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税新闻 > 正文

南通餐饮发票代开【开票|点击进入】迈慕财务服务

南通餐饮发票代开【开票|点击进入】可开项目_住宿_酒店_运输_建筑_广告_商业_办公用品_维修费_会务费_会议费_劳务费_机械_租赁_工程款_设计费_培训费_咨询费_装修费等发票_验后付款_迈慕财务服务

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计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正文 和利资本新基金首关募集12亿 未来正遍布着无数机遇,在ChatGPT的浪潮下,AI迎来大爆发,AI等算力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基础设施将进入高速成长期;智能汽车作为下一个智能终端的核心和半导体载体,投资空间充满想象。 近日,和利资本新一期基金完成12亿人民币首轮关账。除了超半数的老LP继续支持外,也新增扬州、长沙等地方国资。截至目前,新一期基金已完成3个项目投决,其中2个项目正在交割中。“背靠中国台湾深厚半导体产业资源,立足国内半导体市场,引进全球领先技术,投早、投精、投前沿技术,提升国内半导体竞争力。”秉持着这样的投资逻辑,和利资本先后从中国台湾引进全球领先第三代半导体外延及代工团队落户国内,被投公司已从2022年开始量产并实现业绩逐年翻倍;引进瑞士明星类脑芯片团队迁回国内,至今公司已完成产品在多个领域应用落地 ;从美国MIT引进全球光电混合计算领军企业,公司已实现多款产品的商业落地应用并开发出首个用于特定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的片上光网络处理器 ;协助哈佛博士回国创业,提出独有的GNSS卫星信号处理方法,在功耗、精度和算法框架方面相对传统产品实现指数级的突破。截至2023年4月上期基金投资期结束,和利资本已完成投资半导体项目35个,其中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项目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瞪羚企业5家;四年时间实现IRR 42%,MOIC超2.4倍。国内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于2020年6月登陆科创板,创下千亿市值记录,目前部分项目完成退出,退出部分IRR超80%?:屠拇蚍ㄔ谡飧鍪贝赡苷嬲逑至司缸鳌魑?0%项目的领投方,利用自身的专业度和产业资源对项目做尽量精准的判断并深度参与、赋能投后?:屠时敬词脊芾砗匣锶丝琢罟两翊右狄殉?0年,出身于曾经亚洲最大的半导体股权投资基金,见证了台积电、联电、联发科、京元电等知名半导体公司的变迁,也亲身参与了海尔集成电路、无锡尚德、常州瑞声科技、展讯、寒武纪的早期投资;执行合伙人张飚是20世纪初斯坦福毕业的高材生,也是连续成功的半导体创业者—— SMARTASIC Inc. 创始人,公司成立两年便成功上市,曾创下全球IC设计公司最快上市记录;华亚微电子创始人,带领团队将公司打造为世界级数字视频影像芯片设计服务提供商并一度跃居国内视频IC设计领域第一名;合伙人汤治华曾任职全球TOP2芯片设计服务公司Alchip,并于美国硅谷从事高科技产业投资数年;合伙人曾国益在加入和利之前的25年里就职全球最大的晶圆厂台积电。四位合伙人平均从业年龄超过25年,大半生都在半导体领域,从项目sourcing、技术的判断力、尽调信息的reference check到投后产业资源的链接,都给予被投企业多方位的协助。“在台湾地区连买菜的大妈都知道台积电现在的工艺到几纳米了,我们在那里出生长大耳濡目染,很多师兄弟也在这个行业里浸润几十年。有时候一些项目实际情况怎样,可能打几通电话就能了解个七八成。这几年大陆半导体发展如火如荼,项目团队鱼龙混杂,对不了解行业情况的人来说很难判断,很多地方政府和同行及我们的LP都会私下来找我们问项目的看法。“孔令国表示,“项目方也常常找我们协助招聘人才,找厂长,找CEO、CFO等,我们也都很乐意帮忙,这是和利能提供的价值。”曾亲身创立过两家半导体公司,和利资本执行合伙人张飚表示,通常半导体公司发展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核心是把产品开发出来,重点关注开发流程是否合理,团队是否堪用。第二阶段市场营销,这一时期重点关注如何搭建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 团队 、搭建生态等。到了第三阶段控制成本很重要,涉及到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作为投资人,我们永远不可能比项目方懂得更多,但是我们接触的更宽 ,所以一些行业共性的东西是可以拿来交流的,我们投的一些公司创业者还很年轻,可能还没经历过完整的半导体周期,有时候这方面我们能帮他们先看到一些问题,这样就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哪怕只有10%-20 %, 也是提高赢的概率。”过去几年国内半导体一路走高,同一领域涌现多家创业公司,许多以前不是这个产业的投资机构也纷纷下场,市场曾一度热火朝天,直到2022年初渐渐才有冷却的迹象。对专业的投资人来说,如此一幕有了别样的解读。“当同一领域涌进多家创业公司,容易造成人才及资源的过度抢占,人员工资虚高、公司成本急剧上升等现象。有些公司可能本身产品竞争力有限,但因为拿了很多投资人的钱,想走先进工艺来打败对手,这种行业的恶性竞争浪费资源,不利而短视。”张飚表示,一家芯片公司的内功是PPA(Power、Performance、 Area),是在同一个工艺节点下,是否能把成本、功耗做到比别人低,产品性能更高,这才是本质的竞争力。张飚感叹,“现在国内的半导体创业环境比20年前好太多,至少客户愿意试用你的产品,协助产品更新迭代,这是前所未有的机会。在上行时期抓紧融资,下行时期修炼内功,调整团队,专注提升产品性能,等下一个春天来的时候大放异彩。”下行周期的投资机构募资也并不容易,在经历过项目暴雷、行业遇冷、一级市场低迷等状况过后,LP们更加谨慎而观望。“我们这期基金有一半是老LP复投,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管理的基金为LP们提供了不菲的回报,另一方面也是多年合作积累的信任,比如我们对项目的专业判断,上??拼茨富鹪谡庖黄诨鸹辜颖读硕晕颐堑耐蹲识疃?。我们幸运地遇上了这个时代,如果说真的做对了什么,那么一方面是保持专注度,另一方面是能够尽量与LP们实现良性互动,实现互利共赢。”孔令国总结。未来正遍布着无数机遇,在ChatGPT的浪潮下,AI迎来大爆发,AI等算力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基础设施将进入高速成长期;智能汽车作为下一个智能终端的核心和半导体载体,投资空间充满想象;新兴应用元宇宙、AR、VR等也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各细分领域如工业设计软件、芯片封装测试等,提出更高技术需求和创新机会。“在过去几年,半导体产业一路从高歌猛进到理性调整,仍有一部分LP们展现了对产业的充分认知,不人云亦云。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半导体未来十年的发展。”孔令国表示,“非常感激所有投资人对和利的信任,冬天不会太长,和利愿意与大家奔赴即将到来的春天。”黑石,上海成立一个新团队

        正文 互联网稳定格局下的未来在哪 视频互联网时代,流量格局已稳,中国互联网真得大运已过?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如果说2021年,中国互联网进入“诸神之战”,那么2023年,中国互联网战局已定而诸神陨落。两张图,说明一切:1)不考虑三年大灾带来的水牛行情,以2019年为起点,即使考虑加入期间上市的快手、汽车三傻、贝壳、滴滴出行,在港美上市的典型海外中概资产三年总市值下跌了10%+。作为中国这十年来最有活力的资产类别三年维度整体性下跌,之前从未有过。2)掰开来看,下跌的源头清晰可溯:泛电商板块整体性陨落是市值整体性收缩的罪魁祸首,上市中国电商资产三年市值缩水了35%,其中阿里一家市值缩水,相当于三年蒸发一个当下市值的拼多多+网易+美团+小米+京东。那么,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杀死了阿里、美团、京东、腾讯们?当然,事情演绎到现在,估计路边随便问个人,都能给出来一大堆的理由:比如政策、比如监管、比如宏观,比如天灾,或者再进一步上升到国际….外因找下来*一箩筐,归因完了,结论只能是一个 “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大写悲剧。这种思路之下,互联网同行们应该都可以变卖家当,什么也不用干了。但事实上,这种环境下,我们还是看到拼多多的异军突起,看到了字节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看到了二线小巨头网易的坚挺。本质上,打铁还要自身硬,有时候过度归罪于外因,而忘了对自身的反思,对生意的?:?,反而更大。所以,海豚君本篇综述,抛开这些外因,从行业竞争演绎和自身内因出发,思考这四个问题:1)为什么会有“诸神”陨落?2)中国互联网真得大运已过?3)阿里、美团、京东还能杀个“回马枪”吗?4)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以下是详细分析一、流量,中国互联网生意的“命根子”中国互联网巨头起落,背后的核心是用户注意力下的时长变迁史,商业变迁也在流量基础上的变现能力转移而已。1.1)先流量,后生钱:a.中国人口的“线上化”:PC出现网民渗透率只是慢速提升;从2009-2010智能手机出现,中国网民线上化澎湃而来;b.先人口线上化,在广告线上化:2015是移动化浪潮下的O2O顶峰年,比如滴滴快的、美团大众点评、58 、赶集等 O2O 巨头合并;百度推糯米,阿里推口碑,京东推到家;阿里京东通过超市业务拼近场零售。以2015年作为关键分水岭来看:当时互联网人口和非互联网人口已完全平分秋色,流量最初级变现形式广告的份额分配上,线下和线上广告的分配还是7:3开,明显落后时人口线上化的速度;而线上广告的移动化更为迟滞:移动和PC网民是9:1开,但当时的移动和非移动广告的分配占比才刚刚一半一半,变现更是靠后。c.再看眼下的2023年(数据截止2023上半年),当中国人口线上化迁移基本触顶,全网用户和时长增长已经陷入停滞,总量增长逻辑已经没有了,用户之争基本尘埃落定。商业变现上,到2022年,线上线下广告份额的迁移似乎还在余温,但线上PC广告似乎被挤压得空间已经所剩无几。1.2)流量争夺*战争:从人头到时长人头战结束,按道理互联网应该进入稳态,流量之战应该进入稳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流量之战的决赛点已经从用户渗透率晋级到了时长份额争夺战逻辑,对应的关键指标——每天的活跃用户数,以及日活跃用户数的时长,背后的核心是抢夺用户的有效注意力。事实上,后视镜角度,2018年左右中国移动用户渗透到顶,全网的时长已经开始进入了时长竞争阶段,中国移动图文互联网彻底进入移动视频互联网时代。而移动视频互联网时代的竞争结果,经过2020-2022三年宅在家中的加速催化,时长竞争上抖、快实质性走强,腾讯视频号所做的防守,也只能说是止住了腾讯系的份额流血。到2023年,新的流量版图势力范围已大致尘埃落定,是新巨头对旧巨头挑战依然走完,形成了有效注意力的再瓜分。中国从PC到移动的切换大概用了大概10年(2010年),从移动图文到移动视频的切换,以抖音2018年作为APP独立上线为节点,用了大约7年;每一次流量变迁的背后都是巨头的变阵:从BAT,到BAT+TMD,再到现在阿里的暮年、腾讯的中年、拼多多的当打之年。因此,站在当前的节点,思考中国互联网巨头列阵是否稳态,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互联网生意的流量底层上,有没有新的内容消费形态,会瞬移中国10+亿网民的注意力?或许2010年左右新浪搜狐和网易昙花一现的背后是三大门户网站对马上要到来流量迁移不够敏感,但2013-2014年BAT对流量移动化的感知已足够深刻,结果只有布局成败而已。而2016-2018年的节点上阿里和字节,对视频时代的到来,也是抬头可见的:5G能够进一步促进流量时长的增长,阿里2016年推淘宝直播,还是腾讯、阿里疯投视频赛道——快手、抖音,字节App工厂狂推各类视频APP,赛马中寻找流量密码。但站在2023年这个节点,当移动视频互联网已经跑了5年之久,还看不到消费互联网的下一个消费形态是在哪里:是移动“视、图”混搭互联网,还是AR/VR互联网?如果是前者,那么坐拥头条、抖音,抖音似乎本来就是混搭的*,最多关注一下小红书是否有*头部的机会;而如果是AR和VR互联网,那一下消费互联网时代应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毕竟现在硬件还在萌芽状态,等软件和内容消费进入主流,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此外,从利益绑定角度,UGC的短视频/直播,通过后端万物皆可播、人人都可播降低创作门槛,前段内容质量下沉(被长视频成为“猪食”)去适配当前绝大多数中国网民的内容消费需求(80%、7-8亿网民知识水平在高中以下)做成了一个全域流量级别的产品后,通过直播打赏和私域广告分成,做到了投创作者与平台的相对收益分成,让创作者不至于像图文时代,从始至终为爱发电,经济利益主要被平台白嫖。内容生产者出走的速度也会变慢。因此,从这个角度,海豚君这里一个大致判断,中国视频互联网走到当下,不同于PC、移动图文时候的不断变迁,视频时代,流量格局已经是稳态状态?:k嗑懊嫠盗?,先流量,后生钱。对于手握时长黑洞的视频巨头们来说,当流量的第二大战时长之战,大局已定,剩下虎口夺食级别的变现厮杀,只会加剧而不会减弱。二、移动视频时代,所有商业模式都值得重来一遍流量之战大局既定,接下来海豚君就重点来梳理一下变现厮杀。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UGC/PUGC的短、中视频+直播,在资本投入要素和变现模式上的差异点。a) 短视频、中视频:互联网内容平台 “重资产化”但自生流量类型的内容平台,相比与之前的图文型内容平台(百度、微博),生产投入要素明显在做重:一个是UGC/PUGC内容(非长视频、音乐等PUGC,如百度、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制作上需要大量的带宽和服务器的成本。短视频以快手为例,作为Capex在费用上的体现,带宽+服务器成本(使用权资产折旧是一年期以上数据中心的租赁费用)占到了10%;而以百度作为图文时代流量平台的代表,带宽服务器则占到了稳态下只在5%左右。另外一个是流量获取成本:图文互联网获客成本只要是流量采购+内容生产(如百家号、微博创作);创作者的激励机制本质上错位的,创作者的激励很少,对平台基本没有忠诚度,用户消费走了,创作者大概率也是人走茶凉。但视频互联网,流量的来源——直播内容和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部分人能够和平台共享收成,比如说辛巴和快手之间再“相看两厌”,辛巴也很难出走。一定程度上通过内容做重,把一部分利益让渡给创作者,内容创作者的忠诚度会高一些。这些内容成本体现在直播打赏时候的收入分成。除了通过重内容投入来吸引流量,快手在流量采购上,还有用户看视频直接送钱,来做用户时长的采买。b)商业模式升级:移动视频时代,真无边界衍生这种投入要素的结果就是,图文时代,无论是百度、微博,甚至包括阿里在内,广告的毛利率普遍在80-90%以上,是典型的轻资产模式。但在短视频之前,内容做重型商业模式如游戏、音乐、长视频、娱乐直播等,大多通过大会员、直播打赏、APP内购等为内容本身付费(统称增值服务)。而最终出来的APP形态,要么过于垂类用户基数有限,如YY、斗鱼、阅文等,要么用户付费能力或者意愿不足,覆盖不了基本的内容成本,商业模式无法自证,如在线音乐、长视频等,无法真正成长出威胁中国互联网的头部列阵。其结果是,移动图文时代,资产虽轻,但图文感染力不如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免费和搬运流量的来赚广告钱的,也只停留在了广告变现上,做不到电商变现,即使做不到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移动图文时代的互联网是有着清晰的边界的,没有人做到美团所谓的“无边界衍生”。而进入视频/直播互联网时代,流量获取端的重资产化,意味着必须相比传统互联网有更强的变现能力才能把毛利润做上来。如果做不出来商业变现的百花齐放,就等于是把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做烂了,类似从磁带到流媒体的音乐分发形态把音乐的商业模式做烂了。还好,在消费互联网的变现形式上,抖、快,甚至包括走在电商变现路上的视频号基本做到了在流量底盘的百花齐放:除了内容本身的付费要么没能力做(如游戏),要么不屑于做(小说、长视频、音频会员付费),其余已经从*曲线直播打赏,到第二曲线广告,现在第三曲线电商也已成型,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三、移动视频变现路上的*厮杀——流量型泛电商在过往的互联网历史上,泛内容型互联网平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内容平台有了流量,做完了浅层次的广告变现之后,往深层次赛代也更为宽广的电商去做的时候,图文时代从来没有成功的先例。一个原因是,用户角度文字为主的移动时代,文字呈现形态导致插在图文内容平台上的电商链接更像 “狗皮膏药”,流量转化非常差。但短视频这种产品时长和内容形态,占用用户的偏碎片、垃圾时长,不同于微信聊天、长视频等专注型时长,与广告种草时长天然适配,干扰性弱了很多,导致短视频时长的变现能力*。另一个宽泛的说法是,电商不仅是流量生意,也要强运营,做惯了轻资产的内容型流量,去做重资产的电商生意,能力模型并不匹配。但抖音的出现,加上淘宝直播身先士卒式的领路+疫情三年的催化,基本上接上了全民级内容/泛娱乐流量型平台和电商变现之间的鸿沟。3.1) 抖音实物电商从调研与媒体综合信息来看,抖音电商大概有三组比较骇人的数据:a. 抖音电商2023年GMV估计是在2.3万亿,大约只是阿里电商GMV的30%;b. 抖音电商购物习惯正在养成:2023年抖音GMV增速60%,支付GMV增速100%,总GMV超2.3万亿,支付GMV增速更快速的背后有可能是用户在抖音上的电商购物习惯正在养成。b. 抖音电商相关收入2023年可能达到2200亿,相当于阿里电商30%的GMV的做到了阿里电商70%的收入;c. 抖音泛电商变现率是在9.5%左右,而阿里还在4.5%以内徘徊。而抖音之所有能够这么高的电商变现率,一方面是因为相对高毛利的电商业务(美妆、服饰等)占比较高,品牌投放高,天猫作为品牌的品宣阵地,似乎已被抖音夺舍。另外,抖音电商广告有淘宝、拼多多和京东都没有的收入,也就是这些平台和这些平台的商家在抖音上投放的电商广告,粗估这部分至少拉高了抖音电商三个百分点的变现率水平。3.2)抖音本地生活电商综合行业数据和调研信息,在本地生活战场,抖音信息分发流量优势,对美团基本降维攻击:a) 3亿+的DAU,更长的用户时长驱动,本地生活GMV增速2023年基本是10%的月环比复合增速,前11个月的GMV已超2500亿,同时GMV核销率已迈过60%,向上往65%走。b) 品类上,餐饮、到综、酒旅基本全面开花状态,其中酒旅增速尤为强劲;强劲到一个很明显的延伸思考,它在酒旅上或许早晚会火烧携程国内酒旅业务。c) 本地生活目前核心的问题是外卖,单月GMV完全不起量,基本可以忽略。背后是不同于实物电商,物流产能属电商同行共享,即配运输产能,基本分属美团与饿了么,属私有产能,抖音不做即配,外卖基本很难像实物电商一样,切到蛋糕。而从实物电商和本地生活信息分发的节奏来看,海豚君一个总体的感受是,除了网约车和外卖,抖音可能做起来有困难,性价比较低。但其他电商形式(实物、本地生活信息分发和OTA),这种本质上以流量分发为主,不存在物流壁垒的生意且单用户变现价值较高的生意,抖音都能重做一遍,来实现对内容重资产投入的*摊销。而这一判断的基本前提是,前面流量生态分析阶段所说的,内容流量平台变迁到现在,巨头流量份额格局已定,字节已是国内流量黑洞级别的存在,可以不紧不慢的去做大厦上层的商业变现,而不用担心过度变现后,用户用脚投票,去一个新的流量平台。3.3)不是互联网没有成长,是互联网前浪没有成长基于海豚君对字节的数据整理,短视频行业翘楚字节,中国区的收入结构上与快手类似,互联网变现模式全做了一遍的同时,收入规?:土髁坷丛瓷细咏】?,收入总量和结构、收支分布,已经是一梯队*的状态。a) to C业务收入规模的硬核比拼上:字节2023年全球总收入大约8000亿人民币上下,腾讯6000亿上下。阿里踢掉产业互联网业务和直营电商业务后的总收入(存在娱乐、物流、本地生活等收入为低质收入)也在6000亿上下。而字节多出来的2000亿就是在国际化的部分。b) 收入成长性上:阿里电商主营零增长,腾讯是10%的增长,而字节今年还有30%的增长。c) 收支结构上,与快手相比,收入的规模效应+高毛利广告占比更高+更加健康的流量生态让字节在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率表现上明显跑超快手。字节的经营利润率25-30%,与2023年的腾讯主营经营利润率20-30%不相上下。(图片备注:字节国内的电商收入看似较低,是因电商收入只含佣金,如果把电商广告加进去,电商的收入其实已经占了字节国内总收入的37%,而不是10%)3.4)给字节称重:已是中国互联网一哥在搜集数据的时候,海豚君已经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字节可能已经是而且在可见未来内,仍将是中国互联网一哥,腾讯、阿里已经被甩在了后面?:k嗑浪?,抖音2023年接近2000亿人民币的主营经营利润已经超过了腾讯,参照腾讯大约20X核心业务的PE估值,以及Meta 25X的PE,字节目前的估值中性偏保守应该是在5000-5500亿美金之间,公允价值应超腾讯目前的海豚君注意到,2023年市场传出的内部估值中,一次是员工期权内部回购估值,一次是投资人股权回购估值,只有2200-2600亿美金,似乎借一级较弱的流动性,有明显压低价格来便宜回购的嫌疑。四、视频互联网时代巨头列阵:BTP其实到这里,海豚君基本可以相对清晰地回答开篇的四个问题:1)为什么会有“诸神”陨落?答:视频互联网流量变迁底层已经完成,2-3年之内,已看不到下一次大的变迁。而在流量变现的上层建筑上,视频互联网做到了互联网历史上“真正的无边界扩张”。而从一开始的百度、到现在的阿里、京东和美团,都是被抖音的流量一剑封喉。电商生意要么卷流量,要么卷效率,后者赚的是辛苦钱,前者相对容易一些。两大传统综合电商平台,阿里和京东很难反击抖音的攻击,只能选择卷*效率,去反击拼多多的进攻。2)中国互联网真得大运已过?答:不是已去,只是流量竞争结束,市场进入稳态。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多数在逐渐被拍死在沙滩上,因为流量竞争稳态,视频互联网玩家有足够的时间从容搭建商业变现的上层建筑,搭建过程中,互联网前浪的体感很差。3)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海豚君在去年的互联网综述《往周期“衰变”,阿里腾讯们还剩多少价值?》就提到过,以后的互联网玩家,核心只关注三大方向:1)修炼*区间:对应卷效率;2)埋伏第二曲线:对应拓业务3)寻找增量市场:对应拓海外而结合互联网变现上的三大赛道,海豚君认为互联网稳态下的一梯队已经成型:BTP(字节、腾讯、拼多多)。这里的稳态,对比美股的亚马逊、谷歌和Meta,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相对稳态的格局当中。a) 电商赛道:核心效率——拼多多,出海Buff ,Temub) 游戏赛道:*产品——腾讯;出海Buff,海外游戏占总游戏收入的30%;c) 广告赛道:*流量——字节;出海Buff,Tiktok,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25%。而短期海豚君对于2024年中国互联网的定调是,字节不上市,中国互联网看起来仍然是乌云密布,如果一定要找机会:a. 产品驱动型公司——腾讯、网易;b.内容付费型公司——抖音的流量影响已过,抖音在这些领域不做变现尝试,比如腾讯音乐、爱奇艺和阅文等可能的困境反转;重点关注腾讯音乐。c.移动图文前浪的“回光”机会——阿里、美团、京东的超低估“反弹”,注意是反弹,不是反转。d.出海机会——拼多多、Shein、阿里国际等。4)阿里、美团,京东能有“回马枪”吗?视频互联网时代,流量格局已稳,而商业变现上终于能实现“无边界”延伸后,海豚君认为,没有出海逻辑加持,长趋势下,美团和京东可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回马枪。当然,长趋势机会不大,并不代表没有波动机会:美团和阿里,由于无边际延伸过度,但体内、体外投资失败,当前市值是市场惩罚性估值的结果。停止体内投资止血、回归主营、释放权益资产利益,做高股东回报,股价反弹机会还是很大。但没做出来增量业务和增量市场的京东和美团,很难有长期趋势上的业务逻辑反转,估值能反弹,但反转难。对于阿里能否有长期的反转,海豚君暂时持保留态度。当它放弃与抖音对抗,选择与拼多多对抗,其实是在于拼多多比拼*效率,目前看阿里组织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没有看到改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长桥海豚投研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2024年,直播带货困与解

        更多相关

      1. 计提土地使用税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2. 进项税额转出月末结转的会计分录
      3. 以前年度费用未入账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4. 管理费用期末是否有余额?
      5. 租赁保证金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6. 对营销职业供需失衡的几点分析和建议
      7. 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8. 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时如何写会计分录?
      9. 保护性看跌期权是什么
      10. 如何分期缴纳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
      11. 租赁住房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会计分录怎么做?
      1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财税广告服务
        服务热线 +086-90010221 传真 +086-90010526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3栋D座4100A室
        沪ICP备657610d3号-1    
        Copyright©2022-2025 BOC. 迈慕财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