拼多多Temu业务部门同事对笔者透露,公司对于Temu海外投放指标压得很紧。其表示,目前公司主要通过联系海外供应商或海外达人,通过社媒进行软广内容投放,以求不断加大Temu的曝光。10月28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陈磊提及了Temu的出色表现,“我们在中国以外的业务虽然还很新,但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它建立在我们多年来对国内供应链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很多制造企业进一步开拓了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目前来看,在SHEIN、拼多多的Temu、抖音的Tiktok Shop、阿里的速卖通“出海四小龙”职中,Temu已经以燎原之势让世界为之侧目。谁能挑战拼多多在国内、海外均风生水起的拼多多,自今年年初以来,股价飙升涨幅已超40%,对比阿里、京东等主要竞争对手可谓是“遥遥*”,拼多多也是2023年股价涨幅最高的中概股。2015年创立的拼多多,用“砍一刀”席卷江湖,短短几年便跻身头部电商队列。为了阻击拼多多,阿里巴巴推出了淘特,京东上线了京喜,破釜沉舟似的投入上百亿试图抢夺拼多多深耕的下沉市场,但最后均为告败。事实已表明,大厂无法通过“克隆拼多多”的低价来战胜拼多多。那么,拼多多果真没有对手吗?事实恐怕未必如此。抖音电商以及Tiktok Shop并不以低价取胜,它正以完全不同的模式和策略与拼多多以及的Temu展开对决。在介绍抖音电商以及Tiktok Shop之前,我们需要先缕清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拼多多有别于传统电商的中心化推荐模式,其核心是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平台。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消费的过程中,除了利用“搜索”模式这一传统电商统一的流量入口,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去中心化的社交裂变“拼单”完成。在这一模式下,拼多多通过各类创新的营销玩法如“砍一刀”等,拉拢大批用户,同时用户与用户之间加入了“拼小圈”“转发砍一刀”等各种裂变环节。与此同时,拼多多以“0佣金”等较低的门槛承接了大量被淘宝天猫排除在外的中小商家。拼多多一面将巨额的用户流量推给商家,另一面则*压低商家价格,以积攒筹码招揽更多用户,形成良性循环。然而,拼多多与中小商家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和谐”,今年年初爆发的“炸店”事件更是商家挤压已久的“报复”。今年 3 月 ,拼多多数十家品牌店先后遭遇大量人员集中“炸店”——恶意下单后,火速申请“仅退款”,并留下差评。如此一来,短期产生的海量订单让品牌店的商品库存告急,拼多多的“仅退款”让店方无法回笼货款,很多品牌店不得不暂时歇业。而“炸店”事件的缘由之一,便是拼多多以“仅退款”的方式处理商家与消费者的购物纠纷。“仅退款”即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申请“不退货仅退款”,拼多多平台客服因更倾向维护消费者利益,大多会要求商家退款。部分消费者将这一售后条款发展为对拼多多商家的“薅羊毛”政策,即便商品无质量问题也恶意申请“仅退款”,自然引发商家的集体不满。“仅退款”这一售后机制从2021年开始实行,彼时已有拼多多商家向笔者反映这一问题,但平台并未引起重视,因此商家的不满情绪持续积攒,直至2023年年初爆发。为什么原本和拼多多属于利益共同体的中小商家会选择如此方式“报复”?这与拼多多牢牢掌握流量分配权有关,其对商家有压倒式的话语权。拼多多成立已有八年,时至今日,拼多多都没有上线“购物车”功能便是*的证明。淘宝、京东都将订阅关注的商家动态放在一级入口,而拼多多几乎不曾给予商家沉淀私域流量的机会。对于拼多多而言,“献祭”部分商家以“讨好”更多的消费者,顺便还可以把部分资质太差的商家踢出局,实属一举双得。不过,抖音电商也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小商家这块大蛋糕。亿欧智库的《2022双11电商金融服务报告》显示,电商行业中小商家占80%以上。针对中小、个体商家,抖音电商推出了“0元入驻”的权益,且中小商家可以将内容作为吸引用户的利器,与大品牌一定程度上可以平等比拼。根据QuestMobile最新数据,抖音2023年5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7亿多,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36.6小时,足以为中小商家带来丰厚流量。2022年下半年,抖音电商成立了专门服务于中小商家的商家发展部,主攻白牌商家的招商扩容??凸鄣厮?,抖音与拼多多在目标受众上有一定的重合,因而抖音也希望“挖墙脚”,吸纳更多在拼多多已有成熟经验的中小商户加入抖音电商。在海外方面,TikTok在美国拥有超过1亿活跃用户,今年4月还在美国推出了电商板块TikTok Shop,同样希望借助自身内容池的优势,引导用户完成商品交易。今年6月,据《界面新闻》报道,TikTok与美国仓库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已同租赁和经营仓库的外部物流公司签署协议,为卖家储存库存、包装和运送订单,以确保在其应用程序上成交的产品能顺利地到达消费者手中,旨在与亚马逊和Temu竞争。当然,TikTok在美国面临着政治风险和安全威胁,可能会影响其电商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过,拼多多也不可不小觑抖音在国内和海外以新路径“收编”中小商户,“围剿”拼多多的动作。拼多多和抖音将如何掀起新一代电商战事,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零态L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TENWAYS完成B轮融资,L Catterton(路威凯腾)与华映资本领投
正文 2023年新茶饮加速扩张 加盟、联名、下沉、出海、寻找第二增长点,均是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的表现,这对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是好事情。 2023年的新茶饮品牌多了一个小目标。据美团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茶饮消费市场在一季度强力反弹,二季度稳步增长,暑期表现亮眼,全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恢复3年复合增长率近20%的水平。至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 站在行业蓬勃发展的新起点上,蜜雪冰城已率先迈入万店规模,为了不落后太多,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多家新茶饮品牌纷纷展露出自己的行业野心,喊出了2023年总门店数要突破10000家的口号。不过,在消费市场中,新茶饮品牌的消费主力群体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各品牌的目标消费用户的重合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为应对这一局势,各大新茶饮品牌采取了多元化的战略,包括联名合作、开放加盟、市场下沉和拓展海外市场等,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地位并寻求新的增长点。“因此,2023的新茶饮品牌,进入了一个相当内卷的节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整个行业在高竞争背景下自我突破,对于产业来说是健康良性有序的。”内卷求突破放开加盟,是主张直营模式的新茶饮品牌在2023年的一个大调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甜啦啦、益禾堂、CoCo都可、喜茶、霸王茶姬、悸动烧仙草、快乐番薯、LINLEE、柠季手打柠檬茶、阿水大杯茶、奈雪的茶、7分甜、新时沏、挞柠TANING、快乐柠檬、乐乐茶等近30家新茶饮品牌开放加盟业。其中,4月24日,乐乐茶宣布,直营门店盈利模型打磨成熟,即将对外开放加盟业务;7月20日,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对外宣布,为了让更多消费者更便利地体验奈雪的产品和服务,把“美好力量”带给更多用户,奈雪正式开放“合伙人计划”。对此,美团研究报告指出,放开加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巨头攻城略地、连锁化率不断提升,留给诸品牌的时间和空间被不断压缩,进一步加剧了各品牌对市场份额的争抢;另一方面,新茶饮品牌们还面临各种跨界冲击——随着各式特调和果咖的兴起,咖啡与新茶饮之间的边界变得?:?,茶咖一体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也让不少新茶饮门店感受到了经营压力。报告指出,“面对这些压力,开店抢市场,成为新茶饮品牌们2023年的头号任务。加盟作为已经验证过的,最能抗周期的模式,成为新茶饮品牌的必选项。”江瀚也表示,面对市场饱和和单店盈利压力,开放加盟成为品牌快速扩张和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加盟,品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门店网络的迅速增长。放开加盟后,新茶饮品牌的主战场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甚至五线城市。据美团报告分析指出,新茶饮品牌开放加盟,其本质是扩大品牌的购买便利,加盟门店能有效触达更多用户,完成三、四、五线市场的渠道布局。喜茶、奈雪、乐乐茶等品牌的直营模式都已经完成了A类势能点位和一、二线城市的布局,开放加盟主要是为了进入下沉市场并持续加密门店。“这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等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品牌忠诚度尚未形成,为新茶饮品牌提供了发展空间。”江瀚说道。以喜茶举例,自2022年11月开放加盟以来,其总门店数已经从800+增至2400+家;今年3月以来,喜茶进入了159个城市,新增门店超过430家,大多集中在三、四、五线城市(数据截至2023年年中)。此外,新茶饮品牌在下沉市场开店,小型门店是主流。例如,乐乐茶提出开出“0.5倍乐乐茶+1.5倍其他茶”的概念加盟店,“0.5倍乐乐茶”为小店概念,即小面积、高坪效;“1.5倍其他茶”指在品牌定位、调性、产品定位、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相对传统茶饮品牌有所拔高,同时又没有设置过高的加盟门槛。出海成常态国内市场出现明显内卷,新茶饮品牌开始将角逐的战场转向国外,试图在海外市场开辟第二战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东南亚往往是新茶饮品牌的*。例如,12月,新茶饮赛道开创者奈雪的茶首家泰国直营门店在曼谷Emsphere商场正式开业,成为首次在海外世界级高端商场开出直营门店的新茶饮品牌。英敏特食品饮料研究副总监鲁睿勋分析,许多公司选择从东南亚开始扩张,除了文化和地理相近外,东南亚国家全年气候温暖,茶饮不受季节性影响、年轻的人口结构具有巨大消费潜力,以及水果等原料供应丰富。在这之中,蜜雪冰城是海外布局最快的品牌。资料显示,蜜雪冰城在越南、印尼、老挝、泰国、越南、日本等国家落地开花,凭借逾25000家门店跻身为全球第五大连锁店,门店数量仅次于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和肯德基。与此同时,霸王茶姬全球门店突破3000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狂开2000家门店。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新茶饮品牌不一样的是,喜茶没有将出海重心继续放在亚洲市场,而是选择了欧美市场。具体来看,8月,喜茶在英国的首家门店喜茶英国伦敦SOHO店开业;10月,喜茶墨尔本首店Swanston店开业,喜茶加拿大首店本拿比店投入营业;12月,喜茶在吉隆坡的Exchange TRX购物中心开设了其在马来西亚的*家门店,喜茶位于美国纽约百老汇大道的门店将正式营业。对此,喜茶曾在进入美国茶饮市场时介绍,美国国际茶饮市场发展迅速,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Verified Market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茶饮市场规模约为5.05亿美金,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8.33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达7.42%。第二增长点自2012年以来,中国新式茶饮行业收获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8年,新式茶饮行业年度融资规模由2000万增长至10.68亿,随后在2019年回落至6.10亿元。即使在疫情期间餐饮受到重大打击,新式茶饮行业融资仍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2021年融资总额暴增至83.22亿,其中,喜茶融资5亿美元,奈雪的茶融资2.55亿美元,蜜雪冰城融资20亿元。转折出现在2022年,全年合计融资金额仅45亿元,融资数量也只有26件。进入2023年,新式茶饮行业几乎陷入融资停滞阶段。2023年前十个月,新茶饮融资金额合计仅11.6亿元,和2022年相比直接“膝盖斩”,另较2021年的83.22亿元下跌8成有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3年前十个月新茶饮融资数量有8件,但融资金额几乎全部集中于茶百道融资事件中。资料显示,2023年6月,茶百道完成一轮估值接近180亿元的融资,此次共募集了10亿元资金,领投方为兰馨亚洲,跟投方包括正心谷、草根知本、中金、番茄资本。这意味着,新茶饮品牌已经无法给资本市场更多“新鲜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茶饮品牌决定走“茶咖一体化”的路子。2023年4月,沪上阿姨推出咖啡子品牌沪咖鲜果咖啡,主打鲜果茶和咖啡融合,有经典咖啡、鲜果咖啡、花香咖啡、特调咖啡和欧包等产品线;同月,古茗推出了闪萃咖啡系列,包含榴莲生椰拿铁、牛油果生椰拿铁两款新品。11月,喜茶在深圳开出了“喜鹊咖”的茶咖新品牌,首店位于深圳皇庭广场,共有潮汕单丛茶咖、中式原叶茶咖、经典产品三大类饮品。12月,茶百道子品牌咖灰已经落地,目前仅有一家店位于成都,是茶百道旗下开展现制咖啡业务的独立子品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喜茶、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蜜雪冰城、茶颜悦色、7分甜等新茶饮品牌跨界咖啡。“创新驱动、数字化与智能化和多元化发将是未来新茶饮品牌关注重点。”江瀚表示,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茶饮品牌不仅需要加大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还应该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营销、优化供应链管理;探索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如拓展至餐饮、零售等领域。朱丹蓬指出,加盟、联名、下沉、出海、寻找第二增长点,均是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的表现,这对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是好事情。“总体看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在2023年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覆蛔×?,又一明星公司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