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财税问答:个人出租住房如何计算房产税
正文 广东成立一支半导体产业基金,110亿 该基金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东莞市新兴战略性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山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有限合伙)、广东粤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二期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广东粤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110.0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匣锶诵畔⑾允?,该基金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东莞市新兴战略性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山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有限合伙)、广东粤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据报道,今年6月,广东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意见提出,持续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抓紧组建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全面建设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点击获取更多LP资讯成立1年,估值50亿
正文 跨境完整并购第一案诞生,MNC「买买买」的风吹到了国内 未来,国内生物科技行业也将进入这一阶段。但站在舞台中央的,必然会是手握攻克疑难杂症核心技术的企业。 2023年,是医药行业的并购大年。据医药魔方统计,截至12月24日,今年医药行业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达到23例。其中,*10例并购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152亿美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757亿美元。如今,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案例还在继续增加。12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以10亿美元首付款、2亿美元潜在付款的方式,收购亘喜生物。完成收购后,亘喜生物将作为阿斯利康全资子公司继续在中国及美国运营。在热闹的并购大潮中,国内药企没有缺席,这也是业界极其关注阿斯利康并购亘喜生物的原因。作为*被MNC完整收购的中国biotech案例,它的出现带来了诸多积极信号。/ 01/行业的真实底色阿斯利康并购亘喜生物,释放出的一个积极信号是:虽然饱受质疑,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底色”并不差。至少,相当一部分企业,具备在全球舞台角逐的实力,且能够获得MNC的认可。亘喜生物之所以被阿斯利康收购,核心原因在于其GC012F CAR-T细胞疗法的亮眼表现。GC012F作为一款BCMA/CD19双靶点自体疗法,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展现了BIC的潜力。在今年ASCO期间,亘喜生物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的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数据显示,GC012F具有响应率高、缓解效果深入且持久等特点。具体来看,在该临床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GC012F总体应答率(ORR)高达93.1%,89.7%为非?:玫牟糠只航猓╒GPR)及更佳的疗效。并且,该疗法在安全性方面也有突出。接受GC012F治疗的r/r MM患者中,只有7%的患者出现3级以上的CRS,而任何情况的ICANS均没有发生。在GC012F的研究中,均未观察到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PM),这进一步明确了其安全性优势。除了在r/r MM领域,GC012F对多发性骨髓瘤新确诊(NDMM)患者也展现了*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在今年的ASH年会上,亘喜生物口头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22例可评估患者的ORR依旧高达100%,sCR率高达95.5%,MRD-率也是高达100%;安全性方面,仅27%患者出现CRS,且均为低级别,未观察到患者出现任何级别的ICANS或其他神经毒性。突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预示了GC012F具备全线覆盖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也拥有扩展至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红斑狼疮等自免适应症的潜力。与此同时,GC012F还具备可及性高的特点。GC012F基于亘喜生物独有的FasTCAR次日生产自体CAR-T平台研发,只需22-36个小时就能完成生产,且品效一致性高,在生产速度以及质量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也正因此,亘喜生物能够获得阿斯利康的认可,最终双方完成“联姻”。/ 02/市场可能太悲观了除了展示行业真实底色之外,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案例还透露出的信号或许是:市场对于国内生物科技行业,过于悲观了。这一点,亘喜生物二级市场表现以及阿斯利康最终的收购价格,能够充分体现。在资本寒冬今年4月份,亘喜生物股价*跌至1.4美元。随后,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截至12月22日,股价为6.19美元,这与收购价格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协议,此次亘喜生物的交易价格,分为两部分。*,是交易完成时的首付款。届时,亘喜生物将获得普通股每股.00 (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 (ADS) .00)的现金;第二,是达到相关里程碑的额外付款。协议显示,该付款为普通股每股
正文 特斯拉到底能不能刹住车? 能够相信,随着相关机制的加速建立,车企将能够更快、更好地证明自身,消费者也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开车遇见特斯拉,离它远点。”这是一句调侃特斯拉的话。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后,特斯拉有了两个鲜明的标签,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二是“刹不住”。奇怪的地方在于,这两个标签似乎并不矛盾??凸劾纯?,特斯拉的销量从没输过,而关于它的事故也没有断过。继上海车展、潮州、海南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近日特斯拉又遇上了“老”麻烦。11月25日,一辆特斯拉在成都龙泉驿区连撞11车,导致3人受轻伤,多车受损。涉事的特斯拉车主王先生(化名)次日公开发声称,这次事故的根源不在自己,而在自己驾驶的特斯拉。事件发生后,成都警方进行了通报,特斯拉“刹不住”也再一次被搬到了荧幕前。目前,该事故还没有权威结果,但此前的几起事故却有了结果。历经近3年的时间,“上海车展事件”、“潮州事故”水落石出,特斯拉成为名义上的“胜利者”。只是,从事故发生到“结案”,长时间跨度的调查以及高难度的事故责任鉴定,对车主和特斯拉均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随着辅助驾驶的普及,事故鉴定成为了行业难题。车企受保护的数据,相关法规的缺失,市场鉴定机构的“不专业”,种种问题在车主和车企的利益面前,急需加速完善。01 特斯拉又双叒叕“失控”了此次成都特斯拉事故,后方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拍摄了完整视频。视频显示,在市区道路上,所有车辆都在路口等待交通信号灯,此时一辆白色特斯拉突然冲了出来,速度特别快,直接把黑色奥迪撞偏了。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各类汽车零件散落一地,多辆轿车受损严重。肇事车辆特斯拉车头前左侧被撞得稀巴烂,前车轮不知所踪。图:成都特斯拉事故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事发的时候,涉事特斯拉刹车灯一直亮起。这引起了网友们对刹车失灵的猜测,一系列的疑问接踵而至。“132公里的速度,气囊都没弹出来吗,车还能保持动力不断电吗?”“车主明明踩了刹车,高位刹车灯也亮了,为什么刹不住 ?”“*次碰撞时车的速度是多少,为什么没有触发AEB功能?”事故发生的次日,车主王先生也很快迎来了媒体们的“慰问”。据车主王先生表示:在事故发生后配合警方进行了相关检查,自己不涉及酒驾毒驾。25日早晨出事当天刚上牌,当时没开自动驾驶和单踏板模式。经过地铁站路口时车辆突然提速,自己失去了控制汽车的能力。当然,也有汽车行业博主发出了不同声音。博主“燕山派”表示:高位刹车灯亮起,不管是驾驶员操作还是主动刹车系统介入,刹车动作都已经有了。如果驾驶员一直踩着油门,那么AEB不会介入,高位刹车灯也不会亮起,如果发生多次碰撞,且前期碰撞气囊已经展开,那么车也会自动紧急制动,以避免后续碰撞,无论速度如何,均可实施制动。由此来看,这次事故主要原因还是车速太快。11月27日,特斯拉对此次事故进行了回应。特斯拉发文称:通过核查后台数据发现,视频中这次碰撞发生时,肇事车辆加速踏板被100%深度踩下,车速由54km/h升高至碰撞时的132km/h。对于视频中车辆刹车灯亮起,特斯拉表示这是由于视频中的碰撞并非首次碰撞,实际上在*次碰撞发生后,车辆的“多碰撞制动”功能即被触发,故视频中看到刹车灯曾有亮起?:筇ㄊ菀蚕允?,视频中这次碰撞后的2秒内驾驶员未踩制动踏板。此外,特斯拉还表示,通过核查后台数据,视频中这次碰撞发生2秒后,驾驶员踩下了制动踏板。结合后台数据及车辆受损状态,*次碰撞后车辆前轮已经掉落,制动系统管路受损,车辆已无法正常制动。对于这份“回应”,按照“惯例”出现了更多的质疑。整体来看,质疑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特斯拉单一的说辞并且每次都是自己没问题,二是对“多碰撞制动”表示疑惑。特斯拉的刹车系统究竟有没有问题?事故责任鉴定或许要比所有的说辞更加有说服力。02 “刹不住”接连迎来真相多起事故最终的调查报告,是特斯拉总是把责任“甩”给车主的底气所在。2021年3月9日,一段“女子坐在特斯拉车顶维权”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中,张女士手持喇叭坐在一辆贴有“特斯拉刹车失灵”字样,且已被撞毁的Model3事故车上,喇叭循环播放着“特斯拉Model 3春节期间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的录音。图:车主车顶维权这个近三年前轰动一时的事件,近日终于迎来了法院判决。11月22日,特斯拉诉“上海车展事件”西安女车主名誉权侵权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西安李女士名誉侵权责任成立,须向特斯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 2000元,同时承担 2 万元车辆鉴定费。经鉴定,涉案车辆不存在刹车问题。不过,对于这个结果,特斯拉似乎并不满意。特斯拉认为,该事件对自身额造成的损失巨大,经司法评估机构评估特斯拉订单及商誉损失高达上亿元,因此,特斯拉正计划继续上诉。不止上海车展维权事件,近年出现的多起有关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指控,有不少都迎来了“真相”,比如惨烈的潮州特斯拉事件。2022年11月5日,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疑似失控高速行驶2公里多,接连撞上一辆摩托车、多辆自行车和一辆三轮车,造成2死3伤。事后,特斯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迎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任危机。而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日前,特斯拉诉某自媒体名誉侵权案,法院判决特斯拉胜诉。判决书显示,根据司法鉴定结果,特斯拉潮州事故原因与车辆本身无关。在判决作出前,在该自媒体发布的介绍庭审情况视频中,也提到鉴定结果显示,特斯拉潮州事故原因与车辆本身无关。不止于此,2020年,四川南充一车主 “失控”撞人,四川省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果显示:未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2021 年,浙江台州一车主碰撞两名处理事故的交警,台州某权威研究所鉴定结果显示:该事故与特斯拉车辆本身无关。2023 年,浙江瑞安钱某高速撞公交车事件,浙江某权威鉴定中心鉴定结果显示:加速踏板一直处于*开度......事实上,关于特斯拉刹车问题,锌财经此前在文章中提到,特斯拉多起事故的*问题在于“单踏板模式”,当车主不熟悉单踏板模式,或者遇到紧急状况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斯拉官方对多起事故的调查结果,也归因为车主“踩错刹车”。来源:特斯拉官方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车展上“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发生后,网上有卖一款特斯拉专用的脚踏板记录仪。并且,特斯拉今年也“主动”改变了单踏板强制动能回收的策略,让用户可以自行调节动能回收的力度。03 分清“责任”究竟有多难?汽车事故鉴定一直是个很麻烦的事,一个著名的案例是2009年的丰田“加速门”事件。在该事件中,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现,从2001年起始部署了新型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丰田凯美瑞汽车,相比“手动”版本的凯美瑞有超过400%的“车辆暴冲”事故投诉。车辆如果出现刹车失灵,一般不会是硬件问题,大部分都是软件问题,可以通过OBD全车电脑检测来鉴定。为此,NHTSA在全美范围内展开大范围技术调查,并借此寻求拥有大量电子和软件专家雇员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帮助,NASA因此被授权可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丰田汽车工厂里查看凯美瑞的汽车源代码,并最终花了10个月才分析完代码。然而,随着近些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如今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燃油车。并且,不少车企为了实现自动驾驶,都重写了操作系统,代码量远远超过当年的丰田。这也意味着,事故发生后的鉴定难度大幅增加。另外一方面,目前市面上没有足够专业的机构进行调查,即便专业度在线,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去调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汽车的行驶数据完全掌握在车企手里,第三方鉴定机构很难拿到相关数据,就算拿到,也难以分辨数据的真伪,那么鉴定结果自然也就失去了公信力。图:潮州特斯拉事故EDR数据报告可以确信的是,不止特斯拉一家车企,之前、现在、未来,“智能汽车”车企都会面临存在争议的交通事故。而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对于车主还是车企,都会产生不小的损失。在这样的现状下,行业普遍认为需要建立一套更好、发更快的机制?:玫囊幻媸?,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事故责任管理体系建设正在提速。根据工信部新修改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022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乘用车应配备符合GB39732 规定的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或配备符合 GB/T 38892 规定的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此外,2022年10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使用等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并向相关部门报备。能够相信,随着相关机制的加速建立,车企将能够更快、更好地证明自身,消费者也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一家Biotech公司的归宿
.3 (相当于每股ADS .5)。也就是说,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的最高股价为11.5美元,是12月22日收市价格的1.85倍。虽然大药厂手握巨资,但并不会轻易扫货。较低的估值,可能会使生物技术公司在合并或收购方面更具吸引力。去年医药并购市场不及预期,就是因为大药企们的谨慎。但在经历过大起大落的Big Pharma眼中,去年Biotech们现阶段可能还只是估值回归,价格仍有下降空间。如今,阿斯利康等巨头们愿意加大力度以溢价的方式收购上市的biotech们,无疑指向了一点:部分优质的企业已经进入击球区。/ 03/太阳正在重新升起亘喜生物并不会是孤例。当前,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仍会有部分优质的国内biotech处于被错杀状态。这一背景下,在销售额表现、BD或并购等因素的推动下,超跌biotech必然会迎来预期修复周期。而随着亘喜生物们被逐渐挖掘,也必然意味着,市场对于生物科技行业的信心会慢慢回归。届时,国内生物科技行业也将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当然,新一轮的上行周期,也意味着粗旷发展的旧时代,将会告别历史舞台。新时代,市场将会重回理性,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历程。如果说美国Biotech公司的“黄金十年”是由FDA注重创新而引发的“政策”行情,那么2000年之后则是完全由成功Biotech产品带来“价值回归”。经过1992年-1995年的验证后,一批像基因泰克、安进这样具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凭借过硬的研发实力,以及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成功在21世纪迎来了真正的*。美国医药市场,也正是在这些实力出色的biotech们的带领下,在2000年之后迎来了新一波的牛市。未来,国内生物科技行业也将进入这一阶段。但站在舞台中央的,必然会是手握攻克疑难杂症核心技术的企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2023年创投行业五大关键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