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关于啤酒企业税收筹划的探讨
正文 产业基金促进赣州高质量振兴发展大会召开 会议还举行了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共签约基金13支,总规模达143亿元。 11月27日,江西赣州召开产业基金促进高质量振兴发展大会。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许忠华致辞。省国控集团总经理匡兵、省国资委副主任郑德才、市领导胡剑飞致辞并为赣州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揭牌。省金控集团党委副书记尹玉辉出席。市领导张骅主持会议。来自中国基金业协会、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东方富海、达晨创投等130多个机构的嘉宾以及省、市、县相关领导和企业家共计350余人出席大会。许忠华在致辞中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聚力整合全省资源、集成要素,打造了万亿级产业投资大平台,构建了以现代产业引导基金为基础的基金矩阵。赣州市持续优化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相信此次盛会,一定能够推动江西省和赣州市重点产业与基金加强对接,助力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锉谥麓侵兴?,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的背景下,此次大会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省国控集团将以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为载体,持续探索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为打造赣州产业基金生态、推动赣州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郑德才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基金行业发展,2022年出台《江西省现代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方案》,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的产业投资新格局。省国资委将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国企联动,引导省属企业加强与赣州各地的沟通对接,深化与赣州各类经济体的合作关系?:7纱硎形褪姓猿鱿蠡岬母魑涣斓己图伪霰硎境现炕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赣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赣州充分发挥资本的“助推器”作用,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资本招商”模式,整合资源以投促引、以投促产,努力构建体现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赣州着力推动基金规模“上台阶”,搭建多层次母子基金结构,形成了“1+5+N”产业基金体系,规模位列全省设区市*位。着力提升基金运营“新水平”,引进了佳纳能源、美克美家等一批重大项目,共投资上市企业12家。着力织密基金管理“防护网”,建立基金业发展联席会议、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基金监管、绩效评价工作指引。着力构建基金投资“生态圈”,与中国基金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建立战略合作,出台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高质量发展“12条”政策,营造产业和资本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热忱欢迎各位企业家和投资机构来赣投资兴业,赣州将持续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加强项目筛选、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倾力优化营商环境,与大家携手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据悉,近年来,赣州市围绕“1+5+N”重点产业和制造业“7510”行动计划,积极投外引内、投内培强,现已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和项目子基金”的三层基金架构。目前,全市国企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6家,管理和设立各类投资基金超50只,投资项目近百个,管理规模近400亿元,基金实际投资超150亿元,在全市范围内搭建了“1+N”政策体系,构建了产业基金的“生态链”。赣州发展集团牵头组建了赣州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赣州“1+5+N”产业基金,建立了覆盖产业基金投资“募投管退”全流程的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管理制度,实现了从“明股实债”到“真股实投”、从“跟随投资”到“主动领投”、从“全额自投”到“社会跟投”的进步,先后荣获母基金研究中心“2023地市及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退出TOP17”、投资家网“2023中国基金合伙人年度榜单TOP30”中排名19等荣誉。会上,赣州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晓斌就赣州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赣州市人才基金作主题推介。会议举行了赣州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揭牌仪式。会议还举行了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共签约基金13支,总规模达143亿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伟作题为《当前宏观经济态势及宏观政策》的主旨演讲、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作题为《产业投资的新图谱》的主旨演讲、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作题为《科创时代 资本创新生态》的主旨演讲。下午,会议还举办了以“新能源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创投硬科技产业”为主题的资本招商专场对接会以及“一对一”对接会。 11月,中金资本再设3支新基金
正文 「星辰新能」获新一轮战略注资,中南大学教授团队创业 2021年,国内顶尖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团队、国内头部精益生产团队以及国内最早从事液流储能研究的中南大学刘素琴教授团队,携手共同组建了星辰新能。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20日消息,近日,北京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获国电投产业基金、五矿创投、中车资本、中科院资本、国经资本、常州市产业基金、江苏武进高新投、常州科创投等多家实力产投方战略投资。本次投资将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材料研发、助力项目交付、进一步扩大常州星G智造基地产能等,全面加速星辰新能发展与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规模化落地。以本次投资为契机,国电投产业基金、五矿创投、中车资本、中科院资本等在新能源领域的生态布局将与星辰新能形成深度协同,为星辰新能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提供重要支持。星辰新能常州星G智造基地长时储能需求迫切 实力产投方押注液流电池黑马当前,“长时储能+大型风光项目”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共识。为实现“双碳”目标,火电装机占比将逐渐下降。当这类稳定的基础负载发电资源日益减少,“长时储能+大型风光项目”将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新一代基础负载发电资源。其中,全钒液流电池拥有本征安全、超长寿命、环境友好和扩容性强等突出优势,且在我国可实现技术、资源和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可控,将在长时储能领域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在此背景下,实力产投方纷纷布局液流电池赛道,坚持走产投融合道路,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潜力企业。作为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中清洁能源占比最高的企业,国电投2023年累计新增产能1591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项目。作为中国最早进入风电行业的企业,中国中车正致力于将风电装备打造成“第二张金名片”。本次两大新能源央企产投方战略投资液流电池黑马星辰新能,将为星辰新能未来市场开拓提供重要助力。另一重要产投方五矿创投,隶属中国最大的金属矿业集团中国五矿,中国五矿在上游原材料开发及应用方面有着丰厚的技术及经验积淀。本次注资星辰新能,五矿创投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和国有资本在产业整合、培育方面的优势,有望对星辰新能在上游核心原材料把控、下游应用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深度赋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中科院资本背靠国内储能行业重要的技术力量中科院,拥有赋能型的产业生态投资能力,大力支持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技企业,硕果累累。本次战略注资星辰新能,将在星辰新能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权威的支持及更多的增值服务,为星辰新能技术升级及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星辰新能全钒液流储能系统产品系统性提效降本确立发展优势 星辰新能高速成长精准卡位2021年,国内顶尖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团队、国内头部精益生产团队以及国内最早从事液流储能研究的中南大学刘素琴教授团队,携手共同组建了星辰新能。通过产学研深入合作与持续创新,星辰新能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全栈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首创系统性提效降本思路,全面推动具备特高安全性的全钒液流储能综合解决方案落地。具体而言,首先,以一体化垂直布局,进行供应链重塑。通过自持优质钒矿,从原材料开始控制成本,保证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打造短流程电解液生产基地,大幅减少制造费用与中间投料。第二,以新型工业化为行业提效引擎,在产业链配套丰富的常州打造全球首条全自动化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有效保证液流电池产品一致性水平,建立柔性生产智造体系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体系,降低生产成本。第三,以产研合作,将中南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采用创新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效率,通过独家改性添加剂的配方,制备高活性电解液;通过多级变径均衡流道设计,降低电池浓差极化与流体阻力;自主研制嵌入式复合密封结构,确保电堆无内外漏风险,正负压耐受力更强,选用材料结构形变的一致性设计,适配更大温宽范围和复杂使用场景。星辰新能全球首个全自动化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此次国电投、五矿、中车、中科院资本等产投方的战略注资不仅是对星辰新能实力的认可与肯定,更是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助推。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竞争激烈的当下,拥有最强股东背景的星辰新能将乘势而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技术领先、产品优质、经济性强、生态友好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为能源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刘强东掀起低价风暴,一边摧毁一边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