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税新闻 > 正文

哪里可以开石家庄住宿发票-代开石家庄住宿发票【开票|点击进入】迈慕财务服务

哪里可以开石家庄住宿发票-代开石家庄住宿发票【开票|点击进入】可开项目_住宿_酒店_运输_建筑_广告_商业_办公用品_维修费_会务费_会议费_劳务费_机械_租赁_工程款_设计费_培训费_咨询费_装修费等发票_验后付款_迈慕财务服务

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2023年1月别忘了申报营业账簿印花税

    正文 2024消费前瞻:越来越需要「精打细算」 至于消费者,经历了“价格刺客”的背刺以及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的意识觉醒后,人们变得愈发理智,需求偏好也开始向性价比和体验感转移。 2023年作为真正“全面开放”的一年,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与商家的期待之间产生了激烈碰撞。有的风口赛道撕下了概念化的遮羞布,头部品牌也不再高高在上。连锁餐饮巨头为了降本增效,选择尝试过去未曾涉足的新业务。新消费赛道的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各路玩家为了迎接终局之战,厉兵秣马持续抢占下沉市场。至于消费者,经历了“价格刺客”的背刺以及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的意识觉醒后,人们变得愈发理智,需求偏好也开始向性价比和体验感转移。事实上,过去这一年所发生的一系列行业巨变和新的消费现象,是整个消费市场重定向的结果。其中反映出的行业趋势,也暗藏了2024年消费行业迎来全面增长的新逻辑。吃:预制菜挑战传统餐饮?今年以来,尽管社交媒体上“抵制预制菜”的声音从未减弱,却丝毫不影响预制菜产业的狂飙突进。艾媒咨询在7月份发布的《2023-202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运行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升至万亿元。在万亿市场规模的“号召”下,无论是从实际需求还是产品优势来看,预制菜市场都已经是看得见的新金矿。预制菜行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传统餐饮行业在最近几年所遭遇的重大挑战。过去三年,迫于线下经营压力,海底捞等头部餐饮连锁品牌接连通过闭店的方式,以遏制企业的持续亏损。然而,一味地缩小门店规模只能达到缩减经营成本的目的。并且外卖虽然能够作为一种备选方案,也仅仅只能收获部分订单。于是,一些自身拥有完备供应链的企业开始琢磨开发预制菜产品,尝试以线上零售的经营方式,解决线下实体餐饮业态营收受阻的困境。例如海底捞推出了“开饭了”系列,西贝则推出了贾国龙功夫菜。传统餐饮企业在这一期间尝试布局预制菜只能算是无奈之举。从实际情况来看,预制菜业务或许并未给头部餐饮巨头改善营收结构带来太多帮助。一个值得揣摩的细节是,海底捞的财报中对这一块业务并未做过多描述。而网传的相关内容中,也只有“海底捞小龙虾预制菜上市*周,日销量达到1万盒”的线索。其实只要稍加回忆就会发现,同一时期螺蛳粉、酸辣粉等方便速食的热销,远远盖过了预制菜的风头。而预制菜真正迎来爆发,实际上是随着线下堂食的逐渐恢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传统餐饮门店关注并采用。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预制菜被视为传统餐饮的潘多拉魔盒,成为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惊蛰研究所在一文中曾指出,按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厨师岗位平均6000-8000元的薪资标准,借助预制菜来优化餐饮门店的人员结构,能够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并且精简了现场烹制环节后,门店的后厨面积也能够缩小,由此使租金成本进一步压缩。所以综合来看,预制菜的确是实体餐饮行业渡过难关的救命稻草。基于预制菜在经营效率上的独特价值,餐饮门店大规模采用预制菜已是大势所趋。事实也是如此。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的需求来自餐饮行业,有85%以上的预制菜产品销售至B端。而比起消费者担心的“堂食吃到料理包”,外卖大规模使用预制菜料理包的行业现象已是“人艰不拆”的现实——据光大证券估算,外卖中使用料理包的比例可以达到70%-80%。需要说明的是,依据中烹协的说法,预制菜可分为四大类:以八宝粥、罐头为代表的即食类预制菜;以速冻水饺、自热火锅为代表的即热类预制菜;需加热烹饪的半成品即烹类预制菜;以及免洗免切,通常也被称为净菜的即配类预制菜。这其中,除即烹类预制菜外,其余三类预制菜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普及。而消费者对即烹类预制菜带有成见的原因,是因为线下餐饮除了要向顾客提供餐品外,用餐体验也是消费的内容之一。在餐厅吃料理包和把料理包买回家自己加热,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消费场景。因此,预制菜真正要挑战的不是传统餐饮,而是如何突破负面的产品认知,从价格到体验给到消费者应有的价值预期。追求降本增效的餐饮商家,与理性消费但也更在意体验的消费者之间,需要一场让双方都能满意的“和解”?:?:咖啡连锁PK新茶饮,争夺市场“存在感”作为用户教育已经完全成熟的线下消费业态,新茶饮与连锁咖啡品牌两大线下即饮赛道的内部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从前几年由黄皮油柑、生椰拿铁等爆款配料掀起的产品创新大赛,到2022开年的降价大战,再到2023年一整年围绕下沉市场开启的扩张竞赛,线下即饮市场几乎把所有可以竞争的维度全部比拼了一遍。但无论是喜茶、奈雪的茶,还是瑞幸与库迪咖啡,各个细分赛道内的玩家们互相抬眼一看才发现,所有人好像都是同一个师傅教的一样破不了招。于是在产品研发、用户运营到补贴促销都无法拉开差距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开放加盟,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和时间优势,让自身在行业大战来临前,尽量积累粮草和兵马。于是乎,2023年跑马圈地成了连锁咖啡品牌和新茶饮共同的主旋律。作为*开放加盟的头部玩家,喜茶在2022年底宣布开放加盟后,就抢先跑赢了圈地竞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中,喜茶在开放加盟半年后,门店数量就从800家激增到2000家,其中仅加盟店数量就超过1000家。或许是看到喜茶通过加盟模式抢先完成了规模化,今年7月,作为“新茶饮*股”的奈雪后知后觉地宣布开放加盟。根据奈雪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其门店数量已近1200家。而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奈雪的茶门店总数为1492家,而喜茶的门店总数达到3027家,比奈雪多出一倍。而在咖啡连锁赛道,“师出同门”的库迪与瑞幸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根据10月22日,库迪咖啡发布的数据,库迪咖啡开业一周年全球门店数量达到6061家,位居全球第四。而同期瑞幸则宣布门店数达到13000家以上,是库迪的门店数量两倍多,并且瑞幸宣称计划在2023年底将这一规模推至15000家。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牌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促使老品牌加入扩张大战。11月2日,星巴克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总数达到6806家,同比增长13%??梢韵胂?,伴随着越来越多连锁咖啡店占据城市街头甚至深入县域市场,即饮赛道必然会经历一场贴身肉搏。不过在圈地竞赛迎来最终赛果之前,新茶饮和连锁咖啡们也在遭遇新的挑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在极速的扩张策略下,有限的客流被过度稀释,从前店门口大排长龙的情况不见了,过去的“卖方市场”也成了“买方市场”。因此,除了拼门店地段来卡位存量竞争,品牌也面临怎样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问题。目前可以看到,瑞幸、库迪等品牌继续提供价格补贴维持用户复购,另一边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则频繁采用联名等营销手段,借助知名IP吸引受众人群注意力。但同样引发行业反思的是,霸王茶姬等新锐品牌也在此时悄悄加入战局,尽管规模尚不如其他头部品牌,但从市场反馈来看,在规模上暂且落后的第二梯队并非没有获得决战入场券的机会。由此也可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新茶饮和连锁咖啡赛道品牌们在用价格战持续吸引用户复购的同时,仍然需要不断地制造“存在感”,一方面巩固门店规模带来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也通过强化用户认知、积累品牌资产的方式,抵御新品牌的冲击。2024年拼的或许不再是产品本身,但爆款和补贴大战依旧会是咖啡与新茶饮的两大重要战场。玩乐:“精致抠”也要有体验感作为旅游市场全面进入复苏阶段的一年,2023年出现的各种行业现象令各大景点经营方乃至地方文旅局始料未及。去年10月份,惊蛰研究所在一文中,揭示了“年轻群体开始选择小众景点和非旅游城市作为出游目的地”的行业趋势。每逢假期甚至是周末,就有一批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年轻人,背上背包、买上一张前往周边三四线城市的车票。这些冷门城市或许不及三山五岳声名显赫,但在周末短暂的两天时间里,足以让人体验一把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更关键的是,在三四线城市只花300元就能住上五星级酒店,人均50元就能够尝到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美食。游客们既能在小城充满烟火气的氛围里,满足旅游带来的新鲜感,也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让身心得到高效的放松。当2023年初公共交通全面放开,这种以体验本地生活,感受异乡生活方式的出游理念也迅速得到扩散。从上半年的山东淄博,到下半年的武汉、景德镇、哈尔滨,大学生特种兵和城市年轻白领们所到之处,不仅留下了“网红城市”的标记,也将重视体验的玩乐理念融入到各种消费场景中。于是当长假来临,一部分外地游客抵达机场、火车站后,不急着前往酒店,而是拿着手机打开点评软件和种草平台,按图索骥直达本地人所熟知的美食街区,在接地气的网红小店和老牌餐厅门前大排长龙。而在饱餐一番之后,他们又会以一次随心所欲的CityWalk或是信马由缰的CityRide,来开启对这座陌生城市的解读之旅。总而言之,在玩乐这件事情上,人们不再只追求打卡式的游玩体验,而是真正渴望感受目的地的独特生活氛围,在各种接地气的场景下,找回生活的本质。而基于这种朴实求真的玩乐态度,一段网络视频或是热点事件,都有可能在种草平台上成为一封吸引全国游客前往的“邀请函”。而比内容种草更为直接的“亮点”,则是演唱会、音乐节等线下演出。《2023中国“演出+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演唱会和音乐节是观演人次最多的两种业态,其中演唱会观演人次占比59.6%。而在今年暑期,旅游演艺的场次、票房收入以及观演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35.34%、496.20%和717.85%。另据同程旅行平台门票预订数据显示,全国重点景区在暑期旺季举办的演出演艺,吸引的入园人次同比增长约60%,增幅显著高于全国景区总体客流量。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是,今年夏天“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的演出前后,西安本地住宿线上预订量较往年同期大幅上涨。特别是举办演唱会的8月6日至7日,当地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门票收入3576万元,直接给西安带来了4.16亿元的旅游收入。照此下去,2024年线下演出行业的持续复苏,也将成为激活本地消费的长效催化剂。而对于住宿、餐饮等领域的本地生活商家来说,任何城市都有可能迎来客流爆发,这就需要商家拥有对网红“打卡点”的敏锐嗅觉,为开辟新战场做足准备。回顾2023年吃、喝、玩乐各领域所呈现出的变化,其实不难发现,整个消费市场表现出在“往下走”的趋势。消费者开始更接地气、更关注性价比,也更讲究效果和效率,而下沉市场也成为行业谋求新增长的新舞台。与此同时,即便是考虑到收入降低的普遍预期,处于消费分级进程中的消费者们依然保持了对新奇体验的渴望。“该省省该花花,骑着单车去酒吧”并非只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在各种面对消费需求时,人们开始有针对性筹划预算,以便在收入有限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消费体验。坦白来说,消费需求从来都不会减少,只是当下的市场更缺少能同时满足用户需求和钱包预算的产品。而新的市场背景,也更考验商家和消费者精打细算的能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惊蛰研究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北投信创基金设立,孵化培育数字经济产业

      正文 李斌:长期主义可能会踩的三个坑 蔚来在研发方面确实一直都是长期投入,每个季度的研发投入30亿人民币,去年投入180亿人民币。 2023(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年会与12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会上精彩发言。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投资界(ID:pedaily2012)整理:每次来参加中国企业*年会确实都感觉回到了精神家园,特别是今年的主题“致敬长期主义”,在今天这么一个波动性越来越大的经济环境下,我觉得致敬长期主义是需要勇气的。蔚来在这个行业中一直是被媒体或者同行认为比较喜欢长期思考的一家公司,我也不确定现在当下到底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我觉得今天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贬义的成分多一点,因为长期主义有的时候容易被理解为好高骛远,甚至于不务正业。当然蔚来还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我们刚刚过9岁生日,作为一个汽车的公司,和刚才杨总所在的福特、和我们的同行奔驰这样的公司相比,我们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但是蔚来一直在内部有一句话,我们说我们的征程是泥泞路上的马拉松,因为我自己从进入到汽车互联网行业,跟汽车行业有交集开始,到现在其实也过了23年,也算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从开始进入家庭到现在十几年前就成为了全球*的汽车市场,到现在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一个*市场,我是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也很荣幸参与了这个过程,所以我们也有一些东西可以跟大家进行分享。我先分享两个我认为是长期思考,我不叫长期主义,能帮到企业发展的两个例子,这是我们自己真实发生的例子。*个例子,大家知道2019年蔚来确实经历了一个*的风暴,命悬一线,我们自己都觉得能活下来非常幸运,所以有一篇文章说我是2019年最惨的人,确实经历了很多压力。2019年四季度可能是我们压力的顶点,我们真的是下个月工资在哪儿我们都想了很多办法去筹集、去腾挪。2019年12月份,我觉得公司要讨论一些长期战略,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念头,我觉得我们要讨论一下长期战略,所以我们跟公司当时的管理层花了几天时间去讨论三年、五年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得想着下个月的工资在哪儿发。讨论里面有一个共识,我们要重新按照新的合理性去看我们的研发、供应链各方面应该怎么布局,所以我们当时有一个共识,我们觉得不管是从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还是供应链,还是制造角度,我们都觉得合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因为我们当时在合肥已经和江淮有制造的合作,我们经常要往返两地,我们看到了合肥的一些向上的动能。其实当时我们融资这件事情跟合肥是没有交集的,虽然我们车一直在合肥厂,2019年一年我们跟18个地方政府、18个投资人进行交流,其中合肥是最后一个。长期思考给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2020年1月7日的时候我去安徽合肥跟江淮开例会,本来开会我都要回上海了,我在高铁站的时候跟当时在安徽的一个朋友,安徽投资集团的程总,发了一个拜年信息,我说我要回上海了,他说你别走啊,你最近不是也在找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嘛,你为什么不跟合肥谈一谈。我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可能近乡情怯,我是属于比较被动的,没有想这个事情??墒且蛭?2019年12月的时候一个月前我们看到了合肥从物流、从人才、从产业基础、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区位角度的优势,他这么一说我就没有上高铁就回到了市里,跟当时合肥市发改委的主任和合肥的领导晚上见了一下,开启了后边合肥投资蔚来,把蔚来从重症监护室挽救回来的故事,可能是一个巧合,但是我更想说的是,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做一些长期的思考都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可能有些偶然性。第二个例子,我们一直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家电服务体系的坚持,我们一直是从一个很朴素的出发点去想事情,就是用电动车应该有和油车一样好的补能体验,就是不应该因为用电车去惩罚用户,说加电不方便。中国有很多用户在家里面是装不了充电桩的,大部分城市可能能装充电桩的用户连一半都不到。我们觉得换电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我在2008年就接触过换电的概念。2012年我打算创办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公司的时候,我就认为可充可换可升级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所以后面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三年时间去求证、去验证,从2015年开始我们设计车的时候就是按照这样的架构设计的、构建我们的整个服务体系。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从2012年我有一个想法,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时间了,很多质疑,因为很多人都没见过,或者有一些了解过的人说,特斯拉都没搞成你怎么能搞成,或者说建换电站、要运营换电站要赔这么多钱能不能行。其实这件事情上我们从来没有动摇过的,我们一直在做,当然也非常感谢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包括国务院的相关文件一直从2019年开始就是支持换电,因为这符合社会资源节约的方向、符合用户的需求。2020年的时候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安部相关的支持下,我们在全世界*个做到了买车可以租电池开两张票,有这么一个历史性政策的突破,换电开始真正走入了合法发展的路。用户也非常认可,到今天为止,我们在全球已经建设了2238座换电站,每天提供接近7万次的换电服务,累计已经提供了超过3300万次的换电服务,我们的用户一半以上的电量来自于换电。这件事情走到今天给我们带来的市场表现是什么,在3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今年三季度我们的市场份额是45%,在上海,今年10月份在30万以上的市场我们的销量超过了奔驰、宝马,就是电车我们已经卖的比他们多了,这是中国品牌非常里程碑的时刻,因为我们的售价接近40万人民币,说明用户接近认可了,在长三角我们700座换电站服务了小20万用户,这个用户体验非?:?,我们蔚来的用户是没有什么里程焦虑的。这件事情发展到今天,行业开始认可了,11月份我们和长安签署了换电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和吉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把我们的换电网络、换电技术开放给行业,我们现在在换电上1000多项专利。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这个长期的事情你说有多长呢,好像十几年挺长,但是如果我们和云服务相比,从2002年、2003年亚马逊开始有这样一个思考,到2006年开始去建设,到2012年开始正式开启这些比较大规模的对外服务,其实他们也准备了10年,也进行了非常大的投资。我一直说换电服务就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云服务基础设施,其实这两个是有很多可以类比的。我们想一个长期的思考,变成一个用户认可、行业认可、社会也认可的一件事情是非常长的,但是如果你把底层逻辑想清楚它是值得做的、也是有可能性的。当然两个事情讲的是好的地方,但长期主义或者长期思考也是非常容易挖坑的,今天因为世界变得乌卡时代,不确定性增加,我们宏观面对的挑战、外部环境挑战增加,长期主义稍不留神就会变成大坑,长期思考稍不留神会变成大坑,我们自己也总结了,蔚来在长期思考、长期主义上可能的三个坑,有一些我们或多或少的蹚了,有些可能要警惕自己不要蹚。*个大的坑,是组织的惯性。因为现在整个世界变化非???,去年锂矿涨价,碳酸锂的价格从年初到年底涨了10倍,我们一辆车的成本涨了好几万,今年开始降下来了。这样一个波动看有多快,所以你看我们去年赶紧启动电池方面的自制的策略,我们甚至于也在上游看锂矿。这件事情一旦启动起来就会有费用,这样一个费用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面,如果稍不留意就会变成非常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变成非常大的固定支出,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长期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做事的惯性太强、你不能敏锐的面对外部变化、你调整如果不快,他带来的这种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刚才讲的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做电池的制造这件事情对不对呢?从长期来说可能是对的。但是这个过程中如果你不把这个长期主义和短期的节奏调整去做好的话,你可能就会花非常非常多的钱,因为现在锂价降下来了、电池成本降下来了,这个时候再去做这个事有问题了,所以企业的惯性会跟长期主义形成比较大的坑。第二个大的坑,我认为是资源边界。汽车行业是非常大的产业,像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我们要做的事确实也不少,我们怎么保持专注度,到底哪些事情是真正要坚持的长期的思考、哪些事情是短期的应激反应,我们如果把每件事情都当成长期投入,我们资源一定会被击穿的。蔚来在研发方面确实一直都是长期投入,每个季度的研发投入30亿人民币,去年投入180亿人民币,我们基础设施方面也在长期投入,确实很多长期投入如果短期回报不够,确实就会形成资源边界的挤压。我们最近也做了一些调整,也是要重排整个优先级,不管怎么样,即使是大的公司,大的汽车企业也面临这样的压力,就是怎么样确定资源的边界。第三个大的坑,长期主义非常容易形成一种推卸短期执行效率、忽略短期执行效率这样一种企业文化。大家一说到长期,为什么说长期好,短期这种结果交卷子没有那么快?其实会容易把它对立起来,企业文化里面也容易形成这样的文化对立,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危险的,这个也是很大的坑。所以蔚来今年,我们从年初开始就强化内部的资金效率,包括前段时间我们内部调整的时候也说,不能把长期主义作为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这个都是我们或多或少踩过的一些坑。还是我前面讲的,当前这样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长期主义的回报在变低、风险在增加,怎么样去认识清楚我们所在行业的底层逻辑,保持定力,坚持的地方该坚持,保持韧劲,穿越这样一个周期,是我们所有做企业的同行我想在当下的环境下需要去形成的一个能力。我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刘永好:低谷期更容易产生伟大的公司

      更多相关

    1. 一般纳税人可以转为小规模吗?一般纳税人要达到什么条件才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2. 会计实务_会计分录内容详解第二百八十三页详情
    3.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需要和增值税一起预缴吗?
    4. 预缴多缴税款处理方式有变化!
    5.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为什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6. 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怎么做?
    7. 购买货物代垫运输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8. 支出餐费应该怎么做账?员工餐费补贴应该怎么做会计处理?
    9.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如何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10. 会计实务_会计分录内容详解第二百六十二页详情
    11. 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怎么确定?
    1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财税广告服务
      服务热线 +086-90010221 传真 +086-90010526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3栋D座4100A室
      沪ICP备657610d3号-1    
      Copyright©2022-2025 BOC. 迈慕财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