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迈慕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2日
CMA重要知识点:平衡计分卡
正文 《新闻女王》热播,TVB仍苦待「翻身」 不过眼下,扭亏无疑是集团的当务之急,其也数次在公告提及预计下半年将实现正数EBITDA。 TVB“翻身”的路程仍在继续。11月27日晚间,TVB母公司电视广播(00511.HK,TVB)发布公告,宣布重组电视广播和电子商贸业务,这也是TVB收入最高的两项业务。按照规划,TVB将合并J2台和财经体育资讯台,推出新频道“TVB+”,变过去五条电视频道为四条。“TVB+”承载了集团将电视内容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任务,旨在吸引更多年轻观众。重组后,TVB整体节目制作时数将减少,预计在2024年将再节省港币1亿元的内容成本。同时,TVB将削减这个业务分部的人员超过200名。电商业务方面,TVB合并旗下两个电商平台“士多”和“邻住买”,将两个平台的用户和会员打通,打造百万用户的客户群。TVB预计,电子商贸业务重组后的年度固定成本和经营开支将可削减约港币5000至6000万元。士多的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式将于2023年12月19日停止营运,约100名士多员工也将离开集团。今年上半年,TVB也有过类似举动,其遣散约5%的员工,并终止收视未达预期的节目,以节省港币2.6亿元的年度营运现金支出。营收压力或是TVB做出上述决定的主要因素。2023年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取得收入港币15.6亿元,同比减少14.28%;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港币4.07亿元,同比扩大超8成。01 电商业务下滑,直播未打开局面经历艺人离巢、收视下滑等冲击后,电商业务成为TVB拓展第二增长曲线的选择。2018年,其推出网上购物平台Big Big Shop,彼时,TVB对待电商业务的态度还不算重视,主要以黄金时段节目推广广告客户赞助的商品,在Big Big Shop接收线上订单的模式为主,作为广播电视业务的补充。而另一香港电商平台HKTVmall正在狂奔。2021年上半年,其订单总商品交易额达港币30.40亿元,并连续两次录得中期盈利。电商业务发展缓慢似乎也引起了TVB大股东CMC资本、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黎瑞刚的不满。2021年他在接受《巴士的报》专访时谈到:“我来了香港以后,很多朋友跟我抱怨了我们电商的很多问题,我们的电商体验没有以用户为中心,其实就是不懂电商。”几个月后,TVB就宣布了与联营公司邵氏兄弟控股共同收购士多集团75%股份的决定,该集团拥有及运营士多、邻住买两个持续增长的电子商贸平台。士多成立于2015年,并陆续获得顺丰集团的种子轮融资,桂洪集团的A轮融资,微光创投领投的B轮融资。邻住买是士多集团旗下运营社区团购业务的平台。本次收购带动TVB电商业务业绩飞涨,2021年TVB的电子商贸业务实现收入港币2.38亿元,较此前一年增长近750%。2022年,TVB将Big Big Shop业务融入士多、邻住买,年内电商业务实现收入港币8.63亿元,同比增长约263%,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4.07%。这其中也有疫情带来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零售业销货额数字显示,2022年,香港零售业网上销售价值临时估计录得同比增长20.8%,而全年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则录得0.9%的跌幅。随着疫情趋缓,香港消费者恢复线下购物,2023年上半年,TVB电商业务收入港币2.7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港币4.61亿元下降约41.21%。与之对比的是,HKTV mall上半年订单交易总额为港币40.28亿元,同比仅微跌3.8%。香港*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电商平台“友和”的招股书中也侧面透露了TVB电商业务的处境,其于2022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以反映行业竞争程度的行业集中度数据为例,目前香港本土电商平台CR5(即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 )仅为21.5%,按份额排序分别为HKTV mall、百佳超级市场、友和、屈臣氏及Zalora,其中并没有士多、邻住买。今年,TVB通过入驻淘宝直播试图打开电商业务在内地的市场,半年报显示,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里,直播间销售产品的GMV为2.5亿元。不过,TVB的影响力仍然以大湾区为主,第三季度,TVB中国内地36%的社交媒体追随者及29%的电商直播观众来自大湾区。时代财经就后续如何打开更广阔内地市场询问TVB方面,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不过,TVB行政主席许涛在11月27日对公司内部发布的《TVB业务改革的重要一步》中提到,TVB将通过内地的淘宝和抖音直播提高“邻住买”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跨境平台的消费人群。02 扭亏不易,TVB仍在打“翻身战”虽然直播业务还没打开局面,但最近TVB靠剧集业务在内地刷了一波存在感。《新闻女王》热播引起的讨论,又让观众嗅到一丝港剧复兴的气味。这是TVB与优酷合作的产物。今年3月,TVB宣布与优酷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签署协议,TVB在未来两年内将为优酷提供价值约人民币7亿元的合拍剧、同步剧和库存剧。这也是TVB的多项自救手段之一。2018年以来,其连续亏损5年,亏损金额超过港币22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仍未扭亏。今年3月,TVB集团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许涛正式调任为行政主席,负责领导及监督公司的管理及发展,而此前老将曾志伟、王祖蓝也回巢任职。新领导班子上台后,TVB将部分工作重心迁移至内地。一方面,其与淘宝直播达成合作,于3月在淘宝APP进行首次直播带货;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内容,先后与优酷、腾讯视频达成合作。今年8月,TVB与腾讯视频就剧集联合制作及授权进行深度合作,为对方提供合拍剧和库存剧,4部合拍剧《巾帼枭雄之悬崖》《企业强人》《反黑英雄》和《侦刑12》计划于2024年或之后发布。与此同时,TVB拿下两笔融资。8月14日,其宣布与华人文化集团公司(下称“华人文化”)及Young Lion Holdings Limited订立融资协议,涉及最高港币7亿元的新贷款融资,以支持其业务发展及营运。同月,基汇资本联合创办人吴继炜认购电视广播可转债涉资港币1.56亿元。TVB称,此举有利于解决集团运营层面的资金问题。不过眼下,扭亏无疑是集团的当务之急,其也数次在公告提及预计下半年将实现正数EBITDA。四季度,TVB借着“双11”的契机在淘宝举行多场直播,并首次参加11月10日天猫双11晚会,月内《新闻女王》在优酷的站内热度突破7500,豆瓣评分破8。加上本次对电商和内容业务进行重组缩减开支,TVB能否实现扭亏值得期待。截至11月28日收盘,电视广播股价涨幅3.46%,每股报收3.59港元,总市值为15.73亿港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丘大叔陷欠薪风波:借钱也要发工资
正文 东南亚盯上中国游客 不仅是新加坡,近期还有多个东南亚国家押注中国游客的春节和寒假出游高峰。随着国际航班的恢复和签证手续的简化,国内的出境游需求也有望出现爆发。 东南亚经典路线“新马泰”,马上又可以说走就走了。继泰国和马来西亚对中国游客开放限时免签后,新加坡也即将开放与中国30天互免签证。12月7日,在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上,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透露,中新双方将通过30天互免签证安排。相较于此前的签证安排,这一消息意味着两国交流便利性的大升级。此前,自今年7月23日起,中国政府对持普通护照的新加坡公民恢复15天免签政策。不仅是新加坡,近期还有多个东南亚国家押注中国游客的春节和寒假出游高峰。随着国际航班的恢复和签证手续的简化,国内的出境游需求也有望出现爆发。根据携程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5日,春节出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增长近20倍,热门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包括:东京、新加坡、曼谷、普吉岛、大坂、吉隆坡、悉尼、首尔等。另据Airbnb爱彼迎发布的2023年冬季中国出境游趋势,中国用户的出境游需求将在“十一”黄金周同比增加8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计划在春节长假进行出境游的中国用户,相关搜索热度已飙升至同比14倍以上。新加坡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是哪?新加坡数字营销公司China Trading Desk在11月发布的季度旅游情绪调查显示,新加坡目前已超越泰国,成为中国游客最喜爱的出境目的地。该机构针对超过1万名中国游客即将进行的出境游计划进行了调查,发现17.5%的中国受访者计划前往新加坡旅行,其次是欧洲(14.3%)和韩国(11.4%)。△新加坡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图源:China Trading Desk)这对新加坡而言可能是意外之喜。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机构上一轮的调查中,位居中国游客出境游欢迎度第 一名和第二名的,分别是泰国和日本,选择新加坡的人并不多。2019年,中国曾是新加坡*的游客来源地,一年有362万人次前往新加坡。但2023年上半年,前往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人数仅有2019年同期的23%。同时,今年以来截至6月中旬,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航班数刚刚超过2019年同期的一半。由于国际航班仍然稀少,但需求已然复苏,导致出境游机票、酒店价格暴涨,前往新加坡旅游一度被普遍认为是过于奢侈的旅游目的地。相比于环球影城一日通票至少为60美元(约合429元人民币)的新加坡,消费较低的泰国显然更具性价比。然而,随着多起安全事件导致的舆论影响,许多中国游客开始担忧泰国的安全问题,福岛核污水排海又让许多中国游客对日本旅游望而却步。到了11月China Trading Desk的季度旅游情绪调查中,泰国已经从第 一名下滑至第六名,日本也从第二名下滑至第八名。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风评良好的治安环境,最终让新加坡脱颖而出。新加坡此次将开放免签30天的消息公布后,网友们都沸腾了,#新加坡和中国即将免签# 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第 一。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13时,新加坡搜索量环比公布前一小时增长8成,机票搜索量增长9成,酒店搜索量增长5成。中国游客缺席,东南亚旅游业“急了”2023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国内旅游收入达到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但出境游的复苏仍略显缓慢。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181.8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85.1%。这对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影响不小,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将旅游业视为支柱产业,而此前占比最高的中国游客,在今年却缺席了他们计划中的复苏。受打击*的就是泰国。2019年,曾有110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到访泰国,超过当年赴泰外国游客总数的四分之一。泰国政府在2023年初预期今年有70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来到泰国,但经过几次预期下调后,泰国旅游局在11月24日表示,尽管推出了免签政策,但预计今年赴泰的中国游客数量为340人次-350万人次,低于目标。此前,泰国在9月13日决定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消息公布后,该信息迅速登上热搜,携程上有关泰国旅游的搜索热度一度环比飙升800%。当天15点,携程平台上曼谷、清迈、普吉岛等泰国热门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同期均增长超过120%,泰国机票搜索量环比增长155%?:镁安怀?,今年中国恢复出境游后,从泰国景点物价飞涨的消息传出、3月份网上疯传的“男模餐厅嘎腰子”传闻,到8月份反诈电影《孤注一掷》上映、10月份曼谷市中心枪击事件导致中国游客死亡,再到11月曼谷街头发现中国籍乞丐。有关泰国的负面新闻在今年不断地刺激着中国游客的神经,虽然泰国方面也有针对性地作出过不少澄清,但信任的重建仍然需要时间。相比之下,马来西亚的没有受到过多负面舆论的影响。旅游业是马来西亚第三大经济支柱,仅次于电子制造业和石油天然气产业。受益于旅游业的强势复苏,马来西亚今年的GDP增速有望超过4%。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长张庆信表示,中国今年仍然是马来西亚*的游客来源国。今年1-9月,马来西亚接待中国游客102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42.2%。他还希望在未来,每年能有500万中国游客来旅游,而开放免签只是其中一项促进措施。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马来西亚正在不停布局。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在11月26日表示,该国将从12月1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实施30天免签证入境措施。但在该措施实施之前,从今年3月起,马来西亚旅游局就已经多次来到中国宣传,相继在广州、北京、上海、厦门、长沙、成都、兰州和西安等城市开展路演活动。根据马来西亚计划中的“2025马来西亚旅游年”,该国希望在2025年实现接待2350万国际游客的目标。但在今年6月,张庆信承认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可能得延期到2026年,“以便有更充足的准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投资界处理。同济大学,崛起一个创业军团